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ài jiǎ ér gū
注音ㄉㄞˋ ㄐ一ㄚˇ ㄦˊ ㄍㄨ
解释亦作“待价而沽”。等待善价出售,亦比喻怀才待用或待时而行。语本《论语·子罕》:“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出处语本《论语·子罕》:“子贡曰:‘有美玉於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等待时机。
感情待贾而沽是中性词。
繁体待賈而沽
近义待价而沽、善贾而沽
英语wait for a good price to sell
动物生肖牛,虎,蛇
待的拼音:dài(ㄉㄞˋ)
⒈ 等,等候:待到。待旦。拭目以待。
⒉ 以某种态度或行为加之于人或事物:对待。招待。待遇。待人接物。
⒊ 将,要(古典戏曲小说和现代某些方言的用法):正待出门,有人来了。
待的拼音:dāi(ㄉㄞ)
⒈ 停留,逗留,迟延:你待一会儿再走。
待字UNICODE编码U+5F85,10进制: 24453,UTF-32: 00005F85,UTF-8: E5 BE 85。
待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待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deal with、entertain、stay、treat
形声:从彳、寺声
treat, entertain, receive; wait
详细解释◎ 待的拼音: dāi
〈词性:动〉
(1) [口]
(2) 暂时停留 [stay]。如:在北京只待了一天
(3) 无目的地消磨时间或在某处逗留 [hang around]。如:我在家里待一整天
(4) 另见 dài
◎ 待的拼音: dài
〈词性:动〉
(1) (形声。从彳( chì ),寺声。本义:等待,等候)
(2) 同本义 [wait for]
待,逗也。——《广雅》
有待而行也。——《易·归妹》
窃待于下风。——《庄子·渔父》
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左传·隐公元年》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史记·项羽本纪》
与其坐而待之,孰若起而拯之。——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待君久不至,已去。——《世说新语·方正》
(3) 又如:待年(等待长大。指女子待嫁);待贤(等候贤人);待诏(等待任职的诏令);待时(等待时机)
(4) 对待 [treat;deal with]
此贤君子也,君厚待之。——《韩非子·喻老》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韩愈《原毁》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资治通鉴·汉纪》
荣贼并非推心待慰帅者。——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5) 又如:宽待(宽大对待);待见(原谅);待贤(礼遇贤者)
(6) 招待 [entertain]
相公前厅待客。——元· 关汉卿《谢天香》
(7) 又如: 待东(以主人身分招待);待用(接待而拔用);待慢(招待不周;冷淡)
(8) 需要 [need]
不待告。——《史记·天官书》。注:“须也。”
(9) 又如: 自不待言;待教(需要教育)
(10) 要 [about to;going to]
[金老]便待出门, 店小二拦住道:“ 金公,那里去?”——《水浒传》
(11) 又如: 待说不说;待好(即将);待善(就要;将要)
(12) 防备 [guard against]
今城郭不完,兵甲不备,不可以待不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13) 依靠 [depand on]
主待农战而尊。——《商君书·农战》
(14) 容,让 [let;allow]
两位头领到大寨食息,待贫道自去赶他。——《水浒传》
这也是个彩头,待我见去。——《灰阑记》
(15) 要是,如果 [if]
倘或留住在家中,倒惹得孩儿们不学好了;待不收他,又撇不过柳大郎面皮。——《水浒传》
(16) 另见 dāi
待办、待茶、待查、待答不理、待到、待机、待价而沽、待客、待理不理、待漏、待命、待聘、待人、待人接物、待时而动、待续、待业、待优、待遇、待字、待字闺中、待罪
贾(賈)的拼音:gǔ(ㄍㄨˇ)
⒈ 作买卖的人;商人。古时特指设店售货的坐商:行商坐贾。
⒉ 卖:余勇可贾(比喻还有多余的力量可以使出)。
贾(賈)的拼音:jiǎ(ㄐ一ㄚˇ)
⒈ 姓。
贾字UNICODE编码U+8D3E,10进制: 36158,UTF-32: 00008D3E,UTF-8: E8 B4 BE。
贾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贾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賈
形声:从贝、西声
surname; merchant; buy, trade
详细解释◎ 贾的拼音:
賈 gǔ
〈词性:动〉
(1) (形声。本义:做买卖)
(2) 同本义 [do business]
贾,市也。——《说文》
父母已去,兄嫂令我行贾。——《乐府诗集·孤儿行》
鄙谚曰:“长袖善舞,多财善贾。”——《韩非子·五蠹》
(3) 又如:贾资(做买卖的资金);贾道(做买卖之道);贾贸(买卖;交易);贾贷(买卖)
(4) 坐卖。泛指卖 [sell]
极赏则民贾其上。——《周书·命训》
以商贾阜货而行市。——《周礼·地官·司市》。注:“商店卖物曰贾。”
齐高固入 晋师,桀石以投人,禽之,而乘其车,击桑本焉,以徇 齐垒。曰:“欲勇者,贾余余勇。”——《左传·成公二年》
(5) 又如:贾欺(兜售谎言);贾用(卖东西);贾勇(出卖勇力)
(6) 买 [buy]
贾余馀勇。——《左传·成公二年》
平子每岁贾马。——《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7) 又如:贾马(买马);贾田(买田);贾官(买取官职)
(8) 谋求;求取 [strive for]
谋于众不以贾好。——《国语·晋语》
(9) 又如:贾誉(沽名钓誉);贾诚(博取忠诚的名声);贾国(谋取国柄);贾利(求取利益);贾息(经商求利)
(10) 招引,招惹 [court]
吾焉用此以贾害也。——《左传·桓公十年》
不怀宝以贾害,不饰表以招累。——《晋书·张华传·鹪鹩赋》
(11) 又如:贾害(自惹祸害);贾憎(招致憎恨);贾怠(招致百姓怠惰)
◎ 贾的拼音:
賈 gǔ
〈词性:名〉
(1) 商人。古时特指囤积营利的坐商,古时候称行商为“商”,坐商为“贾”。后泛指商人 [merchant]
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孟子·梁惠王上》
贾竖易动以利。——《史记·留侯世家》
商贾相与歌于市。——宋· 苏轼《喜雨亭记》
一日,新贾合两部为大会。——《马伶传》
(2) 又如:贾田(商贾人家所受的田);贾胡(指古代西域的商人);贾竖(商人奴才);贾侩(商人、市侩)
(3) 古官名 [an official's name]。
郈鲂假使为贾正焉。——《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4) 又如:贾正(古官名。掌管城市商业,调节物价)
(5) 另见 jiǎ
贾祸、贾人
◎ 贾的拼音:
賈 jiǎ
〈词性:名〉
(1) (形声。从贝,覀( xià )声。( gǔ )本义:做买卖)
(2) 中国古国名 [Jia state]。姬姓,唐叔虞少子公明封此。后为晋所灭。地在今山西省襄汾县东
(3) 一种鸟的名字。鹰属 [buzzard]
(4) 姓
贾余庆献谄于后。(贾为南宋的右丞相,充任祈请使与文天祥一同出使元营。他和吕师孟都是通敌卖国的,所以说“构恶”、“献谄”。)——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5) 又如:贾董(汉贾谊和董仲舒的并称。二人以文才著名)
(6) 另见 gǔ
◎ 贾的拼音:
賈 jià
〈词性:名〉
(1) 通“价”。价格,价值 [price]
我待贾者也。——《论语·子罕》
求善贾而沽诸?
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孟子·滕文公上》
有者,半贾而卖。——晁错《论贵粟疏》
求食者皆多人所共得利之事,以作此鬻卖于市,得价以归,乃得食焉。——《论衡·刺孟》
而贾咸贵。——《汉书·宣帝纪》
问君贾几何?——《汉书·杨朴传》
(2) 另见 gǔ;jiǎ
而的拼音:ér(ㄦˊ)
⒈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⒉ 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⒊ 表(从……到……):从上而下。
而字UNICODE编码U+800C,10进制: 32780,UTF-32: 0000800C,UTF-8: E8 80 8C。
而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而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洏耏髵能
and that、moreover
象形
and; and then; and yet; but
详细解释◎ 而的拼音: ér
〈词性:名〉
(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bristles on the jaws]
而,颊毛也。——《说文》
◎ 而的拼音: ér
<连>
(1) 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and;furthermore;moreover;but also;into the bargain;if;in case;however]
(2) 表示并列关系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3) 表示递进关系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4) 表示承接关系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宋· 苏轼《石钟山记》
(5) 表示转折关系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6) 表示假设关系
诸君而(如果)有意;瞻余马首可也。——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7) 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吾恂恂而起。——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 而的拼音: ér
〈词性:代〉
(1) 你;你的 [you;your]
予岂不知而作。——《诗·大雅·桑柔》
余知而无罪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子归,殁而父母之世。——《国语·吴语》
尽于酒肉,入于鼻口矣,而何足以知其所自来?——《庄子·徐无鬼》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而翁(你的父亲)
(3) 这样,此 [this]
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 又如:而夫(此人;这人)
◎ 而的拼音: ér
〈词性:助〉
(1) 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of]
虞之与 虢,相恃而势。——《淮南子·人间》
(2) 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系辞上》
◎ 而的拼音: ér
<语气>
(1) 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how could;how is it possible]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2) 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微子》
◎ 而的拼音: ér
〈词性:动〉
(1) 如,好象 [seem;like]
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吕氏春秋》
(2) 另见 néng
而后、而或、而今、而况、而立、而且、而外、而已
◎ 而的拼音: néng
通“能”。
〈词性:名〉
才能 [ability]
然计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唯而以尚同一义为政故也。——《墨子·尚同下》
戒之戒之,微而异之。——《管子·枢言》。微而,犹无能。而、能古字通用
小白承天子之命而毋下拜。——《管子·小匡》
不待我而有成事者也。——《商君书·慎法》
〈词性:动〉
(1) 能够 [can]
桀纣幽厉……不而矫其耳目之欲。——《墨子·非命下》
不逢汤武与 恒缪兮,也孰去而知之?《楚辞·九章·惜往日》
(2) 另见 ér
沽的拼音:gū(ㄍㄨ)
⒈ 买:沽酒。沽名钓誉。
⒉ 卖:待价而沽。
⒊ 天津市的别称。
沽字UNICODE编码U+6CBD,10进制: 27837,UTF-32: 00006CBD,UTF-8: E6 B2 BD。
沽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沽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buy、sell
形声:从氵、古声
buy and sell; inferior in quality
详细解释◎ 沽的拼音: Gū
〈词性:名〉
(1) (形声。从水,古声。本义:古水名)
(2) 同本义 [Gu River]
沽,沽水,出渔阳塞外,东入海。——《说文》
(3) 古水名,即今河北省白河
(4) 即今河北省州河。下流为蓟运河,经宁河县至天津市北塘入海
(5) 天津市的别称 [Tianjing city]
◎ 沽的拼音: gū
〈词性:动〉
(1) 买。多指买酒。通“酤” [buy ]
沽酒市脯。——《论语·乡党》
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水浒》
(2) 又如:沽酒市脯(买酒买菜);沽酒(从市场上买来的酒;买酒)
(3) 卖,出售。通“酤” [sell]
有美玉于斯,韫(yùn 收藏)匵而藏诸?求善贾( gǔ 商人)而沽诸?——《论语·子罕》
宋人有沽酒者。——《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4) 又如:沽泊(卖酒);沽家(酒馆);沽卖(出售);沽贩(经商,做买卖);沽恩(卖好,讨好)
(5) 猎取,故意做作以谋取 [fish for]。如:沽誉(猎取名誉);沽名卖直(故作正直以猎取名誉);沽虚(猎取虚名)
◎ 沽的拼音: gū
〈词性:形〉
(1) 通“苦”( kǔ )
(2) 粗劣 [shoddy;cheap;of poor quality]
冠者,沽功也。——《仪礼·丧服》
(3) 又如:沽物(粗劣的物品)
(4) 简略 [simple]
杜桥之母之丧,宫中无相,以为沽也。——《礼记·檀弓上》
沽名钓誉,沽名邀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