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东猜西疑的意思

dōngcāi

东猜西疑



拼音dōng cāi xī yí

注音ㄉㄨㄥ ㄘㄞ ㄒ一 一ˊ

解释谓胡乱猜疑。

出处沙汀《柳永慧》:“当我正在东猜西疑的时候,拖拉机忽然停在我的身旁,柳永慧把我叫上去了。”

例子请不要对我东猜西疑的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猜疑。

感情东猜西疑是中性词。

繁体東猜西疑

近义疑神疑鬼

反义毫无疑问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dōng   注音  ㄉㄨㄥ   繁体    
部首  一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  AII  仓颉  KD  郑码  HDKO  四角  40904  结构  单一电码  2639  区位  2211  统一码  4E1C  笔顺  一フ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东(東)的拼音:dōng(ㄉㄨㄥ)  

⒈ 方向,太阳出升的一边,与“西”相对:东方。东经(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东山再起(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付诸东流。

⒉ 主人(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房东。股东。东道主(泛指请客的主人,亦称“东道”、“作东”)。

⒊ 姓。

统一码

东字UNICODE编码U+4E1C,10进制: 19996,UTF-32: 00004E1C,UTF-8: E4 B8 9C。

东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东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east

相关字词

西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east, eastern, eastwar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东的拼音:

dōng  

〈词性:名〉

(1) (会意。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本义:东方,日出的方向)

(2) 同本义 [east]

东,动也。——《说文》

东方者,动方也,万物始动生也。——《白虎通·五行》

东方木也。——《淮南子·天文训》。按:“日所出也。从日在木中,会意。”

东君,日也。——《广雅·释天》

东邻。——《易·既济》。虞注:“震为东。”

东方者,阳也。——《白虎通·情性》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3) 又如:关东;旭日东升;东夏(指中国东部);东朝(东宫);东极(东方边远之处);东君(神话中与西王母相对的东王公);东坦(女婿);东裔(东方边远地方);东村女(即东施);东方作(日出);东记(古代传说中的日出处。亦泛指东方极远之地)

(4) 特指东西向,与南北向相对 [east and west]。如:东亩(使田垄东西向)

(5) 东道主的略称。主人 [host;owner]。在社交或商业活动中接待客人或顾客的人。古时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所以主人称东。如:房东;股东;今天我们作东;东主(东家;店主;房东)

(6) 春天 [spring]。如:东皇(指春种;司春之神);东君(春神);东作(春耕;指春季作物)

(7) 指厕所 。即“东厕”。旧时厕所设于北房左侧,故称东厕[toilet;lavatory]。如:登东(上厕所);东净(厕所);东厮(厕所);东司(厕所)

词性变化

东的拼音:

dōng  

〈词性:副〉

(1) 向东,东去 [face east]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 又如:东流(东去的流水);东波(向东流逝之水);东徙(向东迁移)

常用词组

东半球、东半球、东北、东北大鼓、东奔西跑、东奔西撞、东边,东边儿、东部、东不拉、东厂、东抄西袭、东扯葫芦西扯瓢、东冲西突、东窗事发、东床、东床坦腹、东窜西跳、东倒西歪、东道、东道主、东躲西藏、东躲西跑、东方、东方、东非、东风、东风射马耳、东风压倒西风、东扶西倒、东宫、东观西望、东海、东郭先生、东家、东江、东京、东君、东林党、东流、东溟、东南、东南亚、东扭西歪、东挪西凑、东欧、东拼西凑、东三省、东山再起、东施效颦、东市、东西、东西、东西南北、东曦、东亚、东洋、东洋车、东一下西一下、东野、东游西荡、东张西望、东直

  拼音  cāi   注音  ㄘㄞ   
简体部首  犭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1画  
繁体部首  犬部  
五笔  QTGE  仓颉  KHQMB  郑码  QMCQ  四角  45227  结构  左右电码  3719  区位  1834  统一码  731C  笔顺  ノフノ一一丨一丨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猜的拼音:cāi(ㄘㄞ)  

⒈ 推测,推想:猜测。猜断。猜透。猜中(zhòng  )。猜想。猜度(duó  )。

⒉ 疑心,嫌疑:猜疑。猜忌。猜嫌。猜拳(饮酒时助兴的游戏。亦称“划拳”)。

统一码

猜字UNICODE编码U+731C,10进制: 29468,UTF-32: 0000731C,UTF-8: E7 8C 9C。

猜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猜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㥒啋

汉英互译

guess、suspect

造字法

形声:从犭、青声

English

guess, conjecture, suppose; fee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猜的拼音: cāi  

〈词性:动〉

(1) (形声。从犬,青声。本义:疑恨;忌恨)

(2) 同本义 [hate]

猜,恨贼也。——《说文》。按,字从犬,如狡狯狂猛之类,本以言犬,移以言人。

耦俱无猜。——《左传·僖公九年》。注:“两无猜恨。”

猜,恨也。——《方言十二》

夫子从君,而守臣丧邑,虽吾子亦有猜焉。——《左传·昭公七年》

(3) 又如:猜忍(猜忌残忍);猜迫(疑忌而加以逼迫);猜忿(疑忌愤恨);猜刻(疑忌而刻薄);猜虐(疑忌暴虐);猜狠(疑忌而凶狠);猜贰(疑忌而有二心);猜惮(疑忌畏惧);猜谋(因疑忌而采取的计谋)

(4) 揣测;推测 [guess;surmise]

当夜猜三划五,吃了半夜,把二百文都吃完了。——《儒林外史》

(5) 又如:猜谜语;猜灯谜;猜料(猜测料想);猜量(猜测估量)

(6) 起疑心 [envy;suspect;feel jealous]

猜,疑也。——《释言》

寡君猜焉。——《左传·昭公三年》。注:“疑也。”

词性变化

猜的拼音: cāi  

〈词性:名〉

(1) 怀疑;疑心 [suspect;doubt]

虽吾子亦有猜焉。——《左传·昭公七年》

(2) 又如:猜警(因疑心而警戒)

常用词组

猜测、猜度、猜忌、猜谜儿、猜拳、猜贰、猜详、猜想、猜疑、猜中

西  拼音    注音  ㄒ一   
简体部首  覀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6画  
繁体部首  襾部  
五笔  SGHG  仓颉  MCW  郑码  FJ  四角  10604  结构  单一电码  6007  区位  4687  统一码  897F  笔顺  一丨フノ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西的拼音:xī(ㄒ一)  

⒈ 方向,太阳落下的一边,与“东”相对:西面。西晒。西域。西方。西席(旧时对幕友或家塾教师的敬称。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亦称“西宾”)。西宫(借指妃嫔)。

⒉ 事物的样式或方法属于西方的(多指欧美各国):西学。西画。西餐。西医。

⒊ 姓。

统一码

西字UNICODE编码U+897F,10进制: 35199,UTF-32: 0000897F,UTF-8: E8 A5 BF。

西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西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棲覀㢴卤卥

汉英互译

west、Western

相关字词

中、东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west(ern); westward, occiden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西的拼音:   

〈词性:动〉

(1) (象形。据小篆字形,上面是鸟的省写,下象鸟巢形。“西”是“栖”的本字。本义:鸟入巢息止)

(2) 同本义 [(of birds) perch]

西,鸟在巢上,象形。——《说文》

棹歌惊起乱西禽,女伴各归南浦。——《敦煌曲子词集》

(3) 又如:西迟(游息,流连。同栖迟)

(4) 往西走;向西去 [go to west]

西通巴蜀。——《三国志·诸葛亮传》

何时复西归。——《乐府诗集·长歌行》

从小丘西行……——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西出阳关无故人。——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 又如:西上(向西去);西驾(皇帝的车驾西行);西夕(太阳西下而天黑)

词性变化

西的拼音:   

〈词性:名〉

(1) 方位词。日落的方向,西方 [west]

日在西方而鸟栖,故因以为东西之西。——《说文》

王用享于西山。——《易·随》

宅西。——《书·尧典》

以白琥礼西方。——《周礼·大宗伯》

赵王因起兵南戍 韩梁之西边。——《战国策·赵策一》

故有东宫、有西宫、有南宫、有北宫,异居而同财,有余则归之宗,不足则资之宗。——《仪礼·丧服》

(2) 又如:西班(武官。唐凡朝会,武官班于西);各奔西东(各奔前程);西帮(经营钱庄业的山西人);西都(古指洛阳);西裔(西部边远地区);西牛贺洲(佛经中四大部洲之一,在西方)

(3) 古称西边的邻国 [western neighbouring state]

越山千万云门绝,西僧貌古还名月。—— 唐· 皎然《寄题云门寺梵月无侧房》

(4) 又如:西僧(西蕃僧人);西人(宋时指西夏人)

(5) 现代我国称欧美为“西洋”或“泰西”,简称“西” [Western;Occidental]

初中西不睦,地方官出示,禁止华人受雇外洋,供其服役。—— 清· 夏燮《粤民义师记》

(6) 又如:西珠(西洋商人贩运到中国来的珍珠);西番柿子(番茄)

(7) 西天的简称。佛经中指佛祖所在之处为极乐世界,也叫“西天” [Western Paradise]。如:西土(指佛教发源地印度。印度古称天竺,因在中国之西,故称);西方净土(佛教语。西方之极乐世界,即佛国)

(8) 复姓。如:西乞;西王;西宫;西郭

常用词组

西安、西安事变、西半球、西北、西北风、西伯利亚、西餐、西沉、西方、西方国家、西非、西风、西服、西宫、西瓜、西汉、西河、西河大鼓、西红柿、西后、西葫芦、西湖、西化、西化、西画、西江、西晋、西经、西历、西门、西南、西欧、西皮、西人、西戎、西沙群岛、西晒、西施、西市、西式、西天、西王母、西西里、西席、西夏、西洋、西洋画、西洋景、西洋参、西药、西医、西游记、西语、西域、西苑、西乐、西岳、西崽、西藏、西装

  拼音  yí nǐ   注音  一ˊ ㄋ一ˇ   
部首  疋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4画  
五笔  XTDH  仓颉  PKNIO  郑码  RRXI  四角  27881  结构  左右电码  3992  区位  5041  统一码  7591  笔顺  ノフノ一一ノ丶フ丶フ丨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疑的拼音:yí(一ˊ)  

⒈ 不信,猜度(duó  ):疑惑。疑问。疑心。疑团。疑虑。疑窦。疑点。疑端。猜疑。怀疑。半信半疑。

⒉ 不能解决的,不能断定的:疑案。疑难。疑义。存疑。

其他字义

疑的拼音:nǐ(ㄋ一ˇ)  

⒈ 安定,止息。

⒉ 古同“拟”,比拟。

统一码

疑字UNICODE编码U+7591,10进制: 30097,UTF-32: 00007591,UTF-8: E7 96 91。

疑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疑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doubt、doubtful、suspect、uncertain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予、止匕、矢声

English

doubt, question, suspec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疑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小篆字形。从子止匕,矢声。止,不通。子,幼子。幼子多惑。本义:怀疑)

(2) 同本义 [disbelieve;doubt;suspect]

疑,惑也。——《说文》

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孙子·谋攻》

时至而疑。——《周书·王佩》

疑邻人之父。——《韩非子·说难》

吾尝疑乎是。——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疑是地上霜。——唐· 李白《静夜思》

自疑身外。——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汝腹中之物,佘疑其女也。——林觉民《与妻书》

(3) 又如:疑思(疑虑);疑影(怀疑;疑团);疑猜(怀疑猜测);疑龊(疑惑);疑狐(怀疑;狐疑);疑念(因怀疑而思索);疑踪(可疑之处);疑结(犹疑团);疑阻(埋伏);疑冢(疑墓);疑敌(迷惑敌人);疑人(怀疑他人);疑揣(怀疑猜测);疑惑(怀疑,不相信)

(4) 迷惑,犹豫不定 [be puzzled]

疑行无成,疑事无功。——《商君书》

盛容服而饰辩说,以疑当世之法,而人主之心。——《韩非子·五蠹》

(5) 又如:疑阻(埋伏);疑冢(疑墓);疑敌(迷惑敌人);疑人(用以迷惑敌人的草人);疑军(疑兵,虚张声势以迷惑敌人的军阵)

(6) 迟疑;犹豫[hesitate]。如:疑滞(迟疑不决;犹豫不定)

(7) 疑忌;猜忌 [be suspicious and jealous]。如:疑防(猜疑而防范);疑畏(猜疑畏惧)

(8) 猜度;估计 [surmise;conjecture;estimate]

内有疑妻之妾。——《管子·君臣下》

臣疑其君,无不危国。——《史记·李斯列传》

不以公卿为宾,而以大夫为宾,为疑也。——《礼记·燕义》

(9) 又如:疑词(不确切的言词);疑罪(证据不足,难以量刑之罪)

词性变化

疑的拼音:   

〈词性:名〉

(1) 疑问 [query;question]

其妻献疑。——《列子·汤问》

无以致疑。——清· 刘开《问说》

则无疑也。——[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2) 又如:疑碍(疑问;问题);疑事(难以辨别的事);疑法(疑难案件)

(3) 惊恐;畏惧 [fear]。如:疑怖(疑惧;惶恐);疑沮(恐惧沮丧);疑(因惊疑而改容);疑骇(疑惧;惊骇);疑恶(畏惧厌恶)

(4) 怪异。引申为责怪 [blame]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晋· 陶潜《饮酒》

(5) 又如:疑诟(责骂)

(6) 类似;好像 [seem]

用志不分,乃疑于神。——《列子》张湛注:“分犹散,意专则与神相似者也。”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 陆游《游山西村》

(7) 又如:疑论(疑似的言论)

常用词组

疑案、疑兵、疑冰、疑点、疑窦、疑惑、疑忌、疑惧、疑虑、疑难、疑难、疑念、疑似、疑团、疑问、疑问句、疑心、疑义、疑狱、疑云、疑阵

东猜西疑: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