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篡位夺权的意思

cuànwèiduóquán

篡位夺权



拼音cuàn wèi duó quán

注音ㄘㄨㄢˋ ㄨㄟˋ ㄉㄨㄛˊ ㄑㄨㄢˊ

解释篡:夺取,特指臣子夺取君位。夺取君主的位置及其权柄。

出处元·尚仲贤《三夺槊》第四折:“那凶玩很劣,奸滑侥幸,则待篡位夺权。”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篡位。

感情篡位夺权是贬义词。

繁体篡位奪権

近义篡党夺权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cuàn   注音  ㄘㄨㄢˋ   
部首  竹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  16画  
五笔  THDC  仓颉  HBUI  郑码  MLGZ  四角  88732  结构  上下电码  4647  区位  2059  统一码  7BE1  笔顺  ノ一丶ノ一丶丨フ一一一一ノ丶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篡的拼音:cuàn(ㄘㄨㄢˋ)  

⒈ 封建时代特指臣子夺取君位:“故得肆其奸慝,以成篡盗之祸”。篡位。

⒉ 泛指夺取:“大长公主执囚青,欲杀之,其友公孙敖与壮士往篡之”。篡夺。篡党。篡国。篡权。

统一码

篡字UNICODE编码U+7BE1,10进制: 31713,UTF-32: 00007BE1,UTF-8: E7 AF A1。

篡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篡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seize、usurp

造字法

形声:从厶、算声

English

usurp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篡的拼音:

cuàn  

〈词性:动〉

(1) (形声。从竹,算声。本义:非法地夺取)

(2) 同本义 [usurp;seize]

自关而西, 秦晋之间,凡取物而逆谓之篡。——《方言》一

且如人有财,见篡于盗。——王安石《原过》

豪民子闻难,鸠宗族僮奴百许人,欲要篡以归。——高启《书博鸡者事》

(3) 又如:篡逆(用强力夺取君位的叛逆);篡取(夺取);篡事(篡夺之事)

(4) 特指臣子夺取君位 [usurp]

及王莽篡位, 歆为国师。——《汉书·刘歆传》

(5) 又如:篡臣(篡夺君权之臣);篡杀(弑君而夺其位);篡弑(犹篡杀);篡绝(篡夺君位而绝其后)

(6) 以私意歪曲 [twist]。如:篡易

常用词组

篡党、篡夺、篡改、篡权、篡位

  拼音  wèi   注音  ㄨㄟˋ   
简体部首  亻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7画  
繁体部首  人部  
五笔  WUG  仓颉  OYT  郑码  NSU  四角  20218  结构  左右电码  0143  区位  4627  统一码  4F4D  笔顺  ノ丨丶一丶ノ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位的拼音:wèi(ㄨㄟˋ)  

⒈ 所处的地方:座位。部位。位置(a.所在或所占的地方;b.地位)。位于。

⒉ 职务的高低:地位。职位。名位。

⒊ 特指君主的地位:即位。篡位。

⒋ 一个数中每个数码所占的位置:个位。百位数。

⒌ 量词,常用于人,表尊重:诸位。各位。几位客人。

⒍ 姓。

统一码

位字UNICODE编码U+4F4D,10进制: 20301,UTF-32: 00004F4D,UTF-8: E4 BD 8D。

位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位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汉英互译

digit、location、place、potential、throne、bit、potential

造字法

会意:从亻、从立

English

throne; position, post; rank, status; sea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位的拼音: wèi  

〈词性:名〉

(1) (会意。从人立。人站在朝廷上。本义:官吏在朝廷上站立的位置)

(2) 同本义 [place]

列中廷之左右谓之位。——《说文》

掌外朝之位。——《周礼·朝士》

(3) 又如:位著(也作位宁。古代宫殿,中庭左右两侧叫“位”,门屏之间叫“著”(或“宁”),故用以借指在朝居官)

(4) 位置;方位 [place;location]

阴阳易位。——《楚辞·屈原·涉江》

(5) 又如:座位;席位;铺位

(6) 职位;地位 [post;social position]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韩愈《师说》

以在位久。——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位之移人也。——清· 周容《芋老人传》

位尊而无功。——《聊斋志异·促织》

长安君之位。

(7) 又如:位地(官位门第);位任(官位,职务);位行(名位与事迹);位序(官职级别);位宦(位号。官职爵位);位秩(官爵和俸禄);位阶(官阶品级);位极人臣(官位达于人臣的最高一级);位遇(官位和待遇)

(8) 座位 [a place to sit;seat]。如:就位(走到自己的座位上);舱位(船、飞机等舱内的铺位或座位)

(9) 先后顺序的位次 [precedence]。如:这个城市从第十一位升到第七位

(10) 算术上的数位 [digit],即一个数字在一串数字中与其他数字相关的位置。如: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三位;个位

(11) 特指君王或诸侯之位 [throne]

朕在位七十载。——《书·尧典》

(12) 集合体中具有明确的独立存在状态的最小组成部分并正常形成该集合体内组织的基本单元 [unit]。如:本位

(13) 适于或带有铭刻的祭祀时用的平板 [memorial tablet]。如:牌位;神位;位主(神主);位版(神位之版)

(14) 对人的敬称 [person]。如:位下(对守门人的尊称);好几位;第一位

(15) 姓

词性变化

位的拼音: wèi  

〈词性:动〉

(1) 占据其应有的位置 [occupy (a place)]

卑高以陈,贵贱位矣。——《易·系辞上》

(2) 立,站 [stand]

面三槐,三公位焉。——《周礼》

(3) 引申为居,处 [be in]

位其所位焉,正也。——《公孙龙子》

常用词组

位卑言高、位分、位极人臣、位居、位能、位望、位移、位于、位置、位子

  拼音  duó   注音  ㄉㄨㄛˊ   繁体    
部首  大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DFU  仓颉  KDI  郑码  GDDS  四角  40348  结构  上下电码  1161  区位  2265  统一码  593A  笔顺  一ノ丶一丨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夺(奪)的拼音:duó(ㄉㄨㄛˊ)  

⒈ 抢,强取:抢夺。掠夺。巧取豪夺。强(qiāng   )词夺理。

⒉ 争先取到:夺得最后胜利。夺魁。夺冠(guàn   )。

⒊ 冲开:夺门而出。

⒋ 丧失,削除:剥夺。褫夺(剥夺)。夺志(改变志向或意愿)。

⒌ 晃动:光彩夺目。

⒍ 决定如何处理:请予裁夺。

⒎ 漏掉(文字):第八行夺一字。

统一码

夺字UNICODE编码U+593A,10进制: 22842,UTF-32: 0000593A,UTF-8: E5 A4 BA。

夺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夺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ontend for、deprive、seiz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从大、从寸

English

take by force, rob, snatch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夺的拼音:

duó  

〈词性:动〉

(1)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象振翅欲飞的鸟,下面是手(又、寸),其意思是:这只振翅欲飞的鸟,眼看着就要从手中失脱掉。本义:丧失)

(2) 同本义 [lose]

夺,手持隹失之也。——《说文》

给夺慈仁。——《礼记·仲尼燕居》。注:“犹乱也。”

精气夺则虚。——《素问·通评虚实论》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勿夺农时。——《荀子·富国》

(3) 又如:夺宗(始封的国君被尊为诸侯以后,除去原来宗子的名分);夺气(丧失了胆量和勇气);夺魄(精神丧失而无生气);夺胆(丧胆);夺彩(失出光彩)

(4) 强取 [seize;rob]

夺,取也。——《玉篇》

人夺女妻而不怒。——《左传·文公十八年》

夺其印符。——《史记·淮阴侯列传》

夺攘矫虔。——《书·吕刑》

秦王度之,终不可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夺项王天下者,必 沛公也。——《史记·项羽本纪》

(5) 又如:夺转(夺得);夺劝(一边劝一边夺拿);夺情(皇帝特许某些有亲丧的官僚不守孝,或者未满守孝期者复取。意思是夺去了他的哀思之情);夺席(夺取他人的席位)

(6) 用力冲开,冲出 [force one's way]。如:夺门(破门,奋力冲开门);眼泪夺眶而出

(7) 竞先取得 [win]

被泽徒深厚,惭无夺锦才。——高启《谢赐衣》

(8) 又如:夺高产;夺魁(夺取第一);夺却(夺去;占去);夺衣(夺袍。喻在诗文竞赛中获胜);夺锦(夺取锦标)

(9) 剥夺;削除 [deprive]

胁服夺(罢免)其官。——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10) 又如:夺褫(剥夺);夺爵;夺休(旧指女方提出离婚);夺俸(官吏犯罪,被罚扣薪饷)

常用词组

夺标、夺得、夺冠、夺魁、夺路、夺门而出、夺目、夺取、夺去、夺权、夺神、夺志、夺走

  拼音  quán   注音  ㄑㄨㄢˊ   繁体    
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SCY  仓颉  DE  郑码  FXS  四角  47940  结构  左右电码  2938  区位  4008  统一码  6743  笔顺  一丨ノ丶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权(權)的拼音:quán(ㄑㄨㄢˊ)  

⒈ 职责范围内支配和指挥的力量:政权。权力。权威。权贵。权柄。权势。生杀予夺之权。

⒉ 有利的形势:主动权。

⒊ 变通,不依常规:权变。权谋(随机应变的计谋)。权术。智必知权。

⒋ 暂且,姑且:权且。

⒌ 秤锤:权衡。

⒍ 衡量,估计:权其轻重。

⒎ 姓。

统一码

权字UNICODE编码U+6743,10进制: 26435,UTF-32: 00006743,UTF-8: E6 9D 83。

权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权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權権

汉英互译

authority、power、right、tentatively

造字法

繁体为形声:从木、又声

English

power, right, authorit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权的拼音:

quán  

〈词性:名〉

(1) (形声。从木,雚( guàn  )声。本义:黄花木)

(2) 同本义 [a kind of tree]

权,黄华木也。从木,雚声。——《说文》

权,黄英。——《尔雅·释木》。又如:权舆(草木萌发的状态)

于嗟乎,不承权舆。——《诗·秦风·权舆》

于时冰泮发蛰,百草权舆。——《大戴礼记·诰志》

(3) 秤。测定物体重量的器具 [scale]

权,称也。——《论语·尧曰》集解

锤,谓之权。——《广雅·释器》

权者,铢两斤钧石也。——《汉书·律历志》

谨权量,审法度。——《论语·尧曰》

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庄子·胠箧》

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论语》

(4) 亦称秤锤

[中春之月]正权概。——《礼记·月令》

(5) 权柄,权力 [reins of power]

大夫执国权。——《谷梁传》

权重也。——《韩非子·五蠹》

利害之权。——清· 黄宗羲《原君》

皇上无权。——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真无权矣。

(6) 又如:权牟人主(权力与君王相等);权珰(擅权的宦官);权宠(权势与宠幸);权臣(握有权势而专横的臣子);掌权;专权(独揽大权);兵权

(7) 权宜、变通 [expedient]

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授之以手者,权也。——《孟子·离娄上》

(8) 又如:权数(应变的机智);权巧(权宜善巧);权正(权变与常道);权制(权宜之制);权计(权宜之计);权书(以权宜之策草拟国书)

(9) 谋略,计谋 [plan]

三军之权。——《孙子·谋故》

(10) 又如:权属(即权术。有心机有手段);权士(谋士);权用(谋略、才干)

(11) 唐以来的称试官或暂时代理官职为“权” [official]

韩愈吏部权京兆。——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12) 又如:权官(指代理之官);权署(暂时代理或充任某官职)

(13) 权利 [right;claim]。如:选举权;生存权;人权

(14) 通“颧”。颧骨 [cheekbone]

明眸善睐,靥辅承权。——曹植《洛神赋》

(15) 姓

词性变化

权的拼音:

quán  

〈词性:动〉

(1) 称量 [weigh]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梁惠王上》

(2) 又如:权称(用秤称)

(3) 衡量,比较 [weigh;compare]

古人有权成败、计轻重而行之者,伊尹、 霍光是也。——《三国志·武帝纪》注

且人固难全,权而用其长者。——《吕氏春秋·举难》

(4) 又如:权时苟重(衡量时势而苟且顺从);权度(权衡度量);权量(犹权衡);权准(权衡的准则)

(5) 平衡 [balance]

九和之弓,角与杆权。——《周礼》

权的拼音:

quán  

〈词性:副〉

姑且;暂且 [for the time being]。如:权辞(临时选择言辞);权国(摄政;临时代理执掌国政);权朝(权国);权职(权且职掌;暂时代理)

常用词组

权变、权柄、权臣、权贵、权衡、权衡、权力、权利、权门、权谋、权能、权且、权势、权术、权威、权威性、权位、权限、权宜、权益、权欲熏心、权责、权诈、权杖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