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党同妒异的意思

dǎngtóng

党同妒异



拼音dǎng tóng dù yì

注音ㄉㄤˇ ㄊㄨㄥˊ ㄉㄨˋ 一ˋ

解释犹言党同伐异。

出处唐·张说《府君墓志铭》:“君以律有违经背礼,著《妨难》十九篇,书奏,帝下有司而删定之;官党同妒异,竟寝其议。”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感情党同妒异是中性词。

繁体黨同妬異

近义党同伐异

反义一视同仁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dǎng   注音  ㄉㄤˇ   繁体    
部首  儿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IPKQ  仓颉  FBRHU  郑码  KOJR  四角  90212  结构  上下电码  8093  区位  2119  统一码  515A  笔顺  丨丶ノ丶フ丨フ一ノ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党(黨)的拼音:dǎng(ㄉㄤˇ)  

⒈ 为了政治目的结合起来的团体:党派。党团。党委。党员。党章。党阀。党风。党纪。

⒉ 意见相合的人或由私人利害关系结成的团体:党羽。朋党。死党。

⒊ 指亲族:父党。母党。妻党。

⒋ 古代地方组织,以五百家为一党。

⒌ 姓。

统一码

党字UNICODE编码U+515A,10进制: 20826,UTF-32: 0000515A,UTF-8: E5 85 9A。

党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党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party

造字法

形声:从儿、尚声

English

political party, gang, factio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党的拼音:

dǎng  

〈词性:形〉

(1) (形声。从黑,尚声。“党”、“黨”在古代是两个字,现在“党”是“黨”的简化字。简化字“党”,从儿(人,尚声)本义:晦暗不明。“党”指集团时,在古代一般只用于贬义,与现代汉语不同)

(2) 不鲜明 [not bright]

黨,不鲜也。——《说文》

嘉兴谓衣物敝垢不鲜曰烟党。—— 蒋礼鸿《义府续貂》

(3) 美,善,正直。后作“谠” [good]

党,善也;美也。——《广雅》

元而致实,博而党正,是士君子之辩者也。——《荀子》

词性变化

党的拼音:

dǎng  

〈词性:动〉

(1) 知晓,解悟 [understand]

法先王,顺礼义,党学者。——《荀子》

(2) 偏私,偏袒 [be partial to]

子党于师人。——《韩非子·外储》

群而不党。——《论语》。孔注:“助也。”

(3) 又

吾闻君子不党。孔注:“相助匿曰党。”

(4) 结伙 [gang involvement]

性贪而狠,党豺为虐。——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党的拼音:

dǎng  

〈词性:名〉

(1) 古代地方户籍编制单位。五百家为党 [five-hundred families]

五族为党。——《周礼·大司徒》。注:“百家,党正,各掌其党之政令教治。”

君实乡州藏焉。——《管子·山权数》。注:“三千五百家为党,此非周制。”

操当以 肃还付乡党。——《资治通鉴》

(2) 又如:党人(同一乡里的人);党正(周代所设地方组织的长官)

(3) 朋辈。指意气相投的人 [kinsfolk;relative]

辨说得其党。——《礼记·仲尼燕居》。注:“类也。”

睦于父母之党。——《礼记·坊记》。注:“犹亲也。”

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韩愈《山石》

(4) 又如:党友(指志道相近、立场相似的人);党援(指与自己同道而给予援助的人)

(5) 朋党;由私人利害关系结成的小集团 [clique faction]

无偏无党。——《书·洪范》。注:“朋党。”

各于其党。——《论语·里仁》

惟党人之偷乐兮。——《楚辞·离骚》

使其党入索财物。——清· 方苞《狱中杂记》

(6) 又如:死党;余党(未消灭尽的党羽);党恶(结党作恶)

(7) 政党 [political party]。如:共产党;共和党;国民党;工人党

常用词组

党八股、党报、党代表、党阀、党费、党风、党纲、党锢、党棍、党国、党刊、党课、党籍、党纪、党魁、党龄、党派、党票、党旗、党参、党史、党同伐异、党徒、党委、党卫队、党务、党校、党性、党羽、党员、党章、党证

  拼音  tóng tòng   注音  ㄊㄨㄥˊ ㄊㄨㄥˋ   繁体    
部首  口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MGKD  仓颉  BMR  郑码  LD  四角  77220  结构  上三包围电码  0681  区位  4512  统一码  540C  笔顺  丨フ一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同的拼音:tóng(ㄊㄨㄥˊ)  

⒈ 一样,没有差异;相同。同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同侪(同辈)。同庚(同岁)。同年。同胞。同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同仁(同人)。同仇敌忾。同工异曲。同室操戈。情同手足。

⒉ 共,在一起(从事):共同。同学。同步。殊途同归。同舟共济。

⒊ 和,跟:同流合污。

⒋ 姓。

其他字义

同的拼音:tòng(ㄊㄨㄥˋ)  

⒈ 〔胡同〕见“胡”。

统一码

同字UNICODE编码U+540C,10进制: 21516,UTF-32: 0000540C,UTF-8: E5 90 8C。

同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同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仝詷

汉英互译

alike、be the same as、in common、same、together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从冂一、从口

English

same, similar; together with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同的拼音: tóng  

〈词性:动〉

(1) (会意。从冃,从口。冃( mào  ),重复。本义:聚集)

(2) 同本义 [converge]

同,合会也。——《说文》

同重体合类。——《墨子·经上》

同人亲也。——《易·杂卦》

六曰同衣服。——《周礼·大司徒》

(3) 又如:云同(云彩聚集);同天(共存于人世间);同合(使相一致;融会);同流(诸水合流)

(4) 相同,一样,共同(侧重于同样,齐一) [be the same as]

同事之人,不可不审察也。——《韩非子·说林上》

鸟兽不可与同群。——《论语·微子》

同予者何人。——宋· 周敦颐《爱莲说》

同于真耶。——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同于幻耶。

(5) 又如:同心戮力(同心合力);同功一体(功绩地位一样);同号(称号相同;运算符号相同);同忾(相同的愤慨);同义(仁义或道义相同);同义字(意义相同的字);同源字(音、义相同或相近)

(6) 参与;一起干某事 [participate in;share]

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孙子·谋攻》

(7) 又如:同举(一同举荐);同乐(一同娱乐);同栖(一同栖息);同休(同享福禄);同枕(共枕而卧);同利(共享利益);同车(同乘一车);同室(同居一室)

(8) 共,共一个 [in common]

上下同欲者胜。——《孙子·谋政》

俗之同病。——清· 刘开《问说》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以同姓为吾后。——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9) 又如:同福(共同的福禄)

(10) 齐一;统一 [uniform;unified;unitary]

死去方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宋· 陆游《示儿》

词性变化

同的拼音: tóng  

〈词性:副〉

(1) 共同。到一处[together;jointly]

同行十二年。——《乐府诗集·木兰诗》

同是宦游人。——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少同学。——明· 魏禧《大铁椎传》

既同寝。

(2) 又如:同参(共同参与);同晷(同受日光照耀);同奖(共同辅助);同庆(共同庆贺);同进(一同前进);同举(一同举荐);同来同去;同吃同住;同宿;同游

同的拼音: tóng  

〈词性:名〉

(1) 中国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六礼之一。每隔十二年,诸侯一齐来朝见天子叫“同” [tong]

奠此中国,四夷来同。——王安石《赠贾魏公神道碑》

(2) 中国古代土地面积单位,地方百里为同 [a unit of land measurement]

且昔天子之地一圻,列国一同。——《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3) 中国古代爵一类的酒器 [wine vessel]

(4) 姓

同的拼音: tóng  

〈词性:介〉

(1) 引进共同行动者 [with]。

(2) 如:我同你去;我同她说话

(3) 给,为 [for]

合共还他三十六,还要同他做一年。——《中国歌谣资料》

同的拼音: tóng  

〈词性:连〉

(1) 和,表示并列关系 [and;with]。

(2) 如:我同农民;教师同塾师

(3) 另见 tòng  

常用词组

同案、同案犯、同案分离、同班、同班、同班同学、同伴、同胞、同胞、同辈、同病、同病相怜、同步、同侪、同仇敌忾、同窗、同窗、同床异梦,同床各梦、同党、同道、同等、同等对待、同等学历、同调、同恶相济、同犯、同房、同甘共苦、同感、同根词、同庚、同工同酬、同工异曲、同归、同归殊途、同归于尽、同行、同好、同花、同伙,同夥、同级、同居、同科、同乐、同类、同僚、同列、同龄、同流合污、同路、同门、同盟、同名、同名同姓、同命、同命运共呼吸、同谋、同年、同袍、同期、同气、同气连枝、同情、同情心、同人、同上、同生共死、同声、同时、同室操戈、同事、同事、同是天涯沦落人、同岁、同位素、同位语,同位词、同温层、同喜、同乡、同心、同心并力、同心同德、同心协力、同行、同性、同性恋、同性恋恐怖、同姓、同学、同样、同业、同一、同一、同意、同义词、同音、同音词、同寅、同源、同志、同舟共济、同宗、同族

基本词义

同的拼音:

(1) 衕 tòng  

(2) ——见“胡同” hútòng  

(3) 另见 tóng  

  拼音    注音  ㄉㄨˋ   
部首  女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VYNT  仓颉  VHS  郑码  ZMWM  四角  43407  结构  左右电码  1176  区位  2242  统一码  5992  笔顺  フノ一丶フ一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妒的拼音:dù(ㄉㄨˋ)  

⒈ 因为别人好而忌恨:嫉妒。妒恨。妒羡。嫉贤妒能。

统一码

妒字UNICODE编码U+5992,10进制: 22930,UTF-32: 00005992,UTF-8: E5 A6 92。

妒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妒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jealous、envy

造字法

形声:从女、户声

English

jealous, enviou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妒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女,户声。本义:妇女忌妒丈夫。也指忌妒别的女子的姿色)

(2) [be jealous of]。如:妒鳞(妒妇发威,有如龙的逆鳞不可冒犯);妒女祠(唐代祠名。相传若有人盛服经过时,则风雷大作);妒色(嫉忌美色。多指妻妒婢妾);妒妇(好妒忌的妇人)

(3) 泛指忌妒别人 [envy]

妆成每被秋娘妒。—— 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4) 又如:妒害(妒忌陷害);妒纷(因互相妒忌而引起的争执、纠纷);妒痴(过度的妒忌而引发的痴病);妒刻(嫉妒刻薄);妒富愧贫(忌妒别人富裕,羞愧自己贫穷);妒敌(相忌恨的敌手)

常用词组

妒恨、妒火、妒火中烧、妒忌、妒贤嫉能、妒羡、妒意

  拼音    注音  一ˋ   繁体    
部首  廾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NAJ  仓颉  RUT  郑码  YYBE  四角  77441  结构  上下电码  8361  区位  5076  统一码  5F02  笔顺  フ一フ一ノ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异的拼音:yì(一ˋ)  

⒈ 不同的:异乎。异说。异常。异己(与自己意见不同或利害相冲突的人)。异端(旧时指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或教义,如“异异邪说”)。异化。异性。异样。大同小异。异曲同工。

⒉ 分开:离异。异居。

⒊ 另外的,别的:异日。异地。异国。异乡。异类。

⒋ 特别的:奇异。异闻。异彩。奇才异能(特殊的才能)。

⒌ 奇怪:惊异。诧异。怪异。

统一码

异字UNICODE编码U+5F02,10进制: 24322,UTF-32: 00005F02,UTF-8: E5 BC 82。

异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different、other、separate、strange、surpris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从巳、从艹

English

different, unusual, strang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异的拼音:

  

〈词性:形〉

(1) (会意。“異”,甲骨文字形,象个有手、脚、头的人形。从廾( gǒng  )从畀(   )。畀,予也。本义:奇特;奇异;奇怪)

(2) 同本义 [strange;queer;odd]

异,怪也。——《玉篇》

异,奇也。——《广韵》

何以异哉。——《列子·杨朱》

异乎交益之士。——左思《魏都赋》

妇人异甚。——《战国策·赵策》

产异蛇。——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觉无异能。——唐· 柳宗元《三戒》

父异焉。——宋· 王安石《伤仲永》

(3) 又如:异疾(奇怪的病症);异形(怪异或奇特的形状)

(4) 不同 [different]

礼者为异。——《礼记·乐记》。注:“谓别贵贱也。”

事为异别。——《礼记·王制》

执心各异。——汉· 刘向《列女传》

得无异乎。——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或异二者。

何异以孤羊投群狼?——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5) 又如:异俗(风俗异于汉族的少数民族);异姓陌路(既不同姓也不认识);异手(指不同之人);异世(不同时代);异目(另眼)

词性变化

异的拼音:   

〈词性:代〉

(1) 其他,别的 [other]

贾不敢为异事。——《吕氏春秋·上农》

无它异也。(意思是,没有别的意外的事)。——《后汉书·列女传》

(2) 又如:异域茅草(蛮荒之地的乡野村夫);异土(他乡;别处)

异的拼音:   

〈词性:动〉

(1) 护翼 [shelter]

古天异临子。——《盂鼎》

(2) 区别;分开 [distinguish;divide]

异是非,明好恶,检奸邪,消佚乱。——《新语》

(3) 又如:异分(区别);异居(分居)

(4) 觉得奇怪;诧异 [be surprised;be astonished]

渔人甚异之。——晋· 陶潜《桃花源记》

(5) 特别优待;特别重视 [give preferential treatment;pay attention to]。如:异擢(破格提拔);异待(特别礼遇);异恩(特殊恩遇);异遇(特别优待);异谋(特别的计谋)

(6) 通“翼”。恭敬 [respect]

极明与与,有畏劝汝,何异非汝,何畏非世。——《逸周书》

(7) 通“翼”。辅助 [assist]

令行禁止王始也…出三日无适异;出四日无适与。——《逸周书》

异的拼音:   

〈词性:名〉

(1) 指以往,以前 [before;formerly;in the past]。如:异时(往时;从前);异代(前代;前世)

(2) 指以后,将来 [after;later;future]。如:异日(来日;以后);异时(以后;他时);异世(后代;后世);异代(后代;后世)

(3) 怪异不祥之事;灾异 [strange]

己巳,日有食之。何以书?记异也。——《公羊传》

(4) 指特殊本领、才能 [special skill;special ability]

觉无异能者。——唐· 柳宗元《三戒》

举天下所贡蝴蝶…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聊斋志异·促织》

常用词组

异彩、异常、异词、异爨、异地、异动、异读、异端、异馥、异国、异花传粉、异化、异己、异军突起、异口同声、异类、异能、异曲同工、异趣、异日、异史氏、异说、异体字、异同、异图、异外、异位、异味、异文、异文鄙事、异戊橡胶、异物、异乡、异香、异想天开、异心、异形、异性、异焉、异言、异样、异议、异域、异种、异状、异族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