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川壅必溃的意思

chuānyōngkuì

川壅必溃



拼音chuān yōng bì kuì

注音ㄔㄨㄢ ㄩㄥ ㄅ一ˋ ㄎㄨㄟˋ

解释壅:堵塞。溃:决口,堤岸崩坏。堵塞河流,会招致决口之害。比喻办事要因势利导,否则就会导致不良后果。

出处《国语·周语上》:“邵公曰:‘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必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感情川壅必溃是中性词。

繁体川壅必潰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chuān   注音  ㄔㄨㄢ   
简体部首  川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3画  
繁体部首  巛部  
五笔  KTHH  仓颉  LLL  郑码  ND  四角  22000  结构  单一电码  1557  区位  2008  统一码  5DDD  笔顺  ノ丨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川的拼音:chuān(ㄔㄨㄢ)  

⒈ 河流:名山大川。川流不息。

⒉ 平原,平地:平川。米粮川。

⒊ 〔川资〕旅费。

⒋ 特指中国四川省:川剧。川菜。川贝。

统一码

川字UNICODE编码U+5DDD,10进制: 24029,UTF-32: 00005DDD,UTF-8: E5 B7 9D。

川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川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river、plain

造字法

象形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川的拼音: chuān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左右是岸,中间是流水,正像河流形。本义:河流)

(2) 同本义 [river]

川,贯川通流水也。——《说文》。按,象水直达之形。

水之出于他水,沟流于大水及海者,命曰川水。——《管子·度地》

有川衡。——《周礼·地官》

利涉大川。——《易·需》

百川沸腾。——《诗·小雅·十月之交》

如川之方至。——《诗·小雅·天保》

川壅为泽。——《左传·宣公十二年》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3) 又如:川源(河川的源头);顺尊(取自河川的祭品);川游(游泳渡河);川口(河口);川水(江河之水);川防(河堤);川谷(河谷);川坻(河岸);川岗(河畔的山岗)

(4) 平地;平野 [plain]

敕勒川,阴山下。——北朝乐府《敕勒川》

(5) 又如:平川;米粮川;川境(地域);川地(平旷的地带)

(6) 四川省的简称 [Sichuan province]。如:川盐;川墨;川货;川蜀(四川省)

(7) 旅途 [journey]。如:川费(旅费);川程(旅途)

词性变化

川的拼音: chuān  

〈词性:形〉

把食物放到沸水里稍微一煮。通“氽” [quick-boil]。如:川丸子

常用词组

川贝、川菜、川剧、川军、川流不息、川资

  拼音  yōng   注音  ㄩㄥ   
部首  土部  部外笔画  13画  总笔画  16画  
五笔  YXTF  仓颉  YVGG  郑码  SZNB  四角  00104  结构  上下电码  1085  区位  5953  统一码  58C5  笔顺  丶一フフノノ丨丶一一一丨一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壅的拼音:yōng(ㄩㄥ)  

⒈ 堵塞:壅塞(sāi ㄙㄞ  )。壅滞。壅蔽。

⒉ 用土或肥料培在植物的根部:壅土。壅肥。

统一码

壅字UNICODE编码U+58C5,10进制: 22725,UTF-32: 000058C5,UTF-8: E5 A3 85。

壅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壅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㙲㽫

造字法

形声:从土、雍声

English

to obstruc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壅的拼音: yōng  

〈词性:动〉

(1) (形声。从土,雍声。本义:塞。阻塞;阻挡)

(2) 同本义 [block up;stop up;clog up]

壅,障也。——《广雅》

雍,隔也。

业贯万世而不壅。——《淮南子·主术》

川壅而溃。——《左传·宣公十二年》

则民病血壅肿,目不明。——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顺逆》

(3) 又如:壅防(堵塞);壅阻(堵塞);壅淤(淤塞;不流通);壅闭(堵塞);壅肿(因血管堵塞而引起的肿痛)

(4) 障蔽;遮盖 [cover]

宣王因以晏首壅塞之。——《战国策·齐策》。注:“壅,蔽也。”

其君处壅翳蔽塞,窕邃弗章,倚以陵墓,带以曲房。——三国魏· 阮籍《东平赋》

(5) 又如:壅劫(被蒙蔽挟制);壅君(受蒙蔽的君王;昏君);壅围(遮蔽);壅翳(隐蔽;障隔)

(6) 堆积 [pile up;heap soil or fertilizer over and around the roots]

于是决去壅土,疏导江涛。——唐· 柳宗元《兴州江运记》

(7) 又如:壅积(堆积)

常用词组

壅蔽、壅塞、壅土

  拼音    注音  ㄅ一ˋ   
简体部首  心部  部外笔画  1画  总笔画  5画  
繁体部首  心部  部外笔画  1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NTE  仓颉  PH  郑码  WZM  四角  33004  结构  单一电码  1801  区位  1756  统一码  5FC5  笔顺  丶フ丶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必的拼音:bì(ㄅ一ˋ)  

⒈ 一定:必定。必然。必须(一定要)。必需(不可少的)。势必。未必。事必躬亲。

⒉ 决定,肯定:“深念远虑兮,胜乃可必”。

⒊ 固执:“毋意,毋必”。

⒋ 果真,假使:“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统一码

必字UNICODE编码U+5FC5,10进制: 24517,UTF-32: 00005FC5,UTF-8: E5 BF 85。

必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必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汉英互译

must、certainly、surely

造字法

会意:从八、从弋

English

surely, most certainly; mus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必的拼音:   

〈词性:名〉

(1) (会意。从八,从弋。弋亦兼表字音。“八”表示“分”,“弋”即“杙”,小木桩,合起来指用木杆做标记。本义:区分的标准)

(2) 标杆;标准 [guidepost]

必,分极也。——《说文》

(3) 姓

词性变化

必的拼音:   

〈词性:动〉

(1) 必须,一定要 [must]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韩非子·内储说》

必为奇巧声动上。——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山水必有实景。——蔡元培《图画》

(2) 又如:必防其渐(防微杜渐之意。在事情上还不显著或刚刚发生的时侯就加以防止);必也正名(必须按礼教来端正名份)

必的拼音:   

〈词性:副〉

(1) 必然,必定 [certainly]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人人自以为必死。——《资治通鉴·唐纪》

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战哉。——《战国策·赵策》

(2) 又如:必因(一定;定然);必败(一定败);必昌(一定光耀);必竟(肯定;一定)

(3) 必须 [must]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孟子》

必的拼音:   

<连>

倘偌;假如 [if]

必求之,吾助子请。——《左传》

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常用词组

必备、必不得已、必不可少、必得、必定、必恭必敬、必将、必然、必然、必然王国、必然性、必胜、必修、必修课、必须、必需、必需品、必要、必由之路、必争之地

  拼音  kuì huì   注音  ㄎㄨㄟˋ ㄏㄨㄟˋ   繁体    
部首  氵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  IKHM  仓颉  ELMO  郑码  VJAL  四角  35182  结构  左右电码  3391  区位  3203  统一码  6E83  笔顺  丶丶一丨フ一丨一丨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溃(潰)的拼音:kuì(ㄎㄨㄟˋ)  

⒈ 大水冲开堤岸:溃决。溃堤。

⒉ 散乱,垮台:溃败。溃退。溃散。溃逃。溃不成军。崩溃。溃乱。

⒊ 肌肉组织因腐烂而破了口:溃烂。溃疡。

其他字义

溃(潰)的拼音:huì(ㄏㄨㄟˋ)  

⒈ 同“殨”。

统一码

溃字UNICODE编码U+6E83,10进制: 28291,UTF-32: 00006E83,UTF-8: E6 BA 83。

溃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溃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潰殨

汉英互译

be routed、burst、ulcerate

造字法

形声:从氵、贵声

English

flooding river; militarily defea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溃的拼音:

kuì  

〈词性:动〉

(1) (形声。从水,贵声。本义:水冲破堤岸)

(2) 同本义 [(of a dike or dam) burst;overflow]

溃,决也。——《说文系传》

溃,漏也。——《说文》

溃,旁决也。——《苍颉篇》

不遵其道曰洚,亦曰溃。——《水经注·河水》注

沸溃渝溢。——木华《海赋》。注:乱流貌。”

溃淡淡而并入。——宋玉《高唐赋》。注:“水相交过也。”

渟涔障溃。——《文选·长笛赋》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

川壅而溃,伤人必多。——《国语·周语上》

溃渭洞 河。—— 班固《西都赋》

(3) 又如:溃围(突围);溃冒(冲决泛滥);溃溢(堤防崩溃,洪水泛滥);溃滥(溃决泛滥);溃渱(水流广大的样子);溃溃(水流的样子);溃流(谓水喷涌而出);溃濩(波浪相激汹涌的样子)

(4) 引申为冲破 [break through an encirclement]

孝文时,河决酸枣,东溃金堤。——《史记·河渠书》

直夜溃围南出,驰走。(直夜:当夜。)——《史记·项羽本纪》

(5) 战败;大败 [be utterly defeated;be routed]

兑则若莫邪之利锋,当之者溃。——《荀子·议兵》

而民不至于惊溃。——宋· 苏轼《教战守》

夹攻潼关,官军大溃。——《旧唐书·黄巢传》

(6) 又如:溃窜(四处逃散);溃亡(失败逃散);溃走(败逃);溃奔(败逃);溃却(失败而退却)

(7) 毁坏 [decompose]

燔溃其祖庙。——《墨子·非攻》

(8) 又如:溃裂(崩溃);溃遁(崩溃遁逃);溃坠(崩溃)

(9) 腐烂 [fester]

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之祝药劀杀之齐。——《周礼·疡医》

八方分崩,中夏鱼溃。——《后汉书·刘陶传》

发溃痈肿。——《素问·五常正大论》

涉寒暑不溃。——明· 刘基《卖柑者言》

(10) 又如:溃痈(恶性脓疮溃疡);溃引(溃烂漫延);溃裂(溃烂;破裂)

(11) 达到 [reach;obtain]

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明· 刘基《卖柑者言》

常用词组

溃败、溃兵、溃不成军、溃决、溃军、溃烂、溃逃、溃疡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