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翠围珠绕的意思

cuìwéizhūrào

翠围珠绕



拼音cuì wéi zhū rào

注音ㄘㄨㄟˋ ㄨㄟˊ ㄓㄨ ㄖㄠˋ

解释翠:翡翠;珠:珍珠。形容富家女子的华丽装饰。亦比喻随从侍女众多。

出处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四十六回:“听一派凤管鸾箫,见一簇翠围珠绕。”

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富家女子的华丽装饰。

感情翠围珠绕是中性词。

繁体翠圍珠繞

近义翠绕珠围、翠围珠裹

英语be surrounded by ladies decorated with pearls and jade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cuì   注音  ㄘㄨㄟˋ   
部首  羽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4画  
五笔  NYWF  仓颉  SMYOJ  郑码  YTOE  四角  17408  结构  上下电码  5050  区位  2068  统一码  7FE0  笔顺  フ丶一フ丶一丶一ノ丶ノ丶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翠的拼音:cuì(ㄘㄨㄟˋ)  

⒈ 绿色:翠绿。苍翠。翠微(青绿的山色,亦泛指青山)。

⒉ 〔翠鸟〕属鸣禽类,形似杜鹃,嘴长,头部深橄榄色,有青绿色斑纹,背青绿色,腹赤褐色,尾短,捕食小鱼。

⒊ 指“翡翠”(硬玉):翠玉。翠镯。珠宝翠钻。

统一码

翠字UNICODE编码U+7FE0,10进制: 32736,UTF-32: 00007FE0,UTF-8: E7 BF A0。

翠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翠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翆臎

汉英互译

emerald green、jade green

造字法

形声:从羽、卒声

English

color green; kingfish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翠的拼音: cuì  

〈词性:名〉

(1) (形声。从羽,卒声。本义:翠鸟)

(2) 鸟名,翠鸟。又专指雌性的翠鸟 [kingfisher]

(3) 又如:翠以羽自残(翡翠鸟因羽色之美而被残杀。比喻人因有才而遭嫉害);翠毛(翠鸟的羽毛);翠羽(翠鸟的羽毛。古代多用作饰物);翠禽(翠鸟)

(4) 翠鸟的羽毛,可作装饰品 [feathers of kingfishers]。如:翠翘(古时女子首饰名。形似翠鸟尾上的长羽);翠华(指皇家仪仗中用翠鸟羽毛装饰而成的旗帜)

(5) 又指青、绿、碧色的玉石 [green jade]。如:翠纯珠围(绕以翡翠,围以珠玉);翠冠(翠玉所饰之冠);翠佩(翠玉的佩饰。亦借指美女)

词性变化

翠的拼音: cuì  

〈词性:形〉

(1) 青、绿、碧之类的颜色 [bluish green]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其三)》

青树翠蔓。——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2) 又如:翠樾埭(绿荫覆盖的堤坝);翠筠(绿竹);翠微(青葱的山色);翠屏(山名。亦指山色苍翠如屏);翠羽(青绿色的鸟羽)

(3) 与美人有关的。一般为美丽的意思 [beautiful]。如:翠眉(用黛螺画的眉。比喻美人的眉毛);翠蛾(用黛点色的蛾属。指美人的眉毛。也指美人)

(4) 色调鲜明 [bright]。如:翠旃(色泽鲜明的曲柄旗);翠墨(色泽鲜明的墨;色泽鲜明的字迹);翠灿(鲜明的样子)

常用词组

翠碧、翠柏、翠蓝、翠绿、翠鸟、翠生生、翠微、翠玉

  拼音  wéi   注音  ㄨㄟˊ   繁体    
部首  囗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LFNH  仓颉  WQS  郑码  JDBY  四角  60527  结构  全包围电码  0953  区位  4607  统一码  56F4  笔顺  丨フ一一フ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围(圍)的拼音:wéi(ㄨㄟˊ)  

⒈ 环绕,四周拦挡起来:围攻。围城。突围。解围。

⒉ 圈起来作拦阻或遮挡的东西:围巾。围墙。围裙。

⒊ 四周:外围。周围。

⒋ 量词(a.两手姆指和食指合拢的长度,如“腰大十围”;b.两两臂合拢的长度,如“树大五围”)。

统一码

围字UNICODE编码U+56F4,10进制: 22260,UTF-32: 000056F4,UTF-8: E5 9B B4。

围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围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圍囗

汉英互译

all round、beleaguer、enclose、surround

造字法

形声:从囗、韦声

English

surround, encircle, corra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围的拼音:

wéi  

〈词性:动〉

(1) (形声。从囗,韦声。“囗”是“围”的古字。本义:环绕)

(2) 同本义 [enclose;surround]

囗,回也,象回币之形。——《说文》。段注:“按,围绕, 周围字当用此。”

围,裹也。——《广雅·释诂四》

范围天地之化。——《易·系辞上》

以其一为之被而围之。——《周礼·考工记·庐人》

(3) 又如:围堑(围绕营垒的壕沟);围圆(圆形围墙);围地(四周山川环绕,形势险峻的地方);围屏(屏风);围落(篱笆,栅栏)

(4) 包围 [encompass;surround]

秦之围 邯郸。——《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兵围邯郸。——《史记·魏公子列传》

江都围急。——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四面围住。——《广东军务记》

(5) 又如:围歼;围守(包围监守);围取(包围夺取)

(6) 防守 [defense]

围,守也。——《说文》

围不言战。——《公羊传·庄公十年》

(7) 又如:围落(藩篱。借指防卫)

(8) 通“违”。违背;离开 [violate;leave]

其功顺天者天助之,其功逆天者天围之。——《管子·形势》

则王以春围其农,夏食其食,秋取其刈,冬陈其宝。——《商君书·徕民》

词性变化

围的拼音:

wéi  

〈词性:名〉

(1) 围子,用土、石、荆棘等围成的防御设施 [defensive wall surrounding village]

敕军营更筑严围。——《三国志》

(2) 打猎的围场;围猎 [exclosure]

百官戎服骑从,鼓行入围。——《隋书》

(3) 封建帝王出外所圈设的禁区 [forbidden zone]

今皇上巡幸曰围,取巡狩义。——俞正燮《癸巳存稿》

(4) 围田。围占江湖淤滩造的田 [low-lying paddy fields]

(5) 区域 [area]

上帝是祗,帝命式于九围。——《诗·商颂·长发》

(6) 四周,周边(多指周边的长度) [peripher]。如:四围都是花

(7) 包围圈 [ring of encirclement]

外围合。——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即撤围。

(8) 姓

围的拼音:

wéi  

〈词性:量〉

(1) 用于四周有围栏或可用以围裹的东西。如:一围玉带

(2) 计量圆周的约略单位,指两只胳膊合围起来的长度,也指两只手的拇指和食指围的长度。如:十围;腰阔数围;大树絮之百围

常用词组

围坝、围抱、围脖,围脖儿、围捕、围场、围城、围城打援、围簇、围点打援、围堵、围攻、围观、围裹、围击、围挤、围歼、围剿、围聚、围垦、围困、围栏、围猎、围拢、围棋、围墙、围裙、围绕、围网、围魏救赵、围岩、围堰、围腰,围腰儿、围追堵截、围桌、围子、围嘴、围坐

  拼音  zhū   注音  ㄓㄨ   
简体部首  王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10画  
繁体部首  玉部  
五笔86  GRIY  五笔98  GTFY  仓颉  MGHJD  郑码  CMKO  四角  15190  结构  左右电码  3796  区位  5473  统一码  73E0  笔顺  一一丨一ノ一一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珠的拼音:zhū(ㄓㄨ)  

⒈ 蛤蚌因沙粒窜入壳内受到刺激而分泌的物质,逐层包起来形成圆粒,乳白色或略带黄色,有光泽,可做装饰品,亦可入药。称“珍珠”(亦作“真珠”,简称“珠”):珠蚌。珠宝。珠花。夜明珠。珠玑(喻优美的词藻或诗文)。珠联璧合(珍珠联成串,美玉放在一起,喻人才或美好的事物聚集在一起)。

⒉ 像珠子的东西:汗珠。泪珠。露珠。

统一码

珠字UNICODE编码U+73E0,10进制: 29664,UTF-32: 000073E0,UTF-8: E7 8F A0。

珠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珠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汉英互译

bead、pearl

造字法

形声:从王、朱声

English

precious stone, gem, jewel, pear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珠的拼音: zhū  

〈词性:名〉

(1) (形声。从玉,朱声。本义:珍珠。蛤蚌壳内由分泌物结成的有光小圆体)

(2) 同本义 [pearl]

珠,蚌之阴精。——《说文》。按,水精也,或生于蚌,阴精所凝。

珠足以御火灾。——《国语·楚语》

水方折者有玉,员折者有珠。——《尸子》

渊生珠而岸不枯。——《淮南子·说山》

珠盘玉敦。——《周礼·玉府》

大珠四枚。——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3) 又

所货西洋珠。

(4) 又

公受珠。

(5) 又

出珠授之。

(6) 又如:珠户(采珠的民户;珠饰的门户);珠履(以珍珠为饰的鞋子);珠碧(珍珠与碧玉);珠英(美如珍珠的花);珠翠(珍珠与翠玉);珠市(买卖珍珠的集市)

(7) 珠玉 [pearl and jade]

琴号珠柱,书名《玉杯》。——庾信《小园赋》

(8) 又如:珠椟(盛放珠宝的匣子);珠丸(用珠玉做的弹丸);珠箔(用珠子缀成的帘子)

(9) [形]∶形容事物的华美、光泽 [florid;fine]

珠林余露气,乳宝滴香泉。——陈吉疾《忆山中诗》

(10) 又如:珠林(美好的树林);珠泽(比喻文彩荟萃之处)

(11) 装饰用的有光的带孔小圆体 [bead]。如:珠履;珠帘

(12) 以球形或椭球形体滴下的液体 [drop]

白雨跳珠乱入船。——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3) 又如:泪珠;汗珠;露珠

常用词组

珠蚌、珠宝、珠宝盒,珠宝箱、珠翠、珠光宝气、珠还、珠辉玉丽、珠玑、珠江、珠泪、珠泪偷弹、珠联璧合、珠帘、珠母、珠算、珠围翠绕、珠心、珠玉、珠圆玉润、珠子

  拼音  rào   注音  ㄖㄠˋ   繁体    
部首  纟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XATQ  仓颉  VMJPU  郑码  ZHGR  四角  25112  结构  左右电码  4935  区位  4038  统一码  7ED5  笔顺  フフ一一フノ一ノ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绕(繞)的拼音:rào(ㄖㄠˋ)  

⒈ 缠:绕线。缠绕。

⒉ 纠缠,弄迷糊:绕嘴。绕口令。

⒊ 走弯曲迂回的路:绕远。绕道。绕越。

⒋ 围着转:绕场一周。围绕。环绕。

统一码

绕字UNICODE编码U+7ED5,10进制: 32469,UTF-32: 00007ED5,UTF-8: E7 BB 95。

绕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绕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繞遶

汉英互译

by pass、circle、coil、go around、move around、reel、roll

造字法

形声:从纟、尧声

English

entwine; wind around; surroun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绕的拼音:

繞、遶 rào  

〈词性:动〉

(1) (形声。从糸(   ),尧声。本义:缠束)

(2) 同本义 [wind;coil]

绕,缠也。——《说文》

绕黄山而款牛首。——张衡《西京赋》。注:“裹也。”

(3) 又如:把丝绕在卷筒上;绕搭(缠绕);绕缭(缭绕,盘旋围绕);绕手(犹棘手);绕网(陷入罗网);绕结(回旋缠结)

(4) 环绕 [surround;encircle;revolve around]

白水绕东城。——唐· 李白《送友人》

黄芦苦竹绕宅生。——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如:绕梁声(形容歌声优美动听,长久萦回耳畔);绕袭(迂回突袭敌人)

(6) 迂回绕过 [bypass]

一边是陡山,一边是深峪,更无别处好绕。——《老残游记》

(7) 又如:绕弯(波折);绕过暗礁;绕袭(绕道袭击)

(8) 逃避…力量,规避 [get around]。如:你必须明确回答,想绕是绕不过去的

(9) 使模糊 [confuse]。如:你的话把他绕住了

(10) 纠缠(如事情或问题) [be in a trangle]

我看昨天晚上你是有点绕住了;遇上急事,谁也保不住迷头。——老舍《骆驼祥子》

(11) 弯曲 [bend]

眉连娟以增绕兮,目流睇而横波。——《文选·傅毅·舞赋》

常用词组

绕脖子、绕道、绕口令、绕梁三日、绕圈子、绕绕、绕手、绕腾、绕弯儿、绕弯子、绕膝、绕行、绕远儿、绕嘴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