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丛雀渊鱼的意思

cóngquèyuān

丛雀渊鱼



拼音cóng què yuān yú

注音ㄘㄨㄥˊ ㄑㄩㄝˋ ㄩㄢ ㄩˊ

解释比喻不行善政,等于把老百姓赶到敌人方面去。语本《孟子·离娄上》:“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雀)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出处语出《孟子·离娄上》:“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雀)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例子能办交涉之人日益少,忍辱含垢,民气日靡,丛雀渊鱼,民心渐去。郑观应《盛世危言·交涉》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为政等。

感情丛雀渊鱼是中性词。

繁体叢雀淵魚

近义为丛驱雀,为渊驱鱼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cóng   注音  ㄘㄨㄥˊ   繁体    
部首  一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  WWGF  仓颉  OOM  郑码  ODOA  四角  88100  结构  上下电码  0654  区位  2052  统一码  4E1B  笔顺  ノ丶ノ丶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丛(叢)的拼音:cóng(ㄘㄨㄥˊ)  

⒈ 聚集,许多事物凑在一起:丛生。丛聚。丛密。

⒉ 聚在一起的(人或物):人丛。草丛。丛刊。为丛驱雀(喻不善于团结人,把可以依靠的力量赶到敌人方面去)。丛祠。

⒊ 姓。

统一码

丛字UNICODE编码U+4E1B,10进制: 19995,UTF-32: 00004E1B,UTF-8: E4 B8 9B。

丛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丛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叢樷藂欉

汉英互译

clump、cluster、fascicle、mat、plexus、retia

造字法

形声:从一、从声

English

bush, shrub; thicket; collectio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丛的拼音:

叢、樷 cóng  

〈词性:动〉

(1) (会意。从丵,取声。“丵”( zhuó  ),意思是“丛生草”。本义:聚集)

(2) 同本义 [crow together;gather]

丛,聚也。——《说文》

其植物宜丛物。——《周礼·大司徒》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3) 又如:丛物(聚生于一处的植物);丛灌(丛生的灌木);丛丛(聚集的样子);丛育(聚集生长);丛毛(丛生的草);丛森(树木繁茂幽深样子);丛薄(草木丛生的地方)

(4) 许多事物凑在一起 [crowd together]

石块丛起则历块。——《徐霞客游记》

则百恶并起,而万灾丛至矣。——《吕氏春秋·达郁》

词性变化

丛的拼音:

cóng  

〈词性:形〉

(1) 众多;繁杂 [miscellaneous]

网密事丛。——《汉书·酷吏传赞》

恶丛巧之乱世兮。——《后汉书·冯衍传》

(2) 又如:丛顇(繁多杂乱的样子);丛谈(各种轶事杂说);丛委(杂谈的堆积);丛丛杂杂(杂乱而繁多的样子);丛细,丛琐(繁多琐碎)

丛的拼音:

cóng  

〈词性:名〉

(1) 丛林;丛生的树木 [chump;grove;jungle;scrub]

兽走丛薄之中。——《淮南子·俶真》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史记·陈涉世家》

(2) 又如:桉树丛;松树丛;丛祠(草野间的神祠)

(3) 聚集在一起的人 [depth]。如:消失在人丛中

(4) 收集在一起出版的文章 [collection]。如:丛帖(汇编的古今名帖);论丛;译丛

常用词组

丛祠、丛脞、丛集、丛集、丛刊、丛林、丛莽、丛密、丛山、丛生、丛书、丛谈、丛葬、丛冢

  拼音  què qiāo qiǎo   
注音  ㄑㄩㄝˋ ㄑ一ㄠ ㄑ一ㄠˇ   
部首  隹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IWYF  仓颉  FOG  郑码  KONI  四角  90215  结构  上下电码  7158  区位  4024  统一码  96C0  笔顺  丨ノ丶ノ丨丶一一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雀的拼音:què(ㄑㄩㄝˋ)  

⒈ 鸟类的一科,吃粮食粒和昆虫。特指“麻雀”,泛指小鸟:雀跃(高兴得像雀儿那样跳跃)。雀盲(即“夜盲症”)。雀斑。雀噪(名声宣扬,含贬义)。

其他字义

雀的拼音:qiāo(ㄑ一ㄠ)  

⒈ 〔雀子〕即“雀斑”。

其他字义

雀的拼音:qiǎo(ㄑ一ㄠˇ)  

⒈ 义同(一),用于一些口语词:雀盲眼(即“雀(què   )盲”)。家雀。

统一码

雀字UNICODE编码U+96C0,10进制: 38592,UTF-32: 000096C0,UTF-8: E9 9B 80。

雀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雀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sparrow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sparrow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雀的拼音: qiāo  

另见 qiǎo;què  

常用词组

雀子

基本词义

雀的拼音: qiǎo  

(1) 义同“雀( què  )”。方言。用于“家雀儿”( jiāqiǎor  )、“雀盲眼”( qiǎomángyǎn  )

(2) 另见 qiāo;què  

常用词组

雀斑、雀麦、雀跃、雀噪

  拼音  yuān   注音  ㄩㄢ   繁体    
部首  氵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ITOH  仓颉  ELFL  郑码  VNUF  四角  32100  结构  左右电码  3220  区位  5208  统一码  6E0A  笔顺  丶丶一ノ丶ノ一丨ノ丶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渊(淵)的拼音:yuān(ㄩㄢ)  

⒈ 深水,潭:渊水。渊谷。渊林。渊薮(“渊”,鱼所聚处;“薮”,水边草地,兽所聚处;喻人或事物聚集的地方)。深渊。临渊羡鱼(喻只作空想,不作实际工作)。

⒉ 深:渊博。渊源。渊浩。渊玄。渊邈。渊儒。渊识(精深的见识)。

⒊ 姓。

统一码

渊字UNICODE编码U+6E0A,10进制: 28170,UTF-32: 00006E0A,UTF-8: E6 B8 8A。

渊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渊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淵囦渁渕灁㴊㶜

汉英互译

deep、deep pool

English

surge up, bubble up, gush forth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渊的拼音:

yuān  

〈词性:名〉

(1) (会意。《说文》古文字形,外边大框象水潭,里面是打漩的水。本义:打漩涡的水)

(2) 同本义 [whirling water]

渊,回水也。——《说文》

水出地而不流,命曰渊水。,——《管子·度地》

鲵桓之审为渊,止水之审为渊,流水之审为渊。——《庄子·应帝王》

或跃在渊。——《易·乾》

(3) 又如:渊环(回旋环绕);渊洑(水流汹涌起伏的样子)

(4) 深潭 [deep pool]

如临深渊。——《论语》。孔注:“潭也。”

鱼潜在渊。——《诗·小雅·鹤鸣》

不测不渊。——汉· 贾谊《过秦论》

潜龙腾渊。——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5) 又如:渊沦(潭中微波);渊涂(泥潭);渊潭(深潭);渊跃(龙在渊中跃动欲飞)

(6) 人或物聚集的处所 [haunt]

略茺裔之地,不如保殖五谷之渊。——《后汉书》

(7) 又如:渊府(指财物或文书等集聚的地方)

词性变化

渊的拼音:

yuān  

〈词性:形〉

(1) 深;深远;渊博 [deep;profound]

渊,深也。——《小尔雅》

其心塞渊。——《诗·邶风·燕燕》

渊渊其渊。——《礼记·中庸》

(2) 又如:渊微(渊博细致、见微知著);渊才(渊博的才能);渊匠(学识,渊博的人);渊衷(内心);渊心(渊深的内心);渊玄(深邃;深奥);渊奥(深奥)

常用词组

渊博、渊海、渊默、渊深、渊薮、渊源

  拼音    注音  ㄩˊ   繁体    
部首  鱼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QGF  仓颉  NWM  郑码  RA  四角  27106  结构  上下电码  7625  区位  5167  统一码  9C7C  笔顺  ノフ丨フ一丨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鱼(魚)的拼音:yú(ㄩˊ)  

⒈ 脊椎动物的一类,生活在水中,一般有鳞和鳍,用鳃呼吸,冷血:鱼虾。鱼虫。鱼网。鱼跃。鱼贯(像鱼游一样先后相续)。鱼雁(书信,信息)。鱼米乡。鱼尾纹。鱼目混珠。鱼质龙文(喻虚有其表)。

⒉ 姓。

统一码

鱼字UNICODE编码U+9C7C,10进制: 40060,UTF-32: 00009C7C,UTF-8: E9 B1 BC。

鱼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鱼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arracuda、fish

造字法

象形:像鱼形

English

fish; surname; KangXi radical 195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鱼的拼音: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鱼形。本义:一种水生脊椎动物)

(2) 完全水生并在水中呼吸的有头冷血脊椎动物,包括圆口类、板鳃类和具有软骨或硬骨骨骼的高等有鳃水生脊椎动物 [fish]

鱼,水虫也。象形。鱼尾与燕尾相似。——《说文》

豚鱼吉。——《易·中孚》

鱼木精。——《论衡·指瑞》

鱼十有五。——《仪礼·特牲礼》

鱼网之设。——《诗·邶风·新台》

鲜鱼曰脡祭。——《礼记·曲礼》

鱼上冰,獭祭鱼。——《吕氏春秋》

白鱼跃入王舟中。——《史记·周本记》

(3) 又如:鱼鲩冠儿(女道士戴的鱼脑骨似的尖形帽子);鱼鳞册(“鱼鳞图册”的简称。官府为征派赋役而编造的土地薄册);鱼烂(像鱼鳞那样成了一小块一小块的);鱼轩(用鱼皮装饰的一种车辆,为贵妇乘用);鱼脍(切得很细的鱼肉。特指生食的鱼片);鱼市(批售鱼类的市场);鱼质龙文(外貌似龙,而实质为鱼。比喻虚有其表);鱼米(鱼类和米粮);鱼秧(比鱼苗稍大的小鱼);鱼鱼雅雅(形容威仪整肃的样子。因为鱼贯行,鸦飞成阵)

(4) 某些像鱼的水生动物 [aquatic animal resembling a fish]

鱼甲烟聚,貝胄星罗。——《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

(5) 又如:鱼甲(鲨鱼皮铠甲);鱼须(鲨鱼的须);鲸鱼;鳄鱼;甲鱼;鲵鱼

(6) 两眼白色的马 [horse with white eyes]

(7) 中医穴位名。指手拇指(或足姆趾)后方的掌(或跖)骨处有明显肌肉隆起,状如鱼腹的部位 [fish]

大渊,鱼后一寸陷者中也,为腧。——《灵枢经》

(8) 唐代作为符信用的铜鱼符 [copper-fish tally]。如:鱼契(鱼形的符信);鱼符(意同鱼契)

(9) 古代木制成鱼形的信函 [wooden-fish box]。如:鱼素(书信);鱼书(书信);鱼沉雁杳(比喻音信断绝);鱼肠尺素(指书信);鱼鸿(代指送信人);鱼幅(书信);鱼封(书信)

(10) 姓

词性变化

鱼的拼音:

  

〈词性:动〉

(1) “渔”的古字。打鱼,捕鱼 [fish]

以佃以鱼。——《易·系辞下》

公将如棠观鱼者。——《左传·隐公五年》

抛掉一官如粪壤,好随鱼舸此中间。——宋· 孔武仲《自实丰仓归》

(2) 又如:鱼罟(鱼网);鱼户(捕渔之家);鱼船(钓鱼或捕鱼的船只);鱼钓(钓鱼);鱼榔(捕鱼时用来惊鱼入网的木棒);鱼舸(渔船。又作“鱼舲”);鱼罩(捕鱼竹罩)

常用词组

鱼白、鱼白、鱼鳔、鱼饼、鱼舱、鱼池、鱼翅、鱼唇、鱼刺、鱼肚、鱼肚白、鱼饵、鱼粉、鱼肝油、鱼缸、鱼狗、鱼贯、鱼花、鱼际、鱼胶、鱼雷、鱼梁、鱼龙混杂、鱼笼、鱼篓、鱼米之乡、鱼目混珠、鱼漂、鱼肉、鱼水、鱼水情、鱼松、鱼塘、鱼网、鱼鲜、鱼汛、鱼盐、鱼雁、鱼秧子、鱼鹰、鱼游釜中、鱼跃、鱼子、鱼子酱

丛雀渊鱼: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