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单刀直入的意思

dāndāozhí

单刀直入



拼音dān dāo zhí rù

注音ㄉㄢ ㄉㄠ ㄓˊ ㄖㄨˋ

解释单刀:短柄长刀;直:径直;入:刺入。用短柄长刀直接刺入。原意是认准目标;勇猛向前。后比喻说话、办事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12卷:“若是作家战将,便须单刀直入,更莫如何若何。”

例子上面一篇“嗣汉六十二代天师正一真人张元旭”的序文,尤为单刀直入。(鲁迅《热风》三十三)

辨析单刀直入和“开门见山”;都比喻说话直截了当。不同在于:①单刀直入是针对说话的对象而言的;“开门见山”是说话者自己用来直截了当地说明要说的话或者要写的文章的本题。②单刀直入除表示“直截了当”外;常含有“短兵相接地提出要害问题”的意思;“开门见山”没有。

用法主谓式;作主语、定语、状语;多用于比喻句。

谜语关羽赴宴

感情单刀直入是中性词。

繁体單刀直入

近义直截了当、开门见山、直言不讳、开宗明义

反义拐弯抹角、指桑骂槐、藏头露尾

英语make direct attack on subject

俄语прямо в лоб

日语単刀直蕑 (たんとうちょくにゅう)。ずばりと

德语ohne Umschweife(ohne lange Vorrede direkt zur Sache kommen)

造句aller droit au but(entrer de but en blanc dans le vif du sujet)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dān shàn chán   
注音  ㄉㄢ ㄕㄢˋ ㄔㄢˊ   繁体    
部首  十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UJFJ  仓颉  CWJ  郑码  UDKE  四角  80506  结构  上下电码  0830  区位  2105  统一码  5355  笔顺  丶ノ丨フ一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单(單)的拼音:dān(ㄉㄢ)  

⒈ 不复杂:单纯。简单。单调(diào  )。

⒉ 独一:单独。单一。单词。

⒊ 只,仅:做事单靠热情不够。

⒋ 奇(jī)数的:单日。单号。

⒌ 薄,弱:单薄。

⒍ 衣服被褥只有一层的:单裤。单衣。

⒎ 覆盖用的布:被单。床单。

⒏ 记载事物用的纸片:单据。传单。名单。

⒐ 和尚称禅堂的坐床。

其他字义

单(單)的拼音:shàn(ㄕㄢˋ)  

⒈ 姓。

其他字义

单(單)的拼音:chán(ㄔㄢˊ)  

⒈ 〔单于〕中国古代匈奴君主的称号。

⒉ (單)

统一码

单字UNICODE编码U+5355,10进制: 21333,UTF-32: 00005355,UTF-8: E5 8D 95。

单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单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單単

汉英互译

odd、single

相关字词

双、复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single, individual, only; lon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单的拼音:

(1) 單 chán  

(2) 另见 dān;shàn  

常用词组

单于

基本词义

单的拼音:

dān  

〈词性:形〉

(1) (本义:大)

(2) 同本义 [great]

單,大也。——《说文》。段注:“当为大言也,浅人删言字。如誣加言也,浅人亦删言字。”

明清于单辞。——《书·吕刑》。按,夸诞之辞。

夏禹能单平水土。——《国语·郑语》

王之威亦单矣。——《史记·春申君传》

单埢垣兮。——扬雄《甘泉赋》。注:“大貌。”

(3) 单独 [single]

单足以喻则单。——《荀子·正名》。注:单,物之单名也。”

(4) 又如:单幅门(独扇的门);单跪(弯屈一膝,行半跪之礼。也叫“打千”);单绪(只有一个儿子传宗接代。即单传)

(5) 一个 [one]

单,一也。——《汉书·枚乘传》注

今单车来代之。——《史记·魏公子列传》

(6) 又如:单介(一人;一个);单味(一味菜肴);单民(只身);单幅(单条;条幅)

(7) 孤独;孤立 [solitary;isolated]

令母在后单。——《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8) 又如:孤单(单身无靠;感到寂寞);单孑(只身;个人);单己(只身;个人);单老(孤独无依的老人);单然(孤单的样子);单雄(孤单的雄鸟)

(9) 衣物等单层 [unlined]

庶人单衣。——《礼记·儒行》注

晚成单罗衫。——《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0) 又如:单绞(苍黄色的单衣);单账(单层的账子);单席(一重坐席)

(11) 衣物单薄 [thin]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唐· 白居易《卖炭翁》

(12) 又如:单复(单薄的衣服和厚重的衣服);单虚(单薄空虚);单衾(薄被);单轻(单薄)

(13) 衰弱 [weak]。如:单慧(小有才慧);单寒(身体瘦弱;因衣单而受寒);势单力薄

(14) 简单;单纯 [simple]。如:单陋(简陋);单议(简单的议论);单调

(15) 奇数[odd]。如:单日;单只袜子;单号;单牌(标志五里数的路牌)

词性变化

单的拼音:

dān  

〈词性:名〉

(1) 记事纸条 [bill]。如:菜单;清单

(2) 名册 [list]。如:名单

(3) 一大块布,通常是长方形或椭圆形的棉布或麻布,作为床上用品使用 [sheet]。如:床单

(4) 打横格的、上面记载关于某项交易的记录、保证或指示的条子、散页或卡片[ticket]。如:某种设备的保修单

单的拼音:

dān  

〈词性:副〉

仅,仅仅 [only]。如:单则(只;而);不单

单的拼音:

dān  

<连>

(1) 放在两个数量中间,表示较大的量下附有较小的量,用同“零” [and]。如:一百单八将;二百单九年

(2) 另见 chán;shàn  

常用词组

单摆、单帮、单比、单比例、单兵、单薄、单产、单车、单称判断、单程、单传、单纯、单纯词、单词、单打、单打一、单单、单刀、单刀直入、单丁、单调、单独、单发、单方、单方面、单干、单干户、单杠、单个儿、单挂号、单轨、单寒、单簧管、单机、单机、单季稻、单价、单缣、单间儿、单晶硅、单居、单句、单据、单口、单口相声、单恋、单列、单门独户、单篇、单枪匹马、单人独马、单人舞、单人锣鼓、单弱、单衫,单衫儿、单身、单身汉、单数、单糖、单位、单弦儿、单线、单相思、单向、单行、单行本、单行线、单姓、单眼皮,单眼皮儿、单衣、单一、单音词、单元、单韵母、单只、单字、单子、单作

基本词义

单的拼音:

Shàn  

〈词性:名〉

(1) 地名。单县 [Shan county],在山东省西南部

(2) 姓(春秋有单豹)

(3) 另见 chán;dān  

  拼音  dāo   注音  ㄉㄠ   
部首  刀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2画  
五笔  VNT  仓颉  SH  郑码  YD  四角  17220  结构  单一电码  0430  区位  2122  统一码  5200  笔顺  フ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刀的拼音:dāo(ㄉㄠ)  

⒈ 用来切、割、斩、削、砍、刺、铡的工具:刀子。刀兵。刀法。剪刀。镰刀。

⒉ 中国的纸张计量单位:一刀合一百张。

⒊ 古代的一种钱币,因其形如刀故称:刀币。

⒋ 姓。

统一码

刀字UNICODE编码U+5200,10进制: 20992,UTF-32: 00005200,UTF-8: E5 88 80。

刀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刀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刂釖刁

汉英互译

falchion、reamer、sword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knife; old coin; measur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刀的拼音: dāo  

〈词性:名〉

(1) (象形。小篆字形,象刀形。汉字部首之一。本义:古代兵器名)

(2) 同本义 [knife;soldier's sword;sabre]

刀,兵也。象形。——《说文》

刀,到也,以斩伐到其所乃击之也。——《释名》

刀光照塞月,阵色明如昼。——唐· 崔国辅《从军行》

(3) 又如:刀枪;刀兵;刀瘢(刀伤的瘢痕)。

(4) 泛指用来斩、割、切、削、砍、铡的工具 [knife]

中刑用刀锯。——《国语·鲁语》

有斧钺刀墨之民。——《国语·周语》

帝自捉刀立床头。——《世说新语·容上》

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后汉书·列女传》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聊斋志异·狼三则》

(5) 又如:刀锯(古代的刑具。割刑用刀,刖刑用锯);刀环(刀头的环);刀墨(古黥刑。先用刀在额头上刻划,然后再染上墨);刀斧手(刽子手;又指持刀拿斧、准备捉拿后杀人的军士)

(6) 形状像刀的东西 [sth.shaped like a knife]。如:冰刀;刀圭(指古代量取药物的小匙)

(7) 即刀币 [knife money],中国的一种古钱币,其形如刀

余刀布。——《荀子·荣辱》。注:“钱也。”

及金刀龟贝。——《汉书·食货志》。注:“谓钱币也。利于刀”。注:“名钱为刀者,以其利于民也。”

(8) 又如:刀儿(古代钱币的通称。因其形状如刀,故有此称)

(9) 通“舠”。小船 [boat]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诗·卫风·河广》

(10) 姓

词性变化

刀的拼音: dāo  

〈词性:量〉

通常以一百张(一百页)纸为一刀 [one hundred sheets of paper]。如:我买了两刀

常用词组

刀把,刀把儿,刀把子,刀靶儿、刀背、刀笔、刀笔吏、刀币、刀兵、刀叉、刀刀见血、刀法、刀锋、刀耕火种、刀工、刀光剑影、刀具、刀锯、刀口、刀片、刀枪、刀枪不入、刀鞘、刀切、刀刃、刀山剑林、刀山火海、刀伤、刀削面、刀子、刀子嘴、刀俎

  拼音  zhí   注音  ㄓˊ   
部首  目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FHF  仓颉  JBMM  郑码  EDLC  四角  40102  结构  上下电码  4160  区位  5417  统一码  76F4  笔顺  一丨丨フ一一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直的拼音:zhí(ㄓˊ)  

⒈ 不弯曲:直线。直角。直径。直立。直截了当。直觉(jué  )。直观。

⒉ 把弯曲的伸开:直起腰来。

⒊ 公正合理:是非曲直。理直气壮。耿直。正直。

⒋ 爽快,坦率:直爽。直率(shuài  )。直谏。直诚。直言不讳。

⒌ 一个劲儿地,连续不断:一直走。直哭。

⒍ 竖,与“横”相对:不要横着写,要直着写。

⒎ 汉字笔形之一,自上至下。

⒏ 姓。

统一码

直字UNICODE编码U+76F4,10进制: 30452,UTF-32: 000076F4,UTF-8: E7 9B B4。

直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直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frank、just、straight、vertical

相关字词

曲、弯、横

造字法

会意:从十、从目

English

straight, erect, vertica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直的拼音: zhí  

〈词性:形〉

(1) (会意。小篆字形,从L( yǐn  ),从十,从目。 徐锴:“L,隐也,今十目所见是直也。”本义:不弯曲,与“枉”、“曲”相对)

(2) 同本义 [straight]

直,正见也。——《说文》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荀子·劝学》

正直为正,正曲为直。——《左传·襄公七年》

木曰曲直。——《书》

巽为绳直。——《易·说卦》

先定准直。——《礼记·月令》

争高直指。——吴均《与朱元思书》

中通外直。——宋· 周敦颐《爱莲说》

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3) 又

斫直删密。

(4) 又

锄其直。

(5) 又如:直线;直路;笔直;直迫(直直愎愎。直直劈劈。直搭直。直截了当);直橛橛(身体挺得直直的);直隆隆(高而直起);直堑(直的沟渠);直缕(形容直直挺挺,形容笔直或僵直的样子);直坦坦(笔直而平坦)

(6) 竖。与“横”相对 [vertical]。跟地面垂直的

直栏横槛。——唐· 杜牧《阿房宫赋》

(7) 又如:直上直下;直升机

(8) 引申为正直;公正;不偏私 [honest;fair]

夫君之直臣,父之暴子也。——《韩非子·五蠹》

师直为壮,曲为老。——《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直道而行。——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居正惮瑞峭直。——《明史》

(9) 又如:直辞(正直的言辞);直声(正直之言);直质(正直朴实的资质);直信(正直诚实);直言正色(言语正直,仪容严肃)

(10) 直爽 [frank;straightforward]

哥哥是口直心快射粮军。——《元曲选》

(11) 又如:心直口快;直势(耿直坦率);直性子(性情直爽的人);直人(直爽的人;正直的人);直心眼(指人的心地直率)

(12) 正 [due]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13) 又如:直南(正南);直北(正北);直准(正则)

(14) 正当,有理 [appropriate;correct;right]

师直为壮,曲为老。——《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词性变化

直的拼音: zhí  

〈词性:副〉

(1) 径直,一直 [directly]

敢独与数十骑驰,直贯胡骑。——《史记·李将军列传》

直抵其城。——《资治通鉴·唐纪》

直进罾步。——《广东军务记》

(2) 又

直至初六。

直诘袁曰。——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3) 又如:直书就和(径直写成了一首和诗);直律律(直接;径直);直乃(简直就是);直叙(直接叙述);直解(直接领悟);直抵(一直到达)

(4) 故意 [intentionally]

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圮下。——《汉书·张良传》

直堕其履圯下。——《史记·留侯世家》

(5) 竟然 [unexpectedly]

何物老魅,直尔大胆,致坏箧子。——《聊斋志异》

而直为此廪廪也。(直:竟。为:造成。廪廪:通懔懔,危惧的样子。)——汉· 贾谊《论积贮疏》

(6) 又如:直如此(竟然这样);直恁(竟然如此;竟然这样)

(7) 只;仅仅 [only]

不可,直不百步耳。——《孟子·梁惠王上》

直无由进之耳。——《荀子·礼论》

直好世俗之乐耳。——《孟子·梁惠王下》

直以为不能。——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直见爱甚。——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8) 又如:直当的(仅仅够得上;只值);直好(只得;只好)

(9) 简直 [absolutely;literally]

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庄子·秋水》

直可惊天地。——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10) 通“特”&X({tè})。单单,单独[only;alone]

直好世俗之乐耳。——《孟子·梁惠王下》

直立而不胜。——《荀子·不苟》

直堕其履圮下。——《史记·留侯世家》

直的拼音: zhí  

〈词性:动〉

(1) 伸直;挺直 [straighten]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荀子·劝学》

(2) 又如:直身(伸直的身躯);直直腰儿;把铁丝直一直;直脚(伸腿,死去);直屡屡(挺直)

(3) 伸雪[冤屈] [redress (an injustice)]

妾虽死不敢诉也,而天使见之,为直其冤。——苏轼《子姑神记》

(4) 面对着,当 [confront;face;in face of]

马各直其算。——《礼记·投壶》

前列直斗口三星。——《史记·天官书》

武库正直其墓。——《史记·樗里子甘茂传》

魏之武卒,不可以直 秦之锐士。——《汉书·刑法志》

[主人]立阼阶下,直东序西面。——《仪礼·士冠礼》

直夜溃围南出。——《史记·项羽本纪》

(5) 遇,碰上 [meet]

管教他灵山会里直着个有缘人。——汤显祖《南柯记·宫训》

(6) 当值,轮值,轮班[take turn;in turn]

王民为侍中,直于省内。—— 房玄龄《晋书》

直使送之。——《战国策·齐策三》。注:“直,当日直使也。”

(7) 又如:直内(内廷值班的人);值月(当值某月);直房(值班室)

(8) 担任 [undertake;assume the office of]

宋孝武使直华林学省。—— 李延寿《南史》

(9) 价值相当于 [be worth]

为皮币,直四十万。——《史记·平淮书》

岂闻一绢直万钱?——杜甫《惜昔诗》

直的拼音: zhí  

〈词性:名〉

(1) 价值;代价 [value;worth]

爰得我直。——《诗·魏风·硕鼠》

象床之直千金。——《战国策·齐策三》

系向牛头充炭直。——唐· 白居易《卖炭翁》

昂其直。——《聊斋志异·促织》

(2) 又

高其直。

(3) 工钱 [pay;salary]

受若直,怠若事。——柳宗元《送薛存义之任序》

直的拼音: zhí  

<连>

(1) 即使 [even;even if]

人生直作百岁翁,亦是万古一瞬中。——《池州送孟迟先辈》

(2) 又如:直饶(即使)

直的拼音: zhí  

〈词性:介〉

当…时候 [as;at that time]

直夜溃围南出。——《史记·项羽本纪》

常用词组

直笔、直播、直布罗陀海峡、直肠、直肠子、直陈、直尺、直达、直达列车、直捣、直到、直道而行、直瞪瞪、直盯盯、直发人、直感、直根、直勾勾、直挂、直观、直话、直谏、直僵僵、直角、直角尺、直角三角形、直接、直接宾语、直截、直截了当、直径、直撅撅、直觉、直觉性、直来直去、直愣愣、直立、直立茎、直溜溜、直流电、直馏、直眉瞪眼、直取、直上直下、直射、直升、直升机、直省、直视、直抒己见、直属、直率、直爽、直挺、直挺挺、直通通、直系、直系亲属、直辖、直辖市、直线、直心眼儿、直性,直性儿、直性子、直言、直言不讳、直译、直至

  拼音    注音  ㄖㄨˋ   
部首  入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2画  
五笔  TYI  仓颉  OH  郑码  ODA  四角  80000  结构  单一电码  0354  区位  4075  统一码  5165  笔顺  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入的拼音:rù(ㄖㄨˋ)  

⒈ 进,由外到内:进入。入梦。

⒉ 适合,恰好合适:入选。入耳。

统一码

入字UNICODE编码U+5165,10进制: 20837,UTF-32: 00005165,UTF-8: E5 85 A5。

入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入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汉英互译

agree with、enter、income、join

相关字词

进、出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enter, come in(to), joi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入的拼音:   

〈词性:动〉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个尖头器具,尖头器具容易进入。本义:进来,进去)

(2) 同本义 [enter;come into]

入,内也。——《说文》

他人入室。——《诗·唐风·山有枢》

就不欲入。——《庄子·人间世》

有蛇自泉宫出,入于国。——《左传·文公十六年》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 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3) 又如:入门问讳(到别人家里,先需了解人家先祖名讳,以便谈话);入对(进宫回答皇帝的问题);入览(看到);入迁(从外地迁到京城做官);入学(童生考取秀才);入山;入口;入帘(科举时期,考官进场阅卷)

(4) 参加, 加入 [join;be a dmitted to;become a member of]

室人入又。——《诗·小雅·宾之初筵》

自四卿入军机,然后皇上与康先生之意始能少通。——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5) 又如:入舍布袋(上门女婿);入舍女婿(入舍);入释(参加佛教;进入佛门);入舍(做上门女婿);入脚(进身;指搭上关系);入队;入伙;入金马、登玉堂(考进翰林院。金马、玉堂指汉代的金马门和玉堂殿);入局(加入赌局);入团

(6) 交、交纳 [pay]

入其社稷之臣于秦。——《战国策·秦策》

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汉· 贾谊《论积贮疏》

(7) 又如:入粟(交纳一定数目的钱捐取功名)

(8) 接纳;采纳 [accept]

凡嫁子娶妻,入币纯帛,无过五两。——《周礼·地官·媒氏》

其臣箴谏以不入。——《国语·吴语》

野人莫敢入王。——《史记·楚世家》

商君亡 秦归 魏, 魏怒不入。——《史记·魏世家》

时上颇厌兵,入其言。——罗大经《鹤林玉露》

(9) 与…相适应 [conform to]

曲直之不相入。——《淮南子·主术》。注:“中也。”

(10) 又如:入式(合乎程式);入道;入彀

(11) 入朝,指属国、外国使臣或地方官员谒见天子 [go to court]

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汉· 贾谊《过秦论上》

项伯即入见 沛公。——《史记·项羽本纪》

(12) 又如:入阁拜相(进入内阁,成为宰相);入王(入朝晋见天子);入侍(入朝侍奉);入见(入宫进见);入宦(入官为仆隶);入相(入朝为宰相);入宿(入宫值宿);入贺(入朝庆贺)

(13) 到达 [attain]

寒雨连江夜入吴。—— 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4) 又如:入月(妇女孕期足月);入玄(达到玄妙的境界);入来(到来;进来);入脚(到临,开始);入圣(达到圣人的境界)

(15) 侵入 [invade]

获大城焉曰入之。——《左传·文公十五年》

英法联军自海入侵。——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16) 又如:入犯;入抄(侵入抄掠)

(17) 占据 [一个地方或位置] [take in]

乃入据陈(地名)。——《史记·陈涉世家》

(18) 又如:入席;入列;入主(外族进入中原作统治者);入官(从政,做官)

词性变化

入的拼音:   

〈词性:名〉

(1) 收入,进项 [income]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又如:岁入;入不敷出

(3) 古汉语声调之一——见“入声” [entering tone]

常用词组

入不敷出、入场、入超、入党、入道、入调、入定、入冬、入耳、入犯、入伏、入港、入格、入彀、入骨、入股、入官、入国问禁、入黑、入户、入画、入会、入伙、入籍、入教、入境、入境问俗、入静、入口、入口、入口处、入寇、入库、入理、入殓、入列、入流、入马、入寐、入门、入梦、入迷、入眠、入灭、入魔、入木三分、入暮、入内、入侵、入情入理、入射、入神、入声、入胜、入时、入世、入室、入室操戈、入手、入睡、入土、入团、入托、入微、入闱、入味、入伍、入吾彀中、入席、入乡随俗、入邪、入绪、入选、入学、入学考试、入眼、入药、入夜、入瘾、入狱、入院、入账、入主出奴、入赘、入坐,入座

成语首拼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