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大题小作的意思

xiǎozuò

大题小作



拼音dà tí xiǎo zuò

注音ㄉㄚˋ ㄊ一ˊ ㄒ一ㄠˇ ㄗㄨㄛˋ

解释将磊韪写成小文章。比喻把重大问题当作小事情来处理。

出处老舍《读〈套不住的手〉》:“这篇作品不是小题大作,而是大题小作,篇幅不长,而意义很大。”

例子周作人《鬼的生长》:“姑且大题小作,略陈管见。”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故意做作。

感情大题小作是中性词。

繁体大題小作

反义小题大做

英语make a long story short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dà dài tài   
注音  ㄉㄚˋ ㄉㄞˋ ㄊㄞˋ   
部首  大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3画  
五笔  DDDD  仓颉  K  郑码  GD  四角  40800  结构  单一电码  1129  区位  2083  统一码  5927  笔顺  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大的拼音:dà(ㄉㄚˋ)  

⒈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⒉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⒊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⒋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⒌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⒍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⒎ 时间更远:大前年。

⒏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⒐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其他字义

大的拼音:dài(ㄉㄞˋ)  

⒈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

⒉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其他字义

大的拼音:tài(ㄊㄞˋ)  

⒈ 古通“太”。

⒉ 古通“泰”。

统一码

大字UNICODE编码U+5927,10进制: 22823,UTF-32: 00005927,UTF-8: E5 A4 A7。

大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大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ig、great、bigness、greatness

相关字词

造字法

象形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大的拼音: dài  

〈词性:名〉

(1) 见“大夫”、“大王”

(2) 用同“代”。世代 [generation]

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

(3) 另见   

常用词组

大城、大夫、大黄、大王

基本词义

大的拼音:   

〈词性:形〉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本义:大小的“大”)

(2) 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规模、程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big;large;great]

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古文大也,籀文介,改古文亦象人形。凡大人、大夫、太子、太君,皆尊词。——《说文》

遵彼大路兮。——《诗·郑风·遵大路》

大有。——《易》。释文:“大有,包容丰富之象。”

大报天而主日也。——《礼记·郊特牲》。

其朝践用两大尊。——《周礼·司尊彝》。司农注:“大,古之瓦尊。”

而祭大山之邑也。——《谷梁传·桓公元年》

然后会于大庙。——《礼记·祭统》。注:“始祖庙也。”

大,小大也。——《广韵》

奠高山大川。——《书·禹贡》

古田常上请爵禄而行之群臣,下大斗斛而施于百姓。——《韩非子·二柄》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列子·汤问》

忽一人大呼。——《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一只大口袋;山上的大白楼;大浸(大水);大美(大功德,大功业);大蔡(大龟);大泉(大钱)

(4) 年辈较长或排行第一的 [senior;eldest]

大兄言办饭,大嫂言视马。——汉乐府《孤儿行》

诸葛恢大女适太尉 庾亮儿。——《世说新语·方正》

(5) 又如:大妇(长子之妻);大宗(宗法社会以嫡系长房为“大宗”;余子为小宗)

(6) 重要,重大 [important;main]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诸葛亮《出师表》

愿牢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资治通鉴》

(7) 又如:大头脑(主脑;主旨);大八丈(大人物);大柄(大权);大趣(大旨;主要的旨趣)

(8) 德高望重的 [be of noble character and high prestige;with great virtue and high prestige]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王年小而位大。——《世说新语·排调》

利见大人。——《易·乾》

(9) 又如:大操(高尚的操守);大贤(才德超群的人)

(10) 超过一般 [heavy;strong;loud]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世说新语·贤缓》

(11) 学识渊博的 [be learned;have great learning]

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孟子·尽心上》

(12) 规模大 [general;main;major]

胡人大入塞。——《淮南子·人间训》

公子乃置酒大会宾客。——《史记·魏公子列传》

(13) 又如:大手术;大反攻

(14) 性质严重 [serious]

欺君不忠,母病不孝,不忠不孝,其罪莫大。——《世说新语·政事》

(15) 尊称对方的事物 [your]。敬语。如:大作;尊姓大名

(16) 用在时令、时间或节日前表示强调。如:大白天;大清早;大喜的日子

词性变化

大的拼音:   

〈词性:副〉

(1) 达到很广范围或很高程度,大肆 [greatly;fully]

约以连兵大举。——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此臣所课大患也。——宋· 苏轼《教战守》

(2) 又如:大长志气;大吃一惊;大大增加;大办农业

(3) 很,太,非常 [very]

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论语·雍也》

大谩,愿闻其要。——《庄子·天道》

告之以大古,教之以至顺。——《荀子·非十二子》

少年大骇。——《聊斋志异·促织》

门者答揖大喜奔出。——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又如:不大好;不大舒服;大肯(非常愿意)

(4) 经常 [often]——加“不大”则表示不经常 [not often]。如:不大吃面;不大回家

(5) 前天或后天的前一天或后一天 [further ahead or behind]。如:大前天;大后天

大的拼音:   

〈词性:名〉

(1) 大人 [adult;grown-up]

刘道生日夕在事,大小殊快。——《世说新语·赏誉》

小大稽首。——《诗·小雅·楚茨》

(2) 大小 [size]

今年杀诸贼奴,当取金印如斗大。——《世说新语·尤悔》

(3) 〈词性:方〉∶父亲 [father]。如:俺大叫俺来上海看看你

(4) 〈词性:方〉∶指伯父或叔父 [uncle]。如:俺三大是个劳模

(5) 姓

大的拼音:   

〈词性:动〉

(1) 长大 [be brought up]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世说新语·言语》

(2) 超过 [surpass]

亦无大大王。——《战国策·秦策二》

(3) 另见 dài  

常用词组

大阿哥、大安、大巴、大把、大坝、大白、大白菜、大白话、大白鼠、大伯、大伯子、大败、大班、大班、大半、大半、大半天、大包大揽、大包干、大宝、大杯、大本营、大笔、大笔、大便、大别山、大兵、大饼、大伯、大脖子病、大不过、大不敬、大部、大部分、大部头、大步流星、大材,大才、大材小用、大插屏、大吵大闹、大车、大澈大悟、大臣、大城市、大吃八喝、大吃大喝、大吃一惊、大处落墨、大处着眼、大吹大擂、大慈大悲、大错特错、大打出手、大大咧咧、大胆、大刀会、大刀阔斧、大盗、大道、大道理、大德、大纛、大敌、大敌当前、大抵、大地、大帝、大典、大殿、大调、大东亚共荣圈、大动干戈、大动肝火、大动脉、大豆、大都、大都、大肚子、大度、大端、大多、大多数、大恩大德、大儿、大而化之、大而无当、大发慈悲、大发雷霆、大发议论、大凡、大饭店、大方、大方、大方之家、大放悲声、大放厥辞、大粪、大风、大风、大风大浪、大佛阁、大夫、大府、大父、大副、大腹便便、大概、大哥、大哥大、大个子、大个子、大公无私、大功、大功告成、大恭、大姑子、大家、大鼓、大故、大褂、大观、大官、大管家、大闺女、大锅饭、大过、大过、大海、大海捞针、大寒、大河、大壑、大喊大叫、大好、大号、大亨、大哄大嗡、大红大绿、大红大紫、大吼、大后方、大后年、大后天、大户、大花脸、大哗、大话、大换班、大换血、大患、大荒、大会、大伙、大祸临头、大惑不解、大吉大利、大计、大家、大家、大家畜、大家风范、大家闺秀、大家庭、大家族、大驾、大江、大将军、大将、大匠、大脚、大叫、大较、大教堂、大街、大街小巷、大节、大劫、大捷、大姐、大解、大襟、大惊失色、大惊小怪、大酒大肉、大舅、大舅子、大局、大举、大举、大决、大军、大郡、大楷、大考、大客车、大口、大块头、大块文章、大快人心、大款、大魁、大括号、大浪、大捞一把、大牢、大老板、大老粗、大老婆、大老爷、大礼、大礼拜、大礼堂、大理石、大吏、大力、大力士、大连、大殓、大梁、大量、大林寺、大龄、大楼、大陆、大陆、大路、大卵石、大乱、大吕、大略、大略、大伦、大妈、大麻、大麦、大忙、大忙季节、大帽子、大媒、大门、大米、大面、大面儿上、大名、大名鼎鼎、大命、大谬不然、大模大样、大漠、大母、大男大女、大难不死、大难临头、大内、大逆不道,大逆无道、大年、大娘、大娘子、大炮、大批、大辟、大片、大破大立、大起大落、大企业、大气、大气层、大器、大器晚成、大千世界、大钱、大前儿、大前年、大墙、大巧若拙、大秦珠、大青年、大晴天、大庆、大庆、大秋、大曲、大去、大权、大权独揽、大权旁落、大权在握、大人、大人物、大仁、大肉、大儒、大扫除、大嫂、大杀风景、大厦、大少爷、大少爷作风、大赦、大婶儿、大声疾呼、大失所望、大师、大师傅、大使、大使馆、大事、大事记、大事夸张、大是大非、大势、大势所趋、大势已去、大手大脚、大手笔、大手术、大寿、大书、大书特书、大暑、大数、大帅、大率、大水、大肆、大肆攻击、大苏、大堂、大题小作、大体、大体、大田、大厅、大庭广众、大同、大同、大同小异、大统、大头,大头儿、大头针、大团结、大团圆、大碗茶、大腕、大王、大尉、大汶口文化、大无畏、大悟、大西洋、大媳妇、大喜、大喜、大喜过望、大戏、大仙、大弦、大贤、大显身手、大显神通、大宪、大限、大相径庭、大小、大小姐、大小子、大校、大笑、大笑、大写、大昕、大兴、大兴安岭、大兴土木、大猩猩、大刑、大型、大行、大行星、大行政区、大幸、大姓、大兄弟、大熊猫、大熊座、大修、大选、大学、大学生、大丫头、大雅之堂、大烟、大烟鬼、大言、大言、大言不惭、大雁、大洋、大洋洲、大样、大摇大摆、大爷、大业、大姨、大姨子、大义、大义凛然、大义灭亲、大意、大意、大印、大用、大有、大有可为、大有人在、大有文章、大有希望、大有作为、大愚、大雨如注、大狱、大员、大院、大约、大月、大跃进、大运河、大杂烩、大杂院、大灶、大斋、大战、大张旗鼓、大张声势、大张挞伐、大丈夫、大杖则走、大旨、大志、大治、大致、大致、大智、大智若愚、大中丞、大众、大洲、大轴子、大主教、大专、大专院校、大篆、大字、大字报、大自然、大宗、大总统、大作

  拼音    注音  ㄊ一ˊ   繁体    
部首  页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5画  
五笔  JGHM  仓颉  AOMBO  郑码  KAIG  四角  61808  结构  左下包围电码  7344  区位  4466  统一码  9898  笔顺  丨フ一一一丨一ノ丶一ノ丨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题(題)的拼音:tí(ㄊ一ˊ)  

⒈ 写作或讲演内容的总名目:题目。主题。话题。题材。题旨。

⒉ 练习或考试时要求解答的问题:试题。问答题。

⒊ 写上,签署:题名。题字。题壁。题诗。题辞。题跋。

⒋ 姓。

统一码

题字UNICODE编码U+9898,10进制: 39064,UTF-32: 00009898,UTF-8: E9 A2 98。

题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题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inscribe、problem、subject、title、topic

造字法

形声:从页、是声

English

forehead; title, headline; them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题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页( xié  ),是声。页,头。本义:额头)

(2) 同本义 [front]

题,额也。——《说文》

雕题交趾。——《礼记·王制》

赤眉圆题。——《汉书·司马相如传》

夫加之以衡扼,齐之以月题。——《庄子·马蹄》。释文引司马崔云:“月题,马额上当颅如月形者也。”

文题白身,名曰孟极。——《山海经·北山经》

雕题黑齿。——《楚辞·招魂》

连缓耳,琐雕题。——《后汉书·杜笃传》

(3) 《雕题交阯》——《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

(4) 又如:题注(以头额撞击);黑牛白题(黑牛白额)

(5) 物品的前端或顶端 [end] 堂高数仞,榱题数尺。——《孟子》

(6) 又如:榱题(屋檐的椽头。榱,椽子)

(7) 题目;标题 [subject;title;examination question]

臣尝私习此赋,请试他题。——脱脱等《宋史》

(8) 又如:试题(考试时让应考者作答的问题);题头(标题,篇目);题意(题目的旨意);题号(标题名称);题位(题目的要求,作文的规则)

(9) 书签;标签 [label]

委之在深箧,蠹鱼坏其题。——唐· 李白《感兴八首》

(10) 标志 [mark]

欲垦荒田,先立表题。——《晋书》

(11) 奏章。明、清两代公文用语之一。又指上奏 [memorial to the throne]。

(12) 如:题参(参奏;奏本弹劾);题本(上奏章);题估(清代公文用语);题奏(题本用奏本);题留(清代公文用语);题补(清代公文用语);题销(上奏报销);题请(上奏呈请)

词性变化

题的拼音:

  

〈词性:动〉

(1) 书写;题署 [inscribe]

题名其上。——明· 魏学洢《核舟记》

(2) 又如:题赞(在书画上题写几句有关的话或留作纪念的话);题款(署名或题字在书画上);题诗(作诗。题在书画,器物或墙壁之上);题叶(在叶上题诗);题署(签署,书写文书封筒;题壁(在壁上题诗写字))

(3) 谈及 [mention]

且把闲话休题。——《水浒传》

(4) 又如:休题旧事;题说(说起)

(5) 品评;评论 [review]

一经品题,便作佳士。——李白《与韩荆州书》

(6) 又如:题拂(评论,标榜);题品(品评。也作题评);题评(品评。同题品)

(7) 鸣;叫 [cry]

遍青山,题经子杜鹃。——明· 汤显祖《牡丹亭》

常用词组

题跋、题壁、题材、题词、题解、题名、题目、题签、题外、题旨、题注、题字

  拼音  xiǎo   注音  ㄒ一ㄠˇ   
部首  小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3画  
五笔  IHTY  仓颉  NC  郑码  KO  四角  90000  结构  单一电码  1420  区位  4801  统一码  5C0F  笔顺  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小的拼音:xiǎo(ㄒ一ㄠˇ)  

⒈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不及一般或不及所比较的对象,与“大”相对:小雨。矮小。短小精悍。

⒉ 范围窄,程度浅,性质不重要:小事。小节。小题大作。小打小闹。

⒊ 时间短:小坐。小住。

⒋ 年幼小,排行最末:小孩。

⒌ 谦辞:小弟。小可。小人(a.谦称自己,指地位低;b.指人格卑鄙的人;c.指子女;d.小孩儿)。

⒍ 妾:小房。

统一码

小字UNICODE编码U+5C0F,10进制: 23567,UTF-32: 00005C0F,UTF-8: E5 B0 8F。

小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小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small、little、smallness

相关字词

大、老

造字法

象形:像沙粒形

English

small, tiny, insignifican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小的拼音: xiǎo  

〈词性:形〉

(1) (象形。据甲骨文,象沙粒形。小篆析为会意。从八,从|。本义:细;微。与“大”相对)

(2) 同本义 [small;little;minor]。形容事物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不及一般的或不及比较的对象

小,物之微也。——《说文》

小往大来。——《易·泰》。疏:“阴生消耗,故称小。”

彼所小言尽人毒也。——《庄子·列御寇》。注:“细巧入人为小言。”?

嘒彼小星。——《诗·召南·小星》

受小球大球。——《诗·商颂·长发》

怨不在大,亦不在小。——《书·康诰》

(3) 又如:小鹿儿(喻指因紧张而剧烈跳动的心脏);小录(新科进士的题名录);小伙伙(小巧,娇小);小话(短小的故事或寓言);小单拱儿(手推车);小唱(由乐器协奏的歌曲)

(4) 通“少”。年幼 [young]

朝廷之事,小者不毁。——《韩非子·饬令》

小妹语曰。——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龙君小女。——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又如:小孽障(小孩子);小猴子(小孩);小堂名(旧时为婚丧喜庆雇用的由小孩组成的乐队);小娘子(侍女;侍儿);小娘儿(妓女);小鬼头(小孩子);小妮子(婢女;女孩子)

(6) 稍,略 [slightly;a little]

汔可小康。——《诗·大雅·民劳》

汔可小安。

汔可小休。

小不如意。——宋· 苏轼《教战守》

(7) 又如:小傲怄儿(带有一点玩笑意味的抬杠);小节不足(不顺心;不能称心如意);小厮扑(徒手对打);小意儿(小殷勤);小有(稍有一些)

(8) 将近 [nearly]

归了包堆花了小一百,还剩四百来块。——老舍《骆驼祥子》

(9) 又如:小日中(将近中午的时候);我今年小(奔)六十了

(10) 用在姓、名、排行等之前,表示爱称 [young brother]。如:小冤家(年轻情人之间的昵称)

(11) 狭隘;低窄 [narrow-minded;narrow]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书·仲虺之诰》

(12) 又如:小狭(狭窄);小国(地狭人少之国);小榻(狭小的卧具)

(13) 低微 [humble]

不辞小官。——《孟子》

(14) 又如:小喽罗(对绿林兵卒的称呼);小道儿(不正当的途径;邪门歪道)

(15) 指邪恶卑鄙 [bad]。如:小利(即“小李”。扒手);小佞(才智低下而卑谄善辩者)

(16) 短暂;暂时 [for a short time]。如:小别(暂别;暂时居住);小眠(小憩;暂眠);小留(暂时挽留;暂时留止)

词性变化

小的拼音: xiǎo  

〈词性:名〉

(1) 年幼的人。引申为小辈 [young]

无小无大。——《诗·鲁颂·泮水》

小大稽首。——《诗·小雅·楚茨》

(2) 又如:妻小;上有老,下有小

(3) 妾,小老婆 [concubine]

要送你到冯家去,给 冯老太爷做小。—— 巴金《家》

(4) 又如:小老母(妾;姨太太);小星(妾);小娘(妾);小家婆(小老婆);小浑家(小老婆)

(5) 微细的事物 [small matters]

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

(6) 又如:小关头目(无关紧要的事);小隙(小矛盾;小怨)

(7) 小人,品质不高的人 [mean man]

愠于群小。——《诗·邶风·柏舟》

见群小满屋,都无相避意。——《世说新语·容止》

(8) 又如:小人(指强盗)

小的拼音: xiǎo  

〈词性:代〉

自称的谦词 [I]。如:小子(对自己的谦称;话本或旧小说作者的自称谦辞);小东儿(小小东道;请客的主人)

小的拼音: xiǎo  

〈词性:动〉

轻视,小看 [look down upon]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 班固,伯仲之间耳,而 固小之。—— 曹丕《典论》

又如:小不起(不能小看);小瞧(犹小看,轻视)

常用词组

小把戏、小白菜[儿]、小白脸儿、小百货、小班、小半、小半活、小报、小报告、小杯、小辈、小本经营、小便、小便池、小辫儿、小辫子、小不点儿、小菜、小餐馆、小舱、小册子、小差、小产、小肠、小抄儿、小潮、小车、小乘、小吃、小吃部、小齿、小翅、小丑、小船、小窗、小春、小葱拌豆腐、小聪明、小错、小打小闹、小打扮儿、小大人儿、小袋、小旦、小刀、小刀会起义、小道、小道消息、小弟、小点、小调、小东西、小动作、小肚鸡肠、小肚子、小队、小恩小惠、小儿、小儿科、小贩、小房、小纺、小费、小分队、小妇人、小腹、小钢炮、小格、小工、小恭、小姑、小姑子、小广播、小鬼、小孩儿、小寒、小号、小合唱、小花脸、小话儿、小汇报、小惠、小活儿、小伙子、小集团、小家碧玉、小家庭、小家子、小家子气、小建、小将、小角、小脚、小脚女人、小轿车、小节、小结、小姐、小解、小金库、小襟、小径、小九九,小九九儿、小舅子、小句、小开、小楷、小看、小康、小康、小考、小可、小客车、小坑、小筐、小来小去、小老虎、小老婆、小礼、小吏、小两口、小量、小令、小流氓、小瘤、小绺、小龙、小炉、小炉儿匠、小路、小旅馆、小轮、小萝卜头、小麦、小卖、小卖部、小满、小毛、小毛头、小帽,小帽儿、小米、小米面,小米面儿、小绵羊、小民、小名[儿]、小命儿、小拇指、小脑、小妮子、小年、小娘、小娘子、小妞儿、小农、小农经济、小女子、小爬虫、小派别、小跑、小朋友、小品、小品文、小气、小气鬼、小气候、小器、小器、小前提、小钱、小瞧、小巧、小巧玲珑、小青年、小秋、小秋收、小区、小曲、小曲儿、小圈子、小犬、小人、小人、小人书、小人物、小日子、小儒、小商贩、小商品、小生、小生产、小时、小时候,小时候儿、小食、小市民、小世界、小事、小叔子、小暑、小竖子、小数、小数点、小说、小说家、小睡、小厮、小苏打、小溲、小算盘、小提琴、小题大作、小天地、小天使、小帖儿、小艇、小童、小偷、小偷小摸、小偷小摸、小头目、小头小脑、小腿、小玩意儿、小王子、小我、小巫见大巫、小五金、小息、小媳妇,小媳妇儿、小戏、小虾、小先生、小相、小小不然、小小不言、小小说、小小子,小小子儿、小鞋,小鞋儿、小写、小心、小心、小心谨慎、小心眼儿、小心翼翼、小信未孚、小行星、小型、小性儿、小兄弟、小修、小婿、小学、小学而大遗、小学生、小雪、小阳春、小样、小妖精、小咬、小业主、小夜曲、小衣、小姨儿、小姨子、小意思、小意思、小引、小鱼、小雨、小月、小月、小灶[儿]、小站、小照、小镇、小指、小注、小传、小篆、小资产阶级、小子、小字、小字辈、小卒、小组

  拼音  zuò   注音  ㄗㄨㄛˋ   
简体部首  亻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7画  
繁体部首  人部  
五笔  WTHF  仓颉  OOS  郑码  NMID  四角  28211  结构  左右电码  0155  区位  5587  统一码  4F5C  笔顺  ノ丨ノ一丨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作的拼音:zuò(ㄗㄨㄛˋ)  

⒈ 起,兴起,现在起:振作。枪声大作。

⒉ 从事,做工:工作。作息。作业。

⒊ 举行,进行:作别(分别)。作乱。作案。作战。作报告。

⒋ 干出,做出,表现出,制造出:作恶(è  )。作弊。作梗。作祟。作态。作色。作为。作难。作奸犯科(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⒌ 当成,充当:作罢。作保。作伐(做媒人)。作壁上观(人家交战,自己站在营垒上看,喻坐观别人成败)。

⒍ 创造:创作。写作。作曲。作者。

⒎ 文艺方面的成品:作品。不朽之作。

⒏ 同“做”。

⒐ 旧时手工业制造加工的场所:作坊。

⒑ 从事某种活动:作揖。作弄。作死。

统一码

作字UNICODE编码U+4F5C,10进制: 20316,UTF-32: 00004F5C,UTF-8: E4 BD 9C。

作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作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㑅乍胙

汉英互译

act as、do、make、pretend、regard as、be delivered of、fashion

English

make; work; compose, write; act, perform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作的拼音: zuō  

〈词性:名〉

(1) 作坊,手工业工场 [workshop]

明帝方修宫室而节气不合,…而 礼径至所作,不复重奏,称诏罢民。——《三国志·魏志》

(2) 又如:作房(作坊);作分(作坊);木工作;油漆作;洗衣作

(3) 另见 zuò  (除作坊外,其余都读 zuò  )

常用词组

作坊

基本词义

作的拼音: zuò  

〈词性:动〉

(1) (会意。从人,从乍。人突然站起为作。甲骨文字形,象衣领初作的形状。本义:人起身)

(2) 同本义[get up]

作,起也。——《说文》

明两作。——《易·离》

作其即位。——《书·无逸》

与子偕作。——《诗·秦风·无衣》

或作而行之。——《考工记》

凡作民。——《周礼·士师》

三献作止爵。——《仪礼·特牲礼》

后圣有作。——《礼记·礼运》

而后作焉。——《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舍瑟而作。——《论语·先进》

客作而辞。——《礼记·少仪》

如日出时,眠者皆作。——宋· 苏轼《画佛赞》

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作止(作息;起居)

(4) 起来;开始工作 [rise; do; make]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乐府诗集》

蚤作而夜思。——唐· 柳宗元《送董邵南序》

往来种作。——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春寒。——唐· 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5) 又如:作力(出力;使力);作本(务农);作苦(耕作辛苦);作一(劳动专一);作牧(畜牧,放牧);作剧(劳作勤苦);作劳(劳作,劳动);作甚(做什么)

(6) 产生,兴起 [arise]

包牺氏没, 神农氏作。——《易·系辞下》

周秦之际,诸子并作。——《论衡》

由汤至于 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孟子·公孙丑下》

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

天油然作云。——《孟子》

坚冰作于履霜,寻木起于蘖栽。——汉· 张衡《东京赋》

浓雾半作半止。——《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7) 又如:作兴(兴起);作师(兴兴);作病(发生疾病,致病);作见(出现;显现);作逆(作乱,造反);作贼(造反);作缘(发生瓜葛、联系)

(8) 做;创制;制作;从事某种活动 [do; make]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孟子·梁惠王上》

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后汉书·张衡传》

作结绳而为罔罟。——《易·系辞下》

为楚王作剑。—— 晋· 干宝《搜神记》

吾为楚王作剑。

汝父为楚王作剑。

作二铁板。——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9) 又如:作茶(制茶);作治(制作。亦指制造的成品);作黍(做黍米饭);作烦(制造麻烦,添麻烦);作衅(制造事端);作景(为难,作梗);作对头(与人为敌、为难)

纤纤作细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生人作死别。

故作不浪计。

作推敲之势。——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10) 写作,创作 [compose]

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史记·屈原列传》

仲尼卮而作《春秋》。—— 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唐· 王勃《滕王阁序》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时而作——唐· 白居易

(11) 《与元九书》

作敲字佳矣。——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宋· 王安石《伤仲永》

令作诗。

属予作文以记之。——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12) 又如:作古作故(不依旧规,自创先例);作述(创作传述)

(13) 振作 [boost]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孟子·告子下》

一鼓作气。——《左传·庄公十年》

(14) 又如:作气(振作勇气);作强(产生强劲之力)

(15) 假装,装出 [feign]。如:作面子(装点面子);作乔(装假,装模做样);作筏子(做样子);作张作致(装模作样);作轨(作为规范);作喜(变作笑脸,露出喜色)

(16) 充当 [work as]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论语》

(17) 又如:做冰(做媒人);作霖(充作救旱之雨。后指降甘霖或下雨);作小(做小。与人为妾);作眼(做眼线);作甘(做救旱甘霖)

(18) 当作 [serve as]

青春作伴好还乡。——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老大嫁作商人妇。——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19) 又如:作傍(当作靠山;作依托);作外(当作外文,见外);作做(当作,算作)

(20) 建筑 [build]

将有作。——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作亭者谁。——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21) 又如:作邑(建筑都城);作洛(另建新都);作土(积土堆垒以御敌)

(22) 发出音响,演奏 [play]

乐将作。——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23) 又如:作倡(演奏音乐或表演歌舞);作健(成为强者。谓奋发称雄)

(24) 生出,长出来 [begin to grow; come into being]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诗·小雅·采薇》

(25) 又如:作花(长出花蕾;开花);作谷(田里生长着的谷物);作肉(方言。长肉)

(26) 培育,造就 [culture]

亦惟助宅天命,作新民。——《书·康诰》

(27) 又如:作育(造就培养);作新(比喻教化百姓移风易俗);作养(培养,培育);作诲(教诲,训导)

(28) 担任 [assume the office of ]

伯禹作司空。——《书·舜典》

(29) 又如:作县(当县官);作吏(担任官职);作宾(担任太子宾客职务);作游(谓游幕。指到各地做幕僚);作邑(当县令)

(30) 发生,发作 [occur;break out]

冻风时作。——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作则飞沙走砾。

此疫作也。——清· 方苞《狱中杂记》

(31) 发出,放射 [emit;give out]

泠泠作响。——吴均《与朱元思书》

振奋作声。——《聊斋志异·促织》

有作其芒。——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百千齐作。——《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2) 发动 [start;launch]

一夫作难而匕庙隳。——汉· 贾谊《过秦论》

(33) 像;似(唐宋时期出现的) [be similar; like]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4) 通“诅”(   )。咒诅[curse;damn]

侯作侯祝。——《诗·大雅·荡》

下作之地,上作之天。——《管子·轻重己》。俞樾云:“两作字读为诅,古字通用。”

词性变化

作的拼音: zuò  

〈词性:名〉

(1) 作品;文章 [work]

临摹旧作。——蔡元培《图画》

理想派之作。

(2) 又如:遗作;译作;新作

(3) 事情,事业 [affair]

利用为大作。——《易·益》

毋以小谋败大作。——《礼记·缁衣》

(4) 措施;办法 [measure]

作有利于时,制有便于物者,可为也。——《后汉书》

(5) 另见 zuō  

常用词组

作案、作罢、作伴、作保、作弊、作壁上观、作别、作成、作大、作东、作对、作恶、作恶多端、作法、作法自毙、作废、作风、作复、作梗、作古、作怪、作合、作计、作家、作假、作价、作奸犯科、作茧自缚、作件、作践、作劲、作客、作困兽斗、作乐、作脸、作料、作乱、作美、作难、作难、作孽、作弄、作呕、作派、作陪、作品、作情、作曲、作人、作色、作势、作誓、作手、作数、作死、作算、作祟、作态、作痛、作威作福、作为、作伪、作文、作物、作息、作学问、作眼、作痒、作业、作业本、作揖、作俑、作用、作缘、作乐、作贼心虚、作战、作者、作证、作主、作准、作作索索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