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楚璧隋珍的意思

chǔsuízhēn

楚璧隋珍



拼音chǔ bì suí zhēn

注音ㄔㄨˇ ㄅ一ˋ ㄙㄨㄟˊ ㄓㄣ

解释指和氏璧与隋侯珠。喻杰出的人才。

出处明·陈汝元《金莲记·偕计》:“想天朝罗网收豪儁,献皇家楚璧隋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美好的东西。

感情楚璧隋珍是中性词。

繁体楚璧隋珎

近义和璧隋珠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chǔ   注音  ㄔㄨˇ   
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  SSNH  仓颉  DDNYO  郑码  FFXI  四角  44801  结构  上下电码  2806  区位  1994  统一码  695A  笔顺  一丨ノ丶一丨ノ丶フ丨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楚的拼音:chǔ(ㄔㄨˇ)  

⒈ 落叶灌木,鲜叶可入药。枝干坚劲,可以做杖。亦称“牡荆”。

⒉ 古代的刑杖,或学校扑责学生的小杖:捶楚。夏楚。楚掠(拷打)。楚挞(拷打)。

⒊ 中国春秋时国名:楚天(楚地的天空。因楚在南方,亦泛指南方天空)。楚声。楚歌(楚人之歌)。楚狂。楚腰(泛称女子的细腰)。楚辞。四面楚歌。楚材晋用(指使用他国人才,或指人才外流)。

⒋ 指中国湖北省和湖南省,特指湖北省:楚剧。

⒌ 痛苦:苦楚。痛楚。凄楚。酸楚。

⒍ 清晰,鲜明,整洁:清楚。衣冠楚楚。

⒎ 姓。

统一码

楚字UNICODE编码U+695A,10进制: 26970,UTF-32: 0000695A,UTF-8: E6 A5 9A。

楚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楚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䠂椘檚

造字法

形声:从林、疋声

English

name of feudal state; clea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楚的拼音: chǔ  

〈词性:名〉

(1) (形声。从林,疋( shū  )声。本义:灌木名。又名荆,牡荆)

(2) 同本义 [thistle]。落叶灌木,开青色或紫色的穗状小花,鲜叶可入药,或小乔木,枝干坚韧,可做杖

楚,丛木也。一名荆。——《说文》

言刈其楚。——《诗·周南·汉广》

不流束楚。——《诗·王风·扬之水》

夏楚二物。——《礼记·学记》

楚扑长如笴。——《仪礼·乡射礼》

民无箠楚之忧。——《汉书·汉延寿传》

(3) 又如:楚棘(荆棘);楚焞(古时占卜用以灼龟的木棒。以荆木制成);楚藿(用荆条做的捕鱼笼);楚楚(丛生的样子;鲜明的样子);楚木(丛生之木);楚林(丛林)

(4) 周朝时国名 [Chu state]

(5) 周代诸侯国,战国时七雄之一。熊绎受封于周成王,立国于荆山一带,都丹阳(今湖北秭归东南)。周人称为荆蛮。后建都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纪王城)。春秋战国时国势强盛,疆域由湖北、湖南扩展到今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和四川。战国末,屡败于秦,公元前223年为秦所灭

(6) 秦楚之际,陈胜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建立张楚政权,自号楚王;汉元年,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都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汉六年,国除

(7) 五代十国之一。马殷据今湖南,都长沙,称楚王。后为南唐所灭

(8) 姓

词性变化

楚的拼音: chǔ  

〈词性:形〉

(1) 酸辛痛苦 [aching;grieved]

慷慨含辛楚。——陆机诗

妇始楚而谢,终泣而对曰…——李朝威《柳毅传》

(2) 又如:楚辱(苦痛与耻辱);楚痛(痛苦);楚酷(痛楚)

(3) 齐整;清晰 [in good order;neat;clear]

笾豆有楚。——《诗·小雅·宾之初筵》

(4) 又如:一清二楚;楚洁(整洁);楚楚可爱(形容陈设整齐,令人喜爱)

(5) 鲜艳,华丽 [bright-coloured]

不韦使楚服而见。——《战国策·秦策》

衣裳楚楚。——《诗·曹风·蜉蝣》

(6) 又如:楚服(美盛的服饰);楚丽(华美绚丽)

(7) 伧俗,粗俗 [vulgar]。如:楚鞋(粗糙的鞋,草鞋);楚剌(粗莽乖戾)

楚的拼音: chǔ  

〈词性:动〉

(1) 拷打 [flog;torture]

入狱楚掠。——《新唐书·严郢传》

(2) 又如:楚挞(笞打,拷打);楚拷(拷打)

常用词组

楚材晋用、楚辞、楚楚、楚楚不凡、楚楚可怜、楚弓楚得、楚囚、楚声、楚天

  拼音    注音  ㄅ一ˋ   
简体部首  玉部  部外笔画  13画  总笔画  18画  
繁体部首  玉部  部外笔画  13画  总笔画  17画  
五笔  NKUY  仓颉  SJMGI  郑码  XMSC  四角  70103  结构  上下电码  3880  区位  7221  统一码  74A7  笔顺  フ一ノ丨フ一丶一丶ノ一一丨一一丨一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璧的拼音:bì(ㄅ一ˋ)  

⒈ 平圆形中间有孔的玉,古代在典礼时用作礼器,亦可作饰物。

⒉ 美玉的通称:璧人(即“玉人”,指容貌秀美的人)。璧日(像璧玉一样圆而亮的太阳)。璧月。

统一码

璧字UNICODE编码U+74A7,10进制: 29863,UTF-32: 000074A7,UTF-8: E7 92 A7。

璧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璧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造字法

形声:从玉、辟声

English

piece of jade with hole in i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璧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玉,辟声。本义:平而圆,中心有孔的玉)

(2) 同本义 [a round flat piece of jade witha hole in it]

璧,瑞玉环也。——《说文》

肉倍好谓之璧。——《尔雅·释器》。注:“肉边好孔。玉人,璧好三寸。”

璧者,方中圆外。——《白虎通》

宏璧。——《书·顾命》。郑注:“大璧,度尺二寸。”

以苍璧礼天。——《周礼·大宗伯》

如圭如璧。——《诗·卫风·淇奥》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相如奉璧奏 秦王。

(3) 又如:璧不可以防寒(比喻物品虽然贵重,但无实际的用处);璧雍(璧堂。古代天子所设的太学。外形好像圆璧,周围以水绕之)

(4) 玉的通称 [jade]

柱以白璧,砌以青玉。——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又如:璧玉(上等美玉);璧散(古玉爵名。为祭祈时所用的礼器);璧人(仪容美好的人);璧门(用玉装饰的门)

(6) 喻月亮 [moon]。如:璧采(比喻月光,月色)

词性变化

璧的拼音:   

〈词性:动〉

退回赠送的礼品或归还借用之物 [return]。如:璧帖拜门(退还以前结拜为兄弟的蓝帖,另具门生帖子拜在门下,改做师生关系);璧回(敬词。表示退还赠礼或归还借物)

常用词组

璧合珠联、璧还、璧谢、璧月、璧赵

  拼音  suí duò   注音  ㄙㄨㄟˊ ㄉㄨㄛˋ   
简体部首  阝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1画  
繁体部首  阜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  BDAE  仓颉  NLKMB  郑码  YGBQ  四角  74227  结构  左右电码  7131  区位  4369  统一码  968B  笔顺  フ丨一ノ一丨一丨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隋的拼音:suí(ㄙㄨㄟˊ)  

⒈ 中国朝代名:隋代。

⒉ 姓。

其他字义

隋的拼音:duò(ㄉㄨㄛˋ)  

⒈ 古代祭祀用的残肉和残食:“既祭,则藏其隋”。

⒉ 古同“堕”,垂落。

统一码

隋字UNICODE编码U+968B,10进制: 38539,UTF-32: 0000968B,UTF-8: E9 9A 8B。

隋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隋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挼墮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Sui dynasty; surnam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隋的拼音: suī  

〈词性:名〉

(1) (形声。从肉,隓省声。隓( huī  ),城墙倒塌,“隋”字从肉,本义同肉有关。( suī  )本义:残余的祭品) 同本义 [residual meat]

隋,裂肉也。——《说文》。

赞隋。——《周礼·小祝》。注:“隋尸之祭也。”

既祭则藏其隋。——《周礼·守祧》。注:“尸所祭肺脊黍稷之属。”

(2) 另见 suí  

基本词义

隋的拼音: Suí  

〈词性:名〉

(1) 周代诸侯国名 [Sui state]

(2) 又如:隋珍(隋珠);隋珠(隋侯之珠)隋珠弹雀(隋侯的明月珠是无价之宝,用它弹麻雀,得不偿失)

(3) 隋朝 [the Sui Dynasty (581-618)]。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封建王朝,从公元581年至618年。如:隋苑(隋炀帝时建造的上林苑,又名西苑故址在今江苏扬州市西北)

(4) 姓

(5) 另见 suī  

  拼音  zhēn   注音  ㄓㄣ   
简体部首  王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9画  
繁体部首  玉部  
五笔  GWET  仓颉  MGOHH  郑码  COPD  四角  18122  结构  左右电码  3791  区位  5368  统一码  73CD  笔顺  一一丨一ノ丶ノノ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珍的拼音:zhēn(ㄓㄣ)  

⒈ 珠玉等宝物:珍宝。珍珠。奇珍异宝。席珍待聘(“席珍”,坐席上的宝石,喻怀才待用)。

⒉ 宝贵的,贵重的:珍贵。珍奇。珍稀。珍闻。珍玩(贵重的供赏玩的东西)。

⒊ 重视,爱惜:珍视。珍爱。珍重(zhòng  )。珍存。珍藏(cáng  )。

⒋ 精美的食物:珍羞(亦作“珍馐”)。八珍。

统一码

珍字UNICODE编码U+73CD,10进制: 29645,UTF-32: 000073CD,UTF-8: E7 8F 8D。

珍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珍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珎鉁錱

汉英互译

Jane、precious、rare、treasure、valuable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precious, valuable, rar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珍的拼音:

zhēn  

〈词性:名〉

(1) (本义:珠玉等宝物)

(2) 同本义 [treasure]

珍,宝也。——《说文》

珍圭。——《周礼·典瑞》。注:“王使之瑞节。”

多珍怪些。——《楚辞·招魂》。注:“金玉为珍。”

珍怪奇物。——《淮南子·主术》

远方莫致其珍。——《荀子·解蔽》

希世之珍。——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堂有炼珍。——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又如:珍积(积蓄的财宝);珍翰(墨宝);珍币(珍宝财物);珍赂(珍赀。珍宝财物);珍瑰(珍玮。珍宝)

(4) 比喻难得的人才 [talented person]

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墨子》

(5) 精美的食品 [delicacy]

交广市鲑珍。——《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食必珍美。——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6) 又如:珍杂(珍错,山珍海味);珍鲑(山珍海味);珍滋(美味);珍异(珍贵奇特的食物);山珍海味

词性变化

珍的拼音: zhēn  

〈词性:形〉

(1) 珍贵的,宝贵的 [valuble]

珍器重宝。——汉· 贾谊《过秦论》

奇草珍木。——唐· 李朝威《柳毅传》

(2) 又如:珍惠(赐予珍贵的恩惠);珍贶(珍贵的礼品);珍木(珍贵的树木);珍卉(珍贵的花卉);珍甘(珍贵甘美的食品)

(3) 珍美,珍奇美丽 [rare and beautiful]。如:珍符(罕有的符瑞);珍具(珍美的器物)

(4) 贵重 [precious]。如:珍投(贵重的赠物);珍贵(贵重,宝物)

(5) 精美 [fine]。如:珍草(仙草;药草的美称);珍祥(祥瑞,吉兆);珍象(华美的景象)

珍的拼音: zhēn  

〈词性:动〉

(1) 珍爱,珍视 [treasure;be very fond of]

书曰:公子遂,珍之也。——《左传·文公八年》。注:“珍,贵也。”

(2) 又如:珍袭(珍藏);珍宠(珍惜宠爱);珍练(珍重、保重);珍调(保重调养)

常用词组

珍爱、珍宝、珍本、珍藏、珍存、珍贵、珍眉、珍品、珍奇、珍禽、珍视、珍玩、珍味佳肴、珍闻、珍惜、珍稀、珍馐,珍羞、珍异、珍重、珍珠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