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huàng yè chuí tǒng
注音ㄔㄨㄤˋ 一ㄝˋ ㄔㄨㄟˊ ㄊㄨㄥˇ
解释创业:创建功业;垂:流传;统:指一脉相承的系统。创立功业,传给后代子孙。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
例子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三回:“革故鼎新,谅历数而先定,创业垂统,知图箓以无差。”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开创基业,传之子孙。
谜语开国皇帝
感情创业垂统是中性词。
繁体創業垂統
动物生肖牛,虎,蛇
创(創)的拼音:chuàng(ㄔㄨㄤˋ)
⒈ 开始,开始做:创造。创制。首创。开创。创立。创演。创议。
创(創)的拼音:chuāng(ㄔㄨㄤ)
⒈ 伤:创伤。创口。创巨痛深(喻遭受重大的损失)。
创字UNICODE编码U+521B,10进制: 21019,UTF-32: 0000521B,UTF-8: E5 88 9B。
创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创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創刱剏剙
set up
形声:从刂、仓声
establish, create; knife cut
详细解释◎ 创的拼音:
創 chuāng
〈词性:名〉
(1) (指事。从刀,仓声。金文,象一个躺着的人,手上脚上都有小竖,表示受了创伤,是个指事字。本义:创伤,伤口)
(2) 同本义 [damage;wound]
刅,伤也。——《说文》
创钜者其日久。——《礼记·三年问》
项王身亦被十八余创。——《史记·项羽本纪》
秦王复击 轲,被八创。——《战国策·燕策》
不呼则杖其背,尽创。——高启《书博鸡者事》
(3) 又如:身受重创;创痕(伤痕);创病(伤病);创残(伤残);创瘢(伤疤)
(4) 疮疖。皮肤或粘膜上的溃烂处。通“疮” [scar]。如:创疤(伤疤);创痏(疮伤;受伤)
◎ 创的拼音:
創 chuāng
〈词性:动〉
(1) 损伤;伤害 [injure]
欲令创咸面目。——《汉书·薛宣传》
雄骏不创寿于旗幢。——《韩非子·大体》
(2) 又如:创刃(为刀剑之类所伤);创毒(伤害);创残(伤残)
(3) 斩;劈 [cut]。如:创戮(杀戮);创寿(丧生)
(4) 另见 chuàng
创口、创伤、创痛
◎ 创的拼音:
創 chuàng
〈词性:动〉
(1) 始造 [start (doing sth.);do (sth.for the first time)]
创,始也。——《广雅》
以创制天下。——《国语·周语》。注:“造也。”
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孟子》
华下之人或助之材,以创是庵而居之。——顾炎武《复庵记》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诸葛亮《出师表》
(2) 又如:首创;草创;创行(首创并施行);创垂(开创业绩);创基(创立基业);暂创一室;创造(建造;修造);创建
(3) 惩治 [punish]
矛创若时。——《书·益稷》。传:“惩也。”
羌虏破散创艾。——《汉书·冯奉世传》。注:“谓惩惧也。”
(4) 又如:创惩(惩戒)
(5) 超出;扩大 [expand]。如:创大(扩大);创开(开扩);创辟(开扩)
(6) 撰写 [write]
裨谌草创之。——《论语》
(7) 又如:创述(创造;著述);创纂(编造);创撰(杜撰)
(8) 另见 chuāng
创办、创汇、创见、创建、创举、创巨痛深、创刊、创立、创利、创牌子、创设、创始、创世、创收、创新、创议、创意、创优、创造、创作
业(業)的拼音:yè(一ㄝˋ)
⒈ 国民经济中的部门:工业。农业。
⒉ 职务,工作岗位:职业。就业。
⒊ 学习的功课:学业。肄业。毕业。业精于勤。
⒋ 重大的成就或功劳:创业。丰功伟业。业绩。
⒌ 从事:业医。业商。
⒍ 财产:产业。
⒎ 既,已经:业已。业经。
⒏ 佛教名词:业报(佛教指善行、恶行的报应)。业障(亦称“孽障”)。
⒐ 姓。
业字UNICODE编码U+4E1A,10进制: 19994,UTF-32: 00004E1A,UTF-8: E4 B8 9A。
业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业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業㸣
course of study、enterprise、estate、industry、occupation、trade
会意
profession, business; GB radical 111
详细解释◎ 业的拼音:
業 yè
〈词性:名〉
(1) (象形。从丵( zhuó ),从巾丛生草。巾象版。本义:古时乐器架子横木上的大版,刻如锯齿状,用来悬挂钟磬)
(2) 版,大版 [board]
(3) 古代覆在悬挂钟、鼓等乐器架横木上的装饰物,刻如锯齿形,涂以白色
業,大版也。所以覆县钟鼓之栒,捷业如锯齿,以白画之。从丵,象其鉏鋙相承也。——《说文》
有瞽有瞽,在周之庭。设业,崇牙树羽。——《诗·周颂·有瞽》。 毛传:“业,大板也,所以饰栒为县也…植者为虚,衡者为栒。”
(4) 筑墙版
大版谓之业。绳之,谓之缩之。——《尔雅》。郭璞注:“筑墙版也。”
(5) 古代书册之版
先生问焉,终则对,请业则起,请益则起。——《礼记》。郑玄注:“业,谓篇卷也。”
古人写书用方版,《尔雅》:“大版谓之业”,故书版谓之业
(6) 亦指写字用的业版
(7) 学业 [course of study]
复不终业。——《后汉书·列女传》
术业有专攻。——唐· 韩愈《师说》
业有不精。——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某业所就。——清· 黄宗羲《原君》
(8) 又如:卒业;修业;毕业;业行(学业与德行);业精于勤(学业的精进在于勤奋)
(9) 事业;功业 [ause;enterprise;achievement]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诸葛亮《出师表》
共济世业。——《资治通鉴》
子孙创业。——清· 黄宗羲《原君》
伊皋之业。—— 明· 刘基《卖柑者言》
(10) 又如:业祚(帝业王位);业峻绩鸿(功业高,成绩大)
(11) 家业,产业 [estate;property]
受赏者甘利,未赏者慕业。——《韩非子》
(12) 又如:创业;家大业大;业户(不动产的所有者)
(13) 职业 [occupation;profession]
各劝其业。——《史记·货殖列传》
捕鱼为业。——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业是有年。(以是为业)——明· 刘基《卖柑者言》
为业以求钱。——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14) 又如:正业;副业;就业;业余;业命(国事与政令)
(15) 罪孽 [sin]
把业龙擒捉,猛虎拖倒。——《西厢记诸官调》
(16) 又如:业罐子满了(恶贯满盈);业缘病症(因前世罪孽而致今世得的病症);业畜(造孽的畜生;作恶多端的坏蛋。骂人话);业冤(冤孽;冤家)
(17) 行业 [line of business;trade;industry]。如:工业;农业;手工业;汽车制造业;旅游业;航空运输业
◎ 业的拼音:
業 yè
〈词性:动〉
(1) 使从事于,以…为职业 [engage in]
民卖茶资衣食,与农夫业田无异。——脱脱《宋史》
(2) 又如:业贼(以偷为业);业网(以打鱼为业);业儒(以儒学为业);业缝(以做衣鞋等手艺为业);业文(从事文学);业武(从事武事);业商(经商,从事商业);业厚(从善)
(3) 使成业或乐业 [work]
曹公闻 权以土地业 备,方作书,落笔于地。——《三国志》
◎ 业的拼音:
業 yè
〈词性:副〉
已经 [already]
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史记·留侯世家》
业大、业根、业海、业绩、业经、业精于勤、业师、业务、业已、业余、业余教育、业障、业主
垂的拼音:chuí(ㄔㄨㄟˊ)
⒈ 东西一头挂下:垂杨柳。垂钓。垂直。垂线。垂手(a.表示容易;b.表示恭敬)。垂泪。垂髫(头发下垂,指儿童)。垂头丧气。
⒉ 敬辞,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垂爱。垂怜。垂询。
⒊ 传下去,传留后世:垂范。永垂不朽。
⒋ 接近,快要:垂危。垂老。垂成。功败垂成。
垂字UNICODE编码U+5782,10进制: 22402,UTF-32: 00005782,UTF-8: E5 9E 82。
垂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垂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埀捶陲
droop、hand down、loll
形声
let down; suspend, hand; down
详细解释◎ 垂的拼音: chuí
〈词性:名〉
(1) (形声。从土,( chuí )声。本义:边疆)
(2) 通“陲”。边疆;边境 [frontier]
垂,远边也。——《说文》。按,下垂的垂,说文作垂。
垂,疆也。——《广韵》
寡人无良边垂之臣。——《公羊传·宣公十二年》
今大国之地,半天下有二垂。——《战国策·秦策四》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曹植《白马篇》
边境之臣处,则疆垂不丧。——《荀子·臣道》
(3) 堂檐下靠阶的地方 [edge]
(4) 又如:垂堂(堂边近阶处屋檐下)
◎ 垂的拼音: chuí
〈词性:动〉
(1) 垂挂 [hang down]
垂带悸兮。——《诗·卫风·芄兰》
垂发。——《后汉书·邓禹传》
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每至手足无可着处,澄源必先登垂接。——《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2) 又如:垂垂(形容下垂的样子);垂丝(垂下发丝);垂梢(马尾长而下垂);垂涕(哭泣);垂髫(童子未行冠礼前,头发下垂,用以指童年或儿童)
(3) 敬语,多用于尊称长辈、上级对自己的行动 [condescend]。如:垂音(垂示于文辞);垂则,垂法(垂示法则);垂训(垂示教训)
(4) 赐予 [vouchsafe]。如:垂盼(优待);垂佑(赐予保佑)
(5) 留传 [bequeath;hand down]
舍则传诸其徒,垂诸文而为后世法。——韩愈《答李诩书》
(6) 又如:垂名竹帛(名载史册;流芳后世);垂教(留传教训于后世);永垂不朽
(7) 注意;留意 [care]。 如:垂青(看重;见爱);垂顾(看重;宠爱)
(8) 低下,放低 [lower]。如:垂意(降意;垂念);垂光(光辉下照)
◎ 垂的拼音: chuí
〈词性:形〉
(1) 垂直的,与地平面成九十度角度的 [perpendicular]。如:垂面
(2) 细长下挂的——多用于树 [weeping]。如:垂柳;垂丝(下垂的丝状枝条);垂云(低垂的云彩)
◎ 垂的拼音: chuí
〈词性:副〉
接近,快要 [approach;near]。如:垂及(将至);垂毙(垂死):垂没(将死);垂年(晚年,将死之年)
垂爱、垂成、垂垂、垂钓、垂拱、垂挂、垂老、垂泪、垂帘听政、垂柳、垂暮、垂暮之年、垂念、垂青、垂饰、垂手、垂手可得、垂首、垂首帖耳、垂死、垂髫、垂头丧气、垂危、垂亡、垂涎、垂涎欲滴、垂线、垂袖、垂枝、垂直
统(統)的拼音:tǒng(ㄊㄨㄥˇ)
⒈ 总括,总起来:统一。统率(shuài )。统帅。统摄(统辖)。统考。统筹。统战。统共。统购统销。
⒉ 事物的连续关系:系统。血统。传(chuán )统。体统。
统字UNICODE编码U+7EDF,10进制: 32479,UTF-32: 00007EDF,UTF-8: E7 BB 9F。
统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统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統綂
all、gather into one、interconnected system、together、tube-shaped part
形声:从纟、充声
govern, command, control; unite
详细解释◎ 统的拼音:
統 tǒng
〈词性:名〉
(1) (形声。从糸( mì ),充声。本义:丝的头绪)
(2) 同本义 [main threads of silk]
统,纪也。——《说文》
茧之性为丝,然非得工女煮以热汤而抽其统纪。——《淮南子·泰族训》
(3) 又如:统绪(头绪)
(4) 世代相继的系统 [interconnected system]
求其统类。——《荀子·解蔽》
(5) 又如:皇统(世代相传的帝系);道统;传统;统承(继承统绪);统系(系统);统贯(系统;条贯);统嗣(帝统的嗣续关系)
(6) 纲纪,准则 [principle]
忠信以为质,端悫以为统。——《荀子·臣道》
(7) 又如:体统(体制、格局、规矩等);统纪(纲纪);统类(纲纪和条例)
(8) 鞋袜等的筒状部分 [the tube-shaped part of shoe or stocking]。如:袖统(衣袖筒子);统袜(长筒袜);长统马靴;短统女袜
(9) [地质]∶在“世”的时间内形成的地层叫“统” [series]。统的名称是在纪的名称上增加上、中、下等字样。如:上泥盆统;中泥盆统;上二叠统;下二叠统
(10) 首领 [chieftain]。如:统帅
(11) 本 [base]。如:万物之统(万物之本)
◎ 统的拼音:
統 tǒng
〈词性:动〉
(1) 主管;率领 [command]
若其所以统之,则无以异于桀纣。——《荀子·强国》
反国统万人。——《战国策·齐策四》
统兵数万。——《资治通鉴》
统军略地。——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2) 又如:统会(统率会合);统兵数万;统事(统理事务);统楫(总揽,统领);统监(统率监督;驻于保设国或属地的长官)
(3) 总括;合而为一;统一 [gather into one;unite]
大一统也。——《公羊传·隐公元年》
统楫群元。——《汉书·儿宽传》
统大魁以为笙。——《文选·潘岳·笙赋》
(4) 又如:一统(统一);统税(货物总纳税一次,其余不再征收者);统考(统一考试的简称);统货(按统一价格购进或出售的商品);统捐(捐税名。货物在一区域内缴税后,可于该地区内通行无阻);统括(归纳。总概括);统一发票(政府为防止漏税,规定商号一概使用同一种发票);统括(总括);统论(总论):统观(总的观察)
(5) 管理;治理 [administer]
昔者,圣人因阴阳以统天地。——《列子·天瑞》
(6) 又如:统内(管辖范围之内);统和(统理协和);统治(统率治理);统理(统辖治理)
(7) 犹“通”
(8) 穿通 [pass;link]。如:统院(相互穿通的前后院)
(9) 泄露 [leak]。如:统出(泄露出去);统漏(泄露)
◎ 统的拼音:
統 tǒng
〈词性:副〉
表示范围,相当于“通通”、“全”、“全部” [all;together]。如:这些东西统归你用;统体(全体,全部);统是(都是;全是);统通(通通。表示全部)
◎ 统的拼音:
統 tǒng
〈词性:量〉
(1) 用于木材、石碑等 [piece]。如:立一统碑碣;碑碣数十统
(2) 古时用以纪年 [series]。一千五百三十九年为一统
统舱、统称、统称、统筹、统筹兼顾、统独、统感、统共、统购、统购统销、统管、统货、统计、统计员、统建、统考、统揽、统领、统配、统铺、统属、统帅、统帅、统率、统通、统统、统辖、统销、统一、统一、统一口径、统一战线、统御,统驭、统治、统治者、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