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雕虫末伎的意思

diāochóng

雕虫末伎



拼音diāo chóng mò jì

注音ㄉ一ㄠ ㄔㄨㄥˊ ㄇㄛˋ ㄐ一ˋ

解释见“雕虫末技”。

出处明·唐顺之《答翁东厓总制书》:“俟公破虏功成,当以向时雕虫末伎,作为铙歌鼓吹曲,以继《采芑》《江汉》之余响。”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文字技巧。

感情雕虫末伎是贬义词。

繁体鵰蟲末伎

近义雕虫小技、雕虫末技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diāo   注音  ㄉ一ㄠ   
部首  隹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6画  
五笔  MFKY  仓颉  BROG  郑码  LDJN  四角  70215  结构  左右电码  7171  区位  2181  统一码  96D5  笔顺  ノフ一丨一丨フ一ノ丨丶一一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雕的拼音:diāo(ㄉ一ㄠ)  

⒈ 鸟类的一属,大型猛禽,羽毛褐色,上嘴勾曲,视力很强,利爪,能捕食山羊、野兔等(亦作“鹫”):雕悍。一箭双雕。

⒉ 刻竹、木、玉、石、金属等:木雕。浮雕。玉雕。雕版。雕龙(指善于撰写文章)。雕镌。雕塑。雕虫小技。

⒊ 有彩绘装饰的:雕弓。雕鞍。雕青(在人体上刺花纹,涂上青色)。

⒋ 同“凋”。

统一码

雕字UNICODE编码U+96D5,10进制: 38613,UTF-32: 000096D5,UTF-8: E9 9B 95。

雕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雕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碉㓮琱鵰彫錭

汉英互译

carve、engrave、vulture

造字法

形声:从隹、周声

English

engrave, inlay, carve; exhaust; used for U+9D70 鵰 an eagle, vultur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雕的拼音:

diāo  

〈词性:名〉

(1) (形声。从隹( zhuī  ),周声。从“隹”,表示与鸟类有关。本义:大型猛禽。日间活动的大猛禽(鹰科)力大身大,形态优美,视力敏锐,飞行力强。也叫“鹫”)

(2) 同本义 [eagle]

流之为雕。——《书·太古誓》

是必射雕者也。——《史记·李将军列传》

其状如雕而有角。——《山海经·南山经》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唐· 王维《观猎》

(3) 又如:雕悍(凶悍如雕);雕鸷(凶猛如雕);雕鹗(雕和鶚。均为善飞的鸷鸟。比喻人雄放劲健的才力);金雕;海雕;坐山雕

(4) 同“碉”。碉堡 [blockhouse]

依山居止,累石为室。——《后汉书》。唐· 李贤注:“今彼土夷人呼为‘雕’也。”

(5) 雕刻的作品;雕刻的图案或人物 [carving]。如:石雕

(6) 姓

词性变化

雕的拼音: diāo  

〈词性:动〉

(1) 治玉。通“琱” [carve jade]

玉栉雕矢磬。——《考工记·总目》。谓治玉工也。

雕玉仍几。——《书·顾命》

(2) 又如:雕人(治玉摩骨的人)

(3) 通“彫”。引申为雕刻 [carve]

下雕辇于东厢。——张衡《东京赋》

执雕虎而试象兮。——《后汉书·张衡传》

雕琉璃于翠楣。——唐· 李朝威《柳毅传》

(4) 又如:雕虫(雕虫技。比喻细小不足道的技能);雕甍(有浮雕做装饰的屋脊。甍:屋脊);雕漆(在器物上涂厚漆,待半干后雕刻各种花纹的一种特种工艺);雕青(用针在人体上雕刺各种花纹图形,然后涂上青色。亦称文身);雕甍绣栏(以浮雕装饰的屋脊,颜色各异的栏杆)

(5) 用彩画装饰。通“彫” [decorate]

峻宇雕墙。——《书·五子之歌》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左传·宣公二年》

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雕琢之。——《孟子·梁惠王下》

右雕几。——《周礼·春官·司几筵》

左鸟号之雕弓,右夏服之劲箭。——《汉书·司马相如传上》

秦穆公衡雕戈出见使者。——《国语·晋语》

(6) 又如:雕梁画柱

(7) “凋”的古字。凋零 [wither]

寒则雕,热则脩。——《吕氏春秋》

民力雕尽。——《国语·周语》

雕的拼音: diāo  

〈词性:形〉

(1) 奸猾 [crafty]。如:雕捍(刁蛮凶捍)

(2) 凶猛 [fierce]

而民雕捍少虑,有鱼盐枣栗之饶。——《史记》

(3) [withered and fallen] 同“凋”

岭峤微草,凌冬不雕。——宋· 沈括《梦溪笔谈·采草药》

常用词组

雕鞍、雕版、雕虫小技、雕虫小艺、雕虫篆刻、雕花、雕花、雕花玻璃、雕镌、雕刻、雕梁画栋、雕零、雕漆、雕砌、雕饰、雕塑、雕像、雕琢

  拼音  chóng   注音  ㄔㄨㄥˊ   繁体    
部首  虫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JHNY  仓颉  LMI  郑码  IA  四角  50136  结构  单一电码  5722  区位  1970  统一码  866B  笔顺  丨フ一丨一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虫(蟲)的拼音:chóng(ㄔㄨㄥˊ)  

⒈ 节肢动物的一类:昆虫。益虫。雕虫小技(喻微不足道的技能)。

⒉ 动物的通称:大虫(老虎)。长虫(蛇)。介虫(有介壳的虫子)。

统一码

虫字UNICODE编码U+866B,10进制: 34411,UTF-32: 0000866B,UTF-8: E8 99 AB。

虫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虫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虺蟲䖝

汉英互译

insect、worm、bug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insects, worms; KangXi radical 142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虫的拼音:

chóng  

〈词性:名〉

(1) (会意。汉字部首之一,从“虫”的字多与昆虫、蛇等有关。按:“虫”甲骨文字形象蛇形,本读 huǐ,  即虺,是一种毒蛇。后为“蟲”的简体。本义:昆虫的通称)

(2) 同本义 [insect]

虫,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豸。——《说文》

风为虫。——《孔子家语·执辔》

烦气为虫。——《淮南子·精神》

禽兽虫蛾。——《列子·黄帝》

虫飞薨薨。——《诗·齐风·桑柔》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人民不胜虫蛇。——《韩非子·五蠹》

(3) 又如:虫豸(昆虫;虫子);虫蛭(小虫子);虫天(百虫能各自适应所处的环境);虫吊(虫声。其声凄切,有如吊问);虫出(人死后数日则尸体生虫。喻死后不得入土安葬)

肉腐出虫。——《荀子》

(4) 古代泛指所有的动物 [animal]

蛟虫死。——《吕氏春秋·览冥》

(5) 又如:长虫(大虫。方言。指老虎);虫虾(指鱼虾);虫虱(泛指蛀虫);虫网(谓蜘蛛布网)

(6) 虫灾 [plague of insects]。如:虫霜水旱(指农田的四大害);虫妖(虫类造成的灾害。多指蝗灾)

常用词组

虫吃牙、虫害、虫胶、虫情、虫蚀、虫牙、虫灾、虫子

基本词义

虫的拼音: huǐ  

〈词性:名〉

(1) “虺”的本字。毒蛇名 [a venomous snake]

猨翼之山多蝮虫。——《山海经·南山经》

(2) 又如:蝮虫(蝮蛇)

(3) 另见 chóng  

  拼音    注音  ㄇㄛˋ   
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1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  GSI  仓颉  DJ  郑码  AFVV  四角  50900  结构  单一电码  2608  区位  3609  统一码  672B  笔顺  一一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末的拼音:mò(ㄇㄛˋ)  

⒈ 尖端,梢:末梢。末端。秋毫之末(毫毛尖端)。

⒉ 最后,终了:末了(liǎo   )。末尾。末日。末代。穷途末路。

⒊ 非根本的,次要的,差一等的:末业。末技。舍本逐末。

⒋ 碎屑:末子。碎末。

⒌ 传统戏剧角色名,一般扮演中年以上男子:正末。副末。外末。末本(以男角主唱的杂剧)。

统一码

末字UNICODE编码U+672B,10进制: 26411,UTF-32: 0000672B,UTF-8: E6 9C AB。

末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末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end、last stage、minor details、powder、tip

相关字词

终、始、初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final, last, end; insignifican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末的拼音:   

〈词性:名〉

(1) (指事。金文字形。“木”上加一点,指明树木末梢所在处。本义:树梢)

(2) 同本义 [tip of tree]

末,木上曰末。——《说文》

不揣其本,而齐其末。——《孟子》

末有十日,其华照下地。——《淮南子·地形》

末大必折。——《左传·哀公十一年》

(3) 又如:末大(树木枝端粗大。喻部属势力强大);末大必折(树木枝端粗大,必折其干。喻下属权重,危及上级);末杪(末尾);末梢(末尾;最后)

(4) 泛指物的末端、末尾 [last stage;the end]

元首末要。——《周书·武顺》

风淫末疾。——《左传·昭公元年》。注:“四肢也。”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孟子·梁惠王上》

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非特其末见而已。

强弩之末。——《资治通鉴》

左手执卷末。——明· 魏学洢《核舟记》

(5) 又如:末大不掉(犹尾大不掉。比喻部属势力强大,难以驾驭);末岁(岁末);末冬(冬末);末秋(秋末);末春(春末)

(6) 古代称农为本,反本为末,即工商业 [industry and commerce]

末技游食之民。——汉· 贾谊《论积贮疏》。注:(末伎。古指工商业不值得重视的技能,游食,不劳而食)

(7) 又如:末民(古称从事工商业的人);末产(手工业、商业);末作(古代指工商业);末利(古代指工商业);末生(末业。指工商业)

(8) 传统戏曲角色名。主要扮演中年男子 [actor for a mid-aged man as in classic opera]

杂剧有正末、副末之名。——焦循《剧说》

(9) 末期;晚年 [end;last stage]

武王末受命。——《礼记·中庸》

申末酉初。——《广东军务记》

崇祯末。—— 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10) 又如:末尾三梢(收场,结局);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他三月末回来;末限(最后期限);末垂(最后的时日)

(11) 细的粉末 [powder;dust]

丝末。——《荀子·礼论》

(12) 又如:茶叶末;粉笔末;面色末;药末

(13) 蓋在车轼上遮蔽风尘的帷席 [curtain]

寝兕、持虎、蛟韅、丝末、弥龙,所以养威也。——《荀子·礼论》

(14) 姓

词性变化

末的拼音:   

〈词性:形〉

(1) 卑微 [humble]

志末也。——《后汉书·象上传》

(2) 又如:末志(卑微的志向);末臣(地位低贱之臣);末官(卑小的官);末陋(卑微鄙陋);末位(卑微的职位);末皂(卑贱的隶役);末品(卑官)

(3) 低级 [lower]

末流。——《后汉书·班彪传》。注:“犹下流也。”

(4) 又如:末弁(低级武官);末列(犹下位。多用作谦词);末底(最底下);末俗(末世的习俗,低下的习俗)

(5) 微不足道 [insignificant]

末之卜也。——《礼记·檀弓》。注:“微也。”

(6) 又如:末事(微不足道的小事);末行(微不足道的行为);末用(无足轻重之物);末务(小事,无关紧要的事);末务(小事,无关紧要的事)

(7) 细,小 [small]

浅智之所争,则末矣。——《吕氏春秋·精喻》

(8) 又如:末务(小事,无关紧要的事);末操(小节);末派(水的支流或下游)

(9) 肤浅 [superficial]

末学肤受。——张衡《东京赋》

(10) 又如:末学(浅薄的学者;肤浅无本之学);末议(谦称自己的议论或意见);末说(肤浅无本之说)

(11) 非根本,次要 [nonessential]。如:末务(非根本的事。世俗琐事);末法(不能治本的法术)

〈词性:动〉

通“瀎”。抹拭 [erase;blot out]

三数叔鱼之恶,不为末减。——《左传·昭公十四年》

常用词组

末班车、末代、末端、末伏、末后、末节、末栏、末了、末路、末煤、末年、末篇、末期、末日、末梢、末世、末速、末尾、末席、末屑、末药、末叶、末艺、末造、末子、末座

  拼音  jì qí   注音  ㄐ一ˋ ㄑ一ˊ   
简体部首  亻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6画  
繁体部首  人部  
五笔  WFCY  仓颉  OJE  郑码  NEXS  四角  24247  结构  左右电码  0125  区位  2831  统一码  4F0E  笔顺  ノ丨一丨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伎的拼音:jì(ㄐ一ˋ)  

⒈ 技巧,才能:伎痒(人擅长某种技艺,一遇机会,急欲表现,好像皮肤发痒不能自忍,亦作“技痒”)。伎俩(liāng   )。

⒉ 古代称以歌舞为业的女子。

其他字义

伎的拼音:qí(ㄑ一ˊ)  

⒈ 〔伎伎〕奔走的样子,如“鹿斯之奔,惟足伎伎”。

统一码

伎字UNICODE编码U+4F0E,10进制: 20238,UTF-32: 00004F0E,UTF-8: E4 BC 8E。

伎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伎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bility、skill、trick

造字法

形声:从亻、支声

English

talent, skill, abilit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伎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人,支声。本义:党与,同党的人)

(2) 同本义 [companion]

伎,与也。——《说文》。段玉裁注:“《舁部》曰:‘与者,党与也。’此伎之本义也。”

(3) 同“妓”。歌女,舞女 [a female performer]

伎女楼上,坐而择食。——《洛阳伽蓝记》卷四城西

凄凉蜀故伎,来舞魏宫前。——刘禹锡《蜀先主庙》

(4) 又如:伎人(女歌舞艺人);伎女(古代指女歌舞艺人)

(5) 泛指歌舞表演 [performance]

杂伎,艺以为珩。——张衡《思玄赋》。旧注:“手仗曰伎。”

(6) 又如:伎船(以歌舞色相为业的游船);伎乐(古代俳优所奏的音乐);伎伎(形容奔走的样子)

(7) 旧指医卜历算之类方术 [art]。如:伎道(方术);伎数(方伎数术);伎坊(教坊)

(8) 通“技”。技艺,本领 [artistry;skill]

无他伎。——《书·秦誓》

案谨募选阅材伎之士。——《荀子·王制》

故圣人之处世,不逆有伎能之士。——《淮南子·道应》

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颜氏家训·勉学》

卜者,世之余伎也。——唐· 柳宗元《非国语上·卜》

通天地而不通人曰伎。——《法言·君子》

(9) 又如:伎痒(极想施展本领;动心);伎力(技能与勇力)

(10) 才智;才能 [ability and wisdom]。如:伎艺(技能;才艺);伎曲(以己之才智曲从无道之君)

常用词组

伎俩

雕虫末伎: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