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澄沙汰砾的意思

dèngshātài

澄沙汰砾



拼音dèng shā tài lì

注音ㄉㄥˋ ㄕㄚ ㄊㄞˋ ㄌ一ˋ

解释指除去杂质,使之纯洁

出处清 恽敬《祭张皋文文》:“志合心齐,如金在熔,澄沙汰砾,以精为同。”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提纯。

谜语淘金

感情澄沙汰砾是中性词。

繁体澂沙汰礫

近义去粗取精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chéng dèng   注音  ㄔㄥˊ ㄉㄥˋ   
简体部首  氵部  部外笔画  12画  总笔画  15画  
繁体部首  水部  
五笔  IWGU  仓颉  ENOT  郑码  VXJU  四角  32118  结构  左右电码  3397  区位  1946  统一码  6F84  笔顺  丶丶一フ丶ノノ丶一丨フ一丶ノ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澄的拼音:chéng(ㄔㄥˊ)  

⒈ 水静而清:澄莹。澄酒(淡酒)。澄汰。澄澈。澄湛。澄廓。澄清。澄碧。澄净。澄静。澄明。

其他字义

澄的拼音:dèng(ㄉㄥˋ)  

⒈ 让液体里的杂质沉下去:澄清。澄沙。澄泥浆。

统一码

澄字UNICODE编码U+6F84,10进制: 28548,UTF-32: 00006F84,UTF-8: E6 BE 84。

澄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澄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浧澂瀓

造字法

形声:从氵、登声

English

purify water by allowing sediment to settle; clear, pur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澄的拼音:

chéng  

〈词性:形〉

(1) (形声。从水,登声。本义:水静而清)

(2) 同本义 [limpid;clear]

澄,水清定也。——《集韵》

澄,水静而清也。——《增韵》

水色澄碧。——黄肇敏《黄山纪游》

(3) 又如:澄水(清澈而平静无波的水);澄江(清澄明澈的江水);澄泉(清泉);澄酒(清酒,淡酒)

(4) 清澈,透明 [clean;transparent]

心澄体静。——徐干《中论》

(5) 又如 :澄空(晴朗无云的天空);澄明(澄澈明洁)

(6) 静,宁静 [quiet]

公退则敛膝澄坐以养心。——方孝儒《静斋记》

(7) 又如:澄凝(沉静的);澄谧(清静);澄宁(清静安定)

词性变化

澄的拼音: chéng  

〈词性:动〉

(1) 让水中物沉淀;使清静;使清明 [precipitate;clarify]。如:澄心(使心情清静);澄叙(清理整饬)

(2) 靖,安定 [pacify]。如:澄远(安定边疆)

澄的拼音: chéng  

〈词性:名〉

(1) 水名 [Cheng River]

(2) 即今浙江省台州地区的灵江

(3) 海南岛上南渡江的支流,在澄迈县境

(4) 另见 dèng  

常用词组

澄碧、澄彻,澄澈、澄净、澄静、澄空、澄明、澄清

基本词义

澄的拼音: dèng  

〈词性:动〉

(1) [口]∶使液体中的杂质沉淀分离 [settle the liquid]

皆以杏仁澄之。——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2) 又如:把水澄清了;澄汰(澄去泥滓;汰除沙砾。多用于指甄别、挑选);澄结(沉积);澄沙汰砾(除去杂质,使之纯洁)

(3) 另见 chéng  

常用词组

澄清、澄沙

  拼音  shā shà   注音  ㄕㄚ ㄕㄚˋ   
简体部首  氵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繁体部首  水部  
五笔  IITT  仓颉  EFH  郑码  VKM  四角  39120  结构  左右电码  3097  区位  4119  统一码  6C99  笔顺  丶丶一丨ノ丶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沙的拼音:shā(ㄕㄚ)  

⒈ 非常细碎的石粒:沙子。沙石。风沙。沙尘。沙砾(沙和碎石块)。沙漠。沙丘。沙滩。沙洲(江河里由泥沙淤积成的陆地)。沙暴。沙浴。沙疗。沙鸥(文学上指栖息岸边沙地的鸥一类的水鸟)。

⒉ 像沙的东西:沙糖。豆沙。沙瓤。

⒊ 声音不清脆不响亮:沙哑。

⒋ 姓。

其他字义

沙的拼音:shà(ㄕㄚˋ)  

⒈ 经过摇动把某东西里的杂物集中,以便清除。

统一码

沙字UNICODE编码U+6C99,10进制: 27801,UTF-32: 00006C99,UTF-8: E6 B2 99。

沙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沙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sand、hoarse

造字法

会意:从氵、从少

English

sand, gravel, pebbles; granulate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沙的拼音: shā  

〈词性:名〉

(1) (会意。从水,从少。《说文》:“水少沙见。”金文字形,左边是水,右边“少”象沙粒形。本义:极细碎的石粒)

(2) 同本义 [sand]

沙,水中散石也。——《说文》。字亦作砂。

于沙。——《易·需》。荀注:“水中之刚。故曰沙。”

剽土之次曰五沙。五沙之状,粟焉。如屑尘厉。——《管子·地员》

白沙山广员三百里。尽沙也。——《北山经》

红壁丹沙。——《楚辞·招魂》

胡关饶风沙,萧索竟终古。——李白《古风》

绿杨荫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 又如:沙芦(泥沙里的芦苇);沙砾(细沙和碎石。也作砂砾);沙坛(沙祭坛);沙路;沙堤;沙痕(沙上的痕迹);沙泉(沙上涌出的泉水);沙府(铺沙的墓穴)

(4) 沙滩。水边或水中由沙子淤积成的陆地[sandy beach]

凫鷖在沙。——《诗·大雅·凫鷖》

(5) 又如:沙线(地图上表明航道上暗滩的虚线);沙涂(沙泥沉积而成的浅滩);沙步(沙滩边渡口);沙洪(由流沙淤积而成的大暗滩);沙路(沙滩上的路;沙石路);沙际(沙滩或沙洲边);沙屿(沙滩和小岛);沙碛(沙滩;沙洲)

(6) 沙地;水边可耕之地 [beach field]。如:沙民(沙田上耕作的民丁);沙丁(沙田民户中的丁男);沙裙(沙田边缘的荒地);沙压(被流沙覆盖的耕地);沙坑(流沙淤积的洼地);沙埚(低洼的沙地);沙荒地(由大风或洪水带来大量沙粒而形成的不能耕种的沙地)

(7) 沙漠 [desert]。如:沙衍(沙漠);沙度(越过沙漠);沙莽(广阔的沙地,大漠);沙朔(北方沙漠之地,塞北);沙陲(边陲沙漠之地);沙区(沙漠地区);沙西(泛指远方沙漠地带以西的地区);沙外(大漠以北);沙塞(沙漠边塞);沙塞子(生长在塞外沙漠地带的胡人)

(8) 由蒸制或研磨所制的调匀的食品 [paste]。如:豆沙

(9) 姓。如:沙三(泛指人名。在元剧中和“五留”同用。犹言“张三”、“李四”)

(10) 古有时通“纱”。指绢之轻细者 [yarn]

素沙者今之白缚也,……今世有沙縠者,名出于此。——《周礼·天官·内司服》郑注

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词性变化

沙的拼音: shā  

〈词性:形〉

(1) 沙哑的,嘶哑的 [hoarse]。如:沙喉咙(嘶哑的嗓子);沙嗄(沙涩。嘶哑不圆润)

(2) 粗糙 [coarse;crude;rough]。如:沙壳子(质粗劣的小铜钞);沙模儿铜钱(即沙钱,质地粗劣的小铜钱);沙涩(粗糙)

(3) 粗野;粗俗 [rude;boorish;vulgar]。如:沙块(粗野之人)

(4) 颗粒松散如沙状 [granulated]。如:沙糖;沙瓤(呈细粒状的松散瓜瓤)

(5) 〈词性:方〉∶雌性的 [female]。如:沙牛

(6) 另见 shà  

常用词组

沙坝、沙包、沙暴、沙蚕、沙场、沙尘、沙虫、沙船、沙袋、沙丁鱼、沙发、沙肝儿、沙锅、沙害、沙化、沙荒、沙皇、沙礁、沙金、沙坑、沙拉、沙里淘金、沙砾、沙龙、沙门、沙弥、沙漠、沙鸥、沙盘、沙丘、沙瓤、沙色、沙沙、沙沙声、沙参、沙石、沙滩、沙田、沙土、沙文主义、沙哑、沙眼、沙涌、沙原、沙灾、沙蚤、沙质、沙洲、沙柱、沙嘴

基本词义

沙的拼音: shà  

〈词性:动〉

(1) 〈词性:方〉∶摇动,使东西里的杂物集中,以便清除 [shake]。如:把米里的稗子沙一沙

(2) 另见 shā  

  拼音  tài   注音  ㄊㄞˋ   
简体部首  氵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繁体部首  水部  
五笔  IDYY  仓颉  EKI  郑码  VGS  四角  34130  结构  左右电码  3077  区位  4413  统一码  6C70  笔顺  丶丶一一ノ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汰的拼音:tài(ㄊㄞˋ)  

⒈ 淘洗:裁汰。删汰。淘汰(除去没有用的成分)。

⒉ 骄奢,过分:汰侈(过分骄奢)。

统一码

汰字UNICODE编码U+6C70,10进制: 27760,UTF-32: 00006C70,UTF-8: E6 B1 B0。

汰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汰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汏溙汱㑀

汉英互译

discard、eliminate

造字法

形声:从氵、太声

English

excessive; scour, wash ou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汰的拼音: tài  

〈词性:动〉

(1) 淘洗[米、豆等]。通“汏”。 [wash in a pan or basket]

作热汤,于大盆中浸豆黄。良久,淘汰,挪去黑皮,漉而蒸之。——《齐民要术》

(2) 淘汰 [wash away]。如:删汰(删削淘汰);汰弃(淘汰舍弃);汰淘(淘汰);汰斥(淘汰斥退);汰劣留良(淘汰掉低劣的而留下精良的)

(3) 洗涤、清洗 [wash]

总为设教令,明赏罚,磨治洗汰,其俗一变。——《新唐书·马总传》

(4) 挑选 [select]。如:汰择(挑选);汰黜(剔除);汰绝(屏弃);汰选,汰拣(挑选);汰减(裁减);汰除(剔除)

词性变化

汰的拼音: tài  

〈词性:名〉

(1) 波涛 [great waves]

汰,波也。——《广雅》

齐吴榜以击汰。——《楚词·屈原·涉江》

(2) 又如:汰沃(大水流动的声音)

汰的拼音: tài  

〈词性:形〉

(1) 通“泰”。骄泰;奢侈 [luxurious]

般乐奢汰。——《荀子·仲尼》。注:“侈也。”

其事行也若是其险汙淫汰也!

汰哉淑氏,专以礼许人。——《礼记·檀弓上》

君臣衣服舆马甚汰,吾欲禁之,可乎?——《说苑·反质》

(2) 又如:汰侈(骄奢);汰虐(骄奢残暴);汰流(骄纵);汰然(骄矜的样子)

  拼音    注音  ㄌ一ˋ   繁体    
部首  石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86  DQIY  五笔98  DTNI  仓颉  MRHVD  郑码  GRKO  四角  12694  结构  左右电码  4351  区位  3289  统一码  783E  笔顺  一ノ丨フ一ノフ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砾(礫)的拼音:lì(ㄌ一ˋ)  

⒈ 小石,碎石:砾石。砂砾。瓦砾。砾漠(地表几乎全为砾石所覆盖,没有土壤,植物稀少的地区)。

统一码

砾字UNICODE编码U+783E,10进制: 30782,UTF-32: 0000783E,UTF-8: E7 A0 BE。

砾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砾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gravel、shingle

造字法

形声:从石、乐声

English

gravel, pebble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砾的拼音:

  

〈词性:名〉

(1) (从石,乐声。本义:小石,碎石) 同本义 [gravel]

飞沙走砾。——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2) 又如:砾石;砾洲(沙洲);砾琇(碎石与美石。比喻丑或美的人或事物)

常用词组

砾石、砾石屋面、砾岩

澄沙汰砾: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