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iāo zhāng huì jù
注音ㄉ一ㄠ ㄓㄤ ㄏㄨㄟˋ ㄐㄨˋ
解释见“雕章镂句”。
出处宋·蔡梦弼《草堂诗话》卷二:“陈无己云:学诗如学道,此岂寻常雕章绘句者之可拟哉。”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作文等。
感情雕章绘句是中性词。
繁体鵰章繪句
近义雕章镂句、雕章缋句
动物生肖牛,虎,蛇
雕的拼音:diāo(ㄉ一ㄠ)
⒈ 鸟类的一属,大型猛禽,羽毛褐色,上嘴勾曲,视力很强,利爪,能捕食山羊、野兔等(亦作“鹫”):雕悍。一箭双雕。
⒉ 刻竹、木、玉、石、金属等:木雕。浮雕。玉雕。雕版。雕龙(指善于撰写文章)。雕镌。雕塑。雕虫小技。
⒊ 有彩绘装饰的:雕弓。雕鞍。雕青(在人体上刺花纹,涂上青色)。
⒋ 同“凋”。
雕字UNICODE编码U+96D5,10进制: 38613,UTF-32: 000096D5,UTF-8: E9 9B 95。
雕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雕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碉㓮琱鵰彫錭
carve、engrave、vulture
形声:从隹、周声
engrave, inlay, carve; exhaust; used for U+9D70 鵰 an eagle, vulture
详细解释◎ 雕的拼音:
鵰 diāo
〈词性:名〉
(1) (形声。从隹( zhuī ),周声。从“隹”,表示与鸟类有关。本义:大型猛禽。日间活动的大猛禽(鹰科)力大身大,形态优美,视力敏锐,飞行力强。也叫“鹫”)
(2) 同本义 [eagle]
流之为雕。——《书·太古誓》
是必射雕者也。——《史记·李将军列传》
其状如雕而有角。——《山海经·南山经》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唐· 王维《观猎》
(3) 又如:雕悍(凶悍如雕);雕鸷(凶猛如雕);雕鹗(雕和鶚。均为善飞的鸷鸟。比喻人雄放劲健的才力);金雕;海雕;坐山雕
(4) 同“碉”。碉堡 [blockhouse]
依山居止,累石为室。——《后汉书》。唐· 李贤注:“今彼土夷人呼为‘雕’也。”
(5) 雕刻的作品;雕刻的图案或人物 [carving]。如:石雕
(6) 姓
◎ 雕的拼音: diāo
〈词性:动〉
(1) 治玉。通“琱” [carve jade]
玉栉雕矢磬。——《考工记·总目》。谓治玉工也。
雕玉仍几。——《书·顾命》
(2) 又如:雕人(治玉摩骨的人)
(3) 通“彫”。引申为雕刻 [carve]
下雕辇于东厢。——张衡《东京赋》
执雕虎而试象兮。——《后汉书·张衡传》
雕琉璃于翠楣。——唐· 李朝威《柳毅传》
(4) 又如:雕虫(雕虫技。比喻细小不足道的技能);雕甍(有浮雕做装饰的屋脊。甍:屋脊);雕漆(在器物上涂厚漆,待半干后雕刻各种花纹的一种特种工艺);雕青(用针在人体上雕刺各种花纹图形,然后涂上青色。亦称文身);雕甍绣栏(以浮雕装饰的屋脊,颜色各异的栏杆)
(5) 用彩画装饰。通“彫” [decorate]
峻宇雕墙。——《书·五子之歌》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左传·宣公二年》
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雕琢之。——《孟子·梁惠王下》
右雕几。——《周礼·春官·司几筵》
左鸟号之雕弓,右夏服之劲箭。——《汉书·司马相如传上》
秦穆公衡雕戈出见使者。——《国语·晋语》
(6) 又如:雕梁画柱
(7) “凋”的古字。凋零 [wither]
寒则雕,热则脩。——《吕氏春秋》
民力雕尽。——《国语·周语》
◎ 雕的拼音: diāo
〈词性:形〉
(1) 奸猾 [crafty]。如:雕捍(刁蛮凶捍)
(2) 凶猛 [fierce]
而民雕捍少虑,有鱼盐枣栗之饶。——《史记》
(3) [withered and fallen] 同“凋”
岭峤微草,凌冬不雕。——宋· 沈括《梦溪笔谈·采草药》
雕鞍、雕版、雕虫小技、雕虫小艺、雕虫篆刻、雕花、雕花、雕花玻璃、雕镌、雕刻、雕梁画栋、雕零、雕漆、雕砌、雕饰、雕塑、雕像、雕琢
章的拼音:zhāng(ㄓㄤ)
⒈ 歌曲诗文的段落:章节。章句。乐章。章回体。顺理成章。断章取义。
⒉ 条目,规程:章程。章法。简章。党章。约法三章。
⒊ 修理:杂乱无章。
⒋ 花纹,文采:黑质而白章。
⒌ 戳记:图章。盖章。
⒍ 佩带的身上的标志:袖章。领章。徽章。像章。
⒎ 奏本:奏章。本章。
⒏ 古同“彰”,彰明。
⒐ 姓。
章字UNICODE编码U+7AE0,10进制: 31456,UTF-32: 00007AE0,UTF-8: E7 AB A0。
章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章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嫜樟漳暲遧障鱆
badge、chapter、order、sura
会意
composition; chapter, section
详细解释◎ 章的拼音: zhāng
〈词性:量〉
(1) (会意。从音十。音指音乐,“十”是个位数已终了的数,合起来表示音乐完毕。本义:音乐的一曲)
(2) 同本义。今称“乐章” [a song]
章,乐竟为一章。——《说文》
读乐章。——《礼记·曲礼》。疏:“谓乐书之篇章。”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苏轼《前赤壁赋》
王乃为歌诗四章,令乐人歌之。——《史记·吕太后本纪》
(3) 又如:章夏(古代乐章名。“九夏”之一)
(4) 棵;根 [a tree]
山居千章之材。——《史记·货殖列传》
◎ 章的拼音: zhāng
〈词性:名〉
(1) 在绘画或刺绣上,赤与白相间的花纹叫“章” [figure;decorative pattern]
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周礼·考工记》注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又如:章采(花纹和色彩);章服(按官品而花饰不同的官服);章绂(标志官品等级的彩色绶带等饰物);章黼(鲜明的黑白花纹);章绣(华丽的刺绣品)
(3) 红白相间的丝织品 [colored silks]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古诗十九首》
(4) 文章。诗歌的段落。亦指文章的段或篇 [article;chapter;paragraph]
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文心雕龙》
言出为论,下笔成章。——《三国志·陈思王植传》
《缁衣》章。——清· 袁枚《祭妹文》
(5) 又如:章什(指诗歌的篇章);章指(于每篇文章之末,总括其大义,或用韵语写成,称为章指);章句(文章的段落称章;词意完整,可以成言的称句);章回小说(以章回分段叙事的长篇小说);章句小儒(指不能通达大义而拘泥于辨析章句的小儒生)
(6) 法规;规章[institutions;decrees and regulations]
王风哀以思,周道荡无章。—— 南朝宋· 谢瞻《张子房》
(7) 又如:章条(章程;规则);章度(程式);章宪(国家的规章法令)
(8) 法律条目 [clauses and subclauses]
与父老约法三章耳。——《史记·高祖本纪》
(9) 又如:约法三章;简章;党章
(10) 印章[seal]
又用篆章一。——明· 魏学《核舟记》
家藏伪章。——清· 方苞《狱中杂记》
(11) 又如:公章;图章;私章;章印(指官印);章组(官印以及佩带);章绶(官印和系印的丝带)
(12) 标记;徽章[badge;medal]
分为五选,异其旗章,勿使冒乱。——汉· 刘向《说苑》
(13) 又如:章表(标记;象征)
(14) 指旌旗 [flag]
变非声章,弗能移也。——韦昭注:“章,旌旗也。”
(15) 又如:章旗(绣有徽号的旗帜)
(16) 奏章,臣下呈给皇上的书面报告 [written report to the emperor]
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文心雕龙》
温《缁衣》一章。——清· 袁枚《祭妹文》
(17) 又如:章奏(汉制,群臣上书有章、奏、表、驕议之别,后则通称臣子上陈给皇帝的文件为章奏);章疏(臣下向君上进呈的言事文书);章满公车(形容奏章之多)
(18) 大木材 [big timber]
东园主章。——《汉书·百官公卿表》
(19) 姓
◎ 章的拼音: zhāng
〈词性:形〉
(1) 通“彰”。彰明,明显,显著 [remarkable]
平章百姓。——《书·尧典》
赏罚无章。——《左传·襄公二十七年》。疏:“章,明也。”
而尧舜之所以章也。——《吕氏春秋·知度》
钟之与磬也,近之则钟音充,远之则磬音章。——《淮南子》
(2) 又如:章灼(明白显著。光辉照耀);章章(显明的样子。同“彰彰”);章然(明显的样子)
(3) 条理化 [systematic]
其为言也,杂乱而无章。——韩愈《送孟东野序》
◎ 章的拼音: zhāng
〈词性:动〉
(1) 显示;表明[become visible]
且夫兄弟之怨,不徵於他,利乃外矣。章怨外利,不义。——《国语·周语中》。韦昭注:“章,明也。”
(2) 又如:章著(显露;分明);章理(显明的道理);章视(明示;诏告)
(3) 通“彰”。彰明,表彰 [give commendation]
章之以论,禁之以刑。——《荀子》
(4) 又如:章明(显扬);章闻(传闻;著闻)
(5) 上奏章告发 [inform against]
被诏书为将作大匠,为受罚者所章,拜议郎。——汉· 蔡邕《太尉乔公碑》
(6) 又如:章表(奏表);章书(奏章);章左(指奏章终了空白处);章报(具奏章上报)
章程、章法、章甫、章回体、章节、章京、章句、章台、章鱼、章则、章子
绘(繪)的拼音:huì(ㄏㄨㄟˋ)
⒈ 画、描画:绘画。绘图。描绘。绘声绘色。
⒉ 古代指彩绣,现指某些图画:彩绘。
绘字UNICODE编码U+7ED8,10进制: 32472,UTF-32: 00007ED8,UTF-8: E7 BB 98。
绘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绘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繪絵
draw、paint
画
形声从纟、会声
draw, sketch, paint
详细解释◎ 绘的拼音:
繪 huì
〈词性:名〉
(1) (从糸( mì ,与线丝有关),会声。本义:五彩绣品) 同本义。也作“会” [multicoloured embroider]
绘,会五采绣也。——《说文》
杂彩曰绘。——《小尔雅·广训》
山龙华虫作绘。——《虞书》
(2) 又如:绘绚(彩绘绚丽)
◎ 绘的拼音:
繪 huì
〈词性:动〉
(1) 绘画 [draw;paint]
自绘败状。——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绘影写光。——蔡元培《图画》
绘像祀之。——《明史》
中绘殿阁。——《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绘像(画像);绘画(作画);绘本(画册);绘卷(画卷);绘事后素(指绘画先以粉地为质然后施加五彩。比喻人有美质,然后可加文饰)
(3) 用言辞形容 [portray]。如:绘饰(描绘修饰)
绘画、绘声绘色、绘声绘影、绘事、绘图、绘影绘声、绘制
句的拼音:jù(ㄐㄨˋ)
⒈ 由词组成的能表示出一个完整意思的话:句子。句法。
⒉ 〔句读(dòu )〕古代称文词停顿的地方为“句”或“读”。
⒊ 量词,用于语言:三句话不离本行(háng )。
句的拼音:gōu(ㄍㄡ)
⒈ 〔高句骊〕古国名,即“高丽”。
句字UNICODE编码U+53E5,10进制: 21477,UTF-32: 000053E5,UTF-8: E5 8F A5。
句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句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勾鉤絇鈎
sentence
象形
sentence
详细解释◎ 句的拼音: gōu
〈词性:动〉
(1) (形声。从口。正当读今言钩,俗作勾。本义:弯曲)
(2) 同本义 [bend]
句,曲也。——《说文》。段注:“凡曲折之物,侈为倨,敛为句。考工记多言倨句。”
越子为左右句卒。——《左传·哀公十七年》
句兵欲无弹。——《考工记·庐人》
覆之而角至谓之句弓。——《考工记·弓人》
履句履者知地。——《庄子·田子方》。李注:“方也。”
句者毕出。——《礼记·月令》
古之人衣上有冒而句领者。——《尚书大传》
句者毕出,萌者尽达。——《礼记·月令》
(3) (草木出土时,弯的叫句,直的叫萌。)。又如:句爪(钩形的尖爪);句枉(曲枝);句曲(弯曲);句倨(弯曲);句圜(屈曲连环)
(4) 勾销 [strike]。如:句抹(去掉文辞中的某些字句);句除(删除;删改)
(5) 查考 [examine]。如:句校(查考校核);句考(查考);句稽(查考;核算)
(6) 搜取;捕捉 [catch]。如:句押(拘捕扣押);句追(拘捕查究);句剥(搜刮)
(7) 逗引;纠结 [seduce]。如:句引(引诱);句结(暗中串通结合)
(8) 勾画 [delineate]
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 句的拼音: gōu
<连>
如果——表示假设 [if]
吾句能亲亲而兴贤,吾不遗亦至矣。——《马王堆汉墓帛书》
◎ 句的拼音: gōu
〈词性:名〉
(1) 指草木初生拳状的幼芽 [tender bud]。如:句萌(草木初生的嫩芽、幼苗)
(2) 钩子。后作“钩” [hook]。如:句绳(钩绳)
(3) 古称不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旁的短边 [the shorter leg of a right triangle]
(4) ——人名用字
(5) 另见 jù
◎ 句的拼音: jù
〈词性:名〉
(1) (会意。小篆字形,从口,从丩( jiū ),象绳丝缠结之状)。“丩”亦兼表字音。①( gōu )本义:弯曲。②句子
(2) 语句;诗句 [sentence]
句者,局也。联字分疆,所以局言者也。周伯琦曰:“语绝为句。”——《诗·关雎》疏。按,取稽留可钩之意,曲画以识之者也。说文瞿下曰:读如章句之句,则 后汉时已转其音如今言屦。
驴上得句。——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所得诗句。
书诗四句。——宋· 王安石《伤仲永》
蒙蒙之句。——宋· 沈括《梦溪笔谈》
(3) 又如:句式(句子的结构形式);句语(语句,言辞);句投(句逗。即句读);句度(同句读)
(4) 中国汉代行大礼时,由九宾中地位最低的士依次向上传话,与“胪”相反 [message sent from bottom to top in a ceremony]
大行设九宾,胪、句传。——《汉书》
◎ 句的拼音: jù
〈词性:量〉
(1) 用于言语的计量。如:句把(一两句,指很少的话);两句诗
(2) 用于时间的计量。表示点时,相当于“点”;表示时段时,相当于“个”(钟头) [o'clock]
这时已经有六句钟了。——蒋光慈《弟兄夜话》
(3) 另见 gōu
句读,句逗、句法、句号、句子、句子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