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倒栽葱的意思

dàozāicōng

倒栽葱



拼音dào zāi cōng

注音ㄉㄠˋ ㄗㄞ ㄘㄨㄥ

解释指栽跟斗时头先着地,即栽得很重。比喻一次惨重的失败。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3回:“照脊梁一拳,打个不提备,跌了一个倒栽葱,把一个小孩子也丢在路边啼哭。”

例子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54回:“延锡也跌做一个倒栽葱。”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感情倒栽葱是中性词。

繁体倒栽蔥

英语head foremost(fall head over heels; head first)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dǎo dào   注音  ㄉㄠˇ ㄉㄠˋ   
简体部首  亻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0画  
繁体部首  人部  
五笔  WGCJ  仓颉  OMGN  郑码  NHKD  四角  22200  结构  左右电码  0227  区位  2125  统一码  5012  笔顺  ノ丨一フ丶一丨一丨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倒的拼音:dǎo(ㄉㄠˇ)  

⒈ 竖立的东西躺下来:摔倒。墙倒了。倒塌。倒台。打倒。卧倒。

⒉ 对调,转移,更换,改换:倒手。倒换。倒车。倒卖。倒仓。倒戈。

其他字义

倒的拼音:dào(ㄉㄠˋ)  

⒈ 位置上下前后翻转:倒立。倒挂。倒影。倒置。

⒉ 把容器反转或倾斜使里面的东西出来:倒水。倒茶。

⒊ 反过来,相反地:倒行逆施。反攻倒算。倒贴。

⒋ 向后,往后退:倒退。倒车。

⒌ 却:东西倒不坏,就是旧了点。

统一码

倒字UNICODE编码U+5012,10进制: 20498,UTF-32: 00005012,UTF-8: E5 80 92。

倒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倒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lose down、collapse、converse、fall、inverse、move backward、pour

相关字词

正、顺

造字法

形声:从亻、到声

English

fall over; lie down; take turn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倒的拼音: dǎo  

〈词性:动〉

(1) (形声。从人,到声。本义:倒下)

(2) 同本义 [fall]

对此欲倒东南倾。——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 又如:倒头(躺下睡觉;死亡);倒路(亦路倒。死在路上);倒卓(倒栽);倒断(山倒锁断);倒指(屈指,屈指计算);倒路死(诅咒人死在路上);倒床(卧倒在床上)

(4) 失败,败落[fail;be on the decline]

于今日卿等门户倒矣。——《三国志·曹爽传》

(5) 又如:倒灶(倒霉);倒扁儿(向人挪借钱财或货以应急需);倒满(倒霉;晦气)

(6) 导致法律上的破产 [bankrupt]。如:银行倒了;倒账(倒闭,破产);倒盆(倒闭);倒风(大批倒闭)

(7) 移动;替换 [move;replace]。如:颠倒是非;颠倒黑白;颠三倒四;倾箱倒箧;排山倒海;倒票(倒换银票);倒替(轮换);倒包(冒名顶替)

(8) 停止;中断 [stop]。如:倒断(倒顿。休止,间断,完结;决断;了断;清楚)

(9) 坍塌;垮台 [collapse]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10) 又如: 倒口子(决口);倒溃(倒塌崩溃);倒坏(倒塌崩坏)

(11) 将货物或商店企业作价给人 [sell out]

我东头街上谈家当铺折了本,要倒于人。——《儒林外史》

(12) 又如:倒盘(把全店存货作价盘售);倒本(赚回本钱)

(13) 另见 dào  

常用词组

倒把、倒败、倒班、倒闭、倒毙、倒仓、倒槽、倒茬、倒车、倒蛋、倒伏、倒戈、倒戈卸甲、倒海翻江、倒换、倒嚼,倒噍、倒买倒卖、倒卖、倒霉、倒霉、倒弄、倒手、倒塌、倒台、倒坍、倒腾、倒替、倒胃口、倒卧、倒卧、倒下、倒休、倒爷、倒运、倒灶、倒账

基本词义

倒的拼音: dào  

〈词性:动〉

(1) 上下、前后颠倒 [put upside down;be upside down;be inverted]

倒筴侧龟于君前。——《礼记·曲礼》

倒影江中。——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2) 又如:倒序(颠倒次序);倒用印(将印信颠倒使用);倒错(颠倒错乱);倒景(倒影);倒三不着两(行事无准则,颠三倒四)

(3) 向相反方向移动 [reverse;move backwards]

酒酣渴月使倒行。——李贺《秦王饮酒》

(4) 又如:倒车;倒回(退却;倒退);倒兵(掉转武器向己方攻击);倒仰(仰面跌倒);倒跟脚(指脚跟向后突出)

(5) 将容器倾斜或反转,使里面的东西出来 [pour out;empty]

倒杯开水

倒垃圾

(6) 又如:倒熟话(重复老一套的话);倒囷(尽出仓里的贮米);倒垃圾

(7) 浇铸 [cast]。如: 倒一锭银子; 倒铧叶子

词性变化

倒的拼音: dào  

〈词性:副〉

(1) 表示跟一般情理相反 [on the contrary;instead]

不曾与天下分忧,倒来苦害俺这里百姓。——《陈州粜米》

(2) 又如:倒不得(岂肯);妹妹倒比姐姐高

(3) 表示跟事实相反 [indicating the notion that the matter is not as one thinks]。如:你说得倒简单,你试试看

(4) 表示出乎意料 [indicating unexpectedness]。如:有这样的事?我倒要听听(表示不相信)

(5) 表示让步 [indicating concession]。前一小句与后一小句之间常用“就是、可是、但是、不过”等呼应。如:质量倒挺好,就是价钱贵点儿

(6) 用于追问或催促 [indicating an urging or questioning]。如:你倒说说看

(7) 另见 dǎo  

常用词组

倒背如流、倒背手,倒背手儿、倒彩、倒插门、倒车、倒春寒、倒刺、倒打一耙、倒放、倒粪、倒挂、倒灌、倒果为因、倒过儿、倒睫、倒开、倒空、倒苦水、倒立、倒流、倒赔、倒数、倒数、倒锁、倒贴、倒退、倒相、倒[立]像、倒行逆施、倒叙、倒悬、倒悬之急、倒影、倒栽葱、倒映、倒置、倒转、倒装、倒装句、倒座儿

  拼音  zāi   注音  ㄗㄞ   
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FASI  仓颉  JID  郑码  EH  四角  43950  结构  右上包围电码  2707  区位  5252  统一码  683D  笔顺  一丨一一丨ノ丶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栽的拼音:zāi(ㄗㄞ)  

⒈ 移植:栽树。栽植。栽花。栽培。

⒉ 安上,插上:栽绒。栽赃。

⒊ 秧子,可以移植的植物的幼苗:桃栽。树栽子。

⒋ 跌倒:栽跟头。

⒌ 指失败或出丑。

统一码

栽字UNICODE编码U+683D,10进制: 26685,UTF-32: 0000683D,UTF-8: E6 A0 BD。

栽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栽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fall、frame、grow、impose、insert、plant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to cultivate, plant; to care for plant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栽的拼音: zāi  

〈词性:动〉

(1) (形声本义:筑墙立板)

(2) 同本义 [erect board]

栽,筑墙长版也。——《说文》。古筑墙之法,既度其广轮,先植桢于两头,又植干于两边,而后横施版于干内,以绳束干,实土筑之,一版竣,则层累而上,五版为堵。

庚寅栽。——《左传·定公元年》

里而栽。——《左传·哀公元年》。注:“设版筑也。”

凡土功…水昏正而栽。——《左传》。杜预注:“谓今十月,定昏星而中,于是树板干而兴作。”

(3) 种植 [grow;cultivate;plant]

栽,种也。——《广韵》

故栽者培之。——《礼记·中庸》

花木成畦手自栽。——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4) 又如:栽树;栽莳(栽种,移植);栽接(栽培接种)

(5) 安上 [install;insert;stick in]。如:栽排(安排);栽派(安排)

(6) 使固定在竖直位置上(如像、路标、匾) [erect]。如:栽电线杆子

(7) 捏造假证嫁祸于清白无罪的人 [frame]

哥啊,不要栽人吗?——《西游记》

(8) 又如:栽陷(栽赃陷害);栽上罪名;栽害(诬害);栽人(捉弄人,陷害人);栽划(犹栽诬);栽埋(犹栽赃)

(9) 跌;摔 [tumble;fall]

我何苦叫他栽我一下呢?——《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10) 又如:栽了一交;栽更头(栽跟头);栽斤斗(栽跟头);栽倒(跌倒、摔倒)

(11) 办某事失败 [suffer a setback]。如:这趟买卖栽了跟头,赔了两万元

词性变化

栽的拼音: zāi  

〈词性:名〉

(1) 秧子,可以移植的植物幼苗 [seedling]

朱草之茎如针,紫芝之栽如豆。——《论衡·初禀》

(2) 又如:桃栽;栽蘖(幼苗。嫩芽)

常用词组

栽跟头、栽培、栽绒、栽赃、栽植、栽种、栽子

  拼音  cōng   注音  ㄘㄨㄥ   繁体    
部首  艹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  AQRN  仓颉  TPKP  郑码  ERSW  四角  44332  结构  上中下电码  5523  区位  2048  统一码  8471  笔顺  一丨丨ノフノノ丶丶フ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葱的拼音:cōng(ㄘㄨㄥ)  

⒈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圆筒状,中空,茎叶有辣味,是常用的蔬菜或调味品,兼作药用,品种很多:大葱。小葱。

⒉ 〔葱头〕a.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有扁球形鳞,白色或略带紫红色,可食;b.这种植物的鳞茎。亦称“洋葱”。

⒊ 青色:葱翠。葱白。葱绿。葱茏(形容草木青翠茂盛)。葱郁。郁郁葱葱。

统一码

葱字UNICODE编码U+8471,10进制: 33905,UTF-32: 00008471,UTF-8: E8 91 B1。

葱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葱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蔥䓗

汉英互译

shallot

造字法

形声:从艹、从心、匆声

English

scallions, leeks, green onion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葱的拼音:

cōng  

〈词性:名〉

(1) (形声。从艸,悤( cōng  )声。本义:葱,一种蔬菜)

(2) 有圆筒状中空叶的植物之一 [onion]。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圆筒形,中空,鳞茎圆柱形,开小白花。种类很多。可作蔬菜或调味品,亦可作药用

蔥,蔥菜也。——《说文》

葱有冬春二种,有胡葱、木葱、山葱,二月别小葱,六月别大葱,夏葱曰小,冬葱曰大。——《齐民要术》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青绿色 [green]。如:葱青(淡淡的青绿色);葱茜(葱倩。青绿色)

常用词组

葱葱、葱翠、葱花、葱黄、葱绿、葱头、葱郁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