成语

传杯递盏的意思

chuánbēizhǎn

传杯递盏



拼音chuán bēi dì zhǎn

注音ㄔㄨㄢˊ ㄅㄟ ㄉ一ˋ ㄓㄢˇ

解释传:传递,传送;盏:浅而小的杯子。指酒宴中互相斟酒,借指饮酒作乐。

出处清·吴璿《飞龙全传》第三回:“自己却藏好了书札批文,与张、罗二人传杯递盏,畅饮舒怀。”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酒宴中互相斟酒。

感情传杯递盏是中性词。

近义传杯弄盏、传杯换盏、传杯送盏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chuán zhuàn   注音  ㄔㄨㄢˊ ㄓㄨㄢˋ   繁体    
部首  亻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WFNY  仓颉  OQNI  郑码  NBZS  四角  25232  结构  左右电码  0278  区位  2011  统一码  4F20  笔顺  ノ丨一一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传(傳)的拼音:chuán(ㄔㄨㄢˊ)  

⒈ 转(zhuǎn   )授,递:传递。传输。传戒。传统。言传身教。

⒉ 推广,散布:宣传。流传。传名。传奇(a.中国唐代兴起的短篇小说;b.中国明、清两代盛行的长篇戏曲;c.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乎寻常的故事)。

其他字义

传(傳)的拼音:zhuàn(ㄓㄨㄢˋ)  

⒈ 解说经义的文字:经传。《左传》。

⒉ 记载某人一生事迹的文字:小传。自传。纪传。传记。传略。树碑立传。

⒊ 以演述历史和人物故事为中心的文学作品:《水浒传》。

⒋ 古代设于驿站的房舍,亦指驿站上所备的马车:传舍(供来往行人居住的旅舍)。

统一码

传字UNICODE编码U+4F20,10进制: 20256,UTF-32: 00004F20,UTF-8: E4 BC A0。

传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传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passes、send

造字法

形声:从亻、专声

English

summon; propagate, transmi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传的拼音:

chuán  

〈词性:动〉

(1) 传递;传送 [transfer;deliver]

速于置郵而传命。——《孟子·公孙丑上》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 又如:传家(传于后代子弟);传衣(继承衣钵);传首(传送首级);传运(传递运输);传演(传递演变)

(3) 传授 [teach;impart to]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4) 又如:传度(传授);传派(传授的流派);传旨(传授意旨);传书(传授书籍)

(5) 让位;传代 [abdicate]

不传于贤而传于子。——《孟子》

(6) 又如:传位(传授帝王权位);传政(传授政权)

(7) 留传 [hand down]

功如丘山,名传后时。——《盐铁论·非鞅》

此世所以不传也。——苏轼《石钟山记》

居第当传子孙。——司马光《训俭示康》

(8) 又如:传世(后传到后世);传灯(传留佛法);传祚(流传后世);家传秘方

(9) 充分或确切地表明;表达 [express]

传神写照。——《世说新语·巧艺》

(10) 又如:传真(画肖像)

(11) 召,叫来。发出命令叫人来 [summon]

老太太那里传晚饭了。——《红楼梦》

(12) 又如:传嘴(传话);传会(传呼);传答(传达);传证人

(13) 另见 zhuàn  

常用词组

传帮带、传播、传布、传抄、传达、传达,传达员、传代、传单、传导、传道、传递、传动、传粉、传感、传告、传呼、传呼电话、传话、传唤、传教、传经、传令、传令兵、传名、传媒、传票、传奇、传情、传球、传染、传热、传人、传人、传三过四、传神、传声、传世、传授、传输、传说、传说、传送、传颂、传诵、传统、传统词类、传闻、传习、传写、传心术、传讯、传言、传扬、传谣、传阅、传真、传种、传宗接代

基本词义

传的拼音:

zhuàn  

〈词性:名〉

(1) 驿站所备的车 [post-chaise;stagecoach]

晋侯以传召 伯宗。——《左传·成公五年》

周公旦从鲁闻之,发急传而问之。(急传:特快的驿车)——《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非传非遽(驿马),载奇皮革,罪死不赦。——《韩非子·爱臣》

(2) 驿站;驿舍 [post]

昔者赵氏袭 卫,车舍人不休传。——《战国策·齐策五》

发人修道,缮理亭传。——《后汉书·陈忠传》

(3) 又如:传车(古代驿站的专用车辆);传吏(驿舍的官吏);传马(驿站所用的马);传乘(驿站的车马);传宰(管理驿站的小官)

(4) 符信 [letter]

凡所达货贿者,则以节传出之。——《周礼》

诈刻传出关归家。——《汉书·宁成传》

(5) 传记 [biography]

吾已作传。——清· 袁枚《祭妹文》

善传游侠。——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6) 又

为五百人立传。

(7) 又如:自传;外传;别传;传状(传记行状);传叙(人物传记);传诔(传记和诔文)

(8) 指以描述人物故事为中心的文学作品[novel or story written in historical style]。如:《水浒传》;《儿女英雄传》

(9) 注释或阐述经义的文字 [commentaries on classics]

六艺经传。——唐· 韩愈《师说》

(10) 又如:传注(解释经籍的文字);传诂(解释经籍的文字);传疏(诠释经义的文字);传笺(谓《诗经》的注解)

词性变化

传的拼音:

zhuàn  

〈词性:动〉

(1) 作传;记载 [write biography]

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 唐· 韩愈《送杨少尹序》

(2) 又如:前半部传的是傅仪

(3) 另见 chuán  

常用词组

传记、传略、传赞

  拼音  bēi   注音  ㄅㄟ   
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86  SGIY  五笔98  SDHY  仓颉  DMF  郑码  FGI  四角  41990  结构  左右电码  2637  区位  1713  统一码  676F  笔顺  一丨ノ丶一ノ丨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杯的拼音:bēi(ㄅㄟ)  

⒈ 盛酒、水、茶等的器皿:杯子。杯盘狼藉。杯中物(指酒)。

⒉ 杯状的锦标:奖杯。杯赛。夺杯。

统一码

杯字UNICODE编码U+676F,10进制: 26479,UTF-32: 0000676F,UTF-8: E6 9D AF。

杯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杯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㮎柸桮棓盃

汉英互译

cup、trophy

造字法

形声:从木、不声

English

cup, glas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杯的拼音:

桮、盃 bēi  

〈词性:名〉

(1) (形声。从木,不声。本义:盛酒、茶或其他饮料的器皿)

(2) 同本义,也称“耳杯” [cup]

执觞觚杯豆而不醉。——《大戴礼记·曾子事父母》。注:“杯,盘盎盆盏之总名也。”

杯圈不能饮焉。——《礼记·玉藻》

停杯投箸不能食。——唐· 李白《行路难》

(3) 又如:茶杯;杯茗(茶杯与茶水);杯酒戈矛(比喻为一件小事大动干戈);杯杓(酒杯和杓子。借指饮酒)

(4) [佛家语]∶舟船。晋僧有常乘木杯渡水者,人称杯渡和尚,后因以杯借指舟船 [boat]。如:杯渡(指僧人云游)

(5) 酒 [wine]。如:杯炙(酒菜);杯酌(酒杯)

(6) 比赛中发给胜利者的杯状奖品 [cup as a prize]。如:金杯;银杯

词性变化

杯的拼音: bēi  

〈词性:量〉

(1) 表示以杯量的量 [cup]

劝君更尽一杯酒。——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浊酒一杯家万里。——宋· 范仲淹《渔家傲》

(2) 又如:一杯水;三杯酒

常用词组

杯弓蛇影、杯酒释兵权、杯盘狼藉、杯水车薪、杯水粒粟、杯托、杯子

  拼音    注音  ㄉ一ˋ   繁体    
部首  辶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UXHP  仓颉  YCNH  郑码  UDYW  四角  38302  结构  左下包围电码  6677  区位  2161  统一码  9012  笔顺  丶ノフ一フ丨ノ丶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递(遞)的拼音:dì(ㄉ一ˋ)  

⒈ 传送,传达:传递。投递。递送。递交。递眼色(以目示意)。呈递国书。

⒉ 顺着次序:递补。递变。递增。递减。递升。递降(jiàng   )。

⒊ 古代指驿车。

统一码

递字UNICODE编码U+9012,10进制: 36882,UTF-32: 00009012,UTF-8: E9 80 92。

递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递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逓遞

汉英互译

give、hand over、pass、in the proper order、successively

造字法

形声:从辶、弟声

English

hand over, deliver; substitut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递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辵( chuò  ),虒(   )声。本义:轮流;交替)

(2) 同本义 [take turns;do sth.in turn]

递,更易也。——《说文》

国之递甚也。——《战国策·齐策六》

二八侍宿射递代些。——《楚辞·招魂》

诈术递用。——《吕氏春秋·先巳》

合场递进。——傅毅《舞赋》

日月递炤(照)。——《荀子·天论》

(3) 又如:递嬗(不断地更迭、变化);递代(互相替换);递衣(轮流换穿同一件衣服);递兴(交替兴起);递迁(更易变化)

(4) 传;传送 [pass;hand over;transmit]。如:恭敬地递上;递钟(传杯,把盏);递传帖(递送帖子);递局(递眼色;示意);递夫(古代在驿站间运送官方货物的役仆);递铺(传送官方文书或货物的驿站);递禀(向上级呈关报告);递盏(传杯饮酒);递盗(转移偷盗之物)

(5) 特指通过驿站传递公文、货物等 [deliver]

驿传旧有三等,曰步递,马递,急脚递。——宋· 沈括《梦溪笔谈》

(6) 如:递运(转运;驿站运输)

(7) 押送 [escort]。如:递解还乡(押送犯人返回原籍);递发(挥送);递流(放逐)

词性变化

递的拼音:

  

〈词性:副〉

(1) 顺次地;一个一个地 [in proper order;successively]

向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如:递加;递减;递相(顺次,一个接一个,各自);递转(依次转动);递演(逐步演变);递毁(依次毁废);递化(顺次改变);递日(一日接一日)

递的拼音:

  

〈词性:名〉

(1) 驿站 [post]。如:递铺(驿站,邮局);递卒(驿站的役卒);递角(邮包)

(2) 驿车;驿马 [post carriage]

黄衣小使录姓名,领出长安乘递行。—— 唐· 白居易《缚戎人》

常用词组

递补、递归,递推、递加、递减、递降、递交、递解、递进、递嬗、递升、递送、递条子、递眼色、递增

  拼音  zhǎn   注音  ㄓㄢˇ   繁体    
部首  皿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86  GLF  五笔98  GALF  仓颉  IJBT  郑码  HMLK  四角  53102  结构  上下电码  4144  区位  5321  统一码  76CF  笔顺  一一フノ丶丨フ丨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盏(盞)的拼音:zhǎn(ㄓㄢˇ)  

⒈ 小杯子:酒盏。茶盏。把盏。

⒉ 指油灯盛油的浅盆:灯盏。

⒊ 量词,指灯:一盏灯。

统一码

盏字UNICODE编码U+76CF,10进制: 30415,UTF-32: 000076CF,UTF-8: E7 9B 8F。

盏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盏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盞琖醆

汉英互译

calix、calyx

造字法

形声:从皿、戋声

English

small cup or contain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盏的拼音:

盞、醆、琖 zhǎn  

〈词性:名〉

(1) (形声。从皿,戔( jiān  )声。从皿,表示与器皿有关。本义:浅而小的杯子) 同本义 [small cup]

横飞玉盏家山晓,远蹀金珂塞草春。——唐· 韩愈《酬振武胡十二丈》诗

(2) 又如:把盏(端着酒杯敬客);盏斝(泛指酒杯)

词性变化

盏的拼音:

zhǎn  

〈词性:量〉

(1) 酒、茶或灯的计量单位

那妇人拿起一盏茶来,把帕子去茶盅口边一抹,双手递与和尚。——《水浒传》

(2) 又如:红灯一盏

传杯递盏: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