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跌弹斑鸠的意思

diēdànbānjiū

跌弹斑鸠



拼音diē dàn bān jiū

注音ㄉ一ㄝ ㄉㄢˋ ㄅㄢ ㄐ一ㄡ

解释指中弹落地的斑鸠。喻指失意落寞或受挫神伤的人。

出处

繁体跌彈斑鳩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diē   注音  ㄉ一ㄝ   
部首  足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86  KHRW  五笔98  KHTG  仓颉  RMHQO  郑码  JIMO  四角  65180  结构  左右电码  6407  区位  2188  统一码  8DCC  笔顺  丨フ一丨一丨一ノ一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跌的拼音:diē(ㄉ一ㄝ)  

⒈ 摔:跌跤。跌倒。

⒉ 下降,低落:跌落。跌销。水位下跌。

⒊ 顿足,跺:跌足大叹。

⒋ 疾行:跌蹄而行千里。

统一码

跌字UNICODE编码U+8DCC,10进制: 36300,UTF-32: 00008DCC,UTF-8: E8 B7 8C。

跌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跌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趃蹛

汉英互译

drop、fall、tumbl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足、失声

English

stumble, slip, fall down; stamp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跌的拼音: diē  

〈词性:动〉

(1) (形声。从足,失声。本义:失足摔倒)

(2) 同本义 [fall;tumble]

失蹑曰跌。——《通俗文》

跌而不振。——《汉书·晁错传》。注:“足失据也。”

若跌而据。——《淮南子·缪称》

(3) 又如:他跌伤了;跌磕(挫折,栽筋斗);跌翻(跌倒,摔倒);跌跌滚滚(跌交打滚的样子);跌跌爬爬(连跌带爬);跌坐(身体迅速坐下)

(4) 失足。喻指犯过失 [fault;slip]

一跌将赤吾之族。——《汉书·扬雄传》

(5) 又如:跌磕(受到挫折);跌磕蹭蹬(倒霉;不顺利);跌失(闪失);跌蹼(喻指挫折和灾难)

(6) 落,降低 [drop]。如:跌坡(陷落的坡岸);跌课(算卦,占卜)

(7) 快走 [fast walk]。如:跌蹄(快步行走,赶路);跌跌(疾行)

(8) 跺脚,用脚踩踏 [stamp]。如:跌窨(顿足忍气);跌脚绊手(牵制 ;阻碍)

词性变化

跌的拼音: diē  

〈词性:形〉

(1) 在文字上故作顿挫,在言语间,故作波折 [flowing rhythm]。如:跌荡放言(不受拘束,放肆谈论)

(2) 放荡不羁 [unrestraint]

肆者何?跌也。——《公羊传·庄公二十二年》

(3) 行步不稳 [dodder along;stagger along]。如:跌蹶(跌跌撞撞);跌退(踉跄倒退)

常用词组

跌打损伤、跌宕、跌宕昭彰、跌荡、跌倒、跌跌跄跄、跌跌撞撞、跌风、跌幅、跌价、跌交、跌脚捶胸、跌落、跌水、跌足

  拼音  dàn tán   注音  ㄉㄢˋ ㄊㄢˊ   繁体    
部首  弓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XUJF  仓颉  NCWJ  郑码  YZKE  四角  18256  结构  左右电码  1734  区位  2115  统一码  5F39  笔顺  フ一フ丶ノ丨フ一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弹(彈)的拼音:dàn(ㄉㄢˋ)  

⒈ 可以用力发射出去的小丸;装有爆炸物可以击毁人、物的武器:弹丸。子弹。弹雨。枪弹。氢弹。导弹。手榴弹。原子弹。

⒉ 古代指以竹为弦的弓:“左挟弹,右摄丸”。

其他字义

弹(彈)的拼音:tán(ㄊㄢˊ)  

⒈ 用手或工具拨动而发射出去,亦指用手指拨弄:弹射。弹跳。弹拨。弹指。弹琴。弹奏。弹冠相庆(喻即将作官而互相庆贺,多作贬义)。

⒉ 检举违法失职的官吏:弹劾。弹纠。讥弹。

统一码

弹字UNICODE编码U+5F39,10进制: 24377,UTF-32: 00005F39,UTF-8: E5 BC B9。

弹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弹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彈弾

汉英互译

ball、bomb、flip、pellet、shoot、spring

造字法

形声:从弓、单声

English

pellet, bullet, shot, shel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弹的拼音:

dàn  

〈词性:名〉

(1) (形声。从弓,单声。本义:弹丸)

(2) 同本义 [bullet]

弹,行丸也。——《说文》

长安大道边,挟弹谁家儿?—— 唐· 苏涣《变律》其三

(3) 又如:枪弹;弹子涡(卵石);枪林弹雨(形容战斗激烈);弹丸黑子(形容地域狭小)

(4) 形状像弹丸的东西,如圆形的果实;禽鸟的卵等 [a bullet-shaped thing]

其法乃以凫弹数十,黄、白各聚一器。——宋· 周密《齐东野语》

(5) 弹弓 [slingshot]

援弹飞丸,应弦而落。——《魏书》

(6) 炸弹 [bomb]。如:燃烧弹;氢弹;烟幕弹;催泪弹

(7) 另见 tán  

常用词组

弹道、弹弓、弹夹、弹尽粮绝、弹尽援绝、弹壳、弹片、弹体、弹头、弹丸、弹丸之地、弹无虚发、弹药、弹药库、弹子

基本词义

弹的拼音:

tán  

〈词性:动〉

(1) (形声。从弓,单声。本义:用弹弓发射弹丸)

(2) 同本义 [shoot with the function of a spring;eject]

弹,行丸也。——《说文》

[灵公]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左传》

(3) 又如:弹力(弹射的力量);弹丸(供弹弓发射用的泥丸、石丸、铁丸。也指子弹弹头);弹射(利用弹力、压力等射出);弹金(发射弹丸)

(4) 弹击 [fluff;strike]

新沐者必弹冠。——《楚辞·渔父》

倚柱弹其剑。——《战国策·齐策四》

复弹其铗。

复弹其剑铗。

善弹琵琶。——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5) 又如:弹唱(一边弹奏,一边演唱);弹冠(弹去冠上的灰尘);弹棉花;弹弓(手工弹花的工具)

(6) 用手指拨动而演奏 [play]

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李贺《咏怀》

(7) 又如:弹琴;弹击(演奏乐器);弹弦(弹丝。弹奏弦乐器);弹纬(张弦弹奏)

(8) 批评,揭发 [criticize; expose]

旌善以兴化,弹邪而矫俗。——《三国志·陶谦传》

仆常好人讥弹其文。有不善者,应时改定。——曹植《与杨德祖》

(9) 又如:抨弹(抨击);弹议(弹劾评议);弹黜(弹劾罢黜);弹文(弹劾官员过错的奏疏);弹正(纠弹;纠正);弹断(讥评);弹激(激烈率直地予以抨击)

(10) 针刺 [puncture]

弹疽不严,必半复聚。——《资治通鉴》

(11) 测定重量 [weight]

拿来天平上弹着。——元·佚名《陈州粜米》

(12) 又如:弹算(掂量估模);弹斤估两(形容掂量轻重)

(13) 另见 dàn  

常用词组

弹拨、弹唱、弹词、弹冠相庆、弹劾、弹花、弹簧、弹簧秤、弹簧门、弹簧锁、弹纠、弹力、弹射、弹跳、弹性、弹性模量、弹压、弹指、弹奏

  拼音  bān   注音  ㄅㄢ   
部首  文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  GYGG  仓颉  MGYKG  郑码  CSC  四角  11114  结构  左中右电码  2432  区位  1663  统一码  6591  笔顺  一一丨一丶一ノ丶一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斑的拼音:bān(ㄅㄢ)  

⒈ 一种颜色中夹杂的别种颜色的点子或条纹:斑点。斑纹。斑斓。雀斑。斑秃。斑白。斑竹。斑驳(色彩错落)。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喻从看到的一部分,推测全貌)。

统一码

斑字UNICODE编码U+6591,10进制: 26001,UTF-32: 00006591,UTF-8: E6 96 91。

斑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斑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辬斒

汉英互译

speckle、spot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mottled, striped, freckl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斑的拼音: bān  

〈词性:名〉

(1) (形声。本作“班”,从文,辡( biàn  )声。本义:杂色的花纹或斑点)

(2) 同本义 [speck;spot;maculation]

辬,驳文也。——《说文》。徐锴曰:“今作斑也。”

管中窥豹,时见一斑。——《晋书·王献之传》

唯余望乡泪,更染竹成斑。——宋之问《晚泊湘江》

(3) 又如:汗斑;斑马;斑污(斑点污渍);雀斑;豹子的斑;油斑

(4) 通“班”。行列;位次 [sequence]

登斑叙优。——汉《竹邑侯相张寿碑》

于是揖五瑞,斑宗彝。——魏《孔羡碑》

词性变化

斑的拼音: bān  

〈词性:形〉

(1) 色彩驳杂的;灿烂多彩的 [motley]

斑,驳也,文也。——《广韵》

上辬华以交纷。——张衡《西京赋》

斑白者不提挈。——《礼记·王制》

拉虎摧斑。——曹植《七启》

中有小斑纹。——洪适《歙砚说》

(2) 又如:斑彪(色彩斑杂的小老虎);斑尾(彩色斑烂的羽尾);斑剥(斑驳);斑阑(斑兰,斑斓。色彩错杂灿烂)

(3) 毛色花白的 [greying]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宋· 陆游《书愤》

(4) 又如:斑苍(花白色);斑驺(毛色青白相杂的骏马)

常用词组

斑白、斑斑、斑鬓、斑驳、斑驳陆离、斑点、斑痕、斑鸠、斑斓、斑马、斑马线、斑蝥、斑秃、斑纹、斑文、斑竹

  拼音  jiū   注音  ㄐ一ㄡ   繁体    
部首  鸟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86  VQYG  五笔98  VQGG  仓颉  KNPYM  郑码  QYRZ  四角  47027  结构  左右电码  7682  区位  8015  统一码  9E20  笔顺  ノフノフ丶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鸠(鳩)的拼音:jiū(ㄐ一ㄡ)  

⒈ 鸟,鸠鸽科部分种类的统称:鸠形鹄面(形容人因饥饿而很瘦的样子)。鸠杖(古代头上刻有鸠形之杖,年始七十者,由政府授给)。

⒉ 聚集:鸠合(亦作“纠合”)。鸠集(亦作“纠集”)。

统一码

鸠字UNICODE编码U+9E20,10进制: 40480,UTF-32: 00009E20,UTF-8: E9 B8 A0。

鸠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鸠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鳩勼䧱䲥

汉英互译

cooer

造字法

形声:从鸟、九声

English

pigeon; collect, assembl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鸠的拼音:

jiū  

〈词性:名〉

(1) (形声。从鸟,九声。本义:鸟名)

(2) 鸠鸽科的鸟的泛称 [dove]

鸠,鹘鸠也。——《说文》

维鸠居之。——《诗·召南·鹊巢》

维鸠盈之。

维鸠方之。

(3) 有“雉鸠”(普通单称鸠)、“祝鸠”、“斑鸠”等,古时说有五种鸠:祝鸠、鸤鸠、爽鸠、雎鸠、鹘鸠,祝鸠和鹘鸠是鸠类,鸤鸠是攀禽类的布谷,爽鸠是鹰类,雎鸠是鹗类。如:鸠鸩(喻指专门诬陷好人的人);鸠杖(刻有鸠形的杖);鸠夺鹊巢(鸠性拙,不善筑巢,往往等鹊筑好巢后夺为己有。常喻指强占他人的地方)

(4) 一种行于沙中的运载工具 [animal-draw vehicle]

水用舟,陆用车,涂用楯,沙用鸠,山用欙。——《吕氏春秋》

(5) 姓

词性变化

鸠的拼音:

jiū  

〈词性:动〉

(1) 聚集,使聚在一起 [gather together]

鸠,聚也。——《尔雅》

共工方鸠僝功。——《书·尧典》。传:“聚也。”

以鸠其民。——《左传·隐公八年》

鸠宗族僮奴。——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2) 又如:鸠工(招集劳工);鸠民(聚集安定百姓);鸠率(聚合率合);鸠采(搜集);鸠聚(聚集)

(3) 使安定 [stabilize]

若鸠楚竟,敢不听命?——《左传·定公四年》

内抚凋残,外鸠离散。——三国魏· 张既《答文帝问苏则》

(4) 通“究”。度量;计算 [measure]

度三林,鸠薮泽。——《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常用词组

鸠雏、鸠合、鸠集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