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涤瑕荡秽的意思

xiádànghuì

涤瑕荡秽



拼音dí xiá dàng huì

注音ㄉ一ˊ ㄒ一ㄚˊ ㄉㄤˋ ㄏㄨㄟˋ

解释涤:清除;瑕:玉上的斑点;荡:清除;秽:肮脏。指清除旧的恶习。

出处东汉 班固《东都赋》:“于是百姓涤瑕荡秽,而镜至清。”

例子使其上下一心,痛自刻责,涤瑕荡秽,发愤为雄,犹足以为善国。(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四十四回)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指清除缺点等。

感情涤瑕荡秽是中性词。

繁体滌瑕蕩穢

近义涤瑕荡垢

反义藏污纳垢

英语mend one's way(do away with all the evils and dirt)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注音  ㄉ一ˊ   繁体    
部首  氵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ITSY  仓颉  EHED  郑码  VRF  四角  37194  结构  左右电码  3321  区位  2151  统一码  6DA4  笔顺  丶丶一ノフ丶一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涤(滌)的拼音:dí(ㄉ一ˊ)  

⒈ 洗:洗涤。涤濯。涤除。涤荡。涤瑕荡秽。

⒉ 古代指养祭牲的房子。

⒊ 古代指音乐节奏急速。

统一码

涤字UNICODE编码U+6DA4,10进制: 28068,UTF-32: 00006DA4,UTF-8: E6 B6 A4。

涤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涤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leanse、wash

造字法

形声:从氵、条声

English

wash, cleanse, purify; sweep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涤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水,条声。本义:洗)

(2) 同本义 [wash;clense]

涤,洒也。——《说文》

射人宿视涤。——《仪礼·大射仪》

水曰清涤。——《礼记·曲礼》

及执事,视涤濯。——《周礼·太宰》

(3) 又如:涤篆(洗印。用以检查印是否有缺陷);涤濯(洗涤);涤耳(洗耳)

(4) 除,清除 [clear away]

进明德而崇业,涤饕餮之贪欲。——张衡《东京赋》

(5) 又如:涤瑕(洗除瑕疵。有改过迁善之意);涤地无类(荡涤无遗。形容清除得彻底)

(6) 打扫 [wipe]

十月涤场。——《诗·豳风·七月》

(7) 又如:涤场(打扫场地)

词性变化

涤的拼音:

  

〈词性:名〉

涤宫,古代宫中饲养祭祀牲畜的房子 [cowshed]

古者帝牛必在涤三月,以致严洁。——《续资治通鉴》

常用词组

涤荡、涤涤、涤纶、涤棉布、涤除、涤瑕荡秽

  拼音  xiá   注音  ㄒ一ㄚˊ   
简体部首  王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3画  
繁体部首  玉部  
五笔  GNHC  仓颉  MGRSE  郑码  CXXX  四角  17147  结构  左右电码  3838  区位  7206  统一码  7455  笔顺  一一丨一フ一丨一一フ一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瑕的拼音:xiá(ㄒ一ㄚˊ)  

⒈ 玉上面的斑点,喻缺点或过失:瑕玷。瑕垢。瑕疵。

⒉ 空隙:瑕隙。瑕衅(漏洞,可乘之隙;亦喻过错)。

⒊ 古同“霞”。

统一码

瑕字UNICODE编码U+7455,10进制: 29781,UTF-32: 00007455,UTF-8: E7 91 95。

瑕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瑕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汉英互译

defect、flaw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王、声

English

flaw in gem; fault, defec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瑕的拼音: xiá  

〈词性:名〉

(1) (形声。从玉,叚( xiá  )声。本义:玉上的斑点)

(2) 同本义 [red flaw]

瑕,玉小赤也。——《说文》

赤瑕驳榮。——司马相如《子虚赋》。注:“赤玉也。”

江珠瑕英。——左思《蜀都赋》

深瑕而泽。——《考工记·弓人》

璧有瑕,请指示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瑕不掩瑜。——《礼记·聘义》

(3) 又如:瑕适(玉上的斑痕。比喻缺失)

(4) 比喻人或事物显露出来的缺陷、缺点或小毛病 [defect]

心苟无瑕,何恤乎无家!——《左传·闵公元年》

善言无瑕讁。——《老子》

德音不瑕。——《诗·豳风·狼跋》

弃瑕录用。——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5) 又如:瑕瑜(比喻人的短处和长处)

(6) 裂缝;罅隙 [gap]

凡相胶…深瑕而泽,紾而博廉。——《周礼》

(7) 又如:瑕缝(裂缝;裂隙)

(8) 引申为空虚、空子 [loophole;opportunity]

攻坚则韧,乘瑕则神。——《管子》

(9) 又如:瑕隙(可乘的间隙,嫌隙)?

(10) 带红色的玉 [red jade]

于近则有瑕英菌芝,玉石江珠。——扬雄《蜀都赋》

词性变化

瑕的拼音: xiá  

〈词性:动〉

(1) 指出缺点、毛病。引申为怪罪 [blame]

惟我知女,女专利而不厌,予取予求,不女疵瑕也。——《左传》

(2) 又如:瑕訾

常用词组

瑕不掩瑜、瑕疵、瑕玷、瑕瑜互见

  拼音  dàng   注音  ㄉㄤˋ   繁体  盪、蕩  
部首  艹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AINR  仓颉  TENH  郑码  EVYO  四角  44127  结构  上下电码  5616  区位  2120  统一码  8361  笔顺  一丨丨丶丶一フノ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荡(蕩)的拼音:dàng(ㄉㄤˋ)  

⒈ 清除,弄光:荡平。扫荡。荡除。倾家荡产。

⒉ 洗涤:洗荡。涤荡。荡口(漱口)。

⒊ 摇动:摇荡。荡漾。荡桨。

⒋ 行为不检,不受约束:荡逸。放荡。浪荡。荡子。荡妇。狂荡。荡检逾闲。

⒌ 四处走动:游荡。逛荡。

⒍ 广大平坦的样子:浩荡。

⒎ 浅水湖:芦花荡。

统一码

荡字UNICODE编码U+8361,10进制: 33633,UTF-32: 00008361,UTF-8: E8 8D A1。

荡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荡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蕩盪蘯

汉英互译

clear away、loaf、sway、swing

造字法

形声:从艹、汤声

English

pond, pool; wash away, cleans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荡的拼音:

dàng  

〈词性:动〉

(1) (会意。从皿,从汤,汤亦声。本义:洗涤)

(2) 同本义 [wash;wash away]

荡亡秦之毒螫。——班固《西都赋》

(3) 动;摇动;震动 [move;swing;sway]

此四六者不荡,胸中则正。——《庄子·庚桑楚》

天下不能荡也。——《荀子·劝学》

以荡上心。——《吕氏春秋·季春纪》

以其休止不荡也。——《淮南子·说山》

从流漂荡,任意东西。——吴均《与朱元思书》

波心荡,冷月无声。——宋· 姜夔《扬州慢》

(4) 又如;荡突(冲撞);荡心(摇荡心神);荡摇(动摇);荡荡悠悠(摇荡、飘流的样子)

(5) 清除 [clear away]

荡平塞表。——曹操《表论田畴功》

(6) 又如:荡风(两广的一种风俗。女婿在未见岳父岳母前,依俗饮一大杯酒。有荡除行路风寒之意);荡除(消灭)

(7) 毁坏;破坏 [ruin;damage]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杜甫《无家别》

(8) 又如:荡产(破产,耗尽财产);荡散(消失;毁败);荡灭(毁灭;消灭)

(9) 诱惑;迷惑 [entice;seduce;lure]。如:荡心(惑乱心志);荡惑(迷惑)

(10) 宽恕 [forgive]。如:荡宥(宽恕;原谅)

(11) 冲撞;冲杀;触碰 [collide;bump;rush ahead]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唐· 柳宗元《三戒》

(12) 又如:荡突(冲撞。即唐突);荡析(游走离散)

词性变化

荡的拼音:

dàng  

〈词性:形〉

(1) 放纵,放荡 [licentious in conduct;loose in morals]

余心荡。——《左传·庄公四年》

德荡者其行伪。——《淮南子·俶真》

吉驭者耆酒,数逋荡。——《汉书·丙吉传》

古之 狂也肆,今之狂也荡。——《论语·阳货》

(2) 又如:荡荡(放纵邪僻);荡子(远行在外,流荡不归的男子;游荡放浪,不务正业的男子)

(3) 平坦 [plain]

山顶有大池,相传以为雁荡。—— 宋· 沈括《梦溪笔谈》

(4) 又如:坦荡;荡无高卑(地位平等,没有高低尊卑);荡荡(平坦、宽坦的样子)

(5) 广阔 [vast]

荡荡洪水滔天。——《史记·五帝纪》

荡荡乎!民无能名焉。——《论语·泰伯》

(6) 又如:荡漭(广阔无边貌);荡荡(广大的样子)

荡的拼音:

dàng  

〈词性:名〉

(1) 浅水湖 [shallow lake]。如:黄天荡

(2) 积水长草的洼地 [marsh]。如:芦苇荡;荡地;芦花荡;菱荡

(3) 姓

常用词组

荡涤、荡妇、荡气回肠、荡然无存、荡漾

  拼音  huì   注音  ㄏㄨㄟˋ   繁体    
部首  禾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TMQY  仓颉  HDUNI  郑码  MFLR  四角  22927  结构  左右电码  4486  区位  2764  统一码  79FD  笔顺  ノ一丨ノ丶丨フ丨ノ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秽(穢)的拼音:huì(ㄏㄨㄟˋ)  

⒈ 肮脏:秽恶(è  )。秽浊。污秽。

⒉ 丑恶的:秽行(xíng  )。秽迹。秽气。秽语。淫秽。自惭形秽。

⒊ 田中多杂草,荒芜。

统一码

秽字UNICODE编码U+79FD,10进制: 31229,UTF-32: 000079FD,UTF-8: E7 A7 BD。

秽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秽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穢薉

汉英互译

dirty

造字法

形声:从禾、岁声

English

dirty, unclean; immoral, obscen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秽的拼音:

穢、薉 huì  

〈词性:动〉

(1) (形声。从禾,岁声。本义:荒废;长满野草)

(2) 同本义 [overgrown with weeds]

秽,芜也。从草,岁声。字亦作秽。——《说文》

涂薉则塞。——《荀子·王霸》

国之薉孽也。——《荀子·大略》

粤地涂泥多草薉。——《考工记·总目》注

并稻潜秽。——《文选·班固·西都》

民贫,则田瘠以秽。——《荀子·富国》

(3) 又如:秽草(杂草,恶草);秽荒(荒芜;杂草丛生);秽莽(杂草;恶草)

(4) 弄脏,弄污 [dirty]

面一旦不修饰,则尘垢秽之;心一朝不思善,则邪恶入之。——汉· 蔡邕《女诫》

词性变化

秽的拼音:

huì  

〈词性:形〉

(1) 杂乱 [in disorder]

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柳宗元《永州八记》

(2) 又如:秽累(文字杂乱累赘);秽谈(秽杂的谈论);秽杂(杂乱;污浊而杂乱;秽亵)

(3) 肮脏;污浊 [dirty]

秽,不净也。——《玉篇》

于是百姓涤瑕荡秽而镜至清。——《文选·班固·东都赋》

蝉蜕于浊秽。——《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除残去秽。——《资治通鉴》

(4) 又如:秽垢(污浊);秽物(肮脏的东西);秽言(肮 脏下流的话);秽慝(污浊,邪恶)

(5) 邪恶;丑陋 [evil;ugly;abominable]。如:秽德彰闻(丑恶的品德昭彰天下);秽志(志操卑下);秽俗(不良的风气);秽累(俗事牵累)

(6) 腐败;腐烂 [corrupt;foul]。如:秽货(犹贪污);秽裂(道德败坏)

秽的拼音:

huì  

〈词性:名〉

(1) 脏物;污物 [dirt]。如:秽臭(又脏又臭的事物);秽渍(污浊的浸渍物);秽器(盛粪便的器具);秽囊(佛教语。凡人的肉身)

(2) 恶人;丑类 [evil person;vile creature;villain]。如:秽状(丑恶的行为);秽骂(恶毒咒骂);秽声(秽闻)

(3) 缺点,缺陷 [defect]。如:秽訾(坏习惯;坏毛病)

(4) 罪过 [fault;sin]

若其负秽临深,虚誓愆祈,则有海童邀路,马衔当蹊。——《文选·木华·海赋》

(5) 引申为淫乱 [debauchery]。如:秽黩(淫乱)

常用词组

秽多、秽恶、秽迹、秽乱、秽气、秽土、秽闻、秽亵、秽行、秽语、秽浊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