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ōng nán què fēi
注音ㄉㄨㄥ ㄋㄢˊ ㄑㄩㄝˋ ㄈㄟ
解释比喻夫妻分离。
出处乐府诗《孔雀东南飞》
例子东南雀飞,伤心中谷歌有蓷。(清 赢宗季女《六月霜 恤纬》)
繁体東南雀飛
动物生肖牛,虎,蛇
东(東)的拼音:dōng(ㄉㄨㄥ)
⒈ 方向,太阳出升的一边,与“西”相对:东方。东经(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东山再起(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付诸东流。
⒉ 主人(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房东。股东。东道主(泛指请客的主人,亦称“东道”、“作东”)。
⒊ 姓。
东字UNICODE编码U+4E1C,10进制: 19996,UTF-32: 00004E1C,UTF-8: E4 B8 9C。
东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东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東
east
西
象形
east, eastern, eastward
详细解释◎ 东的拼音:
東 dōng
〈词性:名〉
(1) (会意。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本义:东方,日出的方向)
(2) 同本义 [east]
东,动也。——《说文》
东方者,动方也,万物始动生也。——《白虎通·五行》
东方木也。——《淮南子·天文训》。按:“日所出也。从日在木中,会意。”
东君,日也。——《广雅·释天》
东邻。——《易·既济》。虞注:“震为东。”
东方者,阳也。——《白虎通·情性》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3) 又如:关东;旭日东升;东夏(指中国东部);东朝(东宫);东极(东方边远之处);东君(神话中与西王母相对的东王公);东坦(女婿);东裔(东方边远地方);东村女(即东施);东方作(日出);东记(古代传说中的日出处。亦泛指东方极远之地)
(4) 特指东西向,与南北向相对 [east and west]。如:东亩(使田垄东西向)
(5) 东道主的略称。主人 [host;owner]。在社交或商业活动中接待客人或顾客的人。古时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所以主人称东。如:房东;股东;今天我们作东;东主(东家;店主;房东)
(6) 春天 [spring]。如:东皇(指春种;司春之神);东君(春神);东作(春耕;指春季作物)
(7) 指厕所 。即“东厕”。旧时厕所设于北房左侧,故称东厕[toilet;lavatory]。如:登东(上厕所);东净(厕所);东厮(厕所);东司(厕所)
◎ 东的拼音:
東 dōng
〈词性:副〉
(1) 向东,东去 [face east]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 又如:东流(东去的流水);东波(向东流逝之水);东徙(向东迁移)
东半球、东半球、东北、东北大鼓、东奔西跑、东奔西撞、东边,东边儿、东部、东不拉、东厂、东抄西袭、东扯葫芦西扯瓢、东冲西突、东窗事发、东床、东床坦腹、东窜西跳、东倒西歪、东道、东道主、东躲西藏、东躲西跑、东方、东方、东非、东风、东风射马耳、东风压倒西风、东扶西倒、东宫、东观西望、东海、东郭先生、东家、东江、东京、东君、东林党、东流、东溟、东南、东南亚、东扭西歪、东挪西凑、东欧、东拼西凑、东三省、东山再起、东施效颦、东市、东西、东西、东西南北、东曦、东亚、东洋、东洋车、东一下西一下、东野、东游西荡、东张西望、东直
南的拼音:nán(ㄋㄢˊ)
⒈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南北。南方。南面。南国(指中国南部)。南陲(南部边疆)。南极。南半球。
⒉ 姓。
南的拼音:nā(ㄋㄚ)
⒈ 〔南无(mó)〕佛教用语,意思是合掌稽首,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常加于佛、菩萨名的前面,如“南南阿弥陀佛”、“南南观世音菩萨”。
南字UNICODE编码U+5357,10进制: 21335,UTF-32: 00005357,UTF-8: E5 8D 97。
南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南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south
北
象形
south; southern part; southward
详细解释◎ 南的拼音: nā
另见 nán
南无
◎ 南的拼音: nán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是钟镈之类的乐器。①本义:乐器。《诗·小雅·鼓钟》:“以雅以南。”②方位词)
(2) 方位名。和“北”相对 [south]
南,草木至南方有枝任也。——《说文》
出户南望。——晋· 干宝《搜神记》
南抚夷越。——《三国志·诸葛亮传》
旌麾南指。——《资治通鉴》
南极潇湘。——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3) 又如:南薰(借指从南面刮来的风);南离(南方)
(4) 南方;南面 [South]
阮仲容步兵居道南,诸 阮居道北。——《新说新语·言语》
(5) 又如:南风(南方势力);南酒(黄酒,南方酿造);南宗(佛教指南北二宗,南宗为六祖惠能所创立);南夏(泛指中国的南部);南客(客居南方);南浦(南面的水边);南琛(南方所产的珍宝);南乡(南方);南邻(古指南方金邻国;南边的近郊);南荣(房屋的南檐;南方之地);南鄙(南方边境地区);南迁(迁都南方);南徼(南方边陲);南馔(南方口味的菜肴);南关(南方的关塞)
(6) 官爵名。通“男” [baron]
郑伯,男南也。——《孔子家语·正论解》。注:“南,《左传》作男,古字作男,亦多用作此南,连言之,犹言公侯也。”
(7) 对《诗经》中《周南》、《召南》的简称 [Nan]
周始二《南》,《风》兼六代。——《晋书》
(8) 姓
◎ 南的拼音: nán
〈词性:动〉
(1) 向南走;向南移动 [move toward south]
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 巴蜀,东割膏腴之地。—— 汉· 贾谊《过秦论》
(2) 又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 桂林、 象郡。
(3) 又如:南辕(车辕向南)
◎ 南的拼音: nán
〈词性:副〉
(1) 向南 [toward south]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曹操《短歌行》
南面称帝。——《史记·秦始皇本纪》
(2) 又如:南奔(向南奔跑)
(3) 另见 nā
南半球、南北、南边、南部、南朝[420—589]、南方、南风、南宫、南瓜、南冠、南郭处士、南国、南海、南海、南货、南极、南极潇湘、南柯一梦、南岭、南美洲、南门、南面、南亩、南腔北调、南沙群岛、南唐、南山、南温带、南亚、南亚次大陆、南阳、南阳西鄂、南洋、南夷、南辕北辙、南针
雀的拼音:què(ㄑㄩㄝˋ)
⒈ 鸟类的一科,吃粮食粒和昆虫。特指“麻雀”,泛指小鸟:雀跃(高兴得像雀儿那样跳跃)。雀盲(即“夜盲症”)。雀斑。雀噪(名声宣扬,含贬义)。
雀的拼音:qiāo(ㄑ一ㄠ)
⒈ 〔雀子〕即“雀斑”。
雀的拼音:qiǎo(ㄑ一ㄠˇ)
⒈ 义同(一),用于一些口语词:雀盲眼(即“雀(què )盲”)。家雀。
雀字UNICODE编码U+96C0,10进制: 38592,UTF-32: 000096C0,UTF-8: E9 9B 80。
雀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雀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䲵
sparrow
会意
sparrow
详细解释◎ 雀的拼音: qiāo
另见 qiǎo;què
雀子
◎ 雀的拼音: qiǎo
(1) 义同“雀( què )”。方言。用于“家雀儿”( jiāqiǎor )、“雀盲眼”( qiǎomángyǎn )
(2) 另见 qiāo;què
雀斑、雀麦、雀跃、雀噪
飞(飛)的拼音:fēi(ㄈㄟ)
⒈ 鸟类或虫类等用翅膀在空中往来活动:飞天(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空中飞舞的神)。飞跃。飞鸟。
⒉ 在空中运动:飞雪。火箭飞向太空。
⒊ 形容极快:飞驶。飞黄腾达(喻人骤然得志,官位升迁快)。
⒋ 极,特别地:刀子飞快。
⒌ 无根据的、无缘无故的:流言飞语。
⒍ 像架在空中的形状:飞桥。飞阁。
⒎ 感情的表达与传递:飞眼。
飞字UNICODE编码U+98DE,10进制: 39134,UTF-32: 000098DE,UTF-8: E9 A3 9E。
飞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飞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飛蜚亴
fly、swiftly
象形
fly; go quickly; dart; high
详细解释◎ 飞的拼音:
飛 fēi
〈词性:动〉
(1) (象形。小篆字形,下面象展开的双翼,上面象鸟首。本义:鸟飞)
(2) 同本义 [(bird) fly]
飛,鸟翥也。象张翼之形。——《说文》
飞鸟遗之音。——《易·小过》
明珠弹于飞肉。——《太玄·唐》。注:“飞肉,禽鸟也。”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 张志和《渔歌子》
鸟倦飞而知还。——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鸢飞戾天者。——吴均《与朱元思书》
(3) 又如:飞凫(飞翔的凫鸟);飞翰(飞翔的小鸟);飞鸿(飞翔中的鸿雁)
(4) 泛指飞翔 [fly]
飞龙在天。——《易·乾》
彗孛飞流。——《汉书·天文志》。注:“绝迹而去也。”
(5) 又如:飞虫(能飞的昆虫类);飞蝗(指善飞的蝗虫);飞鱼钩(叉鱼的钩子)
(6) 物体随风在空中飘游浮荡 [hover or flutter in the air]
桃李阴阴柳絮飞。——唐· 王维《酬部给事》
胡天八月即飞雪。——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茅飞渡江洒江郊。——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樯橹灰飞烟灭。——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7) 又如:飞絮(空中飘摇的柳絮);飞天光棍(手段高强的地痞无赖);飞火(爆竹的声音与火光);飞星(流星般迅疾)
(8) 矿物药或颜料,研成细末,置于水中以漂去其浮于水面的粗屑 [skim off]
这些颜色,咱们淘澄飞跌着。——《红楼梦》
◎ 飞的拼音:
飛 fēi
〈词性:形〉
(1) 疾速 [swiftly]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乐府诗集·木兰诗》
一夜飞渡镜湖月。——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 又如:飞风(迅速;飞快);飞云掣电(形容迅疾);飞骑(像飞一般奔驰的马);飞报(迅速报告);飞递(迅速递送);飞札(飞速写成的信件或诗笺)
(3) 没有根据的 [groundless;unfounded]
乃悬飞书诽谤,下狱死。——《后汉书·梁松传》
(4) 又如:飞飞扬扬(议论纷纷);飞扎(凭空陷害;敲诈勒索);飞言(没有根据的话。同飞语、蜚语、流言)
(5) 不具姓名的 [anonymous]
飞书者,无根而至若飞来也。——《后汉书·梁松传》注
(6) 又如:飞书(不具姓名的书信。即匿名信);飞章(不具姓名而诬害他人的书信。同飞书);飞条(匿名信。同飞书)
(7) 意外的 [unexpected;accidental]。如:飞灾(意外的灾祸);飞变(报告紧急事变的文书);飞祸(意外之灾祸。也作飞来祸、飞来横祸、飞殃走祸、飞灾横祸);飞谤(意料之外所传出的诽谤之言)
(8) 凌空,高 [high]
燕巢于飞幕之上。——丘迟《与陈伯之书》
(9) 又如:飞陛(高耸的台阶);飞观(飞阁,高耸的楼观)
(10) 通“肥”( féi )。肌肉丰满 [be fat and plump]
文君为我端著兮,利飞遁以保名。——《后汉书·张衡传》
飞遁离俗。——曹植《七启》
◎ 飞的拼音:
飛 fēi
〈词性:名〉
(1) 禽鸟和有翅的小虫 [bird and insect]。如:飞潜(飞禽和水生动物);飞肉(指鸟);飞走(飞禽与走游);飞翮(指鸟);飞虫(飞鸟的别称)
(2) 奔驰的马 [quick horse]
今陛下骋六飞,驰不测山。——《汉书》。颜师古注引 如淳曰:六马之疾若飞也。
(3) 飞星,流星的一种 [fly star]
彗孛飞流。——《汉书》
◎ 飞的拼音:
飛 fēi
〈词性:副〉
表示程度,相当于“很”、“极” [very]。如:农民们说话是飞灵的飞红(鲜红,通红);飞利(非常锋利);飞智(突然产生的念头或智谋)
飞奔、飞驰、飞船、飞弹、飞刀、飞地、飞碟、飞短流长、飞蛾投火、飞红、飞黄腾达、飞机、飞机场、飞溅、飞快、飞来飞去、飞来横祸、飞灵、飞龙乘云、飞毛腿、飞跑、飞禽、飞禽走兽、飞沙走砾、飞沙走石、飞升、飞逝、飞速、飞腾、飞舞、飞翔、飞行、飞行员、飞絮、飞檐走壁、飞眼,飞眼儿、飞扬、飞扬跋扈、飞跃、飞越、飞涨、飞针走线、飞舟、飞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