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等闲之辈的意思

děngxiánzhībèi

等闲之辈



拼音děng xián zhī bèi

注音ㄉㄥˇ ㄒ一ㄢˊ ㄓ ㄅㄟˋ

解释无足轻重的寻常人。等闲:寻常;一般。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魏有邓艾,足智多谋,非等闲之辈。”

例子一看他就知他非等闲之辈。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用于否定句。

感情等闲之辈是中性词。

繁体等閑之輩

近义芸芸众生、凡夫俗子

反义风云人物、巾帼英雄、英雄好汉

英语quite ordinary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děng   注音  ㄉㄥˇ   
部首  竹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  TFFU  仓颉  HGDI  郑码  MBDS  四角  88341  结构  上下电码  4583  区位  2140  统一码  7B49  笔顺  ノ一丶ノ一丶一丨一一丨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等的拼音:děng(ㄉㄥˇ)  

⒈ 古代指顿齐竹简(书)。

⒉ 数量、程度相同,或地位一般高:相等。平等。等于。等同。等值。等量齐观。

⒊ 表示数量或程度的级别:等级。等次。等第。等而下之。

⒋ 特指台阶的级。

⒌ 种,类:这等事。

⒍ 表示同一辈份的多数人:我等。尔等。

⒎ 表示列举未尽,或用于列举煞尾:北京、上海等地。

⒏ 候,待:等候。等待。

⒐ 待到:等我写完。

⒑ 同“戥”。

统一码

等字UNICODE编码U+7B49,10进制: 31561,UTF-32: 00007B49,UTF-8: E7 AD 89。

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等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䒭䓁

汉英互译

class、grade、rank、wait、when

造字法

形声:从竹、寺声

English

rank, grade; wait; equal; 'etc.'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等的拼音: děng  

〈词性:名〉

(1) (会意。从竹,寺声。寺官曹之等平也,寺者,简册杂积之地,寺亦声。本义:整齐的简册)

(2) 同本义 [orderly bamboo slips]

等,齐简也。——《说文》

(3) 等级;辈分 [class;grade]

士阶三等。——《吕氏春秋·召类》

皆陛下故等夷。——《史记·留侯世家》。索隐:“言等辈也。”

同名同食曰同等。——《大戴礼记·少间》

请自贬三等。——《三国志·诸葛亮传》

(4) 又如:优等;等例(等级差别,地位高低的差别);等子(宋代的御林军;标本,样本);等分(等级名分);等外品(质量差,不列入等级的产品);等列(等级品位);等别(等级)

(5) 台阶 [flight of steps leading to the house]

出降一等。——《论语·乡党》

(6) 类型;样子 [sort;shape]

爻有等。——《易·系辞》。注:“类也”

呀,真个下雪了,有这等异事。——元· 关汉卿《窦娥冤》

(7) 又如:此等人;等侪,等俦(同类)

(8) 戥子 [small steelyard]。秤金银和珍贵物品的衡器。如:等子(戥子。小型的秤);等秤(戥子和秤)

词性变化

等的拼音: děng  

〈词性:动〉

(1) 等同,使一样 [equate]

以等邦国。——《周礼·大宗伯》。注:“犹齐等也。”

与无法等。——《淮南子·主术》。注:“同也。”

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资治通鉴》

(2) 又如:等作(等同;当作);相等;大小不等;等头(齐头,齐等);等伦(同辈;同类的人)

(3) 等待,等候 [wait]

父母年年等驾回。——范成大《州桥诗》

有个官人请说话,商议些事务,专等,专等。——《水浒传》

(4) 又如:等车(候车);等人(等候别人);等米下锅(比喻经济拮据而急需)

(5) 推迟 [delay]。如:等几天再看

(6) 区别等次 [differentiate]

以等其功。——《周礼·司勋》。注:“犹差也。”

然后立乐等。——《礼记·乐记》。注:“差也。”

(7) 又如:等列(分等级);等衰,等杀(等差);等务(不同的事务)

(8) 衡量 [weigh]。如:等量(衡量;比较)

等的拼音: děng  

〈词性:形〉

程度、数量相等 [equal]

等,齐也。——《广雅·释诂四》

示有等威。——《左传·文公十五年》

等赋府库者,货之流也。——《荀子·富国》

等的拼音: děng  

〈词性:助〉

(1) 用在人称代词或指人的名词后面,表示复数 [-s]

臣等不肖,请辞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 又如:我等;彼等;一干人等

(3) 列举后煞尾 [etc.]

与樊哙夏候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史记·项羽本纪》

(4) 又如: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等四大河流

(5) 表示列举未尽(可叠用) [and so on]

关羽、 张飞等不悦。——《三国志·诸葛亮传》

(6) 又如:购置笔、纸等

等的拼音: děng  

〈词性:副〉

(1) 一样,同样 [same]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史记·陈涉世家》

有法者而不用,与无法等。——《淮南子·主术》

(2) 又如:等夷(等侪。同等地位的人)

常用词组

等比级数、等臂天平、等边三角形、等差、等差级数、等次、等衰、等待、等到、等等、等地、等而下之、等分、等份,等份儿、等高线、等号、等候、等级、等价、等离子体、等量、等量齐观、等米下锅、等身、等式、等速、等同、等外、等闲、等腰、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等于

  拼音  xián   注音  ㄒ一ㄢˊ   繁体  閑、閒  
部首  门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USI  仓颉  LSD  郑码  TLF  四角  37904  结构  上三包围电码  7033  区位  4748  统一码  95F2  笔顺  丶丨フ一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闲(閑、—閒)的拼音:xián(ㄒ一ㄢˊ)  

⒈ 没有事情;没有活动与“忙”相对:游手好闲。没有闲工夫。

⒉ 房屋、器物等放着不用:闲置。闲房。机器别闲着。

⒊ 没有事情做的时候:农闲。忙里偷闲。

⒋ 与正事无关的:闲谈。闲人免进。闲话。

⒌ 栅栏。

⒍ 防御:防闲。

统一码

闲字UNICODE编码U+95F2,10进制: 38386,UTF-32: 000095F2,UTF-8: E9 97 B2。

闲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闲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閑閒䦥

汉英互译

idle、not in use、spare tim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从门中有月

English

fence, guard; defend; idle tim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闲的拼音:

xián  

〈词性:名〉

(1) (会意。从门中有木。本义:栅栏)

(2) 同本义 [railings]

闲,阑也。——《说文》

人闲有家。——《易·家》。注;“阑也。”

日闲舆卫。——《易·大畜》。注:“阂也。”

舍则守王闲。——《周礼·虎贲氏》。郑玄注:“闲,梐枑。” 贾公彦疏:“闲与梐枑皆禁卫之物。”

(3) 马厩,关养马的地方 [stable]

天子十有二闲,马六种。——《周礼·夏官》

龙与闲驹。——《汉书·百官表》

(4) 又如:闲厩(古代皇家养牲口的地方);闲驹(养马之所)

(5) 伦理道德的规范、界限 [norm]

掌十有二闲之政教。——《周礼·痩人》

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论语·子张》

(6) 阻隔 [bounds]

亲非其肤,…中心闲也。——《太玄经》

(7) 又如:闲间(间隔)

词性变化

闲的拼音:

xián  

〈词性:动〉

(1) 限制,约束 [restrict]

虽收放心,闲之维艰。——《书·毕命》

闲之以义。——《左传·昭公六年》

(2) 又如:闲检(约束检点);闲节(限制;约束)

(3) 熟悉、熟练。通“娴” [be familiar;be skillful]

闲于兵甲,习于战攻。——《战国策·燕策二》

兵入则振旅,以闲习之,因于彼狩,存不忘亡,安不忘危。——《春秋繁露·五行逆顺》

谢安石有庙堂之量,不闲将略。——《肥水之战》

(4) 又如:闲习(熟习);闲晓(熟悉);闲博(熟习博通)

(5) 防止 [guard against;hinder;check]

建极闲邪。(建立准则,防止邪说。)——刘禹锡《天论》

闲的拼音:

閑、閒 xián  

〈词性:形〉

(1) 闲暇 [idle;unoccupied]

止于坐隅兮,貌甚闲暇。——贾谊《鹏鸟赋》

闲来垂钓。——唐· 李白《行路难》

闲驱泾水。—— 唐· 李朝威《柳毅传》

人闲桂花落(“闲”通“閒”)。——唐· 王维《鸟鸣涧》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唐· 白居易《观刈麦》

(2) 又如:闲男女(糊涂虫,蠢傢伙);闲踢蹬(闲游逛);闲戏(闲嬉。游戏,玩耍);闲遥遥(闲邀邀,闲摇摇。悠闲自在或闲散无聊)

(3) 空着,没使用 [vacant;not in use]

又多闲田。——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野无闲田。——清· 洪亮吉《治平篇》

(4) 又如:闲田闲地;闲屋(无人居住的房屋);闲壤(闲置的土地);闲园(荒园)

(5) 悠闲 [leisurely and carefree]

闲抱琵琶寻旧曲,远山眉黛绿。——前蜀· 韦庄《谒金门》

(6) 又如:闲晏(悠闲安逸);闲素(悠闲纯朴);闲肆(悠闲自然);闲蹓(闲逛。散步)

(7) 与正事无关的 [have no truck with one’s proper business]。如:闲是闲非(无关紧要的是是非非);闲冤家(与自己利害无关反同人结仇的人);闲账(与己无关的事)

(8) 空虚 [hollow]

向来的幻境安在,回首总成闲。——刘克庄《水调歌头·和西外判宗湖楼韵之三》

(9) 又如:闲宵(寂寞无聊的夜晚)

(10) 安静 [quiet]

质真而素朴,闲静而不躁。——《淮南子·本经》

闲亭独坐。——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11) 又如:闲裕(安静从容);闲旷(安静空旷);闲邃(闲静深远);闲默(安静沉默)

(12) 娴雅。通“娴” [refined]

妖冶闲都。——《汉书·司马相如传上》

美女妖且闲,採桑歧路间。——曹植《美女篇》

(13) 又如:闲整(闲雅整洁);闲媚(娴雅柔美;闲雅妩媚)

(14) 大 [large]

闲显轩敞,云屋晧旰。——《文选·曹植·七启》

(15) 空阔;宽大 [empty]

像设居室,静闲安些。——《楚辞》

烟水闲,乾坤大,四面云无遮碍。——元· 张养浩《普天乐》

(16) 又如:闲燥(宽敞);闲敞(广阔空旷)

闲的拼音:

閑、閒 xián  

〈词性:名〉

(1) 空闲的时间 [leisure]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程颢《春日偶成》

(2) 闲职 [job with little work]

投闲置散了,乃分之宜。——韩愈《进学解》

(3) “閒”另见 jiān  “间”; jiàn  “间”

常用词组

闲敝邑、闲步、闲廛、闲扯、闲荡、闲房、闲逛、闲话、闲话、闲居、闲磕牙、闲空、闲聊、闲磨牙、闲篇、闲气、闲弃、闲钱、闲情逸致、闲人、闲散、闲时、闲事、闲适、闲书、闲谈、闲庭、闲玩、闲文、闲卧、闲心、闲雅、闲言碎语、闲逸、闲杂、闲杂儿、闲章,闲章儿、闲职、闲置

  拼音  zhī   注音    
简体部首  丶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3画  
繁体部首  丿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PPPP  仓颉  INO  郑码  WA  四角  30302  结构  单一电码  0037  区位  5414  统一码  4E4B  笔顺  丶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之的拼音:zhī(ㄓ)  

⒈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⒉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⒊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⒋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⒌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⒍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⒎ 往,到:“吾欲之南海”。

统一码

之字UNICODE编码U+4E4B,10进制: 20043,UTF-32: 00004E4B,UTF-8: E4 B9 8B。

之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之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go、leave、of、somebody、something、this

造字法

原为会意:上像向前的脚,下像地表示离开原地前进

English

marks preceding phrase as modifier of following phrase; it, him her, them; go to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之的拼音: zhī  

〈词性:动〉

(1)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 同本义 [grow]

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说文》

如语焉而未之然。——《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

(3) 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go to;leave]

之,适也。——《广雅》

自伯之东。——《诗·卫风·伯兮》

之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之虚所卖之。(“虚”同“墟”)——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佯狂不知所之者。——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欲之南海,何如?—— 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4) 又如:之如(前往);之往(去;到);之官(上任;前往任所);之国(前往封地);之适(前往)

词性变化

之的拼音: zhī  

〈词性:代〉

(1) 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this;that]

宣王说之。(之:指南郭处士来吹竽。)——《韩非子·内储说上》

虎因喜,计之曰。(之:这,指上文所说驴生了气只能踢的情况。)——唐· 柳宗元《三戒》

当分明记之。(之:指共读情景。)——清· 袁枚《祭妹文》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之:代词,指天下事。)——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2) 又如:较之中学时代;因之,他将自己的整个心血都放了进去

(3) 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he;her;it;they;them]

郑商人弦高将市于 周,遇之。——《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4) 又

蹇叔哭之。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之”是指示代词,指代“巫医乐师百工”。)——唐· 韩愈《师说》

(5) 又如:取而代之;战而胜之;为之感叹;使之顺利发展;与之见面

(6) 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its;his;other]

纣王令推上法场,斩之老母。——《武王伐纣平话》

之的拼音: zhī  

〈词性:助〉

(1) 的 [of]

(2) 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开火者,军中发枪之号也。

(3) 又如:钟鼓之声;一家之长;原因之一;夫子之文章

(4) 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吾见师之出。——《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5) 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口之于味,有同耆也。——《孟子》

之的拼音: zhī  

〈词性:形〉

具有字母S的形状的,“之”字形 [zigzag]。如:之江(江流曲折如“之”字者);之字路(曲折如“之”字形的路)

常用词组

之后、之乎者也、之流、之前、之字路

  拼音  bèi   注音  ㄅㄟˋ   繁体    
部首  车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86  DJDL  五笔98  HDHL  仓颉  LYKQ  郑码  KCHE  四角  11504  结构  上下电码  6543  区位  1718  统一码  8F88  笔顺  丨一一一丨一一一一フ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辈(輩)的拼音:bèi(ㄅㄟˋ)  

⒈ 家族的世代,泛指人际的一种先后次第:辈分。先辈。长(zhǎng   )辈。后辈。晚辈。前辈。

⒉ 等,类(指人):吾辈。尔辈。辈出。无能之辈。

⒊ 人活着的时间,毕生:我这一辈子。

⒋ 车百辆,亦指分行列的车。

统一码

辈字UNICODE编码U+8F88,10进制: 36744,UTF-32: 00008F88,UTF-8: E8 BE 88。

辈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辈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輩軰

汉英互译

generation、lifetime、the like

造字法

形声:从车、非声

English

generation, lifetime; clas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辈的拼音:

bèi  

〈词性:名〉

(1) (形声。从车,非声。本义:百辆车)

(2) 同本义 [a hundred carriages]

辈,若军发车,百辆为辈。——《说文》

(3) 也指车列,车队

稠人广众,荐宠下辈。(下车来推崇赞扬他们。)——《史记》

(4) 世;辈分 [generation]

古人不可见,前辈谁复继?——杜甫《赠李邕》

(5) 又如:前辈;后辈;长辈;晚辈

(6) 某类人 [people of a certain kind]

若辈得无苦贫乎?——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汝辈所惜罗程艺耳。——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吾辈处今日之中国。—— 清· 林觉民《与妻书》

(7) 又如:我辈;侪辈;流辈;朋辈;鼠辈;辈类(同辈,同类)

(8) 群,队 [group]

当先破贼大辈,然后围及得解。——《三国志·满宠传》

(9) 等级;类别 [class;sort]

马有上中下辈。——《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词性变化

辈的拼音:

bèi  

〈词性:副〉

成批地 [group by group]

名臣辈出。——范晔《后汉书》

辈的拼音:

bèi  

〈词性:量〉

表示人的多数,批 [group]

匈奴留 汉使 郭吉、 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汉书·李广苏建传》

高使人请 子婴数辈, 子婴不行。——《史记》

常用词组

辈出、辈分、辈数儿、辈子

等闲之辈: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