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槌牛酾酒的意思

chuíniúshāijiǔ

槌牛酾酒



拼音chuí niú shāi jiǔ

注音ㄔㄨㄟˊ ㄋ一ㄡˊ ㄕㄞ ㄐ一ㄡˇ

解释杀牛滤酒。谓备肴酒以燕享。

出处元·萨都刺《酬江月·过淮阴》词:“槌牛酾酒,英雄千古谁吊。”

用法作谓语;指请客。

感情槌牛酾酒是中性词。

繁体槌牛釃酒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chuí   注音  ㄔㄨㄟˊ   
简体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3画  
繁体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  14画  
五笔86  SWNP  五笔98  STNP  仓颉  DYHR  郑码  FMYW  四角  47937  结构  左右电码  2846  区位  7319  统一码  69CC  笔顺  一丨ノ丶ノ丨フ一フ一丶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槌的拼音:chuí(ㄔㄨㄟˊ)  

⒈ 敲打用具:槌儿。棒槌。鼓槌子。

⒉ 古同“捶”,敲打。

⒊ 古代架蚕箔的木柱。

统一码

槌字UNICODE编码U+69CC,10进制: 27084,UTF-32: 000069CC,UTF-8: E6 A7 8C。

槌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槌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桘椎搥

汉英互译

gavel、pestle

造字法

形声:从木、追声

English

hammer, mallet; strike, bea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槌的拼音: chuí  

〈词性:名〉

(1) (形声。从木,追声。本义:槌子,敲击工具) 同本义 [mallet]

凿所以入木者,槌叩之也。——汉· 王充《论衡》

(2) 又如:鼓槌;槌杵(棒槌);槌砧(铁锤和铁砧);槌轮(用竹木做成载人或运货的车子);槌棒(敲打用的木棒)

词性变化

槌的拼音: chuí  

〈词性:动〉

(1) 捶打;敲击 [beat]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收得馥大儿,槌折两脚。——《三国志·袁绍传》注

(2) 又如:槌心(自槌胸脯);槌牛(击杀牛);槌胸踏地(捶胸顿足);槌鼓(击鼓);槌毁(抨击诋毁);槌击(敲击);槌枪(古兵器名)

常用词组

槌球

  拼音  niú   注音  ㄋ一ㄡˊ   
部首  牛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86  RHK  五笔98  TGK  仓颉  HQ  郑码  MB  四角  25000  结构  单一电码  3662  区位  3703  统一码  725B  笔顺  ノ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牛的拼音:niú(ㄋ一ㄡˊ)  

⒈ 哺乳动物,趾端有蹄,头上长一对角,是反刍类动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车,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牛刀小试(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牛黄。牛角。

⒉ 星名,二十八宿之:牛斗(指牛宿和斗宿二星)。

⒊ 喻固执或骄傲:牛气。

⒋ 姓。

统一码

牛字UNICODE编码U+725B,10进制: 29275,UTF-32: 0000725B,UTF-8: E7 89 9B。

牛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牛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attle、moggy、moo-cow、ox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cow, ox, bull; KangXi radical93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牛的拼音: niú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作“牜”。中间一竖表示牛面,上面两竖加弯表牛角,下面两小撇表示牛耳)

(2) 牛属或近缘属的成员。哺乳动物,体型粗壮,角中空,由头骨向两侧呈大弧度伸出。力大,能耕田、拉车。中国产的以黄牛、水牛为主 [ox;cattle]

牛,大牲也。——《说文》

坤为子母牛。——《易·说卦》

纯离为牛。——《左传·昭公五年》

东邻杀牛。——《礼记·坊记》

牛曰太牢。——《大戴礼记·曾子天圆》

牛田牧田。——《周礼·载师》。司农注:“牛田以养公家之牛。”

风吹草低见牛羊。——《乐府诗集·敕勒歌》

系向牛头充炭直。——唐· 白居易《卖炭翁》

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耕牛(耕地用的牛);牛酒(牛和酒);牛旄(即旄牛尾);牛性(牛的本性);牛埭(用牛力拉船过堰);牛领(牛的脖子);牛具(耕牛和农具);牛刀(宰牛的刀。常比喻大材器);牛蓑(牛衣。泛指蓑衣);牛骥同皂(牛与千里马同槽而食。喻愚贤不明;牛骥共牢);牛后(牛的肛门。比喻从属地位);牛眠地(合适的坟地)

(4) 星名。牛宿的省称 [Sagitturius]

吴之未灭也,斗、牛之间常有紫气。——《晋书·张华传》

(5) 姓

词性变化

牛的拼音: niú  

〈词性:形〉

比喻性格执拗或倔犟 [stubbornness;obstinacy]。如:牛心左性(头脑顽固,性情偏执);牛劲。也喻其温顺、迟钝、笨拙、力气大。如:笨牛;大牛

常用词组

牛蒡、牛鼻子、牛鞭、牛车、牛刀小试、牛痘、牛犊,牛犊儿,牛犊子、牛顿、牛轭、牛粪、牛倌,牛倌儿、牛鬼蛇神、牛黄、牛角、牛角尖,牛角尖儿、牛劲、牛栏、牛郎织女、牛马、牛毛、牛毛雨、牛虻、牛奶、牛腩、牛排、牛棚、牛皮、牛皮匠、牛皮癣、牛皮纸、牛脾气、牛气、牛肉、牛溲马勃、牛头刨床、牛头不对马嘴、牛头马面、牛膝、牛性、牛鞅,牛鞅子、牛衣、牛脂、牛仔、牛仔裤、牛仔裤

  拼音  shī   注音    繁体    
部首  酉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4画  
五笔  SGGY  仓颉  MWMBB  郑码  FDLL  四角  11627  结构  左右电码  9432  区位  8507  统一码  917E  笔顺  一丨フノフ一一一丨フ丶丨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酾(釃)的拼音:shī(ㄕ)、shāi(ㄕㄞ)  

⒈ 滤酒。

⒉ 斟酒。

⒊ 疏导,分流。

统一码

酾字UNICODE编码U+917E,10进制: 37246,UTF-32: 0000917E,UTF-8: E9 85 BE。

酾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酾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酉、丽声

English

strai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酾的拼音:

(1) 釃 shāi  

(2) ——“酾”( shī  )的又音

(3) 另见 shī  

基本词义

酾的拼音:

shī  

〈词性:动〉

(1) 滤[酒] [filter]

酾,下酒也。一曰醇也。从酉,丽声。——《说文》

酾酒有衍。——《诗·小雅·伐木》。传:“以筐曰酾,以薮曰湑。”

援乃击牛酾酒,劳飨军士。——《后汉书·马援传》

(2) 又如:酾酒(滤酒)

(3) 斟[酒、茶] [pour (tea or wine)]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宋· 苏轼《前赤壁赋》

(4) 又如:酾尊(斟酒)

(5) 疏导[河渠] [dredge the waterways]

既焚既酾,奇势迭出。——柳宗元《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6) 又如:酾沈澹灾(疏导分散水流以缓和消除灾情);酾流(分流,支流);酾浚(疏导)

(7) 另见 shāi  

  拼音  jiǔ   注音  ㄐ一ㄡˇ   
部首  酉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ISGG  仓颉  EMCW  郑码  VFD  四角  31164  结构  左右电码  6794  区位  3038  统一码  9152  笔顺  丶丶一一丨フノ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酒的拼音:jiǔ(ㄐ一ㄡˇ)  

⒈ 用高粱、米、麦或葡萄等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白酒。啤酒。料酒。鸡尾酒。茅台酒。酒浆。

统一码

酒字UNICODE编码U+9152,10进制: 37202,UTF-32: 00009152,UTF-8: E9 85 92。

酒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酒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lcohol、diddle、drink、tiff、tipple、vino、vintage、water of life、wet goods

造字法

会意:从氵、从酉

English

wine, spirits, liquor, alcoholic beverag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酒的拼音: jiǔ  

〈词性:名〉

(1) (会意。从水,从酉( yǒu  )。“酉”本义就是酒。“酉”亦兼表字音。本义:用高粱、大麦、米、葡萄或其他水果发酵制成的饮料)

(2) 同本义 [liquor;wine;spirits;alcoholic drink]

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说文》

酒曰清酌。——《礼记·曲礼》

酒食者,所以令欢也。——《礼记·乐记》

酒者所以养老也,所以养病也。——《礼记·射义》

酒,百乐之长。又,酒者,天下之美禄。——《汉书·食货志》

不为酒困。——《论语·子罕》

(3) 又如:酒肆(酒店);酒水(酒;筵席);酒生(酒保,酒店伙计);酒务(酒店)

(4) 酒席,酒筵 [feast]。如:酒坐(酒席);酒场(酒会)

词性变化

酒的拼音: jiǔ  

〈词性:动〉

(1) 饮酒 [drink]。如:酒面(席前,斟满一杯酒暂时不饮,先行酒令,叫“酒面”);酒底(席间,每行完一次酒令,饮一杯酒,叫“酒底”)

(2) 以酒荐祖庙 [offer a sacrifice]

卜辞所载之酒字为祭名。考古者酒熟而荐祖庙,然后天子与群臣饮之于朝。——罗振玉《殷虚文字类编》

常用词组

酒吧、酒保、酒菜、酒池肉林、酒刺、酒德、酒店、酒饭、酒缸、酒馆、酒鬼、酒柜、酒酣耳热、酒会、酒家、酒浆、酒窖、酒精、酒精灯、酒具、酒力、酒帘、酒量、酒龄、酒令,酒令儿、酒囊饭袋、酒娘,酒酿、酒器、酒钱、酒曲、酒肉朋友、酒色、酒色之徒、酒窝、酒席、酒醒、酒兴、酒筵、酒宴、酒肴、酒药、酒意、酒糟、酒枣,酒枣儿、酒盅、酒资

成语首拼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