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ǐ lián jùn yú
注音ㄉ一ˇ ㄌ一ㄢˊ ㄐㄨㄣˋ ㄩˊ
解释经过磨砺,使棱角更加分明。
出处明·唐顺之《方砚铭》:“汝之守,足以砥廉峻隅,而不刓于顽也。”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世。
感情砥廉峻隅是中性词。
繁体砥亷峻隅
近义砥砺廉隅
动物生肖牛,虎,蛇
砥的拼音:dǐ(ㄉ一ˇ)
⒈ 〔砥柱中流〕像砥柱山(在中国三门峡)那样屹立在黄河激流中,喻中坚人物或力量所起的支柱作用。
⒉ 细的磨刀石:砥石。砥砺。
砥字UNICODE编码U+7825,10进制: 30757,UTF-32: 00007825,UTF-8: E7 A0 A5。
砥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砥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䂡厎
形声:从石、氐声
a whetstone; to polish
详细解释◎ 砥的拼音: dǐ
〈词性:名〉
(1) (形声。从石,氐( dǐ )声。本义:质地很细的磨刀石)同本义 [whetstone]
则字平如砥。——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2) 又如:砥石(磨刀石);砥磨(在磨刀石上磨)
◎ 砥的拼音: dǐ
〈词性:动〉
(1) 引申为磨 [grind]
晋人已胜 智氏,归而缮甲砥兵。—— 汉· 刘向《说苑》
(2) 又如:砥刃(磨利兵器);砥钝(磨钝成利);缮甲砥兵
(3) 平定 [put down]。如:砥定(平定);砥属(天下太平,四方都来归附)
(4) 阻滞,挡 [block]。如:砥滞(长久壅积,不能流通)
(5) 磨炼 [temper oneself;steel oneself]。如:砥才(磨练才能);砥节(砥砺气节);砥节砺行(磨炼志节和德行);砥厉廉隅(磨炼节操)
◎ 砥的拼音: dǐ
〈词性:形〉
平直;平坦 [level]。如:砥矢(比喻平直);砥平(平直;平坦);砥直(公平正直);砥路(平坦的道路)
砥砺、砥柱、砥柱中流
廉的拼音:lián(ㄌ一ㄢˊ)
⒈ 堂屋的侧边:廉隅(棱角,喻品行端方,有气节)。
⒉ 不贪污:廉洁。廉正。廉明。
⒊ 便(pián )宜,价钱低:物美价廉。
⒋ 察考,访查:“且廉问,有不如吾诏者,以重论之”。
⒌ 姓。
廉字UNICODE编码U+5EC9,10进制: 24265,UTF-32: 00005EC9,UTF-8: E5 BB 89。
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廉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㢘亷槏磏
cheap、honest and clean
形声:从广、兼声
upright, honorable, honest
详细解释◎ 廉的拼音:
亷 lián
〈词性:名〉
(1) (形声。从广( yǎn ),兼声。从“广”,表示与房屋有关。本义:厅堂的侧边)
(2) 同本义 [side of hall]
廉,仄也。——《说文》。按,堂之侧边曰廉,故从广。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户五尺,士三尺。堂边皆如其高。
设席于堂廉东上。——《仪礼·乡饮礼》。郑玄注:“侧边曰廉。”
故陛九级上,廉远地,则堂高。——《汉书·贾谊传》
(3) 边 [side]
边谓之廉,角谓之隅。——《九章算术》
入鲜水北句廉上。——《汉书·赵充国传》。注:“谓水岸曲而有廉棱也。”
(4) 棱角。亦指物体露出棱角;有棱角 [edge]
进而眂之,欲其帱之廉也。——《周礼》
哀以立廉。——《礼记·乐记》。注:“廉,廉隅也。”
(5) 又如:廉正(有棱角而方正);廉利(锋利);廉角(廉隅,廉棱。棱角);廉锷(棱角锋利)
(6) 旧称有节操、不苟取的人 [honest and clean man]
廉干如古人某。——清· 周容《芋老人传》
若翁廉。——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7) 姓。如:廉颇(赵国的名将,多次打败秦军)
◎ 廉的拼音: lián
〈词性:形〉
(1) 正直;刚直;品行方正 [honest and upright]
廉,稜也。——《广雅》。按,凡稜利之义,实借为也。
紾而博廉。——《考工记·弓人》。注:“严利也。”
其器廉以深。——《吕氏春秋·孟秋》。注:“利也,象金断割。”
廉而不刿。——《荀子·不苟》
古之矜也廉。——《论语·阳货》
人犯其难,我享其利,非廉也。——《庄子》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列女传》
其行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 又如:廉倨(廉正而倨傲)
(3) 廉洁 [honesty;integrity]
廉,清也。——《广雅》
摩廉者诘也。——《鬼谷子》
取伤廉章指。廉,人之高行也。——《孟子》
辞利刻歉谓之廉。——《贾子·道术》
一曰廉善,二曰廉能。——《周礼·小宰》
洁廉而果敢者也。——《大戴礼记·文王官人》
联幼清以廉洁兮。——《楚辞·招魂》。注:“不受曰廉。”
廉之欲其节。——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其待己也廉。——唐· 韩愈《原毁》
(4) 又
待其身其已廉
(5) 又如:清廉(清白廉洁);廉吏(廉洁的官吏);廉白(廉洁);廉公(清廉公正);廉俸(清制。官员除正俸外,只有养廉费,二者合称廉俸);廉介(廉洁耿直);廉慎(清廉谨慎);廉节(清廉而有节操);廉让(清廉逊让);廉简(清廉简洁);廉秽(清廉和贪秽);廉辨(指清廉明辨)
(6) 狭窄 [narrow]
凡秋耕欲深,春夏欲浅;犁欲廉,劳欲再。——《齐民要术》
(7) 低廉,便宜 [cheap;low-priced]。如:廉平(低廉公道);廉直(廉价)
(8) 清亮 [clear]。如: 廉乐(指乐声高亢激越与婉转圆润)
(9) 细小 [tiny]。如:廉纤(微小,纤细);廉苫(细小,纤细);廉廉(细弱的样子)
(10) 通“兼”。[hold two or more jobs concurrently]
而信廉爱之说。——《韩非子·五蠹》
◎ 廉的拼音: lián
〈词性:动〉
(1) 考察,视察 [inspect]
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周礼·天官·小宰》
武从事廉得其罪。——《汉书·何武传》
察贰廉空。——张衡《西京赋》
察廉皆视也。
人君不廉而变。——《管子·正世》。注:“察也”。
(2) 又如:廉按(查究);廉察(视察,查访);廉举(即察举。汉代官员选拔的一种制度);廉车(按察使的别称)
(3) 绝,断 [break]
外不廉而内不挫。——《周礼·考工记·轮人》。注:“绝也。”
廉察、廉耻、廉价、廉洁、廉吏、廉明、廉正
峻的拼音:jùn(ㄐㄨㄣˋ)
⒈ 山高而陡:高峻。险峻。峻峭。峻拔。
⒉ 高大:峻德。峻节。
⒊ 严厉苛刻:峻刻。峻厉。严峻。严刑峻法。
峻字UNICODE编码U+5CFB,10进制: 23803,UTF-32: 00005CFB,UTF-8: E5 B3 BB。
峻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峻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埈陖
high、severe
形声:左形右声
high, steep, towering; stern
详细解释◎ 峻的拼音: jùn
〈词性:形〉
(1) (形声。从山,雋( jùn )声。本义:高而陡峭)
(2) 同本义 [high and precipitous]
山峻高而蔽日兮。——《楚辞·屈原·涉江》
山道峻隘。——《北齐书·高昂传》
是犹上高陵之颠堕峻溪之下而求生。——《韩非子·奸劫弑臣》
(3) 又如:峻危(高耸险峻);峻朵(高峻的山峰);峻岭(崇高的山岭);峻绝(极为陡峭)
(4) 严酷,严厉 [harsh;stern]
乃峻责租调。——《新唐书·李实传》
严刑峻法。——《论衡·非韩》
因以峻文诋之。——《后汉书·朱浮传》
(5) 又如:峻政(苛政);峻责(严厉责求);峻拒(断然拒绝);峻辞(断然辞绝)
(6) 高超 [outstanding;talent]。如:峻绝(高超);峻迈(高超出众);峻论(高论);峻格(高超的格调);峻立(高超特出)
(7) 大;高大 [great;tall and big]
克明峻德。——《礼记·大学》
(8) 又如:峻宇(高大的屋宇);峻德(大德);峻命(大命,指天帝或帝王的命令);峻博(博大)
(9) 高雅;高贵;高尚 [lofting;noble]。如:峻雅(高雅);峻阀(高贵的门第);峻爵(崇高的爵位)
(10) 严正 [solemn and just]。如:峻整(严正庄重);峻网(严正的法网);峻介(严正耿直);峻切(文词、语言严正切直)
(11) 猛烈 [fierce]。如:峻剂(猛烈的药剂);峻药(猛烈的药物);峻利(猛烈);峻烈(猛烈);峻利(味道浓烈而爽口)
(12) 指文笔刚劲挺拔 [vigorous]。如:峻利(形容笔力刚劲雄健);峻健(刚劲有力);峻洁(诗文刚劲凝练)
◎ 峻的拼音: jùn
〈词性:动〉
(1) 结束,完成 [finish]。如:峻工;峻事(完事,结束)
(2) 增高,加高 [elevate]
群臣白帝更峻京邑城隍,以从《周易》设险之义。——《魏书》
(3) 升迁,高升 [promote]。如:峻用(提拔任用);峻除(升迁);峻擢(高升);峻迁(高升;升迁);峻登(高升)
峻拔、峻笔、峻节、峻拒、峻刻、峻峭、峻彦、峻直
隅的拼音:yú(ㄩˊ)
⒈ 角落:城隅。墙隅。屋隅。隅隙(屋角的洞穴)。向隅而泣。
⒉ 〔隅中〕将近中午的时候。
⒊ 靠边的地方:海隅。
隅字UNICODE编码U+9685,10进制: 38533,UTF-32: 00009685,UTF-8: E9 9A 85。
隅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隅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堣
coign
形声:从阝、禺声
corner, nook, remote place
详细解释◎ 隅的拼音: yú
〈词性:名〉
(1) (形声。从阜( fù ),禺( yú )声。“阜”是土山,有土则可用于建筑,因而从“阜”的字有的与建筑有关。本义:山水弯曲边角处)
(2) 同本义 [corner of a mountain or river]
隅,陬也。——《说文》
既登览乎隅椒,复临泛乎汪洋。——明· 徐渭《缇芝赋》
(3) 又如:山隅;隅椒(山角与山顶);隅隈(角落和弯曲之处);隅陬(角落)
(4) 角,角落 [corner]
俟我于城隅。——《诗·邶风·静女》
宫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考工记·匠人》
抠衣趋隅。——《礼记·曲礼》
日出东南隅。——《乐府诗集·陌上桑》
采桑城南隅。
停于大室之隅。——唐· 李朝威《柳毅传》
折过墙隅。——《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隅头(墙角;拐角);城隅(城的一角);向隅(面对着屋子的一个角落)
(6) 边远的地方 [outlying place]
咫只雪山路,归飞西海隅。——杜甫《送蔡希鲁都尉还陇右》
(7) 又如:隅谷(神话中日落的地方);隅镇(边远小镇);隅夷(神话中的日出处);隅辟(边境,国境);隅官(边地官员)
(8) 事物的部分或片面 [part]
举端自理,滞隅则失。——《后汉书》
(9) 又如:隅见(片面的见解);隅曲(偏狭之见);隅积(部分和总体)
(10) 边;旁 [side]
昏将举火,执烛隅坐,错总之法,横子坐所。——《管子》
(11) 又如:隅坐(坐位的侧边);隅目(斜眼而视,怒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