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āng chǎng xiàn chǒu
注音ㄉㄤ ㄔㄤˇ ㄒ一ㄢˋ ㄔㄡˇ
解释当:对着,向着。在大庭广众露出丑相,丢脸。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0卷:“我今年已六十,尚无子嗣,你若肯时,便请个先生教你,也强如当场献丑。”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丢脸。
感情当场献丑是贬义词。
繁体當場獻醜
近义当场出丑
英语make an exhibition of oneself
动物生肖牛,虎,蛇
当(噹)的拼音:dāng(ㄉㄤ)
⒈ 充任,担任:充当。担(dān )当。当之无愧。
⒉ 掌管,主持:当家。当权。当政。
⒊ 正在那时候或那地方:当时。当代。当初。当今。当即(立即)。当年。当街。当院。
⒋ 面对着:当面。当机立断。首当其冲。
⒌ 相称,相配:旗鼓相当。当量(liáng )。
⒍ 应该:应当。理当。老当益壮。
⒎ 抵敌:万夫不当之勇。
⒏ 判罪,意为处以相当的刑罚:该当何罪。
⒐ 顶端,头:瓦当。
⒑ 象声词,金属撞击的声音。
当(當)的拼音:dàng(ㄉㄤˋ)
⒈ 合宜:恰当。适当。妥当。
⒉ 抵得上,等于:一个人当俩人用。
⒊ 姑且作为:当做。长歌当哭。安步当车。
⒋ 认为:我当你已经回家了。
⒌ 在同一时间:当日。当年。当世。
⒍ 吃亏,受骗:上当。
⒎ 抵押:抵当。押当。典当(用实物作抵押向当铺借钱)。
当(當)的拼音:dang(˙ㄉㄤ)
⒈ 后缀。龙潜庵 《宋元语词集释•题记》:“当,作为人称的附缀,如‘吾当’、‘卿当’、‘尔当’之类。”
当字UNICODE编码U+5F53,10进制: 24403,UTF-32: 00005F53,UTF-8: E5 BD 93。
当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当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噹當儅
equal、proper、when、bear、serve as、work as
该、应、赎
形声:从田、尚声
详细解释◎ 当的拼音:
當 dāng
〈词性:动〉
(1) (形声。从田,尚声。本义:两块田相当、相等)
(2) 对等;相当于 [equal;be equal to]
当,田相值也。——《说文》
必当其位。——《吕氏春秋·孟夏纪》
蔽贤者当之。——《孟子·离娄下》
朱也当御。——《国语·晋语》
当之者戕焉。——《国语·晋语一》
(3) 又如:旗鼓相当;门当户对;当才(才能与所任之事相当);当匹(匹敌;对等);实力相当
(4) 面对着 [face;turn towards]
木兰当户织。——《乐府诗集·木兰诗》
(5) 又如:当户(对着门户);当风(正对着风);当着矮人,别说短话(面对着某种有缺陷的人,不要说有关他短处的话,以避影射之嫌);当头对面(面对面)
(6) 担任;充当 [work as;serve as]。如:当辕(驾辕);当槽的(店房伙计、酒保一类的人);当值(值班);当御省禁(值班于官禁之内)
(7) 承担 [bear;undertake]
念窦娥葫芦提当罪衍。—— 元· 关汉卿《窦娥冤》
(8) 又如:当不起(谦词。表示担当不起他人的夸奖或款待);当不得(奈何不得);当不过(受不住;受不了)
(9) 主持 [manage;take charge of]
蚩尤明乎天道,故使为当时。——《管子·五行》
北邀当国者相见。——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张居正当国。——《明史·海瑞传》
(10) 又如:当室(主持家事。今称当家);当家之事(理家立业);当家三年狗也嫌(主持家政的容易得罪人,讨人嫌弃)
(11) 阻挡 [某人或某事物] 的通路 [block]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庄子·人间世》
(12) 又如:螳臂当车;别当道站着;当拦(阻拦)
(13) 看待 [regard … as]。如:他把我的话当耳旁风
(14) 用武力抵敌 [withstand]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 曹操者。——《资治通鉴》
(15) 又如:万夫不当之勇;当关(守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6) 应当 [ought]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 扶苏。——《史记·陈涉世家》
(17) 又如:当用的还得用;当立之年(指三十岁);当断不断(该做出决断的时候不能决断)
(18) 判决罪人,断狱 [hear and pass judgment on a case]
臣知欺大王罪当诛。——《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乃劾魏其矫先帝诏,罪当弃市。——《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 当的拼音:
當 dāng
〈词性:名〉
(1) 过去的某一时间;以往 [just at a time;past]。如:当天(指过去);当时(指过去);当下(此时);当口(事情发生或进行的时候)
(2) 空;空当 [gap]。如:插当;这里还留着一个当子
◎ 当的拼音:
當 dāng
〈词性:介〉
(1) 在 [when]
当春乃发生。——唐· 杜甫《春夜喜雨》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鸣声…一时齐发。——《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2) 又如:当堂(当场,在现场);当出(当初);当来(向来;当初);当便(即便;即就)
◎ 当的拼音:
當 dāng
〈词性:代〉
(1) 本,这 [the same]
[兄子彦询]病卒, 豹取急,亲送柩还乡,悲痛伤惜,以为丧当家之宝。—— 唐· 李延寿《北史·房豹传》
(2) 又如:当家(本家);当晚;当夜;当境(本境);当坊(当方。本地);当港(此港,本港)
◎ 当的拼音:
噹 dāng
<象>
铿锵声 [clang]。如:每座教堂的尖塔开始欢快地发出当当响声
◎ 当的拼音: dāng
<连>
(1) 假使 [if]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 秦相较,或未易量。—— 宋· 苏洵《六国论》
(2) 另见 dàng
当班、当兵、当差、当场、当场出丑、当朝、当初、当代、当道、当道、当地、当耳边风、当官、当关、当归、当机立断、当即、当家、当家、当家的、当间儿、当街、当今、当紧、当局、当局者迷、当空、当口儿、当啷、当量、当令、当路、当门对户、当面、当面锣,对面鼓、当面是人背后是鬼、当年、当前、当前、当枪使、当权、当然、当仁不让、当日、当时、当世、当世冠、当世无双、当事、当事人、当堂、当庭、当头、当头棒喝、当头一棒、当途、当午、当务之急、当下、当先、当阳、当心、当选、当腰、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当政、当之无愧、当中、当众、当轴
◎ 当的拼音:
當 dàng
〈词性:动〉
(1) 主领;典领 [be in charge of]
诏招摇与太阴兮,伏钩使当兵。——扬雄《甘泉赋》
(2) 抵押,用实物作抵押向当铺借钱 [pawn]
以王子姑曹当之,而后止。——《左传·哀公八年》
虞所赍赏,典当胡夷。——《后汉书·刘虞传》
走笔还诗债,中由衣当药钱。——唐· 白居易《自咏老身示家属》
(3) 又如:当衣服;他把房子当了
(4) 当作;算是 [regard as]
安步以当车。——《战国策·齐策四》
(5) 又如:当三钱(一个钱当三个钱用。这是宋朝的一种制钱);当十钱(币值以一当十);当甚(算什么);当耳边风
(6) 抵得上 [match;be equal to]
以一仪而当汉中地。——《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7) 又如:一个当俩;以一当十;当抵(抵挡)
(8) 顶替 [replace;substitute]
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 当的拼音:
當 dàng
〈词性:形〉
(1) 适合,适当 [appropriate;proper]
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宋· 沈括《梦溪笔谈》
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思试之斗以觇之。——《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只要措施得当就没问题;用词不当;当家子(同一家族中的人)
(3) 指事情发生的那个时候或地方。相当于“本”、“此” [the same (day etc.)]
当夜调度已定。——《三国演义》
(4) 又如:当下(那个时候);当年;当天
◎ 当的拼音:
當 dàng
〈词性:名〉
(1) 当铺(用于字号) [pawnshop]。如:当馆(即当铺);当水(骗局)
(2) 另见 dāng
当成、当当、当户、当卖、当年、当票、当铺、当日、当时、当是、当天、当头、当晚、当夜、当月、当真、当真、当做
场(場)的拼音:cháng(ㄔㄤˊ)
⒈ 平坦的空地,多指农家翻晒粮食及脱粒的地方:场院。
⒉ 量词,指一事起迄的经过:下了一场雨。
⒊ 集,市集:赶场。
场(場)的拼音:chǎng(ㄔㄤˇ)
⒈ 处所,许多人聚集或活动的地方:场子。场地。场所。
⒉ 量词,用于文娱体育活动:场次。
⒊ 比赛地,舞台:上场。下场。粉墨登场。捧场。
⒋ 戏剧作品和戏剧演出中因场景变化或人物上下场而划分的段落:三幕五场。
⒌ 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电场。磁场。
场字UNICODE编码U+573A,10进制: 22330,UTF-32: 0000573A,UTF-8: E5 9C BA。
场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场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場塲㘯㙊
field、a level open space、scene
形声
open space, field, market
详细解释◎ 场的拼音:
場、塲 cháng
〈词性:名〉
(1) (形声。从土昜声。本义:平坦的空地)
(2) 祭坛旁的平地 [ground beside altar]
牺牲壇场。——《汉书·郊祀志》。注:“平地为场。”
灵场之威。——《法言·问明》。注:“鬼神之壇也。”
(3) 谷场,场子 [threshing ground]
一曰治谷田也。——《说文》
季秋除圃中为之。——《周礼·场人》注
以场圃任园地。——《周礼·载师》
九月筑场圃。——《诗·豳风·七月》
(4) 又
十月涤场。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聊斋志异·狼三则》
(5) 又如:打场(在场上脱粒);禾场;摊场;晒场
(6) 〈词性:方〉∶中国农村按一定日子(如逢五、逢十)举行的市集 [country fair]。如:圩场;场期(集市的日期)
(7) 菜圃 [vegetable garden]。如:场人(周礼官名。主管场圃的事务);场师(管理农场园圃的人)
(8) 道路 [road]
除城场外,去池百步,墙垣树木小大俱坏伐。——《墨子》
◎ 场的拼音:
場 cháng
〈词性:量〉
(1) 用于事情经过的次数 [times]
千场纵博家仍富,几处报仇身不死。——高适《邯郸少年行》
(2) 又如:一场硬仗;闹了一场;场子(次数)
(3) 另见 chǎng;chang
场圃、场院
◎ 场的拼音:
場、塲 chǎng
〈词性:名〉
(1) (形声。从土,昜( yáng )声。本义:场所)
(2) 场所。众人聚集进行某桩事情的地方或事情发生的地方 [place where people gather;site]
闲习军事,数践战场。——《后汉书·郑太传》
(3) 又如:广场;考场;会场;机场
(4) 舞台 [stage]。如:上场;下场;粉墨登场;场记;出场
(5) 演出 [show]。如:日场;夜场;早场;过场;专场;包场
(6) 物质存在形式的一种 [field],场中存在已知的效应(如引力、磁力或电力),并且在每一点上具有确定的值。如:电磁场
(7) 一块饲养家畜或其他动物的土地 [farm]。如:鸡场,鸭场
(8) 联赛中计算各队比赛情况的统计单位 [game]。如:落后三场
(9) 一幕中不改变地点或时间延续性的一段戏 [scene]。如:第一幕第二场
◎ 场的拼音:
場 chǎng
〈词性:量〉
(1) 用于文娱体育活动。如:一场精采的演出;一场球赛
(2) 另见 cháng;chang
场次、场地、场合、场景、场面、场所、场子
◎ 场的拼音:
(1) 場、塲 chang
(2) ——见“排场”( páichang )
(3) 另见 cháng;chǎng
献(獻)的拼音:xiàn(ㄒ一ㄢˋ)
⒈ 恭敬庄严地送给:奉献。贡献。捐献。献身。献礼。借花献佛。
⒉ 表现出来:献技。献艺。献媚。献丑。
⒊ 古代指贤者,特指熟悉掌故的人:文献。
献字UNICODE编码U+732E,10进制: 29486,UTF-32: 0000732E,UTF-8: E7 8C AE。
献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献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獻
dedicate、offer、present、show、display
原为形声
offer, present; show, display
详细解释◎ 献的拼音:
獻 xiàn
〈词性:动〉
(1) (会意。从犬,鬳( yàn )声。“犬”代表进献之物。本义:献祭)
(2) 同本义 [sacrifice]
献,宗庙犬,名羹献。犬肥者以献之。——《说文》
犬曰羹献。——《礼记·曲礼》。按,礼凡荐腥谓之献。
献禽以祭祖。——《周礼·大司马》
献羔祭韭。——《诗·豳风·七月》
荐晡醢,三献。(三献:陈祭品三次献酒。)——《仪礼·聘礼》
(3) 又如:献尸(向代表死人的尸者进献祭品);献帛(祭祀礼仪之一,献上巾帕);献爵(祭祀礼仪之一,献酒);献台(祭台)
(4) 下对上、卑对尊的进献 [offer;present]
献,进也。——《广雅》
春献鳖蜃,秋献龟鱼。——《周礼·鳖人》
有献于公。——《左传·隐公元年》
称献于公。——《左传·隐公元年》
称远近而等贡献。——《荀子·正论》
献俘,授馘。——《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史记·项羽本纪》
请献十金。——《墨子·公输》
时而献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献之太常。——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献诸朝。
(5) 又如:献馘(杀敌立功);献新(进奉应时的新鲜食品);献曲(进献乐曲)
(6) 呈现;现露 [show oneself]
虽惠心妍状,愈献丑焉。——《后汉书·皇后纪上》
(7) 又如:献地理图(比喻揭穿底细);献好儿(讨好);献台(比武台;赛台)
(8) 进 [enter]
献岁发春兮,汩吾南征。——《楚辞》
(9) 又如:献岁(一年的开始)
(10) 古时特指主人向宾客敬酒 [drink]
为宾为客,献酬交错。——《诗·小雅·楚茨》
主人坐取爵实之,宾之席前西北面,献宾。——《仪礼》
(11) 又如:献酬(饮酒时相互酬劝);献酬交错(献酬)
(12) 庆贺 [congratulate]
晋献 文子成室, 晋大夫发焉。——《礼记》
(13) 又如:献寿(祝寿)
◎ 献的拼音:
獻 xiàn
〈词性:名〉
(1) 熟知历史掌故的人 [histographer]
文献不足故也。(文:典籍)——《论语·八佾》
(2) 有价值的图书、文物等 [document]。如:献状(字据,契约);文献
(3) 进献的东西 [tribute]
吏或多赋以为献,而诸侯王尤多,民疾之。——《汉书》
献宝、献谄、献丑、献词、献花、献媚、献纳、献上、献身、献疑、献艺
丑(醜)的拼音:chǒu(ㄔㄡˇ)
⒈ 地支的第二位,属牛。
⒉ 用于计时:丑时(凌晨一点至三点)。
⒊ 传统戏剧角色名:丑角。丑旦。
⒋ 相貌难看:丑陋。
⒌ 可厌恶的,可耻的,不光荣的:丑化。丑恶。丑闻。丑态百出。跳梁小丑。
丑字UNICODE编码U+4E11,10进制: 19985,UTF-32: 00004E11,UTF-8: E4 B8 91。
丑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丑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魗醜丒
uglily
丑恶、丑陋、美、俊
形声
clown, comedian; 2nd terrestrial branch
详细解释◎ 丑的拼音:
醜 chǒu
〈词性:形〉
(1) (形声。从鬼,酉声。古人以为鬼的面貌最丑,故从鬼。本义:貌丑。按:在古代,“醜”和“丑”是两个字,意义各不相同,除作地支和时辰用“丑”以外,都不能写作“丑”。现在“醜”字简化为“丑”)
(2) 可恶 [hateful]
醜,可恶也。——《说文》
耗土之人醜。——《大戴礼记·易本命》
姱而不醜兮。——《楚辞·橘颂》
亦孔之醜。——《诗·小雅·十月之交》。传:“恶也。”
(3) 又如:丑名(恶名);丑言(恶劣的话);丑攀谈(说粗俗话);丑徒(恶徒);丑语(恶劣的话。也作丑话)
(4) 污秽 [dirty]
行莫醜于辱先生。——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注:“秽也。”
(5) 又如:丑秽(丑陋污秽)
(6) 众多 [numerous]
醜,众也。——《尔雅》
在醜夷不争。——《礼记·曲礼》。注:“众也。”
(7) 又如:丑虏(众多的敌人。也指丑恶的敌人);丑杂(众多杂乱)
(8) 形貌陋劣 [ugly]。如:丑露(丑陋;难看);丑状(指形貌丑陋)
(9) 指事物不好 [bad]。如:丑田
(10) 不光彩,可耻 [disgraceful;scandalous]。如:丑吒(丑事,不光彩的事);丑行(丑恶的行为)
(11) 类,相同 [same]
比物醜类。——《礼记·学记》
获匪其醜。——《易·离》
(12) 又如:丑夷(年辈相同、学业相等的人);丑侪(同类,等辈)
◎ 丑的拼音:
醜 chǒu
〈词性:动〉
(1) 厌恶;憎恶 [detest]
醜类恶物。——《左传·文公十八年》
(2) 又如:丑沮(丑诋毁谤)
(3) 侮辱;玷污 [insult]
秦昭王闻之,而欲丑之以辞。——《吕氏春秋》
(4) 愤怒 [anger]
莫不醜于色。——《淮南子·说林》
(5) 又如:丑诋(谩骂诋毁);丑辞(谩骂之言);丑诋(辱骂;诋毁)
(6) 惭愧 [be shamed]
寡人醜乎。——《庄子·德充符》。注:“愧也。”
(7) 又如:丑比(以曲从阿党为耻);丑剌剌(方言。羞人答答);丑辱(耻辱)
◎ 丑的拼音:
醜 chǒu
〈词性:名〉
(1) 指坏人、恶人 [evil person]。如:丑逆(叛逆的人);丑徒(叛逆之徒);丑贼生(丑生。骂人的话。畜生,坏蛋)
(2) 动物的肛门处 [anus]。如:去丑(除去动物的肛门)
(3) 怪异之事 [fantasticality]
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荀子·宥坐》
(4) 传统戏曲中的一种角色,扮演滑稽人物 [clown;buffoon]
◎ 丑的拼音: chǒu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象爪形。①本义:爪 ②地支的第二位)
(2) 地支的第二位
丑,纽也。十二月万物动用事。——《说文》
(3) [the second of the twelve“Terrestrial Branches”]
(4) 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如:一九八五年为农历乙丑年
(5) 用以纪月,即农历十二月
(6) 用以纪日
(7) 用以纪时,即早晨一时至三时
(8) 十二生肖属牛 [ox]。如:丑肉(牛肉);丑宝(牛黄的别称)
(9) 戏剧中的脚色名 [clown]。如:丑三(丑角戴的三绺短须);丑旦(戏剧中饰演女性的丑角)
(10) 姓
丑八怪、丑诋、丑恶、丑化、丑话、丑剧、丑角、丑类、丑陋、丑婆子、丑史、丑时、丑事、丑事外扬、丑态、丑态百出、丑闻、丑相、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