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ì tóu shé
注音ㄉ一ˋ ㄊㄡˊ ㄕㄜˊ
解释指在当地有势力的欺压人民的恶霸。比喻本地有一定能量的人物。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七卷:“大官人休说满话!常言道:恶龙不斗地头蛇。”
例子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26章:“这可不是在原西,咱们是外来户,怎么敢和这里的地头蛇打斗呢?”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感情地头蛇是中性词。
繁体地頭虵
反义外来户
英语local villain(cock on his own dunghill)
日语地元のボス
造句despote qui exploite la localité
动物生肖牛,虎,蛇
地的拼音:dì(ㄉ一ˋ)
⒈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
⒉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
⒊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
⒋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⒌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
⒍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
⒎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
⒏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
⒐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
⒑ 底子:质地。
地的拼音:de(˙ㄉㄜ)
⒈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地字UNICODE编码U+5730,10进制: 22320,UTF-32: 00005730,UTF-8: E5 9C B0。
地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地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坔埅埊墬嶳
terra
天
形声
详细解释◎ 地的拼音: de
助
(1) 用在状语和中心词之间 [used after an adj.,noun,adverb or verb,etc.to form an adverbial adjunct]。如:他认真地学习;天气渐渐地冷了;有计划地安排生活。又表示动态,相当于“着”。常附在立、卧、坐等不及物动词的后头
后妻向床上卧地不起。——《舜子变文》
(2) 还用于状语后或补语前
相看月未坠,白地断肝肠。——唐· 杜甫《越女词》
(3) 另见 dì
◎ 地的拼音:
墬 dì
〈词性:名〉
(1)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2) 同本义,与“天”相对 [the earth]
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春秋·元命苞》
土乙力为地。——《尔雅·释地》
地生养万物。——《管子·形势解》
(3) 如:落地;天地;地角(地的末端。多比喻极僻远的地方);地宫(帝王墓地放置棺材的地下建筑);地府(阴间);地脉(风水);地遁(隐入地下;入土而逃)
(4) 地面;陆地 [ground;land]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乐府诗集·木兰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唐· 李白《静夜思》
(5) 又如:地文(地面山岳河海丘陵平原之形);地藏(地下深处);地市(地下的市镇);地平(地面平坦)
(6) 土地;田地 [land;fields]
殚其地之出。——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7) 又如:湿地;好地;下地干活儿;地头(地上,与天上相对;方面);地灵(土地山川的灵秀之气)
(8) 领土,属地;地区 [territory]。
而安陵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战国策·魏策》
(9) 又如:各地;内地;本地;割地(割让领土);
(10) 地方;场所 [place;locality]
此地空余黄鹤楼。——唐· 崔颢《黄鹤楼》
英雄无用武之地。——《资治通鉴》
(11) 又如:各地文化站;产地(物品出产的地方);坟地;原地;地著(久居其地不迁移的人);地棍(地方上的流氓无赖)
(12) 地位 [position]。如:地业(地位与事业);地望(地位和声望);地寒(指人的出身微贱,地位低下)
(13) 心意活动的领域 [a person's mind]。如:心地;见地;识地
(14) 路程;面积 [distance;area]
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地。——《红楼梦》
(15) 又如:十里地
(16) 居住地 [dwelling place]。如:地址;地邻(邻居;邻里)
(17) 花纹图案或文字的衬托面;底子 [background]。如:地子(衬底;花纹的衬托面)
(18) 地区,中国省、自治区以下,县以上设置的行政区域 [district]。如:省地县三级
(19) 地主的简称 [landlord]。如:地富(地主与富农)
(20) 言语和行动可以回旋的地方 [roon for action]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21) 另见 de
地板、地板蜡、地磅、地保、地堡、地崩山摧、地表、地表火、地鳖虫、地波、地步、地财、地层、地产、地秤、地磁、地大物博、地带、地道、地道、地道战、地点、地动、地动山摇、地动仪、地洞、地段、地方、地方、地方民族主义、地方色彩、地方武装、地方戏、地方志、地方主义、地方自治、地府、地覆天翻、地沟、地瓜、地光、地广人稀、地滚球、地核、地黄、地积、地基、地极、地籍、地价、地角、地角、地角天涯、地脚、地脚、地窖、地界、地久天长、地块、地老虎、地老天荒、地雷、地垒、地塄、地理、地理学、地力、地栗、地利、地利人和、地邻、地垄、地漏、地炉、地脉、地幔、地貌、地面、地面灌溉、地面气压、地面水、地名、地亩、地盘、地皮、地痞、地平线、地铺、地契、地气、地堑、地壳、地勤、地球、地球仪、地区、地权、地热、地上茎、地声、地区差价、地势、地势图、地税、地速、地台、地摊,地摊儿、地毯、地铁、地头,地头儿、地头蛇、地图、地图册、地位、地温、地物、地峡、地下、地下、地下河、地下建筑物、地下茎、地线、地心、地心说、地形、地穴、地学、地衣、地狱、地域、地震、地震波、地震带、地震区、地震仪、地震预报、地震站、地震震级、地政、地支、地址、地志、地质、地质时代、地质学、地中海、地轴、地主、地主阶级、地主之谊、地租
头(頭)的拼音:tóu(ㄊㄡˊ)
⒈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头骨。头脑。头脸(①头和脸;②指面貌;③指面子,体面)。头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
⒉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留头。剃头。
⒊ 物体的顶端:山头。笔头。两头尖。
⒋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从头儿说起。头绪。
⒌ 物体的残余部分:布头儿。
⒍ 以前,在前面的:头三天。
⒎ 次序在前,第一:头等。头生。
⒏ 首领:头子。头目。
⒐ 方面:他们是一头的。
⒑ 临,接近:头睡觉先洗脸。
⒒ 量词,多指牲畜:一头牛。
⒓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三头五百。
⒔ (tou)名词后缀(①接于名词词根,如“木头”。②接于动词词根,如“念头”。③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头儿”)。
⒕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头”。“里头”。“后头”。)
头字UNICODE编码U+5934,10进制: 22836,UTF-32: 00005934,UTF-8: E5 A4 B4。
头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头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caput、cobbra、conk、garret、head、knowledge-box、nob、noddle、offal、sconce、twopenny
尾、脚
原为形声:从页、豆声
head; top; chief, first; boss
详细解释◎ 头的拼音:
頭 tóu
〈词性:名〉
(1) (形声。从页( xié ),豆声。页,人头。头在战国时期才出现,首出现较早。本义:首)
(2) 同本义 [head] 本指人的头部,后也泛指各种动物的头部
頭,首也。——《说文》
苞头者,神所居。——《春秋·元命》
头容直。——《礼记·玉藻》
左头奉之。——《仪礼·士相见礼》
杀人者刎头。——《公羊传》注
王购子头千金。——晋· 干宝《搜神记》
将子头与剑来。
系向牛头充炭直。——唐· 白居易《卖炭翁》
举头望明月。——唐· 李白《静夜思》
低头思故乡。
(3) 又如:头直上(头顶上);光头(剃光的头;头上没有戴帽子);头大(形容遇到困难头昏脑胀的样子);头抵(敌对,对头。也作“头敌”、“敌头”);头足异处(头脚分离。指人被杀。也作“头足异所”);头昏脑闷(头脑昏晕。形容思虑不清)
(4) 发,毛发 [hair]。如:头须(束发的丝带);剃头;平头;头毛(头发);头白(老人发白。即白头);头发上指(形容盛怒);头发种种(形容老人头发短少)
(5) 事情的开端 [beginning]。如:起头;从头做起;头裹(开始);头阵(一切事情的开端或前段);头达(古代走在最前面的仪仗);头题(杂志目录中最前面的篇目);头讫(开端和结尾);头秋(秋收前的一段时间)
(6) 物的两端或末梢 [end;top]
暮至黑山头。——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既登峰头。——《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船头坐三人。——明· 魏学洢《核舟记》
(7) 又如:水头;梢头;桥头;露头;炕头儿;街头;弹头;杆头;床头
(8) 首领,头儿 [head;chief;boss]。如:头目(首领;领导人);他是我们的头儿;头营(驻有指挥部的军营);头头脑脑(为首的人);头马(领头马);头儿脑儿(头面人物);头行人(带头的人)
(9) 最上等级 [first-rate]。如:头高(指欲望大,要价高);头房(客舍中的上等房间);头酒(最香醇的酒,指醑);头厅(古称中央的最高行政机构)
(10) 第一,第一次 [first]。如:头上末下(第一次);头食(第一道食品。指面粉);头阵(战斗时的第一次交锋);头纲(指第一批运送到京都的春茶);头筹(第一。较技时得第一称为得头筹)
(11) 上一个 [last]。如:头年;头天(前一天);头里(先前;事先)
(12) 借代人 [person]。如:头影(人影子);头役(旧时官府中的差役);头翁(旧时对官府差役的謏称)
(13) 特指敌对的人 [enemy]
冤有头,债有主。——《五灯会元》
(14) 头部有发部分 [top]
头,首自发以上为头。——《六书故》
(15) 路;途径 [way]。如:分头进军
(16) 赌博或买卖中抽的回扣 [commission]
凡有卖字画、古董物件的,俱要抽头。——《豆棚闲话》
◎ 头的拼音:
頭 tóu
〈词性:动〉
(1) 磕头 [kowtow]。旧时的一种跪拜礼
父亲母亲吩咐我,叫给舅母行礼,请舅母到厢房里坐下受头。——《儿女英雄传》
(2) 〈词性:方〉∶临到;接近 [be near to]。如:头吃饭要洗手;头五点就得动身
◎ 头的拼音:
頭 tóu
〈词性:量〉
(1) 件,桩 [piece]
这头亲事,不是情愿与的。——《水浒传》
(2) 如∶多用以计算牲畜
潭中鱼可百许头。——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以一头进。——《聊斋志异·促织》
每责一头。
捕得两三头。
(3) 又如:一头牛;三头猪
(4) 另见 tou
◎ 头的拼音:
頭 tóu
〈词性:助〉
置于方位词后,表处所可不译。
路转溪头忽见。——宋· 辛弃疾《西江月》
惶恐滩头说惶恐。——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溪头卧剥莲蓬。——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头版、头半天,头半天儿、头寸、头等、头顶、头兜、头儿、头发、头发胡子一把抓、头伏、头功、头骨、头号、头昏、头昏脑胀、头昏眼花、头角、头角峥嵘、头巾、头盔、头里、头脸,头脸儿、头领、头颅、头路、头面、头面人物、头名、头目、头脑、头脑发胀、头脑冷静、头年、头牛、头牌、头皮发麻、头破血流、头钱、头前、头秋、头球、头人、头绳、头虱、头饰、头水,头水儿、头套、头疼、头疼脑热、头天、头条、头痛、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头头、头头是道、头秃、头陀、头晚、头尾、头衔、头像、头囟儿、头型、头绪、头癣、头油、头晕、头胀、头重、头重脚轻、头子、头座
◎ 头的拼音:
(1) 頭 tou
后缀
(2) 附在某些名词后面,构成新的名词。如:木头;石头
(3) 附在某些动词后面,构成名词。如:念头
(4) 附在形容词后面,构成名词。如:他越学越有甜头
(5) 附在方位后面,构成新的方位词。如:前头;后头;抽屉里头
(6) 另见 tóu
蛇的拼音:shé(ㄕㄜˊ)
⒈ 爬行动物,身体细长,体上有鳞,没有四肢。种类很多,有的有毒,有的无毒。以蛙、鼠为食,大蛇亦吞食大的兽类:蛇蜕。蛇行。蛇蝎。蛇足(喻多余无用的事物)。画蛇添足。
蛇的拼音:yí(一ˊ)
⒈ 〔委(wěi )蛇〕见“委2”。
蛇字UNICODE编码U+86C7,10进制: 34503,UTF-32: 000086C7,UTF-8: E8 9B 87。
蛇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蛇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它虵
snake、serpent
形声:从虫、它声
snake
详细解释◎ 蛇的拼音:
虵 shé
〈词性:名〉
(1) (形声。从虫,它声。本写作“它”。甲骨文字形,是象形字。本义:一种爬行动物)
(2) 同本义 [snake;serpent]
蛇,它或从虫。——《说文》
蛇乘龙。——《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注:“蛇,元武之宿,虚危之星。”
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国语·吴语》。注:“虺小蛇大也。
龙蛇之孽。——《洪紀·五行志》。注:“蛇龙之类也。”
龙首其中蛇交。——《仪礼·乡射礼记》
维虺维蛇。——《诗·小雅·斯干》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3) 又如:蛇豕(比喻贪婪残暴的人);蛇虺(喻指阴狠毒辣的人);蛇食(像蛇吃东西一般地吞食);蛇蜕(蛇所脱下的皮);蛇解(即蛇脱皮);蛇入鼠出(比喻行动隐秘);蛇行鼠步(形容胆小谨慎);蛇盘鬼附(比喻相互勾结);蛇蟠蚓结(比喻互相勾结);蛇心佛口(喻指假冒伪善、内心狠毒而表面和善);蛇雀之报(自述感恩图报的词语。即视己为蛇、雀而报恩)
(4) 象征国君、君子等 [emperor;gentleman]
有蛇自泉宫出,入于国,如先君之数。——《左传》
(5) 十二生肖之一,配地支的“巳” [snake]。如:蛇年(即巳年)
◎ 蛇的拼音: shé
〈词性:形〉
(1) 形状像蛇的;似蛇状的 [snaky; snakey]。如:蛇弓(弓名);蛇丹(中医病名。皮肤上潮红疱疹簇集,形成带状如蛇,因名蛇丹);蛇矛(古兵器名。状如蛇的长矛)
(2) 另见 yí
蛇管、蛇口蜂针、蛇茄、蛇拳、蛇鼠横行、蛇蝎、蛇行、蛇影杯弓、蛇足
◎ 蛇的拼音: yí
(1) ——见“委蛇”( wēiyí )
(2) 另见 sh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