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huāng yí mí mù
注音ㄔㄨㄤ 一ˊ ㄇ一ˊ ㄇㄨˋ
解释疮痍:创伤;弥:满。比喻触目皆是天灾人祸,穷困流离,民不聊生的景象。
出处李大钊《大哀篇》:“大乱之后,满地兵燹,疮痍弥目,民生凋敝,亦云极矣。”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战后或灾后。
感情疮痍弥目是贬义词。
繁体瘡痍彌目
近义疮痍满目
英语everywhere a scene of devastation meets the eye
动物生肖牛,虎,蛇
疮(瘡)的拼音:chuāng(ㄔㄨㄤ)
⒈ 皮肤上肿烂溃疡的病:疮疤。疮口。冻疮。痔疮。
疮字UNICODE编码U+75AE,10进制: 30126,UTF-32: 000075AE,UTF-8: E7 96 AE。
疮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疮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瘡
sore、tumefaction
形声:从疒、仓声
tumor, boil, sore, wound
详细解释◎ 疮的拼音:
瘡 chuāng
〈词性:名〉
(1) (形声。从疒( chuáng ),仓声。本义:皮肤上肿烂溃疡的病)
(2) 痈、瘫、疽、疖等的总称 [sore;skin ulcer]
疮,疮痍也。——《玉篇》
所恶成疮痏。——张衡《西京赋》。 薛注:“疮痏,谓瘢痕也。”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聂夷中《咏田家》
(3) 又如:疮毒(诸疮毒肿);疮疹(指疹子);疮疾(泛指疥癣痈疽等皮肤及外科疾患)
(4) 伤口;外伤。也作“创” [wound]。如:疮害(伤害);疮家(治疗疮疾的医生);疮瘢(创伤、瘢痕,指民生疾苦)
(5) 喻指伤痛;痛苦 [pain]。如:疮疥之疾(比喻轻微的祸患;比喻痛苦的经历);疮痛(疮口或伤口痛;疮伤病痛)
疮疤、疮痕、疮痍、疮痍满目
痍的拼音:yí(一ˊ)
⒈ 伤,创伤:疮痍。
痍字UNICODE编码U+75CD,10进制: 30157,UTF-32: 000075CD,UTF-8: E7 97 8D。
痍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痍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夷
trauma、wound
形声:从疒、夷声
wound, bruise, sore
详细解释◎ 痍的拼音: yí
〈词性:名〉
创伤 [trauma]
楚子 郑师败绩。败者称师, 楚何以不称师?王痍也。王痍者何?伤乎矢也。——《公羊传》
痍痏(创伤。多指战乱所造成的);痍毁(创伤;破坏)
◎ 痍的拼音: yí
〈词性:形〉
受创伤 [be wounded]。如:痍伤(受创伤);痍叛(受创的叛逆者)
弥(彌)的拼音:mí(ㄇ一ˊ)
⒈ 满,遍:弥满。弥月(a.整一个月;b.婴儿满月)。弥望(满眼)。弥天(满天,形容极大的)。
⒉ 补,合:弥补。弥缝。弥封。
⒊ 更加:弥坚。欲盖弥彰。
⒋ 水满的样子:弥漫。
⒌ 久,远:弥留(病久留不去,后称病重将死)。弥亘(连绵不断)。
⒍ 姓。
弥(彌)的拼音:mǐ(ㄇ一ˇ)
⒈ 古同“弭”,平息,消灭。
弥字UNICODE编码U+5F25,10进制: 24357,UTF-32: 00005F25,UTF-8: E5 BC A5。
弥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弥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彌瀰镾㳽
cover、fill、full、more、overflowing
形声:从弓、尔声
extensive, full; fill; complete
详细解释◎ 弥的拼音:
彌、 mí
〈词性:动〉
(1) (形声。从弓,尔声。本义:放松弓弦)
(2) 同本义 [relax bow]
彌,驰弓也。——《说文》
弥,《说文》:弛弓也。——《集韵》
(3) 充满;填满 [cover;fill]
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左传》
(4) 又如:弥封;弥补;弥缝
(5) 通“弭”。停止 [stop;put down]
不弥人争。——《管子·四称》
以弥乱发姦,登大司马,职在内辅。——《汉书·王莽传》
◎ 弥的拼音:
彌 mí
〈词性:形〉
(1) 遍;满 [full;overflowing]
弥山跨谷。——《汉书·司马相如传》。注:满也。”
弥祀社稷祷祠。——《周礼·大祝》。注:“犹徧也。”
马畜弥山。——《汉书·李广苏建传》
(2) 又如:弥天亘地(满天连地,形容巨大无比);弥旬(满十天);弥衍(蔓延;满溢);弥期(满一年);弥望(充满视野;满眼);弥竞(布满);弥襟(满怀);弥罗(包罗;布满)
(3) 广 [broad]
弥纶天地之道。——《易·系辞》
(4) 又如:弥茫(广远,迷茫);弥广(广阔;辽阔)
(5) 久;远 [long;distant]
历世弥久。——《汉石门颂》
俾尔弥尔性。——《诗·大雅·卷阿》
弥望广潒。——张衡《西京赋》。注:“远也。”
旷日弥久而无益于理。——桓宽《盐铁论·相刺》
(6) 又如:弥久(长久;愈久);弥永(久长);弥长(久长);弥时(谓历时久)
◎ 弥的拼音:
彌 mí
〈词性:副〉
(1) 更加;越发 [more]
是以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
垂二百祀,大业弥固。——柳宗元《封建论》
奉之弥繁。——宋· 苏洵《六国论》
弥觉其甘。——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2) 又如:弥至(更甚;倍至);弥事(愈加从事于)
弥补、弥缝、弥合、弥留、弥满、弥漫、弥蒙、弥撒、弥散、弥天、弥天大谎、弥陀、弥望、弥月
目的拼音:mù(ㄇㄨˋ)
⒈ 眼睛:目光。醒目。历历在目。目指气使(用眼光和气色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骄横傲慢的神志。亦作“颐指气使”)。
⒉ 看,视:目语。目论(喻没有自知之明或浅陋狭隘的见解)。
⒊ 想要达到的地点、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目的(dì )(亦指箭靶的中心)。
⒋ 大项中再分的小项:条目。纲举目张。
⒌ 名称:数目。巧立名目。
⒍ 标题:目录。
⒎ 生物学分类系统上所用的等级之一,在“纲”以下,“科”以上:鸟纲中有雁形目和鸡形目。
⒏ 孔眼:网目。
⒐ 指为首的人:头目。
目字UNICODE编码U+76EE,10进制: 30446,UTF-32: 000076EE,UTF-8: E7 9B AE。
目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目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eye、item、order
纲
象形
eye; look, see; division, topic
详细解释◎ 目的拼音: mù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眼睛形,外边轮廓象眼眶,里面象瞳孔。小篆处理为线条。先秦时期多用“目”,两汉以后,用眼逐渐多起来。“目”具有书面语色彩。本义:眼睛)
(2) 同本义 [eye]
目,人眼,象形。——《说文》
目者,气之清明者也。——《礼记·郊特牲。》
目者,心之符也。——《韩诗外传》
夫妻反目。——《易·小畜卦》
睅其目,皤其腹。——《左传·宣公二年》
满目萧然。——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瞋目大怒。——晋· 干宝《搜神记》
目似瞑。——《聊斋志异·狼三则》
目不忍睹。——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3) 又如:目不斜视(眼睛不向旁边看,形容为人正派);目见耳闻(亲眼看见,亲耳听到);目治手营(亲眼观察,亲手试验);目空一世(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目眩神摇(眼花缭乱,心神摇荡);目无下尘(眼睛不朝下看。形容态度高傲。下尘,下风,喻指比自己低下的人);目耗(眼睛昏花);目指(用眼睛示意指点);目眦(眼眶);目珠(眼球);目睛(眼珠);目精(眼珠;眼睛)
(4) 目光;眼力 [eye-sight]
四海注目。——《晋书·孙惠传》
(5) 又如:目捷(目光敏捷);目击道存(眼光一接触便知“道”之所在。形容悟性好);目色(视力);目使颔令(用眼色和下颔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态度骄横);目注(目光注视);目波(水波似的目光、谓目光流盼如水波);目逆(以目光相迎);目极(用尽目力远望)
(6) 孔眼 [mesh]
举一纲而万目张。——郑玄《诗谱序》
(7) 又如:纲举目张;一个60目的筛
(8) 条目;要目 [item]。如:目次(书刊上的目录。表示内容的篇目次序)
(9) 目录 [catalogue]。如:参考书目;故事节目
(10) 首领;头目 [chieftan]
夷目嘉符。——《广东军务记》
(11) 又如:目把(指西南少数民族中的小首领)
(12) 分类学上位于科之上、纲之下的类别 [order]。如:松柏目
(13) 名目,数目;行列 [name of a thing;number;row]
不在使者之目。——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 目的拼音: mù
〈词性:动〉
(1) 观看,注视 [look;regard]
指目陈胜。——《史记·陈涉世家》
指目牵引。——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2) 又如:目过(过目;细看);目下十行(形容看书速度极快);目及(看到);目染(因经常看见而受到影响);目笑(目视而窃笑);目礼(以目注视,表示敬意);目断(犹望断。一直望到看不见);目识(看后即记住);目属(瞩目;注视);目艳(看到美好的事物而感到羡慕);目为(看作)
(3) 递眼色,使眼 [give a hint with the eyes]
酒阑,吕布因目留 高祖。——《史记·高祖本纪》
数目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4) 又如:目交心通(以眼色传情,心中相互沟通);目挑眉语(以眉目挑逗传情);目指气使(用眼神和气色示意,以支使别人。形容态度骄横);目禁(用眼色禁止别人言行);目语额瞬(眉毛眼睛能作态示意)
(5) 看待 [treat with;regard as]
不敢以说书目敬亭。——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目标、目不见睫、目不交睫、目不忍见、目不忍视、目不识丁、目不暇接、目不转睛、目测、目测、目成、目怆有天、目瞪口呆、目的、目睹、目光、目光短浅、目击、目击者、目今、目镜、目空四海、目空一切、目力、目录、目迷五色、目前、目送、目挑心招、目无全牛、目无组织、目下、目眩、目语、目睁口呆、目中无人、目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