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东扭西歪的意思

dōngniǔwāi

东扭西歪



拼音dōng niǔ xī wāi

注音ㄉㄨㄥ ㄋ一ㄡˇ ㄒ一 ㄨㄞ

解释嘴唇不停地做怪样而实际并未说话

出处柯岗《逐鹿中原》第四章:“只因年深日久水分充足,也就东扭西歪枝桠交错地长了起来。”

例子浩然《艳阳天》第54章:“又拉过一只东扭西歪的破椅子垫在屁股底下。”

用法作谓语、状语;指不整齐。

感情东扭西歪是中性词。

繁体東扭西歪

近义东倒西歪

英语(of lips) twist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dōng   注音  ㄉㄨㄥ   繁体    
部首  一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  AII  仓颉  KD  郑码  HDKO  四角  40904  结构  单一电码  2639  区位  2211  统一码  4E1C  笔顺  一フ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东(東)的拼音:dōng(ㄉㄨㄥ)  

⒈ 方向,太阳出升的一边,与“西”相对:东方。东经(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东山再起(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付诸东流。

⒉ 主人(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房东。股东。东道主(泛指请客的主人,亦称“东道”、“作东”)。

⒊ 姓。

统一码

东字UNICODE编码U+4E1C,10进制: 19996,UTF-32: 00004E1C,UTF-8: E4 B8 9C。

东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东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east

相关字词

西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east, eastern, eastwar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东的拼音:

dōng  

〈词性:名〉

(1) (会意。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本义:东方,日出的方向)

(2) 同本义 [east]

东,动也。——《说文》

东方者,动方也,万物始动生也。——《白虎通·五行》

东方木也。——《淮南子·天文训》。按:“日所出也。从日在木中,会意。”

东君,日也。——《广雅·释天》

东邻。——《易·既济》。虞注:“震为东。”

东方者,阳也。——《白虎通·情性》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3) 又如:关东;旭日东升;东夏(指中国东部);东朝(东宫);东极(东方边远之处);东君(神话中与西王母相对的东王公);东坦(女婿);东裔(东方边远地方);东村女(即东施);东方作(日出);东记(古代传说中的日出处。亦泛指东方极远之地)

(4) 特指东西向,与南北向相对 [east and west]。如:东亩(使田垄东西向)

(5) 东道主的略称。主人 [host;owner]。在社交或商业活动中接待客人或顾客的人。古时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所以主人称东。如:房东;股东;今天我们作东;东主(东家;店主;房东)

(6) 春天 [spring]。如:东皇(指春种;司春之神);东君(春神);东作(春耕;指春季作物)

(7) 指厕所 。即“东厕”。旧时厕所设于北房左侧,故称东厕[toilet;lavatory]。如:登东(上厕所);东净(厕所);东厮(厕所);东司(厕所)

词性变化

东的拼音:

dōng  

〈词性:副〉

(1) 向东,东去 [face east]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 又如:东流(东去的流水);东波(向东流逝之水);东徙(向东迁移)

常用词组

东半球、东半球、东北、东北大鼓、东奔西跑、东奔西撞、东边,东边儿、东部、东不拉、东厂、东抄西袭、东扯葫芦西扯瓢、东冲西突、东窗事发、东床、东床坦腹、东窜西跳、东倒西歪、东道、东道主、东躲西藏、东躲西跑、东方、东方、东非、东风、东风射马耳、东风压倒西风、东扶西倒、东宫、东观西望、东海、东郭先生、东家、东江、东京、东君、东林党、东流、东溟、东南、东南亚、东扭西歪、东挪西凑、东欧、东拼西凑、东三省、东山再起、东施效颦、东市、东西、东西、东西南北、东曦、东亚、东洋、东洋车、东一下西一下、东野、东游西荡、东张西望、东直

  拼音  niǔ   注音  ㄋ一ㄡˇ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繁体部首  手部  
五笔86  RNFG  五笔98  RNHG  仓颉  QNG  郑码  DXED  四角  57012  结构  左右电码  2100  区位  3704  统一码  626D  笔顺  一丨一フ丨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扭的拼音:niǔ(ㄋ一ㄡˇ)  

⒈ 转动,扳转:扭过脸来。扭头。

⒉ 拧断:强扭的瓜不甜。

⒊ 拧伤:扭了腰。

⒋ 身体摇摆转动:扭动。扭捏。扭秧歌。

⒌ 揪住:扭打。

⒍ 违拗:胳臂扭不过大腿。

统一码

扭字UNICODE编码U+626D,10进制: 25197,UTF-32: 0000626D,UTF-8: E6 89 AD。

扭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扭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汉英互译

gnarl、tweak、wrest、wring

造字法

形声:从扌、丑声

English

turn, twist, wrench; seize, grasp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扭的拼音: niǔ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丑声。本义:用手拧)

(2) 同本义 [wring]。如:把衣扭干;在他脸上扭了一下;扭绞(用两股以上的条状物向相反的方向转动)

(3) 揪住 [grapple with]

大众见他二人扭在一起。——《官场现形记》

(4) 又如:扭殴(揪打);扭拽(拉扯);扭拽(揪住);扭搜(硬挤)

(5) 扭动;摇摆 [swing]

只消把腰儿扭一扭就过去了。——《西游记》

(6) 又如:扭扭屹屹(躯体扭动的样子);扭扭捏捏(身体摆动的样子);扭秧歌(跳秧歌舞);扭搐(抽搐);扭造(做作;不自然)

(7) 歪曲;生硬编造 [distort]。如:扭曲作直(谓颠倒是非);扭捻(谓生硬编造)

(8) 拧伤筋骨 [sprain]

可扭了腰没有。——《红楼梦》

(9) 又如:扭筋(因用力过猛,导致筋肉受挫伤)

(10) 争执;违拗 [dispute]

那里扭得过他。——《水浒全传》

(11) 又如:扭别(别扭,不顺遂);别扭(不顺心;难对付;意见不相投);胳膊扭不过大腿

(12) 掉转,转动 [turn round;turn away]

杨志听得弓弦响,扭回身。——《水浒全传》

(13) 又如:扭头向后看;一扭身跑了

词性变化

扭的拼音: niǔ  

〈词性:名〉

手铐 [handcuffs]

抱钳扭,徙幽裔。——《后汉书·蔡邕传论》

常用词组

扭缠、扭扯、扭打、扭搭、扭动、扭角羚、扭结、扭亏、扭力、扭力天平、扭捏、扭捏作态、扭扭捏捏、扭曲、扭伤、扭送、扭头,扭头儿、扭秧歌、扭转

西  拼音    注音  ㄒ一   
简体部首  覀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6画  
繁体部首  襾部  
五笔  SGHG  仓颉  MCW  郑码  FJ  四角  10604  结构  单一电码  6007  区位  4687  统一码  897F  笔顺  一丨フノ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西的拼音:xī(ㄒ一)  

⒈ 方向,太阳落下的一边,与“东”相对:西面。西晒。西域。西方。西席(旧时对幕友或家塾教师的敬称。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亦称“西宾”)。西宫(借指妃嫔)。

⒉ 事物的样式或方法属于西方的(多指欧美各国):西学。西画。西餐。西医。

⒊ 姓。

统一码

西字UNICODE编码U+897F,10进制: 35199,UTF-32: 0000897F,UTF-8: E8 A5 BF。

西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西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棲覀㢴卤卥

汉英互译

west、Western

相关字词

中、东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west(ern); westward, occiden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西的拼音:   

〈词性:动〉

(1) (象形。据小篆字形,上面是鸟的省写,下象鸟巢形。“西”是“栖”的本字。本义:鸟入巢息止)

(2) 同本义 [(of birds) perch]

西,鸟在巢上,象形。——《说文》

棹歌惊起乱西禽,女伴各归南浦。——《敦煌曲子词集》

(3) 又如:西迟(游息,流连。同栖迟)

(4) 往西走;向西去 [go to west]

西通巴蜀。——《三国志·诸葛亮传》

何时复西归。——《乐府诗集·长歌行》

从小丘西行……——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西出阳关无故人。——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 又如:西上(向西去);西驾(皇帝的车驾西行);西夕(太阳西下而天黑)

词性变化

西的拼音:   

〈词性:名〉

(1) 方位词。日落的方向,西方 [west]

日在西方而鸟栖,故因以为东西之西。——《说文》

王用享于西山。——《易·随》

宅西。——《书·尧典》

以白琥礼西方。——《周礼·大宗伯》

赵王因起兵南戍 韩梁之西边。——《战国策·赵策一》

故有东宫、有西宫、有南宫、有北宫,异居而同财,有余则归之宗,不足则资之宗。——《仪礼·丧服》

(2) 又如:西班(武官。唐凡朝会,武官班于西);各奔西东(各奔前程);西帮(经营钱庄业的山西人);西都(古指洛阳);西裔(西部边远地区);西牛贺洲(佛经中四大部洲之一,在西方)

(3) 古称西边的邻国 [western neighbouring state]

越山千万云门绝,西僧貌古还名月。—— 唐· 皎然《寄题云门寺梵月无侧房》

(4) 又如:西僧(西蕃僧人);西人(宋时指西夏人)

(5) 现代我国称欧美为“西洋”或“泰西”,简称“西” [Western;Occidental]

初中西不睦,地方官出示,禁止华人受雇外洋,供其服役。—— 清· 夏燮《粤民义师记》

(6) 又如:西珠(西洋商人贩运到中国来的珍珠);西番柿子(番茄)

(7) 西天的简称。佛经中指佛祖所在之处为极乐世界,也叫“西天” [Western Paradise]。如:西土(指佛教发源地印度。印度古称天竺,因在中国之西,故称);西方净土(佛教语。西方之极乐世界,即佛国)

(8) 复姓。如:西乞;西王;西宫;西郭

常用词组

西安、西安事变、西半球、西北、西北风、西伯利亚、西餐、西沉、西方、西方国家、西非、西风、西服、西宫、西瓜、西汉、西河、西河大鼓、西红柿、西后、西葫芦、西湖、西化、西化、西画、西江、西晋、西经、西历、西门、西南、西欧、西皮、西人、西戎、西沙群岛、西晒、西施、西市、西式、西天、西王母、西西里、西席、西夏、西洋、西洋画、西洋景、西洋参、西药、西医、西游记、西语、西域、西苑、西乐、西岳、西崽、西藏、西装

  拼音  wāi   注音  ㄨㄞ   
部首  止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86  GIGH  五笔98  DHGH  仓颉  MFMYM  郑码  GIAI  四角  10101  结构  上下电码  2977  区位  4565  统一码  6B6A  笔顺  一ノ丨丶一丨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歪的拼音:wāi(ㄨㄞ)  

⒈ 不正,偏斜:歪斜。歪曲(  )。

⒉ 不正当,不正派的:歪理。歪诗。歪才。歪风。

⒊ 侧卧休息:我歪一会儿。

统一码

歪字UNICODE编码U+6B6A,10进制: 27498,UTF-32: 00006B6A,UTF-8: E6 AD AA。

歪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歪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skew、crooked、devious、inclined、slanting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不正”为歪

English

slant; inclined; askewd, awr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歪的拼音: wāi  

〈词性:形〉

(1) (会意。合不正二字为一字,“不正”为歪。本义:不正,偏斜)

(2) 同本义 [wry]

适值公案桌歪欹(  ),…其案桌遂不歪欹。—— 明· 孙高亮《于谦全传》

(3) 又如:歪辣(脚跟不正。喻指作风不正派);歪不横楞(歪歪扭扭。歪斜不正的样子);歪不楞(丑陋);歪欹(不正);歪嘴

(4) 不正当;不正派;不正直 [crooked;devious;underhand]

你那师父那秃歪刺货往那里去了?——《红楼梦》

(5) 又如:歪摆布(用不正当手段捉弄人);歪物件(坏东西。骂人的话);歪人(不正派的人);歪货(贱货,坏家伙。来路不正的人);歪剌(歪剌骨。歪剌货。卑劣下贱的人);歪歪搭搭(不正派);歪意(邪念,坏心思);歪行货(坏家伙);歪剌姑气(邪气;冤气);歪主意;歪念头;歪道理;歪话(反对的话);歪憋(蛮不讲理)

(6) 狠,恶 [ruthless]。如:歪憋(蛮不讲理)

(7) 胡乱,任性 [wilfully]。如:歪厮缠(死搅蛮缠);歪充(胡乱冒充);歪死缠,歪缠(无理取闹);歪好(好坏,不管怎样);歪撇(任性倔强)

词性变化

歪的拼音: wāi  

〈词性:动〉

(1) 使倾斜;弄斜 [tilt]。如:小女孩歪着头聚精会神地听着

(2) 躺;侧卧或半躺下休息 [take a nap or rest by lying down on one side]

进了西轩,歪在床上。——清· 庾岭劳人《蜃楼志全传》

(3) 又如:歪一会

(4) 〈词性:方〉∶诬陷,把责任推卸给他人 [frame a case against sb.]。如:歪曲派(错怪)

(5) 〈词性:方〉∶超过 [surpass]

晌午歪了。——管桦《雨来没有死》

(6) 扭伤 [sprain]

方才大老爷出去,被石头绊了一下,歪了腿。——《红楼梦》

(7) 另见 wǎi  

常用词组

歪才、歪词儿、歪打正着、歪道,歪道儿、歪点子、歪风、歪风邪气、歪理、歪门邪道、歪七竖八、歪七扭八、歪曲、歪诗、歪谈乱道、歪歪倒倒、歪歪扭扭、歪歪斜斜、歪斜、歪嘴和尚、歪嘴和尚瞎念经、歪嘴念邪经

基本词义

歪的拼音: wǎi  

〈词性:动〉

(1) 扭伤 [sprain]

被石头绊了一下,歪了腿。——《红楼梦》

(2) 又如:歪了脚

(3) 另见 wāi  

东扭西歪: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