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串亲访友的意思

chuànqīnfǎngyǒu

串亲访友



拼音chuàn qīn fǎng yǒu

注音ㄔㄨㄢˋ ㄑ一ㄣ ㄈㄤˇ 一ㄡˇ

解释走亲戚,看朋友。

出处冯志《敌后武工队》第六章:“像个平常串亲访友的人,不紧不慢地朝东北的黄庄走去。”

例子农民都愿意在春耕开始前赶集进城,串亲访友。(张天民《路考》)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走亲访友。

感情串亲访友是中性词。

繁体串親訪友

近义走亲访友

英语go visiting one's relatives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chuàn   注音  ㄔㄨㄢˋ   
部首  丨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KKHK  仓颉  LL  郑码  JJI  四角  50006  结构  单一电码  0025  区位  2014  统一码  4E32  笔顺  丨フ一丨フ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串的拼音:chuàn(ㄔㄨㄢˋ)  

⒈ 多个同类东西连贯在一起:串讲。贯串。

⒉ 连贯起来的东西:串珠。串铃。

⒊ 错误地连接:串行(háng   )。串味。串换。

⒋ 互相勾通、勾结:串气。串供。串通一气。

⒌ 由这里到那里走动:串乡。串门儿。

⒍ 扮演戏剧角色:串演。客串。

⒎ 量词,用于连贯起来的东西:一串儿葡萄。

统一码

串字UNICODE编码U+4E32,10进制: 20018,UTF-32: 00004E32,UTF-8: E4 B8 B2。

串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串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穿

汉英互译

bunch、cluster、strand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string; relatives; conspir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串的拼音: chuàn  

〈词性:动〉

(1) 将物品连贯在一起。亦指连贯而成的物品 [string together]。如:串珠子;钱串;串鼓儿(货郎鼓);串月(苏州石湖桥下月影成串的奇观)

(2) 勾结 [做坏事] [gang up on;conspire]。如:串诈(合谋诈骗);串哄(结伙儿胡闹;起哄);串拐(拐骗)

(3) 交错连接 [cross]。如:电话串线;看书串行;串票(旧时征收钱粮后由官方发给的收据)

(4) 走;到别人家走动 [walk;pay a visit to]。如:串店(出入旅店);走村串寨;串花家(逛妓院)

(5) 担任戏曲角色 [play]。如:客串;串座(挨着座位卖唱)

词性变化

串的拼音: chuàn  

〈词性:量〉

(1) 穿在绳上的一组东西,尤指穿满的一串 [string]。如:一串洋葱;一串鱼

(2) 另见 guàn  

常用词组

串并联、串供、串户、串话、串换、串讲、串联、串门子、串骗、串气、串亲戚、串通、串戏、串演、串子

基本词义

串的拼音: guàn  

〈词性:名〉

(1) 习惯 [habit]

宗军人串噉粗食。——《南史·宗悫传》

(2) 又如:串用(惯用);串习(习惯)

(3) 亲近的人 [people on intimate terms]

团歌遂成赋,聊用布亲串。——晋· 谢惠连《秋怀》

(4) 又如:亲串;戚串

词性变化

串的拼音: guàn  

〈词性:动〉

(1) 亲近,巴结。也作串昵 [fawn on]

文静数履军陷阵,以才自进,而 寂专用串昵显。——《新唐书》

(2) 相谑,戏谑 [joke]。如:串狎(戏谑)

(3) 另见 chuàn  

  拼音  qīn qìng   注音  ㄑ一ㄣ ㄑ一ㄥˋ   繁体    
部首  亠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USU  仓颉  YTD  郑码  SUF  四角  00904  结构  上下电码  6024  区位  3955  统一码  4EB2  笔顺  丶一丶ノ一一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亲(親)的拼音:qīn(ㄑ一ㄣ)  

⒈ 有血统或夫妻关系的:亲属。亲人。亲缘。双亲(父母)。亲眷。

⒉ 婚姻:亲事。

⒊ 因婚姻联成的关系:亲戚。亲故。亲邻。亲朋。

⒋ 称呼同一地方的人:乡亲。

⒌ 本身,自己的:亲睹。亲聆。亲笔。

⒍ 感情好,关系密切:亲密。相亲。亲睦。亲疏。

⒎ 用嘴唇接触表示喜爱:亲吻。

其他字义

亲(親)的拼音:qìng(ㄑ一ㄥˋ)  

⒈ 〔亲家〕夫妻双方的父母彼此的关系或称呼(“家”读轻声)。

统一码

亲字UNICODE编码U+4EB2,10进制: 20146,UTF-32: 00004EB2,UTF-8: E4 BA B2。

亲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亲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親媇

汉英互译

benignity、for oneself、parent、relativ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原为形声

English

relatives, parents; intimate the hazel nut or filbert tree a thorny tre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亲的拼音:

qīn  

〈词性:形〉

(1) (形声。从见,亲( shēn  )声。“见”与“至”义相通。本义:亲爱)

(2) 同本义 [dear;beloved;intimate]

亲,至也。从見,亲声,字亦作儭。——《说文》

亲,近也。——《广雅》

同人亲也。——《易·杂卦》

亲者属也。——《礼记·大传》

人之亲其兄之子。——《孟子》。注:“爱也。”

爱臣太亲,必危其身。——《韩非子·爱臣》

我有亲父兄。——《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我有亲父母。

(3) 又如:亲父(生父);亲爹(亲父);姑表亲;亲如一家;亲心(亲爱之心;父母爱护子女之心);亲厚(亲爱并加以厚待)

(4) 亲密。与“疏”相对 [close;intimate]

王无亲臣矣。——《孟子·梁惠王下》

(5) 又如:亲臣(亲近可信的臣下);亲懿(亲密的朋友。同亲友);亲比(亲近依靠);亲附(亲近附从);亲幸(皇帝或国君对臣子的宠爱)

(6) 准,准确 [accurate]

搭上弓弦,觑的杨志较亲,望后心再射一箭。——《水浒全传》

(7) 又如:亲切(准确;真切)

(8) 通“新”。更新 [renew;replace]

亲臣进而故人退。——《韩非子·亡徵》

(9) 通“辛”。艰苦 [bitter;intensive]

体五道之亲苦。——《王妙晖等造像记》

词性变化

亲的拼音:

qīn  

〈词性:名〉

(1) 父母。也单指父亲或母亲 [parent]

亲,父母也。——《礼记·奔丧》注

冯公子有亲乎?——《战国策·齐策四》

归见其亲。——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又如:双亲;亲心(父母亲爱护子女之心;子女思念双亲之心);亲丧(父母之丧)

(3) 泛指有血统或婚姻关系的人 [blood or marriage relation]

亲,九族。——《左传·昭公十四年》注

禄勋,合亲,任良。——《左传·昭公十四年》

畔主背亲。——《汉书·李广苏建传》

洛阳亲友如相问。—— 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杜甫《登岳阳楼》诗

(4) 又如:亲难转债(亲人之间难于借债。比喻愈是亲人愈难求得帮助);亲党(亲属);亲契(亲朋);亲识(亲朋等熟识者)

(5) 亲密的、可靠的人 [close person]

轻则失亲。——《左传·僖公五年》。注:“党援也。”

(6) 又如:亲兵;亲失(失其所应当亲近的人);亲委(宠信);亲习(亲近熟悉的人);亲渥(情分深厚的人)

亲的拼音:

qīn  

〈词性:副〉

(1) 亲自,亲身 [in person]

亲枉车骑。——《史记·魏公子列传》

亲引问委曲。《资治通鉴·唐纪》

亲见忠烈。——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亲往颐和园。——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亲秉旄钺(亲自统率军队);亲炙(亲见);亲迎(古代婚姻六礼之最后一礼。新郎亲自去女家迎娶新娘);亲任(亲自担任)

亲的拼音:

qīn  

〈词性:动〉

(1) 亲近;接近 [be close to]

无亲陈王者。——《史记·陈涉世家》

无使土亲肤。——《孟子·公孙丑下》

诸侯亲之。——《国语·晋语》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诸葛亮《出师表》

不能离死命而去亲他主。——《韩非子·用人》

(2) 又如:亲傍(亲近;套近乎);亲香(亲炙。亲热)

(3) 用嘴唇或脸、额接触(人或物),表示喜爱亲切 [kiss]。如:她亲了亲孩子;亲他妻子的嘴唇和婴儿的脸蛋

(4) 另见 qìng  

常用词组

亲爱、亲本、亲笔、亲兵、亲串、亲代、亲丁、亲房、亲故、亲和力、亲驾、亲近、亲旧、亲眷、亲口、亲历、亲邻、亲临、亲密、亲睦、亲昵、亲朋、亲戚、亲切、亲热、亲如手足、亲善、亲上成亲、亲身、亲生子女、亲事、亲手、亲疏、亲疏贵贱、亲属、亲体、亲痛仇快、亲王、亲吻、亲狎、亲信、亲兄弟、亲眼、亲谊、亲迎、亲友、亲缘、亲在、亲征、亲知、亲炙、亲自、亲族、亲嘴

基本词义

亲的拼音:

(1) 親 qìng  

(2) 另见 qīn  

常用词组

亲家、亲家公、亲家母

访  拼音  fǎng   注音  ㄈㄤˇ   繁体    
部首  讠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86  YYN  五笔98  YYT  仓颉  IVYHS  郑码  SSY  四角  30727  结构  左右电码  6078  区位  2335  统一码  8BBF  笔顺  丶フ丶一フ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访(訪)的拼音:fǎng(ㄈㄤˇ)  

⒈ 向人询问,调查:访求(探访寻求)。访员(记者)。搜奇访古。

⒉ 探问,看望:访视。访问。访晤(探访会晤)。探亲访友。

统一码

访字UNICODE编码U+8BBF,10进制: 35775,UTF-32: 00008BBF,UTF-8: E8 AE BF。

访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访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all on、search for、visit

造字法

形声:从讠、方声

English

visit; ask, inquir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访的拼音:

fǎng  

〈词性:动〉

(1) (形声。从言,方声。本义:广泛地征求意见)

(2) 同本义 [seek advice]

訪,泛谋也。——《说文》

訪,谋也。——《尔雅》

王访于箕子。——《书·洪范》

访予落止。——《诗·周颂·访落》

受纳访——《周礼·内史》

使访物官。——《国语·楚语》

穆公访诸 蹇叔。——《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3) 又如:访断(咨询决疑);访覃(问及);访讯(讯问;打听)

(4) 引申为访问、拜访(敬词) [visit]

此行殊访戴,自可缓归桡。——李白《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

时余方访君寓。——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径造庐访成。——《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访戴(访友的代称);出访(到外国访问);回访(在对方来拜访后去拜访对方);过访(访问);走访(访问;拜访);造访(上门访问)

(6) 寻求 [seek by inquiry;try to get;search]

访风景于崇阿。——王勃《滕王阁序》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 宋· 苏轼《石钟山记》

使人访其夫妇,载以来。——清· 周容《芋老人传》

(7) 又如:寻访(寻求查访);访觅(访寻;寻找);访论稽古(探求讨论古事)

(8) 通“方”。初始 [start]

访以吕氏故,几乱天下。——《汉书》

(9) 谋议 [consult]

教之令,使访物官。——《国语》。韦昭注:“访,议也。物,事也。使议知百官之事业。”

(10) 调查;查处 [investigate;look into]

又九门提督所访缉纠诘,皆归刑部。——清· 方苞《狱中杂记》

(11) 又如:访缉(访查缉捕);访办(调查处理);访俗(察访民俗)

常用词组

访查、访贫问苦、访求、访问、访寻

  拼音  yǒu   注音  一ㄡˇ   
部首  又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DCU  仓颉  KE  郑码  GDXS  四角  40407  结构  左上包围电码  0645  区位  5149  统一码  53CB  笔顺  一ノ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友的拼音:yǒu(一ㄡˇ)  

⒈ 彼此有交情的人:朋友。友谊。友情。

⒉ 有亲近和睦关系的:友邦。友邻。

⒊ 相好,互相亲爱:友爱。友善。

统一码

友字UNICODE编码U+53CB,10进制: 21451,UTF-32: 000053CB,UTF-8: E5 8F 8B。

友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友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friend、friendly

相关字词

朋、敌

造字法

会意:像两个手相助

English

friend, companion; fraternit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友的拼音: yǒu  

〈词性: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顺着一个方向的两只手,表示以手相助。本义:朋友)

(2) 同本义 [friend]

友,同志为友。——《说文》

君子以朋友讲习。——《易·兑》。疏:“同门曰朋,同志曰友。”

联朋友。——《周礼·大司徒》

与朋友交。——《论语》

太丘与友。——《世说新语·方正》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偕数友出。——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是芋视乃友。——清· 周容《芋老人传》

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清· 刘开《问说》

(3) 又如:挚友(亲密的朋友);友生(朋友)

(4) 职官名。王官之近臣 [professional officer]

王置师、友、文学各一人…友者因文王、 仲尼四友之名号。——《晋书》

(5) 又如:友学(职官名。“友”与“文学”的合称。为辅佐、侍从之官)

(6) 借指兄弟 [brother]。如:友于之谊(兄弟间的情谊);友于(惟孝友于兄弟;兄弟友爱;借指兄弟);友弟(友悌。兄弟相友爱。师长对门生自称的谦辞)

(7) 同伴,经常在一块儿玩的人 [companion]。如:酒友;赌友

(8) 同一所教会、学校、班级、职业的成员 [member of guild,class,school,profession]。如:教友;校友;工友等

词性变化

友的拼音: yǒu  

〈词性:动〉

(1) 互相合作 [cooperate]

友,有也,相保有也。——《释名》

(2) 结交,与…为友 [be friend]

瓒深与先主相友。——《三国志·先主传》

古之高士,不臣天子,不友诸侯,…——顾炎武《日知录》

(3) 又如:友其人;友结(结交);友直(与正直的人交朋友);友仁(与仁者交朋友)

(4) 给予帮助或支持 [help]

出人相友。——《孟子·滕文公上》

常用词组

友爱、友邦、友道、友好、友军、友情、友人、友善、友谊、友于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