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东床之选的意思

dōngchuángzhīxuǎn

东床之选



拼音dōng chuáng zhī xuǎn

注音ㄉㄨㄥ ㄔㄨㄤˊ ㄓ ㄒㄨㄢˇ

解释谓佳婿的人选。

出处五代·危德兴《寻阳长公主墓志》:“潜应坦腹之姿,妙契东床之选。”

例子众僚属都闻得莫司户青年丧偶,齐声荐他才品非凡,堪作东床之选。《古今小说·金玉奴棒打薄情郎》

用法作宾语;指选女婿。

感情东床之选是中性词。

繁体東牀之選

近义东床择对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dōng   注音  ㄉㄨㄥ   繁体    
部首  一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  AII  仓颉  KD  郑码  HDKO  四角  40904  结构  单一电码  2639  区位  2211  统一码  4E1C  笔顺  一フ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东(東)的拼音:dōng(ㄉㄨㄥ)  

⒈ 方向,太阳出升的一边,与“西”相对:东方。东经(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东山再起(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付诸东流。

⒉ 主人(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房东。股东。东道主(泛指请客的主人,亦称“东道”、“作东”)。

⒊ 姓。

统一码

东字UNICODE编码U+4E1C,10进制: 19996,UTF-32: 00004E1C,UTF-8: E4 B8 9C。

东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东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east

相关字词

西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east, eastern, eastwar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东的拼音:

dōng  

〈词性:名〉

(1) (会意。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本义:东方,日出的方向)

(2) 同本义 [east]

东,动也。——《说文》

东方者,动方也,万物始动生也。——《白虎通·五行》

东方木也。——《淮南子·天文训》。按:“日所出也。从日在木中,会意。”

东君,日也。——《广雅·释天》

东邻。——《易·既济》。虞注:“震为东。”

东方者,阳也。——《白虎通·情性》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3) 又如:关东;旭日东升;东夏(指中国东部);东朝(东宫);东极(东方边远之处);东君(神话中与西王母相对的东王公);东坦(女婿);东裔(东方边远地方);东村女(即东施);东方作(日出);东记(古代传说中的日出处。亦泛指东方极远之地)

(4) 特指东西向,与南北向相对 [east and west]。如:东亩(使田垄东西向)

(5) 东道主的略称。主人 [host;owner]。在社交或商业活动中接待客人或顾客的人。古时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所以主人称东。如:房东;股东;今天我们作东;东主(东家;店主;房东)

(6) 春天 [spring]。如:东皇(指春种;司春之神);东君(春神);东作(春耕;指春季作物)

(7) 指厕所 。即“东厕”。旧时厕所设于北房左侧,故称东厕[toilet;lavatory]。如:登东(上厕所);东净(厕所);东厮(厕所);东司(厕所)

词性变化

东的拼音:

dōng  

〈词性:副〉

(1) 向东,东去 [face east]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 又如:东流(东去的流水);东波(向东流逝之水);东徙(向东迁移)

常用词组

东半球、东半球、东北、东北大鼓、东奔西跑、东奔西撞、东边,东边儿、东部、东不拉、东厂、东抄西袭、东扯葫芦西扯瓢、东冲西突、东窗事发、东床、东床坦腹、东窜西跳、东倒西歪、东道、东道主、东躲西藏、东躲西跑、东方、东方、东非、东风、东风射马耳、东风压倒西风、东扶西倒、东宫、东观西望、东海、东郭先生、东家、东江、东京、东君、东林党、东流、东溟、东南、东南亚、东扭西歪、东挪西凑、东欧、东拼西凑、东三省、东山再起、东施效颦、东市、东西、东西、东西南北、东曦、东亚、东洋、东洋车、东一下西一下、东野、东游西荡、东张西望、东直

  拼音  chuáng   注音  ㄔㄨㄤˊ   
部首  广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86  YSI  五笔98  OSI  仓颉  ID  郑码  TGF  四角  00294  结构  左上包围电码  1643  区位  2018  统一码  5E8A  笔顺  丶一ノ一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床的拼音:chuáng(ㄔㄨㄤˊ)  

⒈ 供人睡卧的家具:床铺。木床。床榻。

⒉ 像床的东西:车床。机床。河床。

⒊ 量词,用于被褥等:两床被。

⒋ 井上围栏:“后园凿井银作床,金瓶素绠汲寒浆”。

统一码

床字UNICODE编码U+5E8A,10进制: 24202,UTF-32: 00005E8A,UTF-8: E5 BA 8A。

床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床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ed、couch、fleabag、kip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bed, couch; framework, chassi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床的拼音:

chuáng  

〈词性:名〉

(1) (形声。从木,爿( pán  )声。本义:坐卧的器具)

(2) 同本义 [bed]

牀,安身之坐也。从木,片声。字亦作床。古闲居坐于牀,隐于几,不垂足,夜则寝,晨兴则敛枕簟。——《说文》

在下而安者也。——《易·剥牀》王注?

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汉乐府《孔雀东南飞》

(3) 又如: 单人床;双人床;帆布床;折叠床;卧病在床;床裙(床围,围在床四周的绸、布等);床地平(床面);床背阁(置于床背的长方形柜子,上面放被褥,下有箱、屉);床上安床(床上放床。比喻无谓的重复)

(4) 床形物 [sth.shaped like a bed]

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杜甫《羌村三首》

(5) 又如: 机床;车床;硫化床;河床;苗床

(6) 安放器物的平板或架子 [rack]。如:琴床,印床

词性变化

床的拼音: chuáng  

〈词性:量〉

用于被子等。如:两床被;一床铺盖

常用词组

床板、床单、床垫、床公床婆,床公床母、床架、床铺、床头柜、床腿、床位、床帐、床罩、床箦、床笫之私

  拼音  zhī   注音    
简体部首  丶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3画  
繁体部首  丿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PPPP  仓颉  INO  郑码  WA  四角  30302  结构  单一电码  0037  区位  5414  统一码  4E4B  笔顺  丶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之的拼音:zhī(ㄓ)  

⒈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⒉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⒊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⒋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⒌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⒍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⒎ 往,到:“吾欲之南海”。

统一码

之字UNICODE编码U+4E4B,10进制: 20043,UTF-32: 00004E4B,UTF-8: E4 B9 8B。

之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之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go、leave、of、somebody、something、this

造字法

原为会意:上像向前的脚,下像地表示离开原地前进

English

marks preceding phrase as modifier of following phrase; it, him her, them; go to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之的拼音: zhī  

〈词性:动〉

(1)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 同本义 [grow]

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说文》

如语焉而未之然。——《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

(3) 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go to;leave]

之,适也。——《广雅》

自伯之东。——《诗·卫风·伯兮》

之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之虚所卖之。(“虚”同“墟”)——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佯狂不知所之者。——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欲之南海,何如?—— 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4) 又如:之如(前往);之往(去;到);之官(上任;前往任所);之国(前往封地);之适(前往)

词性变化

之的拼音: zhī  

〈词性:代〉

(1) 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this;that]

宣王说之。(之:指南郭处士来吹竽。)——《韩非子·内储说上》

虎因喜,计之曰。(之:这,指上文所说驴生了气只能踢的情况。)——唐· 柳宗元《三戒》

当分明记之。(之:指共读情景。)——清· 袁枚《祭妹文》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之:代词,指天下事。)——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2) 又如:较之中学时代;因之,他将自己的整个心血都放了进去

(3) 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he;her;it;they;them]

郑商人弦高将市于 周,遇之。——《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4) 又

蹇叔哭之。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之”是指示代词,指代“巫医乐师百工”。)——唐· 韩愈《师说》

(5) 又如:取而代之;战而胜之;为之感叹;使之顺利发展;与之见面

(6) 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its;his;other]

纣王令推上法场,斩之老母。——《武王伐纣平话》

之的拼音: zhī  

〈词性:助〉

(1) 的 [of]

(2) 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开火者,军中发枪之号也。

(3) 又如:钟鼓之声;一家之长;原因之一;夫子之文章

(4) 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吾见师之出。——《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5) 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口之于味,有同耆也。——《孟子》

之的拼音: zhī  

〈词性:形〉

具有字母S的形状的,“之”字形 [zigzag]。如:之江(江流曲折如“之”字者);之字路(曲折如“之”字形的路)

常用词组

之后、之乎者也、之流、之前、之字路

  拼音  xuǎn   注音  ㄒㄨㄢˇ   繁体    
部首  辶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TFQP  仓颉  YHGU  郑码  MBRW  四角  34301  结构  左下包围电码  6693  区位  4901  统一码  9009  笔顺  ノ一丨一ノフ丶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选(選)的拼音:xuǎn(ㄒㄨㄢˇ)  

⒈ 挑拣,择:选择。选购。选辑(a.挑选并辑录;b.选辑成的书)。选拔。选用。选贤任能。

⒉ 用投票或举手等表决方式推举出代表或负责人:选举。普选。

⒊ 被选中的(人或物):入选。人选。

⒋ 选辑成册的作品:文选。诗选。短篇小说选。

统一码

选字UNICODE编码U+9009,10进制: 36873,UTF-32: 00009009,UTF-8: E9 80 89。

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选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nthology、choose、elect、pick、select

造字法

形声:从辶、先声

English

choose, select; elect; electio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选的拼音:

xuǎn  

〈词性:动〉

(1) (形声。从辵( chuò  ),巽( xùn  )声。本义:遣送;放遂)

(2) 同本义 [send into exile]

选,遣也。——《说文》

其母曰:“弗去,惧选。”癸卯,针适 晋。——《左传·昭公元年》

(3) 假借为“柬”。挑选,选择 [pick and choose;select]

选,一曰择也。——《说文》

圣人,十人曰选。——《白虎通》

不可选也。——《诗·邶风·柏舟》

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礼记·王制》

昼选男德以象谷明。——《国语·晋语》

器成卒选,则士知胜矣。——《管子·七法》

案谨募选阅材伎之士。——《荀子·王制》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礼记·礼运》

选文以定篇。——《文心雕龙·序志》

定选士,胜。——《管子》

(4) 又如:选侍(选入宫中的侍女);选锋(挑选出来的精壮兵卒);选刷(挑选);选人(选用人才);选士(挑选人才);选权(铨选官吏之权);选簿(铨选官吏的簿籍);选职(主管铨选官吏的职务)

(5) 派遣;使令 [dispatch]

选兵八万人。——《史记·魏公子列传》

已选三万人。——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更选将官。——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选巫咸兮叫帝阍,开天庭兮延群神。—— 扬雄《甘泉赋》

(6) 又如:选入外班(派往外地任职的官员)

(7) 畏怯 [fear]

恐议者,选软复守和解。——《汉书·西南夷传》。注:“怯不前之意。”

(8) 入[enter]

[舜] 既纳于百揆,宾于四门,选于林木,入于大麓。——《古列女传》

(9) 牵引,攀连 [involve]

乃征诸犯令相引数千人,命曰“株送徒。”——《史记》。司马贞索隐:“ 应劭云:‘送,当作选。选,引也。’”

(10) 选辑成册 [compile]。如:选家(科举时代,专门选集科场墨卷八股文章,印行以供考生模拟习作的人)

(11) 具有;拥有 [have;posses]

选徒嚣嚣。——《诗·小雅·车攻》

词性变化

选的拼音:

xuǎn  

〈词性:名〉

(1) 选辑成册的作品 [selections;anthology]。如:文选;民间诗选

(2) 德行 [moral conduct]

夫民群居而无选,为政以始之。——《逸周书》

(3) 片刻,须臾 [moment]

选间食熟。——《吕氏春秋·任数》。注:“须臾也。”

选,少选,须臾也。——《古今韵会举要》

(4) 又如:选顷(选间。片刻,一会儿)

常用词组

选拔、选拔赛、选本、选编、选材、选定、选读、选段、选购、选集、选举、选举权、选矿、选留、选录、选民、选愞、选派、选配、选票、选聘、选区、选曲、选取、选任、选手、选送、选题、选题、选贤任能、选修、选样、选用、选育、选择、选择性、选种、选作

成语首拼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