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担雪填井的意思

dānxuětiánjǐng

担雪填井



拼音dān xuě tián jǐng

注音ㄉㄢ ㄒㄩㄝˇ ㄊ一ㄢˊ ㄐ一ㄥˇ

解释见“担雪塞井”。

出处《五灯会元·智海平禅师法嗣·净因继成禅师》:“大似担雪填井,傍若无人。”

例子催趱各处径调军马前去策应,正如担雪填井一般。《水浒传》第八三回

用法作谓语、定语;比喻徒劳无功。

感情担雪填井是贬义词。

繁体擔雪填井

近义担雪填河

英语fill up a well with snow--make a futile effort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dān dàn dǎn   
注音  ㄉㄢ ㄉㄢˋ ㄉㄢˇ   繁体    
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RJGG  仓颉  QAM  郑码  DKA  四角  56010  结构  左右电码  2137  区位  2103  统一码  62C5  笔顺  一丨一丨フ一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担(擔)的拼音:dān(ㄉㄢ)  

⒈ 用肩膀挑:担水。

⒉ 承当,负责:担负。担任。担当。担待(a.原谅;b.担当责任)。担重任。担风险。

其他字义

担(擔)的拼音:dàn(ㄉㄢˋ)  

⒈ 挑东西的用具,多用竹、木做成:扁担。

⒉ 一挑东西:担子。勇挑重担。

⒊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一担等于一百斤。

⒋ 量词,用于成担的东西:一担水。

其他字义

担的拼音:dǎn(ㄉㄢˇ)  

⒈ 同“掸”。

统一码

担字UNICODE编码U+62C5,10进制: 25285,UTF-32: 000062C5,UTF-8: E6 8B 85。

担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担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揭撣擔笪

汉英互译

dan、picul

造字法

形声:从扌、旦声

English

carry, bear, undertak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担的拼音:

dān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詹声。本义:用肩挑)

(2) 同本义 [carry on a shoulder pole]

儋,何也。从人,詹声。以背曰负,以肩曰儋。——《说文》。字亦作“擔”。

担,负也。——《字林》

担囊行取薪。——曹操《苦寒行》

负书担橐。——《战国策·秦策一》

(3) 又如:肩不能担,手不能提;担戴(肩挑头顶)

(4) 背负 [carry on one's back]。如:担簦(背着伞)

(5) 承当,承担 [take upon]

吾担悲也。——清· 林觉民《与妻书》

(6) 又如:分担(担负一部分);担承(承担);担扶(担当;扶助);担杜(有能力承担责任的人);担干系(担干纪。负责任)

(7) 另见 dàn  

常用词组

担保、担不是、担沉重,担沉重儿、担承、担待、担当、担负、担搁、担架、担惊、担惊受怕、担名,担名儿、担任、担受、担心、担忧、担子

基本词义

担的拼音:

dàn  

〈词性:名〉

(1) 扁担和挂在两头的东西 [carrying pole and the loads on it]

负担荷以丈尺兮。——《楚辞·哀时命》。注:“荷曰担。”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宋· 欧阳修《归田录》

(2) 又如:挑担;担仗(行李担子。亦作“担脚”,“担杖”);担头(货担两头;一挑东西);货郎担

(3) 轿子 [sedan]。如:担舆(肩舆)

(4) 肩负的责任 [burden;load]。如:重担(沉重的担子,比喻繁重的责任)

词性变化

担的拼音:

dàn  

〈词性:量〉

(1) 中国重量单位。旧制一百斤为一担,今以百市斤为一市担 [a unit of weight (=50 kilograms)]

但闻行路吟新诗,不叹举家无担石。——李颀《别梁鍠》

(2) 用于计成挑的东西 [a load of]。如:一担柴;两担米

(3) 另见 dān  

常用词组

担担面、担子

  拼音  xuě   注音  ㄒㄩㄝˇ   
部首  雨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FVF  仓颉  MBSM  郑码  FVXB  四角  10177  结构  上下电码  7185  区位  4909  统一码  96EA  笔顺  一丶フ丨丶丶丶丶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雪的拼音:xuě(ㄒㄩㄝˇ)  

⒈ 天空中飘落的白色结晶体,多为六角形,是天空中的水蒸气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雪花。雪山。雪中送炭(喻在别人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

⒉ 洗去,除去:报仇雪恨。为国雪耻。平反昭雪。

⒊ 擦拭:“晏子独笑于旁,公雪涕而顾晏子”。

⒋ 姓。

统一码

雪字UNICODE编码U+96EA,10进制: 38634,UTF-32: 000096EA,UTF-8: E9 9B AA。

雪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雪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䨮彐

汉英互译

grue、snow

造字法

形声:从雨、彗省声

English

snow; wipe away shame, aveng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雪的拼音: xuě  

〈词性:名〉

(1) (会意。从雨,从彗,彗( huì  )省声。本义: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到摄氏零度以下时,就有部分凝结成冰晶,由空中降下,叫做雪)

(2) 同本义 [snow]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小雅·采薇》

春洩气为雨,雨凝为雪。——谢惠莲《雪赋》题注引《五经通训》

平地尺为大雪。——《左传·隐公九年》

麻衣如雪。——《诗·曹风·蜉虫游》

[孟冬之月]行秋令,则雪霜不时,小兵时起,土地侵削。——《礼记·月令》

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杜甫《北征》诗

(3) 又如:雪案萤窗(比喻勤学苦读);雪里鸿(即雪泥鸿爪);雪浪纸(一种有波浪形暗纹的宣纸)

〈词性:形〉

(1) 借喻白色 [white]

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唐·杜牧《鹭鸶》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

(2) 又如:雪厾(白银);雪练(色泽像雪白的绢一样);雪花银(白银);雪肌(白细如雪的肌肤);雪色(白色)

〈词性:形〉

(1) 比喻高洁 [noble and unsillied]

松品落落,雪格索索。——前蜀· 贯休《送姜道士归南岳》

一别高人又十年,霜筋雪骨健依然。——宋· 杨万里诗

松品落落,雪格索索。——唐· 贯休《送姜道士归南岳》

(2) 又如:雪格(比喻高洁的品格);雪淡(态度淡漠,不热心)

(3) 姓

词性变化

雪的拼音: xuě  

〈词性:动〉

(1) 下雪 [snow]

于时始雪,五处俱贺。——《世说新语》

(2) 又如:雪夜访普(宋太祖赵匡胤曾于雪夜到大臣赵普家商谈国事的故事);雪峰(积雪的山峰);雪云(降雪的阴云)

(3) 洗刷,昭雪 [wipe out;rehabilitate]

大夫种辅翼 越王勾践而为之报怨雪耻。——《淮南子·氾论》

(4) 又如:雪正(昭雪更正);雪谤(洗雪污蔑之词)

(5) 擦净;揩干 [wipe]

黍者,非饭之也,以雪桃也。——《韩非子》

有言不可道,雪泣忆兰芳。——唐· 李白《自溧水道哭王炎》

(6) 又如:雪泣(揩拭眼泪);雪除(清除);雪烦(消除烦闷);雪涕(拭泪);雪桃(拭桃)

常用词组

雪白、雪豹、雪暴、雪崩、雪冰、雪车、雪尘、雪耻、雪堤、雪貂、雪堆、雪盖、雪糕、雪恨、雪花、雪茄、雪晶、雪镜、雪卷、雪壳、雪栏、雪里红,雪里蕻、雪亮、雪盲、雪泥鸿爪、雪片、雪橇、雪桥、雪青、雪山、雪上加霜、雪水、雪松、雪线、雪冤、雪原、雪照云光、雪中送炭

  拼音  tián zhèn   注音  ㄊ一ㄢˊ ㄓㄣˋ   
部首  土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  FFHW  仓颉  GJBC  郑码  BELO  四角  44181  结构  左右电码  1050  区位  4478  统一码  586B  笔顺  一丨一一丨丨フ一一一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填的拼音:tián(ㄊ一ㄢˊ)  

⒈ 把空缺的地方塞满或补满:填塞。填补。填充。填空(kòng   )。义愤填膺。

⒉ 在空白表格上按项目写:填表。填词。

⒊ 形容声音巨大:填然。

其他字义

填的拼音:zhèn(ㄓㄣˋ)  

⒈ 古同“镇”,使安定。

统一码

填字UNICODE编码U+586B,10进制: 22635,UTF-32: 0000586B,UTF-8: E5 A1 AB。

填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填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塡鎮

汉英互译

fill、fill in、stuff、writ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土、真声

English

fill in, fill up; make goo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填的拼音: tián  

〈词性:动〉

(1) (形声。从土,真声。本义:充塞)

(2) 同本义 [fill;stuff]

填,塞也。——《说文》

填坑满谷。——《史记·司马相如传》

填如也。——《荀子·大略》

宾客亦填门。——《汉书·郑当时传》

负草填之。——《资治通鉴》

门人弟子填其室。——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填塞门户。——《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填馅(填空;代替);填引(加引);填坑满谷(塞满坑谷);填街(充塞街道);填咽(充满空间);填盈(充满);填宫(古代犯官家属没入宫廷);填门(填户。形容登门人多);填噎(堵塞,拥挤)

(4) 填写,写入 [write;fill in]。

(5) 如:填纳税表;填报(填写上报);填造(填写编制);填红(旧时官员用红笔填写年月日);填具(填写具呈);填画(填写描画)

(6) 补充 [replenish]。

(7) 如:填替(补充代替);填纳(补缴)

(8) 涂饰,涂抹 [paint]。

(9) 如:填金;填白(在瓷器的深色图案中填月白色瓷);填漆

(10) 通“颠”。跌落 [fall]。

(11) 如:填笮(颠仆困顿);填死(送死);填仆(倾跌仆倒)

词性变化

填的拼音: tián  

〈词性:副〉

(1) 白白 [in vain;to no purpose]。

(2) 如:填限(白白作出牺牲);填送(把财物白白送人);填嗓(把财物白白送人);填还(白送;填补)

常用词组

填补、填仓、填充、填词、填堵、填发、填方、填房、填缝、填格子、填沟壑、填空、填料、填满、填密、填平、填塞、填实、填食、填写、填鸭、填鸭式灌输、填膺、填字谜

基本词义

填的拼音: zhèn  

(1) 通“镇”。安定 [pacify]

上患吴、 会稽轻悍,无壮王以填之。——《史记》

(2) 。又如:填填(端整稳固貌);填卫(镇守,守卫);填监(镇守统领);填压(用强力压制;镇服)

(3) 另见 tián  

  拼音  jǐng   注音  ㄐ一ㄥˇ   
部首  二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FJK  仓颉  TT  郑码  BDND  四角  55000  结构  单一电码  0064  区位  3014  统一码  4E95  笔顺  一一ノ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井的拼音:jǐng(ㄐ一ㄥˇ)  

⒈ 人工挖成的能取出水的深洞。水井。临渴掘井。

⒉ 形状像井的:天井。油井。

⒊ 整齐,有秩序:井然。井井有条。

⒋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⒌ 姓。

统一码

井字UNICODE编码U+4E95,10进制: 20117,UTF-32: 00004E95,UTF-8: E4 BA 95。

井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井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丼宑

汉英互译

well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well, mine shaft, pi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井的拼音: jǐng  

〈词性:名〉

(1) (象形。金文字形,外象井口,中间一点表示井里有水。本义:水井)

(2) 同本义 [well]

改邑不改井。——《易·井》

井道。——《易·杂卦》传

宿息井树。——《周礼·野庐氏》。注:“井,共饮食。”

为其井匽。——《周礼·官人》

坐井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韩愈《原道》

(3) 又如:井池(井口旁储水的小池);井鱼(井中的鱼。比喻见识短浅);井养(井水源源不断,供人饮用。比喻领受别人的好处、恩惠);井华(清早初汲的井水);井干(井上木栏干)

(4) 形似水井的坑穴 [sth. in the shape of a well]。如:井灶(四川、云南等地煎制井盐的工场);井椁(即椁。因其形方中空似井,故称);井场(钻井采油的工作场地)

(5) 井田 [square-fields]

六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孟子·滕文公下》

(6) 又如:井税(古代田税的一种);井地(即井田);井里制(即井田制);井邑田(即井田);井径(田间小路)

(7) 相传古制八家为井。引申为人口聚居地;乡里;家宅 [hometown]

背井离乡,卧雪眠霜。——马致远《汉宫秋》

(8) 又如:井里(邑里,乡里);井庐(古代井田制,八家共一井,因用以指井田和房舍);井曲(里巷;里弄);井屋(农舍,村落)

(9) 污水池 [cesspool]。 如: 井匽(排除污水秽物的水池和水沟)

(10) 比喻法度;条理 [law and institutions]

井,法也。节也。言法制居人,令节其饮食,无穷竭也。——《风俗通》

井,共德之地也。——《易·系辞》

井井兮其有理也。——《荀子·儒效》

(11) 又如:井井(形容整齐,有条理);井井有方(形容有条理、有办法);井井有法(有条理、有法度);井井有绪(井井有序。有条理,有秩序)

(12) 井宿 [constellation’s name]。如:井木犴(星宿名;二十八宿中的井宿,传说是一种像野狗的猛兽);井宿(星宿名。二十八宿中朱鸟七宿的第一宿。也称“东井”、“鹑首”。有星八颗,属双子座);井冠(井宿。因其位于朱雀七宿之首,故称);井星(即井宿);井络(井宿区域;井宿的分野)

(13) 市街 [street]

处商必就市井。——《管子·小筐》

因井为市,故言市井。——《白虎通》

(14) 又如:井邑(市井与乡里);井市(做买卖的市街。古代因井为市,故称);井陌(街道);井闾(里井里巷)

词性变化

井的拼音: jǐng  

〈词性:动〉

(1) 汲水于井 [draw water from a well]

织纺井臼。(井,用如动词;汲井水。)——清· 周容《芋老人传》

(2) 划定井田 [divide square-fields]

井衍沃。(在肥地上划定井田。)——《左传》

井的拼音: jǐng  

〈词性:形〉

形容整齐 [orderly;neat]。如:秩序井然;井径(整齐的小路);井井有条

常用词组

井底之蛙、井冈山、井灌、井架、井井有条、井孔、井口、井喷、井然、井然有序、井绳、井田制、井蛙、井位、井斜、井盐、井中求火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