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单枪独马的意思

dānqiāng

单枪独马



拼音dān qiāng dú mǎ

注音ㄉㄢ ㄑ一ㄤ ㄉㄨˊ ㄇㄚˇ

解释比喻孤身一人或单独行动。

出处清 蘧园《负曝闲谈》第二回:“他横竖是单枪独马,一无牵挂,当下由杭赴苏,寻找了那位帮带。”

例子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三卷:“你在他们圈子里头,单枪独马,奋不顾身地连闯带挡,实在不容易!”

用法作主语、定语、状语;指独立作战。

感情单枪独马是中性词。

繁体單槍獨馬

近义单枪匹马、单人独马

英语single-handed

俄语без помощи со стороны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dān shàn chán   
注音  ㄉㄢ ㄕㄢˋ ㄔㄢˊ   繁体    
部首  十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UJFJ  仓颉  CWJ  郑码  UDKE  四角  80506  结构  上下电码  0830  区位  2105  统一码  5355  笔顺  丶ノ丨フ一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单(單)的拼音:dān(ㄉㄢ)  

⒈ 不复杂:单纯。简单。单调(diào  )。

⒉ 独一:单独。单一。单词。

⒊ 只,仅:做事单靠热情不够。

⒋ 奇(jī)数的:单日。单号。

⒌ 薄,弱:单薄。

⒍ 衣服被褥只有一层的:单裤。单衣。

⒎ 覆盖用的布:被单。床单。

⒏ 记载事物用的纸片:单据。传单。名单。

⒐ 和尚称禅堂的坐床。

其他字义

单(單)的拼音:shàn(ㄕㄢˋ)  

⒈ 姓。

其他字义

单(單)的拼音:chán(ㄔㄢˊ)  

⒈ 〔单于〕中国古代匈奴君主的称号。

⒉ (單)

统一码

单字UNICODE编码U+5355,10进制: 21333,UTF-32: 00005355,UTF-8: E5 8D 95。

单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单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單単

汉英互译

odd、single

相关字词

双、复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single, individual, only; lon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单的拼音:

(1) 單 chán  

(2) 另见 dān;shàn  

常用词组

单于

基本词义

单的拼音:

dān  

〈词性:形〉

(1) (本义:大)

(2) 同本义 [great]

單,大也。——《说文》。段注:“当为大言也,浅人删言字。如誣加言也,浅人亦删言字。”

明清于单辞。——《书·吕刑》。按,夸诞之辞。

夏禹能单平水土。——《国语·郑语》

王之威亦单矣。——《史记·春申君传》

单埢垣兮。——扬雄《甘泉赋》。注:“大貌。”

(3) 单独 [single]

单足以喻则单。——《荀子·正名》。注:单,物之单名也。”

(4) 又如:单幅门(独扇的门);单跪(弯屈一膝,行半跪之礼。也叫“打千”);单绪(只有一个儿子传宗接代。即单传)

(5) 一个 [one]

单,一也。——《汉书·枚乘传》注

今单车来代之。——《史记·魏公子列传》

(6) 又如:单介(一人;一个);单味(一味菜肴);单民(只身);单幅(单条;条幅)

(7) 孤独;孤立 [solitary;isolated]

令母在后单。——《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8) 又如:孤单(单身无靠;感到寂寞);单孑(只身;个人);单己(只身;个人);单老(孤独无依的老人);单然(孤单的样子);单雄(孤单的雄鸟)

(9) 衣物等单层 [unlined]

庶人单衣。——《礼记·儒行》注

晚成单罗衫。——《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0) 又如:单绞(苍黄色的单衣);单账(单层的账子);单席(一重坐席)

(11) 衣物单薄 [thin]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唐· 白居易《卖炭翁》

(12) 又如:单复(单薄的衣服和厚重的衣服);单虚(单薄空虚);单衾(薄被);单轻(单薄)

(13) 衰弱 [weak]。如:单慧(小有才慧);单寒(身体瘦弱;因衣单而受寒);势单力薄

(14) 简单;单纯 [simple]。如:单陋(简陋);单议(简单的议论);单调

(15) 奇数[odd]。如:单日;单只袜子;单号;单牌(标志五里数的路牌)

词性变化

单的拼音:

dān  

〈词性:名〉

(1) 记事纸条 [bill]。如:菜单;清单

(2) 名册 [list]。如:名单

(3) 一大块布,通常是长方形或椭圆形的棉布或麻布,作为床上用品使用 [sheet]。如:床单

(4) 打横格的、上面记载关于某项交易的记录、保证或指示的条子、散页或卡片[ticket]。如:某种设备的保修单

单的拼音:

dān  

〈词性:副〉

仅,仅仅 [only]。如:单则(只;而);不单

单的拼音:

dān  

<连>

(1) 放在两个数量中间,表示较大的量下附有较小的量,用同“零” [and]。如:一百单八将;二百单九年

(2) 另见 chán;shàn  

常用词组

单摆、单帮、单比、单比例、单兵、单薄、单产、单车、单称判断、单程、单传、单纯、单纯词、单词、单打、单打一、单单、单刀、单刀直入、单丁、单调、单独、单发、单方、单方面、单干、单干户、单杠、单个儿、单挂号、单轨、单寒、单簧管、单机、单机、单季稻、单价、单缣、单间儿、单晶硅、单居、单句、单据、单口、单口相声、单恋、单列、单门独户、单篇、单枪匹马、单人独马、单人舞、单人锣鼓、单弱、单衫,单衫儿、单身、单身汉、单数、单糖、单位、单弦儿、单线、单相思、单向、单行、单行本、单行线、单姓、单眼皮,单眼皮儿、单衣、单一、单音词、单元、单韵母、单只、单字、单子、单作

基本词义

单的拼音:

Shàn  

〈词性:名〉

(1) 地名。单县 [Shan county],在山东省西南部

(2) 姓(春秋有单豹)

(3) 另见 chán;dān  

  拼音  qiāng   注音  ㄑ一ㄤ   繁体    
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SWBN  仓颉  DOSU  郑码  FOYY  四角  48912  结构  左右电码  2847  区位  3925  统一码  67AA  笔顺  一丨ノ丶ノ丶フ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枪(槍)的拼音:qiāng(ㄑ一ㄤ)  

⒈ 刺击用的长矛:长枪。标枪。红缨枪。

⒉ 发射子弹的武器:手枪。步枪。机关枪。枪杀。枪林弹雨。

⒊ 像枪的东西:焊枪。烟枪。

⒋ 两头尖的竹木片,供编篱笆用。

统一码

枪字UNICODE编码U+67AA,10进制: 26538,UTF-32: 000067AA,UTF-8: E6 9E AA。

枪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枪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gun、spear

造字法

形声:从木、仓声

English

spear, lance; gun, rifl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枪的拼音:

槍、鎗 qiāng  

〈词性:名〉

(1) (形声。从木,仓声。本义:二树的枝条互相抵拒)

(2) 古时长柄有尖头的刺击武器 [spear]

枪,歫也。——《说文》。按,歫人之械也。

枪,谓木两 头锐者也。——《苍颉篇》

剡木伤盗曰枪。——《通俗文》

挟其枪刈耨刈。——《国语·齐语》。注:“桩也。”

铁骑突出刀枪鸣。——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枪刺应元。—— 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又如:红缨枪;枪缨(枪上用丝、线等做成的穗状饰物)

(4) 武器名。火铳,火枪;发射子弹的火器。同“鎗” [gun;rifle;firearms]

开枪者。——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枪声隆然。——清· 徐珂《青稗类钞·战事类》

众枪齐发。

发枪之号。

都带着洋枪,还怕什么呢?——《老残游记》

(5) 又如:枪火(指枪支弹药);枪把子(枪柄。比喻权柄);枪材(制作枪柄的木材);枪枝(同“枪支”);枪竿(竖立的枪身);枪疤(枪伤后留下的伤疤);枪珠(炮弹);枪柱(枪上可以推送子弹进枪膛的机件)

(6) 指枪形的东西 [a gun-shape thing]。如:枪蒲(菖蒲);烟枪;茶枪(茶叶的嫩芽);电子枪;注油枪,注干油枪;水泥喷枪;焊枪

(7) 削尖的竹木片 [bamboo or wood chip]。如:枪篱(竹篱笆);枪累(用尖竹木相累而成的藩篱、栅栏)

词性变化

枪的拼音:

qiāng  

〈词性:动〉

(1) 通“抢”。触,撞,碰撞 [knock]

枪榆坊而止。——《庄子·逍遥游》

见狱吏则头枪地。——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2) 又如:枪榆(形容识浅志小,亦指识浅志小的人)

(3) 请人代替考试 [substitute for another during test]。如:枪替

常用词组

枪崩、枪毙、枪刺、枪弹、枪法、枪杆子,枪杆,枪杆儿、枪击、枪机、枪决、枪口、枪榴弹、枪炮、枪杀、枪伤、枪手、枪栓、枪闩、枪膛、枪替、枪筒、枪托、枪械、枪眼、枪衣、枪战、枪支、枪子,枪子儿

  拼音    注音  ㄉㄨˊ   繁体    
部首  犭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QTJY  仓颉  KHLMI  郑码  QMI  四角  45236  结构  左右电码  3747  区位  2232  统一码  72EC  笔顺  ノフノ丨フ一丨一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独(獨)的拼音:dú(ㄉㄨˊ)  

⒈ 单一,只有一个:独唱。独立。独霸。独裁。独创。独特。独辟蹊径(喻独创新风格或新方法)。独具慧眼(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

⒉ 老而无子:鳏寡孤独。

⒊ 难道,岂:“君独不见夫趣(趋)市者乎?”

⒋ 〔独孤〕复姓。

⒌ 语助词,犹“其”:“弃君之命,,独谁受之?”

统一码

独字UNICODE编码U+72EC,10进制: 29420,UTF-32: 000072EC,UTF-8: E7 8B AC。

独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独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lone、by oneself、only、single

造字法

形声:从犭、虫声

English

alone, single, solitary, onl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独的拼音:

  

〈词性:形〉

(1) (形声。从犬,蜀声。犬性好斗,多独居,故字从犬。本义:单独;单一)

(2) 同本义 [lonely;single;only]

独,犬相得而斗也。羊为群,犬为独也。——《说文》。段玉裁注:“犬好斗,好斗则独而不群。”

君子慎其独也。——《礼记·礼器》

儒有特立而独行。——《礼记·儒行》

我独南行。——《诗·邶风·击鼓》

天之生是使独也。——《庄子·养生主》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楚辞·屈原·涉江》

吾以捕蛇独存。——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君今何疾,临路独迟回。——南朝 宋· 鲍照《代放歌行》

不见秘书心若失,百年衰病独登台。——宋· 王安石《怀元度》

(3) 又如:独角兕(   )(一种独角的犀牛);独根孤种(独生子);独幅(性格孤僻,不合群);独脚腿(孤立无援的人) ;独院;独家院

(4) 独特 [only]

圣人所独见,众人焉知其极?——《吕氏春秋·制乐》

(5) 又如:独步(超群出众,独一无二);独拔(超众,特出);独绝(独一无二;无与伦比);独智(过人的才能;独特的智慧);独照(独特的眼光)

词性变化

独的拼音:

  

〈词性:副〉

(1) 独自 [alone;only;all by oneself;singly]。如:独有(独自安慰);独罟(独吞;独占。罟:网的总称);独擅(独揽;独占。擅:拥有;据有);独吃自疴(喻指顾己不顾人,一人独吞。疴:即“屙”,拉屎撒尿);独乐(独自欣赏音乐);独觉(一人独睡);独吟(独自吟诗);独言(一人自言);独笑(独自喜笑;自乐);独专(单独占有);独怀(独自思念);独写(独自抒发);独抚(独自安慰);独说(独自解说);独用(单独使用)

(2) 特,特别地 [very;especially]

(3) 又如:独惨(特惨);独甚(特甚)

(4) 唯独,仅仅 [only]

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谢灵运为 永嘉守,凡 永嘉山水,游历殆遍,独不言此山。—— 宋· 沈括《梦溪笔谈》

不独是城里姓贾的多,外省姓 贾的也不少。——《红楼梦》

别人来得,独你来不得。——周立波《卜春秀》

(5) 又如:独言(只说);独独(唯独;独自一个);独说(唯独喜欢。说,通“悦”);独得(只得到);独惟(唯独;只有);独知(仅一人知道);独树(一株树;一根木);独拍(单掌拍击);独见(坚持己见,固守节操)

(6) 岂,难道 [could it possibly be…;does it mean…]

独为匪民?——《诗·小雅·何草不黄》

相如虽驽,独畏 廉将军哉。——《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兄不能威,独不能断“出”耶?——《聊斋志异》

独的拼音:

  

〈词性:名〉

(1) 无子孙的老人 [old people without off-spring]

老而无子曰独。——《孟子·梁惠王下》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

存幼孤,矜寡独。——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

(2) 又如:鳏寡孤独

(3) 无丈夫的妇女 [widow]

乡族贫者,死亡则为具殡葬,嫠独则助营妻娶。——《后汉书》

(4) 姓

独的拼音:

  

〈词性:动〉

(1) 专断;独裁 [act arbitrarily]

回闻 卫君,其年壮,其行独。——《庄子·人间世》

(2) 又如:独断

常用词组

独霸、独霸一方、独白、独步、独裁、独裁者、独唱、独出心裁、独出一时、独处、独创、独胆、独胆英雄、独当一面、独到、独独、独断、独断独行、独夫、独夫民贼、独个、独根,独根儿、独孤、独家、独角、独角戏、独居、独具慧眼、独具匠心、独具一格、独具只眼、独绝、独揽、独力、独立、独立王国、独立自主、独轮车、独门独户、独门儿、独苗、独木不成林、独木难支、独木桥、独木舟、独幕剧、独女,独女儿、独辟蹊径、独善、独善其身、独擅、独身、独生、独生女、独生子、独树一帜、独特、独体、独吞、独舞、独行、独行其是、独秀、独秀峰、独眼龙、独一无二、独语、独院儿、独占、独占鳌头、独子、独自、独奏

  拼音    注音  ㄇㄚˇ   繁体    
部首  马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3画  
五笔86  CNNG  五笔98  CGD  仓颉  NVSM  郑码  XA  四角  77127  结构  单一电码  7456  区位  3477  统一码  9A6C  笔顺  フ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马(馬)的拼音:mǎ(ㄇㄚˇ)  

⒈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马匹。骏马。马到成功。马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

⒉ 大:马蜂。马勺。

⒊ 姓。

统一码

马字UNICODE编码U+9A6C,10进制: 39532,UTF-32: 00009A6C,UTF-8: E9 A9 AC。

马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马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gee、horse、horseflesh、neddy、steed、equine

造字法

原为象形

English

horse; surname; KangXi radical 187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马的拼音:

  

〈词性:名〉

(1)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2)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horse]。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马说》

(3) 又如:马伯乐(相马的人);马首(属马的人);马牌子(官府养马的伕役,他们身上都挂有腰牌作凭证);马曹(官署名。专门管马);马圈(养马的地方);马祭(祭祀马神);马绊(系马用的绳子);马褐(马的护衣);马祸(马的异象。古代以为灾变之兆);马图(传说中龙马背负出水的图)

(4) “码”的古字。古代用 以计算的筹码。近世也用以计数 [code]

为胜者立马。——《礼记·投壶》

(5) 又如:马子(筹码)

(6) 姓

词性变化

马的拼音:

  

〈词性:动〉

(1) 〈词性:方〉∶发怒时把脸拉长像马脸 [draw face]。如:马起面孔叫他们出去

(2) 驾着马 [take horse;control a horse]

裘马过世家。——《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裘马扬扬

马的拼音:

  

〈词性:形〉

大的[big]。如:马道(大路);马包(被包。中间开口、两旁可以塞进东西的长布袋);马船(大型官船);马溜子船(航行速度较快的大船)

常用词组

马鞍、马鞍形、马帮、马鞭、马弁、马表、马鳖、马兵、马泊六、马不停蹄、马步、马车、马齿苋、马褡子、马达、马大哈、马刀、马到成功、马德里、马灯、马店、马队、马贩子、马房、马蜂、马蜂窝、马夫、马革裹尸、马褂、马号、马号、马赫、马赫数、马后炮、马虎、马甲、马架、马缰绳、马嚼铁、马嚼子、马脚、马厩、马驹、马具、马可·波罗、马克思、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马口铁、马裤、马快、马拉松、马力、马列、马铃薯、马六甲海峡、马笼头,马勒、马路、马骡、马马虎虎、马匹、马屁、马屁精、马前卒、马群、马赛克、马上、马上比武、马勺、马市、马嘶、马首、马首是瞻、马术、马蹄、马蹄铁、马蹄形、马桶、马头琴、马尾松、马戏、马歇尔计划、马靴、马衣、马扎、马掌

成语首拼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