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uì chén zhū yǎng
注音ㄘㄨㄟˋ ㄔㄣˊ ㄓㄨ 一ㄤˇ
解释翠:绿宝石;坱:尘土。翡翠蒙尘,珍珠落土。比喻人才被埋没。
出处明·陈与郊《昭君出塞》:“一霎宫闱,万端悲怆,忍使翠尘珠坱。”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埋没人才。
感情翠尘珠坱是中性词。
繁体翠塵珠坱
近义埋没人才
反义选贤任能
动物生肖牛,虎,蛇
翠的拼音:cuì(ㄘㄨㄟˋ)
⒈ 绿色:翠绿。苍翠。翠微(青绿的山色,亦泛指青山)。
⒉ 〔翠鸟〕属鸣禽类,形似杜鹃,嘴长,头部深橄榄色,有青绿色斑纹,背青绿色,腹赤褐色,尾短,捕食小鱼。
⒊ 指“翡翠”(硬玉):翠玉。翠镯。珠宝翠钻。
翠字UNICODE编码U+7FE0,10进制: 32736,UTF-32: 00007FE0,UTF-8: E7 BF A0。
翠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翠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翆臎
emerald green、jade green
形声:从羽、卒声
color green; kingfisher
详细解释◎ 翠的拼音: cuì
〈词性:名〉
(1) (形声。从羽,卒声。本义:翠鸟)
(2) 鸟名,翠鸟。又专指雌性的翠鸟 [kingfisher]
(3) 又如:翠以羽自残(翡翠鸟因羽色之美而被残杀。比喻人因有才而遭嫉害);翠毛(翠鸟的羽毛);翠羽(翠鸟的羽毛。古代多用作饰物);翠禽(翠鸟)
(4) 翠鸟的羽毛,可作装饰品 [feathers of kingfishers]。如:翠翘(古时女子首饰名。形似翠鸟尾上的长羽);翠华(指皇家仪仗中用翠鸟羽毛装饰而成的旗帜)
(5) 又指青、绿、碧色的玉石 [green jade]。如:翠纯珠围(绕以翡翠,围以珠玉);翠冠(翠玉所饰之冠);翠佩(翠玉的佩饰。亦借指美女)
◎ 翠的拼音: cuì
〈词性:形〉
(1) 青、绿、碧之类的颜色 [bluish green]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其三)》
青树翠蔓。——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2) 又如:翠樾埭(绿荫覆盖的堤坝);翠筠(绿竹);翠微(青葱的山色);翠屏(山名。亦指山色苍翠如屏);翠羽(青绿色的鸟羽)
(3) 与美人有关的。一般为美丽的意思 [beautiful]。如:翠眉(用黛螺画的眉。比喻美人的眉毛);翠蛾(用黛点色的蛾属。指美人的眉毛。也指美人)
(4) 色调鲜明 [bright]。如:翠旃(色泽鲜明的曲柄旗);翠墨(色泽鲜明的墨;色泽鲜明的字迹);翠灿(鲜明的样子)
翠碧、翠柏、翠蓝、翠绿、翠鸟、翠生生、翠微、翠玉
尘(塵)的拼音:chén(ㄔㄣˊ)
⒈ 飞扬的灰土:尘土。尘埃。尘垢。尘芥(尘土和小草,喻轻微的事物)。粉尘。烟尘。甚嚣尘上。望尘莫及。
⒉ 佛家、道家指人间:红尘。尘世。
尘字UNICODE编码U+5C18,10进制: 23576,UTF-32: 00005C18,UTF-8: E5 B0 98。
尘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尘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塵
dirt、dust、this world
会意
详细解释◎ 尘的拼音:
塵 chén
〈词性:名〉
(1) (会意。《说文》从三“鹿”,从“土”,表示鹿群行扬起尘土的意思。楷书简去重迭的部分,只保留一个“鹿”。现行简化字“尘”,也是一个从“小”从“土”的会意字。本义:尘土)
(2) 同本义 [dust]
湫隘嚣尘。——《左传·昭公三年》。注:“土也。”
尘埃也。——《庄子·逍遥游》
而游于尘垢之外。——《庄子·齐物论》
朱尘筵些。——《楚辞·招魂》
满面尘灰烟火色。——唐· 白居易《卖炭翁》
渭城朝雨浥轻尘。—— 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 又如:浮尘;降尘;灰尘(尘土);一尘不染;尘封(盖满灰尘);尘涓(尘埃与一滴水。比喻细微);尘芥(尘土与草芥。比喻无价值的东西);尘沙(因风飞扬的灰沙)
(4) 喻庸俗肮脏或指庸俗肮脏的事物 [dirty thing]
春不得避风尘。——晁错《论贵粟疏》
惊尘蔽天。——马中锡《中山狼传》
(5) 又如:尘陋(凡俗浅陋)
(6) 尘世,人世间,俗间。又称:尘间;尘浊;尘市;尘域;尘堀;尘区;尘海 [the world]。如:红尘(旧称繁华的社会,也泛指人世间);尘凡(凡尘;尘世)
(7) 踪迹;业迹 [trace]。如:步后尘;前尘(遗尘。从前的或从前经历的事)
(8) 重量单位。十埃为“尘” [chen]
(9) 姓
◎ 尘的拼音:
塵 chén
〈词性:动〉
(1) 蒙上灰尘,弄脏 [stain;dirt]
无将大车,祗自尘兮。——《诗·小雅·无将大车》
(2) 又如:尘颜(尘容);尘黩(玷污);尘面(尘污的脸面);尘目
谦词,有污尊目
尘埃、尘饭涂羹、尘肺、尘封、尘垢、尘寰、尘芥、尘仆、尘世、尘事、尘俗、尘土、尘网、尘嚣、尘杂、尘滓
珠的拼音:zhū(ㄓㄨ)
⒈ 蛤蚌因沙粒窜入壳内受到刺激而分泌的物质,逐层包起来形成圆粒,乳白色或略带黄色,有光泽,可做装饰品,亦可入药。称“珍珠”(亦作“真珠”,简称“珠”):珠蚌。珠宝。珠花。夜明珠。珠玑(喻优美的词藻或诗文)。珠联璧合(珍珠联成串,美玉放在一起,喻人才或美好的事物聚集在一起)。
⒉ 像珠子的东西:汗珠。泪珠。露珠。
珠字UNICODE编码U+73E0,10进制: 29664,UTF-32: 000073E0,UTF-8: E7 8F A0。
珠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珠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bead、pearl
形声:从王、朱声
precious stone, gem, jewel, pearl
详细解释◎ 珠的拼音: zhū
〈词性:名〉
(1) (形声。从玉,朱声。本义:珍珠。蛤蚌壳内由分泌物结成的有光小圆体)
(2) 同本义 [pearl]
珠,蚌之阴精。——《说文》。按,水精也,或生于蚌,阴精所凝。
珠足以御火灾。——《国语·楚语》
水方折者有玉,员折者有珠。——《尸子》
渊生珠而岸不枯。——《淮南子·说山》
珠盘玉敦。——《周礼·玉府》
大珠四枚。——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3) 又
所货西洋珠。
(4) 又
公受珠。
(5) 又
出珠授之。
(6) 又如:珠户(采珠的民户;珠饰的门户);珠履(以珍珠为饰的鞋子);珠碧(珍珠与碧玉);珠英(美如珍珠的花);珠翠(珍珠与翠玉);珠市(买卖珍珠的集市)
(7) 珠玉 [pearl and jade]
琴号珠柱,书名《玉杯》。——庾信《小园赋》
(8) 又如:珠椟(盛放珠宝的匣子);珠丸(用珠玉做的弹丸);珠箔(用珠子缀成的帘子)
(9) [形]∶形容事物的华美、光泽 [florid;fine]
珠林余露气,乳宝滴香泉。——陈吉疾《忆山中诗》
(10) 又如:珠林(美好的树林);珠泽(比喻文彩荟萃之处)
(11) 装饰用的有光的带孔小圆体 [bead]。如:珠履;珠帘
(12) 以球形或椭球形体滴下的液体 [drop]
白雨跳珠乱入船。——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3) 又如:泪珠;汗珠;露珠
珠蚌、珠宝、珠宝盒,珠宝箱、珠翠、珠光宝气、珠还、珠辉玉丽、珠玑、珠江、珠泪、珠泪偷弹、珠联璧合、珠帘、珠母、珠算、珠围翠绕、珠心、珠玉、珠圆玉润、珠子
坱的拼音:yǎng(一ㄤˇ)
⒈ 尘埃:尘坱。
⒉ 充盛的样子:“此心何心也?在天地则坱然生物之心,在人则温然爱人利物之心。”
⒊ 污秽。
坱字UNICODE编码U+5771,10进制: 22385,UTF-32: 00005771,UTF-8: E5 9D B1。
坱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du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