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戴霜履冰的意思

dàishuāngbīng

戴霜履冰



拼音dài shuāng lǚ bīng

注音ㄉㄞˋ ㄕㄨㄤ ㄌㄩˇ ㄅ一ㄥ

解释形容不怕严寒,奔波于外。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勖学》:“于是莫不蒙尘触雨,戴霜履冰,怀黄握白,提清絜肥,以赴邪径之近易,规朝种而暮获矣!”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生活。

感情戴霜履冰是中性词。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dài   注音  ㄉㄞˋ   
简体部首  戈部  部外笔画  13画  总笔画  17画  
繁体部首  戈部  部外笔画  13画  总笔画  18画  
五笔  FALW  仓颉  JIWTC  郑码  EHEO  四角  43850  结构  右上包围电码  2071  区位  2087  统一码  6234  笔顺  一丨一丨フ一丨一一丨丨一ノ丶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戴的拼音:dài(ㄉㄞˋ)  

⒈ 加在头、面、颈、手等处:戴帽子。披星戴月。戴圆履方。不共戴天。

⒉ 尊奉,推崇,拥护:戴仰。爱戴。拥戴。感恩戴德。

⒊ 姓。

统一码

戴字UNICODE编码U+6234,10进制: 25140,UTF-32: 00006234,UTF-8: E6 88 B4。

戴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戴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pull on、top、wear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内形外声

English

wear on top; suppor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戴的拼音: dài  

〈词性:名〉

(1) (形声。本义:增益)

(2) 同本义 [gain]

分物得增益曰戴。——《说文》。段玉裁注:“引申之凡加于上皆曰戴。”

(3) 古国名。故址在今河南省民权县东 [Dai State]

宋人、 蔡人、 卫人伐 戴。——《春秋》

词性变化

戴的拼音: dài  

〈词性:动〉

(1) 加在头、颈、面、肩上、胸上 [wear;put on]

戴,覆也。——《尔雅》

日抱戴。——《孝经·援神契》。注:“在上曰戴。”

戴胜降于桑。——《礼记·月令》

垂发戴白。——《后汉书·邓禹传》。注:“戴白,父母也。”

颁白者(老人)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

无戴其苍,地履其黄。——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戴朱缨宝饰之帽。——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闻喜宴独不戴花。——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2) 又如:戴笠(戴斗笠);戴头识脸(有身分,有面子;很有派头);戴巾的(指士大夫阶级);戴假发;戴耳环;戴金戒指;戴盆(将盆覆戴在头上);披星戴月(顶着星星和月亮);戴白(满头都是斑白的发丝。形容人老);她洗了手套,发现它们戴不上了

(3) 拥护,从各方面给予支持 [support]

庶民不忍,欣戴武王。——《国语·周语上》

(4) 又如:爱戴;戴情(感激他人的诚意);戴仰(拥戴仰望);拥戴(拥护推戴)

(5) 敬奉,尊奉 [respect]。如:戴日(敬奉太阳);戴德(感戴恩德)

常用词组

戴大帽子、戴高帽、戴绿帽子、戴帽子、戴盆望天、戴头识脸、戴月披星、戴孝、戴罪立功

  拼音  shuāng   注音  ㄕㄨㄤ   
部首  雨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7画  
五笔  FSHF  仓颉  MBDBU  郑码  FVFL  四角  10961  结构  上下电码  7208  区位  4310  统一码  971C  笔顺  一丶フ丨丶丶丶丶一丨ノ丶丨フ一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霜的拼音:shuāng(ㄕㄨㄤ)  

⒈ 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面的微细冰粒,是接近地面的水蒸气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的:霜降。霜冻。霜序(指深秋季节)。霜秋。霜期。霜天。

⒉ 像霜一样的东西:柿霜。西瓜霜。

⒊ 形容白色:霜鬓。霜刃。霜锋。

⒋ 喻高洁:霜操(高洁的节操)。霜骨。霜情。

统一码

霜字UNICODE编码U+971C,10进制: 38684,UTF-32: 0000971C,UTF-8: E9 9C 9C。

霜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霜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frost、hoarfrost

造字法

形声:从雨、相声

English

frost; crystallized; candie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霜的拼音: shuāng  

〈词性:名〉

(1) (形声。从雨,相声。本义:在气温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近地面空气中水汽的白色结晶)

(2) 同本义 [frost]

霜,露所凝也。士气津液从地而生,薄以寒气则结为霜。——《说文》

霜者,天之所以杀也。——《汉书·董仲舒传》

履霜坚冰至。——《易·坤》

白露为霜。——《诗·秦风·蒹葭》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宋· 范仲淹《渔家傲》

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霜雪(比喻高洁清白);霜瓦(覆盖着白霜的瓦片);霜旦(下霜的早晨);霜甲(沾着霜的战甲);霜衣(寒衣);霜妃(指霜);霜序(霜降的时序);霜信(寒霜将来的信息。也为雁的别名);霜砧(寒秋时节的捣衣声);霜草(因霜害而枯萎的草;草名,也叫“相思草”);霜气(寒霜);霜鸟(指在秋冬或日暮时的乌鸦);霜雪(霜和雪;比喻心志清纯洁净);霜雾(寒气);霜黄(指树叶遭受伤害而枯黄的颜色)

(4) 年岁,年岁的代称。犹言秋 [year]

客舍并州己十霜,归心日夜忆 咸阳。—— 贾岛《渡桑乾》

(5) 如霜的粉末 [frostlike powder]

冰盘若琥珀,何以糖霜美?——苏轼《送金山乡僧归蜀》

(6) 又如:柿霜。亦指润肤的化妆品。如:雅霜;白玉霜

词性变化

霜的拼音: shuāng  

〈词性:形〉

(1) 譬喻白色 [white]

徒霜镜中发,羞彼鹤上人。——唐· 李白《古风》之四

(2) 又如:霜毫(白毫毛笔);霜鬓(耳边白发);霜毛(形容洁白的羽毛;比喻白发);霜衣(形容白鸟的羽毛);霜色(白色);霜侵(指白发渐渐增多);霜翎(白色的羽毛);霜絮(白棉絮);霜蓬(喻白发);霜须(形容须白如霜)

(3) 比喻高洁 [noble and unsullied]

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晋· 陆机《文赋》

(4) 又如:霜操(指高洁的操持);霜女(指梅花。比喻其高洁)

(5) 譬喻冷酷、严峻 [severe]

王思远恒如怀冰,暑月亦有霜气。——《南史·陆慧晓传》

(6) 又如:霜法(严厉的法禁);霜典(严厉的法典);霜威(指寒霜肃杀的威力;比喻严厉的威势);霜烈(比喻严厉);霜台(御史台的别称。御史掌职弹劾,为风霜之任,故称。也称“霜署”)

(7) 譬喻锋利 [sharp]

钢镞润,霜刃染。——左思《吴都赋》

(8) 又如:霜刀(指锋利雪亮的刀);霜刃(锋利雪亮的刀刃);霜爪(指锐利的爪子);霜矛(指锋利雪亮的矛);霜戈(指锋利雪亮的戈)

常用词组

霜晨、霜冻、霜害、霜露、霜鸟、霜淇淋、霜天、霜灾

  拼音    注音  ㄌㄩˇ   
部首  尸部  部外笔画  12画  总笔画  15画  
五笔  NTTT  仓颉  SHOE  郑码  XMKR  四角  77247  结构  左上包围电码  1462  区位  3436  统一码  5C65  笔顺  フ一ノノノ丨ノ一丨フ一一ノ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履的拼音:lǚ(ㄌㄩˇ)  

⒈ 鞋:西装革履。削足适履。

⒉ 践踩,走过:履历(a.个人的经历;b.记载履历的文件)。履任。履险如夷(走在险峻的地方,像走在平坦的路上,喻身处险境而不畏惧,又喻安全地度过险境)。如履薄冰(身临其境)。

⒊ 步伐:步履维艰。

⒋ 执行,实行:履行。履约。

⒌ 〔履带〕在拖拉机、坦克车等的车轮上围绕的钢质链带。

⒍ 指领土:“赐我先君履”。

统一码

履字UNICODE编码U+5C65,10进制: 23653,UTF-32: 00005C65,UTF-8: E5 B1 A5。

履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履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arry out、footstep、shoe、walk on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footwear, shoes; walk on, trea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履的拼音:   

〈词性:动〉

(1) (会意。小篆字,从尸,即人;从彳( chì  ),表示与行走有关。履在战国以前一般只作动词用。一般用“屦”称鞋子。用“鞋”是唐以后的事了。本义:践踏)

(2) 同本义 [tread on]

履霜,履虎尾。——《易·坤》

可以履霜。——《诗·魏风·葛屦》

履蒯席。——《礼记·玉藻》

地履其黄。——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足之所履。——《庄子·养生主》

(3) 又如:履危(蹈践高危之处);履亩(勘查田亩);履虎尾(踩踏虎尾);履迹(踏着前人的足迹);履霜(踩踏霜地。比喻由眼下迹象而警戒未来);涉水如履平地;履冰(行于冰上);履冰狐(踏冰而过的狐狸);履坦(行于坦途);履虚(行于虚空之中);履薄行走(于薄冰上)

(4) 穿鞋 [put on]

自履藤鞋收石蜜。——唐· 李贺《南园》

(5) 登位 [ascend the throne]

履其位而不履其事。——《礼记·表记》

履至尊。——汉· 贾谊《过秦论》

(6) 又如:履任(到任,就任);履位(就位)

(7) 经历某种景况 [experience]。如:履炭(比喻经历艰难);履运(遭逢时运)

(8) 实行 [fulfill]

处其位而不履其事,则乱也。——《礼记》

(9) 又如:履善(行善);履蹈(实行);履中(实行中庸之道);履谦(行谦让之德);履经(行邪道)

(10) 躬行 [keep personally]。如:履仁(躬行仁道);履方(躬行正道);履正(躬行正道);履忠(躬行忠诚之道);履约(躬行简约)

(11) 开始担任职务 [assume]

将履新任。——清· 张廷玉《明史》

(12) 又如:履任(上任,就职);履端(开头)

词性变化

履的拼音:   

〈词性:名〉

(1) 鞋 [shoes]

履,足所依也。——《说文》。按,古曰舄,曰屦,汉以后曰履。今曰鞵。此字本训践。转注为所以践之具也。

丝作之者谓之履。——《方言四》

脱履户外。——《列子·黄帝》

衣敝履空。——《汉书·鲍宣传》

不辨衣履。——清· 周容《芋老人传》

蹑丝履。——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衣履天下。——《史记·货殖列传》

孺子,下取履。——《史记·留侯世家》

郑人有欲买履者。——《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脱丝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又如:革履(皮鞋);履屐(鞋);履带(鞋和衣带);履组(鞋带);履靸(指鞋)

(3) 足 [foot]

顿履随疏节,低鬟逐上声。——庾信《和咏舞》

(4) 领土,疆土 [territory]

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左传·僖公四年》

常用词组

履带、履践、履历、履历片、履舄交错、履险如夷、履行、履约

  拼音  bīng   注音  ㄅ一ㄥ   
部首  冫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UIY  仓颉  IME  郑码  TDKV  四角  32190  结构  左右电码  0393  区位  1789  统一码  51B0  笔顺  丶一丨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冰的拼音:bīng(ㄅ一ㄥ)  

⒈ 水因冷凝结成的固体:冰块。冰凌。冰箱。冰窖。冰雕。冰封。冰球。冰镇。冰释(像冰一样融化,喻嫌隙、怀疑、误会等完全消除)。冰淇淋。

⒉ 结晶成固体,呈结晶形的:冰糖。冰晶石。

⒊ 使人感到寒冷:冰手冰脚。

⒋ 用冰贴近东西使其变凉:把汽水冰上。

⒌ 洁白明彻:冰绡。冰心。冰清玉洁。冰肌玉骨(a.形容妇女的皮肤;b.形容梅花的高洁)。

统一码

冰字UNICODE编码U+51B0,10进制: 20912,UTF-32: 000051B0,UTF-8: E5 86 B0。

冰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冰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仌冫氷

汉英互译

ic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从冫、从水

English

ice; ice-col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冰的拼音:

bīng  

〈词性:名〉

(1) (会意。从仌,从水。金文作“仌”。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后,体积增大,表面上涨(上拱)形。《说文》:“冻也,象水凝之形”。小篆繁化,增加“水”变成。从“仌”从“水”的会意字,于是“仌”就专用作部首。本义:水冻结而成的固体)

(2) 同本义 [ice]

冰,水坚也。——《说文》

履霜坚冰至。——《易·坤》

迨冰未泮。——《诗·邶风·匏有苦叶》

冰者,阴之盛而水滞者也。——《汉书·五行志》

冰,水为之。——《荀子·劝学》

冰解而冻释。——《管子·五行》

公徒释甲,执冰而踞。——《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3) 又如:冰扳(冰镇);冰麝(冰片与麝香);冰清水冷(像冰和水一样的清冷);冰前刮雪(喻雪上加霜之事);冰玉自信(自知冰清玉洁,并无苟且之事);冰轮(比喻月亮)

(4) 冰人,即媒人 [go-between;match-maker]。如:冰议(指嫁娶之事);冰语(媒人的话);冰斧(媒人);冰媒(媒人)

(5) 姓

词性变化

冰的拼音: bīng  

〈词性:动〉

(1) 结冰,冻结 [freeze;ice over]

水始冰,地始冻。——《礼记·月令》

(2) 把东西和冰或冷水放在一起使变凉 [ice]。如:把两瓶汽水冰一冰

(3) 使感到极冷 [feel cold]

风月冰人别是乡。——杨万里《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闻莺》

(4) 又如:这水冰手

冰的拼音: bīng  

〈词性:形〉

(1) 冷,凉 [cold]。如:冰食(冷食);冰甃(指寒凉的水井);冰澈(寒凉清澈)

(2) 结晶成固体的,成结晶形的 [crystal]。如:冰糖

(3) 清白,晶莹 [clear]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4) 又如:冰操(廉洁的操行)

常用词组

冰棒、冰雹、冰暴、冰茶、冰碴儿、冰川、冰船、冰床、冰镩、冰袋、冰蛋、冰刀、冰灯、冰点、冰冻、冰斗、冰堆、冰封、冰糕、冰挂、冰棍儿、冰河、冰壶秋月、冰花、冰魂雪魄、冰肌玉骨、冰激凌、冰鉴、冰窖、冰晶、冰景、冰窟、冰库、冰冷、冰凉、冰凌、冰片、冰淇淋、冰清玉洁、冰球、冰人、冰山、冰上运动、冰蚀、冰释、冰霜、冰炭、冰糖、冰糖葫芦、冰天雪地、冰箱、冰消瓦解、冰心、冰雪、冰雪节、冰原、冰镇、冰镇汽水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