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刀刀见血的意思

dāodāojiànxiě

刀刀见血



拼音dāo dāo jiàn xiě

注音ㄉㄠ ㄉㄠ ㄐ一ㄢˋ ㄒ一ㄝˇ

解释比喻说话厉害。

出处古立高《隆冬》:“口尖舌利,刀刀见血,把人们的火都拱起来了。”

例子这样做真是刀刀见血,直指要害

用法作宾语、定语;比喻说话厉害。

感情刀刀见血是中性词。

繁体刀刀見血

近义切中要害、针针见血

英语speak sharply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dāo   注音  ㄉㄠ   
部首  刀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2画  
五笔  VNT  仓颉  SH  郑码  YD  四角  17220  结构  单一电码  0430  区位  2122  统一码  5200  笔顺  フ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刀的拼音:dāo(ㄉㄠ)  

⒈ 用来切、割、斩、削、砍、刺、铡的工具:刀子。刀兵。刀法。剪刀。镰刀。

⒉ 中国的纸张计量单位:一刀合一百张。

⒊ 古代的一种钱币,因其形如刀故称:刀币。

⒋ 姓。

统一码

刀字UNICODE编码U+5200,10进制: 20992,UTF-32: 00005200,UTF-8: E5 88 80。

刀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刀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刂釖刁

汉英互译

falchion、reamer、sword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knife; old coin; measur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刀的拼音: dāo  

〈词性:名〉

(1) (象形。小篆字形,象刀形。汉字部首之一。本义:古代兵器名)

(2) 同本义 [knife;soldier's sword;sabre]

刀,兵也。象形。——《说文》

刀,到也,以斩伐到其所乃击之也。——《释名》

刀光照塞月,阵色明如昼。——唐· 崔国辅《从军行》

(3) 又如:刀枪;刀兵;刀瘢(刀伤的瘢痕)。

(4) 泛指用来斩、割、切、削、砍、铡的工具 [knife]

中刑用刀锯。——《国语·鲁语》

有斧钺刀墨之民。——《国语·周语》

帝自捉刀立床头。——《世说新语·容上》

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后汉书·列女传》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聊斋志异·狼三则》

(5) 又如:刀锯(古代的刑具。割刑用刀,刖刑用锯);刀环(刀头的环);刀墨(古黥刑。先用刀在额头上刻划,然后再染上墨);刀斧手(刽子手;又指持刀拿斧、准备捉拿后杀人的军士)

(6) 形状像刀的东西 [sth.shaped like a knife]。如:冰刀;刀圭(指古代量取药物的小匙)

(7) 即刀币 [knife money],中国的一种古钱币,其形如刀

余刀布。——《荀子·荣辱》。注:“钱也。”

及金刀龟贝。——《汉书·食货志》。注:“谓钱币也。利于刀”。注:“名钱为刀者,以其利于民也。”

(8) 又如:刀儿(古代钱币的通称。因其形状如刀,故有此称)

(9) 通“舠”。小船 [boat]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诗·卫风·河广》

(10) 姓

词性变化

刀的拼音: dāo  

〈词性:量〉

通常以一百张(一百页)纸为一刀 [one hundred sheets of paper]。如:我买了两刀

常用词组

刀把,刀把儿,刀把子,刀靶儿、刀背、刀笔、刀笔吏、刀币、刀兵、刀叉、刀刀见血、刀法、刀锋、刀耕火种、刀工、刀光剑影、刀具、刀锯、刀口、刀片、刀枪、刀枪不入、刀鞘、刀切、刀刃、刀山剑林、刀山火海、刀伤、刀削面、刀子、刀子嘴、刀俎

  拼音  dāo   注音  ㄉㄠ   
部首  刀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2画  
五笔  VNT  仓颉  SH  郑码  YD  四角  17220  结构  单一电码  0430  区位  2122  统一码  5200  笔顺  フ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刀的拼音:dāo(ㄉㄠ)  

⒈ 用来切、割、斩、削、砍、刺、铡的工具:刀子。刀兵。刀法。剪刀。镰刀。

⒉ 中国的纸张计量单位:一刀合一百张。

⒊ 古代的一种钱币,因其形如刀故称:刀币。

⒋ 姓。

统一码

刀字UNICODE编码U+5200,10进制: 20992,UTF-32: 00005200,UTF-8: E5 88 80。

刀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刀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刂釖刁

汉英互译

falchion、reamer、sword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knife; old coin; measur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刀的拼音: dāo  

〈词性:名〉

(1) (象形。小篆字形,象刀形。汉字部首之一。本义:古代兵器名)

(2) 同本义 [knife;soldier's sword;sabre]

刀,兵也。象形。——《说文》

刀,到也,以斩伐到其所乃击之也。——《释名》

刀光照塞月,阵色明如昼。——唐· 崔国辅《从军行》

(3) 又如:刀枪;刀兵;刀瘢(刀伤的瘢痕)。

(4) 泛指用来斩、割、切、削、砍、铡的工具 [knife]

中刑用刀锯。——《国语·鲁语》

有斧钺刀墨之民。——《国语·周语》

帝自捉刀立床头。——《世说新语·容上》

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后汉书·列女传》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聊斋志异·狼三则》

(5) 又如:刀锯(古代的刑具。割刑用刀,刖刑用锯);刀环(刀头的环);刀墨(古黥刑。先用刀在额头上刻划,然后再染上墨);刀斧手(刽子手;又指持刀拿斧、准备捉拿后杀人的军士)

(6) 形状像刀的东西 [sth.shaped like a knife]。如:冰刀;刀圭(指古代量取药物的小匙)

(7) 即刀币 [knife money],中国的一种古钱币,其形如刀

余刀布。——《荀子·荣辱》。注:“钱也。”

及金刀龟贝。——《汉书·食货志》。注:“谓钱币也。利于刀”。注:“名钱为刀者,以其利于民也。”

(8) 又如:刀儿(古代钱币的通称。因其形状如刀,故有此称)

(9) 通“舠”。小船 [boat]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诗·卫风·河广》

(10) 姓

词性变化

刀的拼音: dāo  

〈词性:量〉

通常以一百张(一百页)纸为一刀 [one hundred sheets of paper]。如:我买了两刀

常用词组

刀把,刀把儿,刀把子,刀靶儿、刀背、刀笔、刀笔吏、刀币、刀兵、刀叉、刀刀见血、刀法、刀锋、刀耕火种、刀工、刀光剑影、刀具、刀锯、刀口、刀片、刀枪、刀枪不入、刀鞘、刀切、刀刃、刀山剑林、刀山火海、刀伤、刀削面、刀子、刀子嘴、刀俎

  拼音  jiàn xiàn   注音  ㄐ一ㄢˋ ㄒ一ㄢˋ   繁体    
部首  见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MQB  仓颉  BHU  郑码  LR  四角  77212  结构  上下电码  6015  区位  2891  统一码  89C1  笔顺  丨フノ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见(見)的拼音:jiàn(ㄐ一ㄢˋ)  

⒈ 看到: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

⒉ 接触,遇到:怕见风。见习。

⒊ 看得出,显得出:见效。相形见绌。

⒋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见上。见下。

⒌ 会晤:会见。接见。

⒍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见解。见地(见解)。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⒎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见外。见教。见谅(原谅我)。见笑(被讥笑)。

其他字义

见(見)的拼音:xiàn(ㄒ一ㄢˋ)  

⒈ 古同“现”,出现,显露。

⒉ 古同“现”,现存。

统一码

见字UNICODE编码U+89C1,10进制: 35265,UTF-32: 000089C1,UTF-8: E8 A7 81。

见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见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ppear、catch sight of、meet with、opinion、refer to、see、view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see, observe, behold; perciev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见的拼音:

jiàn  

〈词性:动〉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目”,下面是“人”。在人的头上加只眼睛,就是为了突出眼睛的作用。本义:看见,看到)

(2) 同本义 [see;catch sight of]

见,视也。——《说文》

未见君子。——《诗·周南·汝坟》

利见大人。——《易·乾》

见龙在田。——《易·乾》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礼记·大学》

见而不见,闻而不闻。——《韩非子·主道》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乐府诗集·木兰诗》

见两小儿辩斗。——《列子·汤问》

儿童相见不相识。——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虎见之。——唐· 柳宗元《三戒》

歧王宅里寻常见。—— 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 又如:见雌雄(看到结果);见人(见证人);见喜(出痘疹的忌讳说法);见不过(看不惯;见不得);见头知尾(比喻聪明透顶)

(4) 进见;会见 [meet;call on]

往见楚王。—— 晋· 干宝《搜神记》

见蔡桓公。——《韩非子·喻老》

扁鹊复见。

正见清河。——《世说新语·自新》

(5) 又如:见驾(参见皇帝);见面挂脚(古时风俗新娘拜见公婆和诸姑姊妹时,所奉上作为见面礼的刺绣鞋面);见礼(朝见之礼)

(6) 遇到;碰见 [come into contact with;be exposed to]

宋华父 督见 孔父之妻于路。——《左传·桓公元年》

(7) 又如:这种药怕见光;见齿(露齿而笑);见顾(光顾);见难(遇到危难);见礼(受到礼遇)

(8) 指死——主要用于口语中 [kick]。如:见阎王

(9) 听到 [listen]

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东揖 山东隆准公。—— 李白《梁甫吟》

(10) 又如:见说(听说);见话(听说,听讲)

(11) 观察;知道;了解 [observe;know]

道在不可见。——《韩非子·主道》

本无辞辇意,岂见入空官。——李贺《感讽》

(12) 又如:见几(明察事物细微的倾向);见知(知道);见便(识相;知趣)

(13) 比试;较量 [match]。如:见高低;见阵(交战,对阵);见仗(交战)

词性变化

见的拼音:

jiàn  

〈词性:名〉

(1) 看法,见解 [opinion]

敢陈愚见。——《晋书·王浑传》

(2) 又如:依我之见;政见;我见;各抒己见;各执己见;固执己见;主见

(3) 见识 [view]。如:浅见;偏见;见趣(见识情趣);见短(见识短浅)

见的拼音:

jiàn  

〈词性:助〉

(1) 表示被动,相当于“被” [be+过去分词]

不见保。——《孟子·梁惠王上》

见犯乃死。——《汉书·李广苏建传》

诚恐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悲独见病。——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2) 又如:见笑于人;见笑于人;见重于当时;见执(被捉拿);见罔(被诬陷枉屈);见害(被害);见款(承蒙款待)

(3) 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对我怎么样

见辱问于长者。——唐· 李朝威《柳毅传》

(4) 又如:见告;见示;见教

(5) 用在动词后表示结果。如:碰见;闻见;听见

见的拼音:

jiàn  

〈词性:形〉

(1) 现有的 [available]。如:见力(现有的兵力);见子(现有的儿子);见兵(现有的士兵);见卒(现有的士卒)

(2) 明显的 [visible]。如:见证;见人(证人)

(3) 〈词性:方〉∶每 [every]

贤弟若如此,见常也显你的好处。——《水浒传》

(4) 又如:见常(平常);见年(每年);见天见地(每天);见天见晚(每日每夜)

(5) 另见 xiàn  

常用词组

见爱、见报、见背、见财起意、见长、见称、见到、见得、见地、见多识广、见方、见访、见风使帆、见风是雨、见缝插针、见缝就钻、见怪、见怪不怪、见鬼、见好、见机、见骥一毛、见教、见解、见景生情、见老、见棱见角、见利忘义、见猎心喜、见马克思、见貌辨色、见面、见面礼、见钱眼开、见情、见仁见智、见上帝、见识、见事生风、见死不救、见所未见、见天、见兔放鹰、见兔顾犬、见外、见危授命、见微知萌、见微知著、见闻、见习、见习生、见下文、见贤思齐、见效、见笑、见笑大方、见新、见义勇为、见异思迁、见于、见责、见长、见证、见证人、见罪

基本词义

见的拼音:

xiàn  

〈词性:动〉

(1) “现”的古字。显现;出现;实现 [appear]

见,示也。——《广雅》

见龙在田。——《易·乾》。注:“出潜离隐,故曰见。”

情见力屈。——《汉书·韩信传》

图穷而匕首见。——《战国策·燕策》

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上》

见于孔子——《论语·季氏》

其末立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有虹见于玉堂。——《三国演义》

有时见日。——吴均《与朱元思书》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 又如:见影(现形;发觉);见得(显得)

(3) 介绍,推荐 [recommend]

见其二子焉(让他两个儿子出见子路。见通“现”,使……现。焉,于之,向子路)。——《论语·微子》

见我于王。——《墨子·公输》

词性变化

见的拼音:

xiàn  

〈词性:形〉

(1) (“现”的古字)

(2) 现有;现成 [available;ready-made]

军无见粮。——《史记》

(3) 又如:见采(可以立即拿出来的赌注);见钱(现钱)

(4) 现在 [now]

况且见赌着利物哩,他如何肯让?——《二刻拍案惊奇》

供状人刘玉娘,见年三十五岁。—— 元· 孟汉卿《魔合罗》

(5) 又如:见前(眼前);见年(当年);见世报(当世就受到报应)

(6) 另见 jiàn  

  拼音  xiě xuè   注音  ㄒ一ㄝˇ ㄒㄩㄝˋ   
部首  血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TLD  仓颉  HBT  郑码  MLKA  四角  27102  结构  单一电码  5877  区位  4910  统一码  8840  笔顺  ノ丨フ丨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血的拼音:xuè(ㄒㄩㄝˋ)  

⒈ 人或动物体内循环系统的不透明液体,大多为红色,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味咸而腥:血型。血脂。血压。血糖。血迹。血汗。血泪。血洗。血书。血雨腥风。血海深仇。

⒉ 人类因生育而自然形成的关系:血统。血缘。

⒊ 喻刚强热烈:血性。血气方刚。

其他字义

血的拼音:xiě(ㄒ一ㄝˇ)  

⒈ 义同“血”(xuè),用于口语。多单用,如“流了点儿血”。也用于口语常用词,如“鸡血”、“血块子”。

统一码

血字UNICODE编码U+8840,10进制: 34880,UTF-32: 00008840,UTF-8: E8 A1 80。

血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血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汉英互译

blood、hemo、lifeblood

造字法

指事:从皿,“丿”像血形,表示器皿中盛血

English

blood; radical number 143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血的拼音: xiě  

〈词性:名〉

(1) [口]∶“血”( xuè  )的口语读音(多单用) [blood]。如:鸡血;血块子;血沥沥(血淋淋);血唬零喇(血糊淋粒。血淋淋的);血胡同(血湖同。于人丛中杀出的血路);血糊突(流血很多,像粥样);血渌渌(鲜血淋漓);血心(忠心;热忱);血的教训;流了一点血,不要紧

(2) 另见 xuè  

常用词组

血豆腐、血糊糊、血淋淋、血晕

基本词义

血的拼音: xuè  

〈词性:名〉

(1) (指事。小篆字形,从皿,“一”象血形。表示器皿中盛的是血。本义:牲血,供祭祀用)

(2) 同本义。后泛指血液 [blood]

血,祭所荐牲血也。——《说文》

取其血膋。——《诗·信南山》。笺:“血以告杀也。”

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周礼·大宗伯》

血祭盛气也。——《礼记·郊特性》

叩其鼻以血社也。——《公羊传·僖公十九年》

原野厌人之肉,川谷流人之血。——汉· 扬雄《法言》

(3) 又如:狗血喷头;贫血;呕心沥血;心血;血海的干系(关系非常重大的责任);血映征袍(喻战斗激烈);血肉蹀躞(死尸阻路,只能小步慢行)

(4) 指妇女的月经 [menses]

今常见怀胎七八个月而生子者,但以血止为度。——张介宾《景岳全书》

(5) 又如:血分(妇女的经血);经血;血崩(经血过多)

(6) 悲痛的泪水 [grieved tears]

老夫哭爱子,日暮千行血。——唐· 顾况《伤子》

乘马班如,泣血涟如。——《易·屯》

(7) 又如:血泪

(8) 血脉 [blood vessel]

气血俱动。——唐· 李朝威《柳毅传》

词性变化

血的拼音: xuè  

〈词性:动〉

(1) 用鲜血涂沾 [paint with blood]

兵可毋血刃而俱罢。——《汉书》

(2) 又如:血刃(血沾刀口。谓杀戮);血衣(沾血的衣服);血花(飞溅的鲜血);血点,血踪(犹血迹)

(3) 杀伤,杀害 [kill]

挥直刃以血其邪者。——唐· 沈光《李白酒楼记》

(4) 又如:血风肉雨(形容剧烈残酷的搏斗或屠杀);血场(指战场);血沟(条状的流血伤口)

(5) 染,涂 [dye]

血的拼音: xuè  

〈词性:形〉

(1) 指有血缘关系的近亲。亦指血缘、血统 [be related by blood]

亲附疏,割犯血。——汉· 扬雄《太玄》

(2) 又如:血叔(嫡亲的叔父);血胄(后裔);血胤(同一血统的子孙后代;犹血统);血嗣(指子孙);血属(有血缘关系的亲属)

(3) 喻赤诚 [sincere]。如:血气之勇(指一时感情冲动而产生的勇气)

(4) 喻红色 [red]

杜鹃灿烂,血艳夺目。——《徐霞客游记》

俄有赤龙长千余丈,雷目血舌。——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又如:血殷(暗红);血旗(指红旗);血紫(紫红色)

(6) 另见 xiě  

常用词组

血癌、血案、血本、血崩、血沉、血仇、血蛋白、血滴虫、血点、血窦、血管、血海、血海深仇、血汗、血红、血红蛋白、血花、血环、血迹、血祭、血浆、血竭、血口、血口喷人、血库、血亏、血泪、血淋淋、血流、血流漂杵、血流如注、血瘤、血路、血脉、血尿、血泊、血气、血气方刚、血亲、血清、血球、血肉、血肉横飞、血肉相连、血色、血史、血书、血栓、血水、血田、血统、血污、血吸虫、血洗、血细胞、血象、血小板、血腥、血型、血性、血胸、血压、血压计、血液、血液病、血衣,血衫、血印、血友病、血雨、血郁、血缘、血缘关系、血晕、血晕、血债、血战、血账、血证、血肿、血渍、血族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