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殚精极虑的意思

dānjīng

殚精极虑



拼音dān jīng jí lǜ

注音ㄉㄢ ㄐ一ㄥ ㄐ一ˊ ㄌㄩˋ

解释犹殚思极虑。

出处明·张居正《翰林院读书说》:“训诰典谟,圣人岂殚精极虑作意而为之者哉。”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思考。

感情殚精极虑是中性词。

繁体殫精極慮

近义殚精极思

英语meditate deeply on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dān   注音  ㄉㄢ   繁体    
部首  歹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  GQUF  仓颉  MNCWJ  郑码  ARKE  四角  18256  结构  左右电码  3000  区位  7373  统一码  6B9A  笔顺  一ノフ丶丶ノ丨フ一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殚(殫)的拼音:dān(ㄉㄢ)  

⒈ 竭尽:殚心。殚力。殚竭。殚精竭虑。殚见洽闻(指见闻广博)。

统一码

殚字UNICODE编码U+6B9A,10进制: 27546,UTF-32: 00006B9A,UTF-8: E6 AE 9A。

殚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殚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殫勯

汉英互译

exhaust

造字法

形声:从歹、单声

English

utmost, entirely, quite; use up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殚的拼音:

dān  

〈词性:动〉

(1) (形声。从歹( è  ),单声。本义:用尽,竭尽)

(2) 同本义 [exhaust]

殚,极尽也。从歹,单声。——《说文》

殚,尽也。——《广雅》

殚所未见。——张衡《西京赋》

穆穆之礼殚。——张衡《东京赋》

相为殚智竭力。——《吕氏春秋·本味》

殚天下之财。——《汉书·杜钦传》

犹未殚于《九章》。——《楚辞·忧苦》

彦博以爱国故,耗思殚神。——《唐书·温彦博传》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殚、竭同义,尽也。)。——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不可殚言。——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又如:殚心竭力(用尽心思,竭尽心力);殚虑(竭尽智虑);殚形(使人和物的状貌完全显现出来)

(4) 灭;尽;毙 [extinguish;put out;destroy]

单(殚)毙其死。——《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鸟兽殚。——张衡《西京赋》

池中鱼为之殚。——《淮南子·说山》

(5) 如:殚残(毁坏灭绝);殚闷(气绝昏倒)

(6) 通“惮”。畏惧 [fear]

六师发逐,百兽骇殚。——汉· 班固《西都赋》

(7) 通“瘅”。病;祸 [fall sick]

斩艾百姓,殚尽大半。——《淮南子·览冥》

常用词组

殚见洽闻、殚竭、殚精竭力、殚精竭虑、殚思极虑

  拼音  jīng   注音  ㄐ一ㄥ   
部首  米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4画  
五笔  OGEG  仓颉  FDQMB  郑码  UFCQ  四角  95927  结构  左右电码  4737  区位  3011  统一码  7CBE  笔顺  丶ノ一丨ノ丶一一丨一丨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精的拼音:jīng(ㄐ一ㄥ)  

⒈ 上好的白米:“食不厌精”。

⒉ 细密的,与“粗”相对:精密。精细。精确。精制。精读。精选。精心。精研。精雕细镂。

⒊ 聪明,思想周密:精悍。精敏。精明。

⒋ 物质中最纯粹的部分,提炼出来的东西:精华。精英。精神(a.指人主观世界,包括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b.内容实质,主要的意义;c.指人表现出来的活力)。

⒌ 人表现出来的活力、生气:精力。聚精会神。无精打采。

⒍ 专一,深入:精诚。精忠。精炼。精湛。精严。

⒎ 雄性动物体内的生殖物质:精子。

⒏ 很、极:精湿。精瘦。精光。

⒐ 完美,最好:精美。精妙。精益求精。

⒑ 明朗,清明:“天精而见景星”。

⒒ 神话传说中的妖怪:精灵(a.鬼怪;b.机灵)。妖精。

⒓ 古同“菁”,花。

统一码

精字UNICODE编码U+7CBE,10进制: 31934,UTF-32: 00007CBE,UTF-8: E7 B2 BE。

精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精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晴䊒

汉英互译

extract、extractive

相关字词

粗、傻

造字法

形声:从米、青声

English

essence; semen; spiri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精的拼音: jīng  

〈词性:名〉

(1) (形声。从米,青声。本义:挑选过的好米,上等细米)

(2) 同本义 [polished rice]

精,择也。——《说文》

鼓筴播精。——《庄子·人间世》

食不厌精。——《论语》

(3) 又如:精凿(舂过的净米);精粲(精米)

(4) 精气 [essence and energy]

祓除其心精也。——《国语·周语》

精也者,气之精者也,气道乃生。——《管子·内业》

天地之精。——《吕氏春秋·慎行论》

二者用精至矣。——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5) 又如:精秀(精华灵秀之气);精气命脉神(生命与血汗。比喻辛苦);精血(精气和血液);精胆(精气);精耀(精气)

(6) 精神;精力 [spirit;energy;vigor]

人死精亡而形存。——《论衡·论死》

(7) 又如:精采(精神,有活力);精舍(学舍、书斋,聚徒讲学的地方);精思(精力和思虑)

(8) 精液 [seminal fluid;semen]

男女构精。——《易·系辞》

(9) 又如:精子;精虫

(10) 精灵;灵魂 [spirit;soul]

血,气之精也;志,意之荣也。——《荀子·赋》

精交接以来往兮。——宋玉《神女赋》

(11) 又如:精爽(灵魂);精魄(精神魂魄);精胆(魂魄,胆量)

(12) 妖怪 [demon;goblin]。如:精人(巫人);精魅(妖精鬼怪)

(13) 指瘦肉 [lean meat]。如:精浇(精肉浇头)

(14) 通“菁”。花 [flower]

将击芙蓉之精。——《文选·宋玉·风赋》

(15) 通“晶”

(16) 星 [star]

辩方位而正则,五精帅而来摧。——张衡《东京赋》

(17) 日月之光 [sunshine;moon light]

精行四时。——《吕氏春秋·圜道》。高诱注:“精,日月之光明也。”

(18) 水晶 [crystal]

哀牢国出水精琉璃。——《后汉书·西南夷传》

(19) 通“情”

(20) 实情 [thetrue state of affairs]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二十一章》

瑕适皆见,精也。——《管子·水地》

(21) 性情 [disposition]

术顺墨而精杂汙,横行天下,虽达四方,人莫不贱。——《荀子·修身》

心精好恶,于事验,谓之性。——《潜夫论·梦列》

词性变化

精的拼音: jīng  

〈词性:形〉

(1) 细致,精密 [fine;precise]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范晔《后汉书》

(2) 又如:精切(精确切当);精造(精工制造);精敏(精细敏捷);精鉴(精细鉴别);精审(精确详实);精的(精确);精备(精密详尽)

(3) 纯洁;纯净 [pure]

精铜铸成。——《后汉书·张衡传》

(4) 又如:精楚(精美,精致漂亮);精比(精纯细密);精真(精粹纯真);精诣(精到。谓学养精粹)

(5) 精诚,专一 [sincere]

中不精者心不治。——《管子·心术》

心意不精。——《淮南子·修务》

夫精念存想。——汉· 王充《论衡》

(6) 又如:精勤(专心勤奋);精虔(精心虔诚;诚心诚意);精志(至诚的心志);精信(精诚信实)

(7) 清朗;光明 [clear;bright]

日月光精。——《汉书·李寻传》

(8) 又如:精芒(光芒);精晃晃(形容光亮);精朗(明亮);精全美玉(比喻纯洁完美的人或事物);精剋(廉明克己);精廉(清廉);精息(明白);精色(鲜明的色泽);精沐(清明。清察明审);精尽(明察详尽)

(9) 锐利 [sharp]

兵精粮多。——《资治通鉴》

兵精足用。

精兵皆在。——《资治通鉴·唐纪》

(10) 又如:精手(精锐的兵卒);精甲(精锐的军队);精劲(精良锐利;精悍勇猛);精勇(精强勇敢;精锐的士兵);精强(精明高强);精刻(精明能干);精乖(聪明乖觉);精记(精明强记)

(11) 精妙,隐微奥妙 [profound]

其知弥精。——《吕氏春秋》

精思附会。(精思:精妙构思。傅会:即附会,铺排开进行组织结构文章。)——《后汉书·张衡传》

(12) 又如:精阐(精妙的阐发);精通;精言(精妙的言辞);精理(精微的义理);精趣(精妙的意趣);精义入神(精研微妙的义理,进入神妙的境界)

精的拼音: jīng  

〈词性:副〉

(1) 甚,很 [extremely;very]

自蔽之精者。——《吕氏春秋·勿躬》。注:“甚也。”

(2) 又如:精湿(很湿,湿得很厉害);精熟(十分熟练)

(3) 全,皆 [all]。如:精乌账(骂人话。真混账;光胡闹);精攮气(光受气);精打光(精光;全无)

精的拼音: jīng  

〈词性:动〉

(1) 深到;精通 [proficient]

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习无不精。

(2) 又如:精习(精深,熟悉);精博(精深广博);精究(精心研究);精洽(精深广博)

(3) 光,袒露着 [be bare]。如:精加精(浑身精光);精腿(光着的腿);精拳(精拳头。空拳,空拳头)

(4) 舂捣使精 [husk rice with pestle or mortar]。如:精凿(舂去谷物的皮壳)

常用词组

精白、精薄、精兵、精兵简政、精彩、精巢、精诚、精诚团结、精赤、精赤条条、精虫、精纯、精粹、精打光、精打细算、精当、精雕细刻、精读、精干、精耕细作、精工、精怪、精管、精光、精悍、精核、精华、精魂、精甲、精简、精进、精警、精矿、精力、精力充沛、精炼、精良、精料、精灵、精馏、精美、精米、精密、精密度、精妙、精明、精明强干、精辟、精品、精奇、精奇古怪、精气、精气神儿、精强力壮、精巧、精窍、精切、精确、精确度、精肉、精锐、精舍、精深、精神、精神病、精神抖擞、精神焕发、精神文明、精审、精湿、精瘦、精熟、精髓、精通、精微、精卫填海、精细、精细入微、精娴、精详、精心、精修、精选、精雅、精严、精研、精盐、精要、精液、精液蛋白、精一、精义、精益求精、精英、精于、精湛、精制、精致、精忠、精装、精壮、精子

  拼音    注音  ㄐ一ˊ   繁体    
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86  SEYY  五笔98  SBYY  仓颉  DNHE  郑码  FYMS  四角  47947  结构  左右电码  2817  区位  2811  统一码  6781  笔顺  一丨ノ丶ノ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极(極)的拼音:jí(ㄐ一ˊ)  

⒈ 顶端,最高点,尽头:登极(帝王即位)。登峰造极。

⒉ 指地球的南北两端或电路、磁体的正负两端:极地(极圈以内的地区)。极圈。北极。阴极。

⒊ 尽,达到顶点:极力。极目四望。物极必反。

⒋ 最高的,最终的:极点。极限。极端。极致。

⒌ 国际政治中指综合国力强,对国际事务影响大的国家和国家集团:多极化趋势。

⒍ 准则:为民立极。

⒎ 疲乏:人极马疲。

⒏ 古同“亟”,急。

⒐ 古同“殛”,杀或罚。

⒑ 副词:表示最高程度:极其。极为(wéi   )。

统一码

极字UNICODE编码U+6781,10进制: 26497,UTF-32: 00006781,UTF-8: E6 9E 81。

极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极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裕極㭲

汉英互译

bally、best、damned、fearfully、mighty、pole、terribly

造字法

形声:从木、及声

English

extreme, utmost, furthest, fina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极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木,亟声。本义:房屋的正梁)

(2) 同本义 [ridgepole]

極,栋也。——《说文》。按,在屋之正中至高处。

万载宫极。——《汉书·天文志》

有夫妻臣妾登极。——《庄子·则阳》。司马注:“屋栋也。”

茂初在 广汉,梦坐大殿,极上有三穗禾, 茂跳取之,得其中穗,辄复失之。——《后汉书·蔡茂传》

(3) 最高的地位 [highest position]

今以三寸之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史记·留侯世家》

(4) 又如:极峰(最高层的官员)

(5) 特指君位 [throne]

建用皇极。——《书·洪范》

(6) 又如:登极(登君位)

(7) 顶点,最高处;最高最远的处所 [top]

不知便可登峰造极不?——《世说新语·文学》

屋极有窗。——清· 方苞《狱中杂记》

(8) 又如:登峰造极;极巅(山顶端);极至(极度,极顶。顶点);极峰(最高层的官员)

(9) 尽头;极限 [extremity]

何使我至于此极也!(极,指最痛苦的地步。)——《孟子·梁惠王上》

至治之极。——《史记·货殖列传》

(10) 又如:极地(绝处);极界(界限);极际(边际,尽头);极尽(终点,尽头);极则必反(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

(11) 地球的南北两端 [pole]。如:极流(从地球南北极移向赤道的潮流);极光;极冠。又指磁体的两端;电源或电器上电流的输入输出端。如:南极;北极;正极;负极

(12) 北极星 [Polaris]

譬众星之环极。——张衡《西京赋》

(13) 又如:极枢(指北极星和天枢星)

(14) 最高准则、标准 [highest norm,highest standard]

莫匪尔极。——《诗·周颂·思文》

立名者,行之极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词性变化

极的拼音:

  

〈词性:副〉

(1) 最,非常,狠,满 [extremely;exceedingly;oumost;very]

初极狭。——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极为神速。——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备极欢洽。——《广东军务记》

极盛于十六世纪。——蔡元培《图画》

(2) 又如:极荷(深深承蒙);极通(很对);极打(狠打,痛打)

极的拼音:

  

〈词性:动〉

(1) 至,到达 [reach]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柳宗元《永州八记》

(2) 极天际地(直达天边,遍及大地。形容广大无边);极天爬地(用尽一切办法);极明(直至天明);极格(及格。达到标准);极海(至海);极晨(直到次日清晨)

(3) 穷尽,竭尽 [exhaust]

平原远而极目兮。——王粲《登楼赋》

不得极夫游之乐。(极,使尽,使动用法。夫,指示代词,那。)——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南极潇湘。——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极力为之。——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4) 极情尽致(感情充沛,神态逼真);极望(尽目所见,放眼远望);极言(尽言无余);极目(穷尽目力,眺望远方)

(5) 深探,穷究 [study deeply]。如:极本穷源(彻底地推究本源);极问(追根问底);极深研几(探讨研究事物的深奥隐微之处)

(6) 通“殛”。惩罚,诛杀 [punish]

子之罪大极重。——《庄子·盗跖》。《尔雅·释言》:殛,诛也。言罪大而诛重也。极、殛古字通。

故至治之国,有赏罚,而无喜怒,故圣人极。——《韩非子·用人》

(7) 又如:极法(极刑。死刑;重刑)

(8) 到达极点 [reach the limit]

感极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极,至多,最多,动词状语。)——《资治通鉴》

极的拼音:

  

〈词性:形〉

(1) 最高的、最远的,达到极点的 [extreme]

地势极而南溟深。——王勃《滕王阁赋》

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司马迁《报任安书》

极天云一线。——清· 姚鼐《登泰山记》

(2) 又如:极塞(遥远荒僻的边塞地区);极处(极高、极远之处);极路(非常遥远的路);极源(远源)。如:极口(满口);极仄(很险的诗韵);极色(黑白两色。白色明度最高,黑色最低,均为无彩色,正好处于两个极端,故称)

(3) 通“亟”。

(4) 急速 [fast]

予不敢不极卒宁王图事。——《书·大诰》

队有急,极发其近者往佐。——《墨子·杂守》

诸侯假之威久而不知极已者殆。——《管子·枢言》

无羽无翼,反复甚极。——《荀子·赋篇》

(5) 又如:极走(急促地奔跑);极言(急忙告诉);极卒(尽快完成)

(6) 着急 [anxiously]。如:极头么花(极头麻花。形容干着急没办法);极切(急切,迫切);极躁(着急)

(7) 儆戒 [respectfully]。如:极戒(儆戒)

(8) 屡次,一再 [repeatedly;again and again]

以极聘于诸侯。——《管子·小匡》

常用词组

极大、极大值、极地、极点、极度、极端、极峰、极锋、极光、极好、极化、极乐世界、极目、极品、极谱、极期、极其、极区、极圈、极图、极望、极限、极小、极刑、极性、极右、极值、极致、极昼

  拼音    注音  ㄌㄩˋ   繁体    
部首  虍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86  HANI  五笔98  HNI  仓颉  YPP  郑码  IHWZ  四角  21231  结构  左上包围电码  1982  区位  3439  统一码  8651  笔顺  丨一フノ一フ丶フ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虑(慮)的拼音:lǜ(ㄌㄩˋ)  

⒈ 思考:考虑。思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⒉ 担忧:顾虑。忧虑。不足为虑。

统一码

虑字UNICODE编码U+8651,10进制: 34385,UTF-32: 00008651,UTF-8: E8 99 91。

虑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虑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onsider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be concerned, worry abou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虑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思,虍(   )声。本义:思虑,谋划)

(2) 同本义 [consider reflect on;think over]

虑,谋思也。——《说文》

非士无与虑国。——《墨子·亲士》

弗虑弗图。——《诗·小雅·雨无止》

礼之中焉,能思索谓之能虑。——《荀子·礼论》

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深谋远虑。——汉· 贾谊《过秦论》

足下更虑之。——《战国策·燕策》

(3) 又如:考虑(思索问题,以便做出决定);虑尽(谋划穷尽);虑佚(思虑放荡失当);虑事多暗(考虑事情不明);虑思(思虑,考虑);虑计(思虑筹划)

(4) 用绳结缀 [knot]

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庄子·逍遥游》

(5) 忧虑 [worry]

虑人逼取。——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将军勿虑。——《资治通鉴》

虑患之具。——苏轼《教战守》

虑戚吾心。——清· 袁枚《祭妹文》

(6) 又如:不足为虑;虑恐(忧虑);虑难(忧虑灾难);虑患(忧虑祸患);虑忆(忧虑,挂念)

(7) 审察,讯察 [try]

大理寺掌折狱详刑,凡罪系者五日一虑。——《唐书·百官志》

(8) 又如:虑免(讯察赦免);虑问(对囚犯进行审问);虑囚(讯察记录囚犯的罪状)

词性变化

虑的拼音:

  

〈词性:名〉

思想;意念 [idea;thought]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诸葛亮《出师表》

衡于虑。——《孟子·告子下》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