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东闪西挪的意思

dōngshǎnnuó

东闪西挪



拼音dōng shǎn xī nuó

注音ㄉㄨㄥ ㄕㄢˇ ㄒ一 ㄋㄨㄛˊ

解释形容有所畏惧,躲躲闪闪。

出处《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褚一官平日在泰山跟前还有个东闪西挪,到了他的娘子跟前,却是从来说一不二。”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感情东闪西挪是中性词。

繁体東閃西挪

近义躲躲闪闪、东闪西躲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dōng   注音  ㄉㄨㄥ   繁体    
部首  一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  AII  仓颉  KD  郑码  HDKO  四角  40904  结构  单一电码  2639  区位  2211  统一码  4E1C  笔顺  一フ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东(東)的拼音:dōng(ㄉㄨㄥ)  

⒈ 方向,太阳出升的一边,与“西”相对:东方。东经(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东山再起(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付诸东流。

⒉ 主人(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房东。股东。东道主(泛指请客的主人,亦称“东道”、“作东”)。

⒊ 姓。

统一码

东字UNICODE编码U+4E1C,10进制: 19996,UTF-32: 00004E1C,UTF-8: E4 B8 9C。

东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东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east

相关字词

西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east, eastern, eastwar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东的拼音:

dōng  

〈词性:名〉

(1) (会意。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本义:东方,日出的方向)

(2) 同本义 [east]

东,动也。——《说文》

东方者,动方也,万物始动生也。——《白虎通·五行》

东方木也。——《淮南子·天文训》。按:“日所出也。从日在木中,会意。”

东君,日也。——《广雅·释天》

东邻。——《易·既济》。虞注:“震为东。”

东方者,阳也。——《白虎通·情性》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3) 又如:关东;旭日东升;东夏(指中国东部);东朝(东宫);东极(东方边远之处);东君(神话中与西王母相对的东王公);东坦(女婿);东裔(东方边远地方);东村女(即东施);东方作(日出);东记(古代传说中的日出处。亦泛指东方极远之地)

(4) 特指东西向,与南北向相对 [east and west]。如:东亩(使田垄东西向)

(5) 东道主的略称。主人 [host;owner]。在社交或商业活动中接待客人或顾客的人。古时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所以主人称东。如:房东;股东;今天我们作东;东主(东家;店主;房东)

(6) 春天 [spring]。如:东皇(指春种;司春之神);东君(春神);东作(春耕;指春季作物)

(7) 指厕所 。即“东厕”。旧时厕所设于北房左侧,故称东厕[toilet;lavatory]。如:登东(上厕所);东净(厕所);东厮(厕所);东司(厕所)

词性变化

东的拼音:

dōng  

〈词性:副〉

(1) 向东,东去 [face east]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 又如:东流(东去的流水);东波(向东流逝之水);东徙(向东迁移)

常用词组

东半球、东半球、东北、东北大鼓、东奔西跑、东奔西撞、东边,东边儿、东部、东不拉、东厂、东抄西袭、东扯葫芦西扯瓢、东冲西突、东窗事发、东床、东床坦腹、东窜西跳、东倒西歪、东道、东道主、东躲西藏、东躲西跑、东方、东方、东非、东风、东风射马耳、东风压倒西风、东扶西倒、东宫、东观西望、东海、东郭先生、东家、东江、东京、东君、东林党、东流、东溟、东南、东南亚、东扭西歪、东挪西凑、东欧、东拼西凑、东三省、东山再起、东施效颦、东市、东西、东西、东西南北、东曦、东亚、东洋、东洋车、东一下西一下、东野、东游西荡、东张西望、东直

  拼音  shǎn   注音  ㄕㄢˇ   繁体    
部首  门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  UWI  仓颉  LSO  郑码  TLOD  四角  37801  结构  上三包围电码  7026  区位  4133  统一码  95EA  笔顺  丶丨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闪(閃)的拼音:shǎn(ㄕㄢˇ)  

⒈ 天空的电光:闪电。打闪。

⒉ 突然显现:闪光。闪烁。闪耀。闪现。

⒊ 侧转体躲避:躲闪。闪让。

⒋ 因动作过猛,使一部分筋肉受伤而疼痛:闪了腰。

⒌ 姓。

统一码

闪字UNICODE编码U+95EA,10进制: 38378,UTF-32: 000095EA,UTF-8: E9 97 AA。

闪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闪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閃䠾

汉英互译

dodge、flash、leave behind、lightning、twist

造字法

会意:从人在门中

English

flash; avoid, dodge, evad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闪的拼音:

shǎn  

〈词性:动〉

(1) (会意。从人在门中。本义:自门内偷看)

(2) 同本义,引申为偷看 [peek out through a door]

闪,窥头在门中也。——《说文》。南朝 宋· 裴松之注引《魏略·苛吏传》:“白日常自于墙壁间閨闪。”

故鱼鲔不淰。——《礼记·礼运》。注:“淰之言闪也。”疏:“闪是忽有忽无,故字从门中人也。经传多以掩为之。”

(3) 忽有忽无, 突然显现 [flash;flicker]

蝄像暂晓而闪屍——木华《海赋》。注:“暂见之貌。”

为首闪出一将。——《三国演义》

(4) 又如:脑子闪过一个念头;闪尸(忽隐忽现);闪飒(闪烁);闪缀(闪闪发光);闪然(隐没不见);闪荡(光闪动);闪放(闪烁放光);闪明(天刚明);闪忽(变化不定)

(5) 动摇不定 [waver]

垂涎闪吞兮,挥霍旁午。——唐· 柳宗元《招海贾文》

(6) 又指[身体]猛然晃动。如:闪了闪,差点儿跌倒

(7) 遮拦 [block]

因此上裴航要闪住你肖郎路。——明· 汤显祖《邯郸记》

(8) 抛弃 [throw;abandon]

教孩儿往帝都,把媳妇闪得苦又孤。——高明《琵琶记·糟粮自厌》

(9) 又如:闪了脸(翻了脸,损伤了感情);闪落(撇开不管)

(10) 抛洒 [shed]

闪英雄泪渍盈盈袖,伤心不为悲秋瘦。——明· 汤显祖《牡丹亭》

(11) 侧身急避 [dodge]。如:汽车开来了,快闪开;闪赚(闪避;躲闪);往旁边一闪;闪边(日落时太阳接近地平线);闪脱(躲开);闪魄(藏起来);闪走(逃跑);闪逃(躲起来逃了)

(12) 扭伤筋骨 [sprain]

夫人休闪了手。——王实甫《西厢记》

(13) 又如:闪了腰;闪肭(扭伤筋肉)

(14) 欺骗 [deceive;cheat]。如:闪诳(欺骗);闪赚(哄骗);闪揄(奸巧谄媚)

(15) 招引 [call]

梦见一人,手执柳枝,闪了他去。——明· 汤显祖《牡丹亭》

(16) 睁,张 [open]。如:闪眼(睁眼);闪目(睁眼)

词性变化

闪的拼音:

shǎn  

〈词性:名〉

(1) 天空的电光。俗称闪电为闪 [flash of lightning]

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李季《王贵与李香香》

(2) 又如:打闪;闪红(电光)

(3) 闪族 [semite],高加索人种的一个分支,多住在中东一带,包括阿拉伯人、犹太人和埃塞俄比亚人

(4) 闪失;挫折 [unexpected error]

不想又吃了这一闪。——《水浒全传》

(5) 姓

常用词组

闪避、闪点、闪电、闪动、闪躲、闪光、闪光灯、闪过、闪辉、闪忽、闪击、闪开、闪亮,闪亮儿、闪露、闪念、闪闪、闪射、闪身、闪失、闪石、闪烁、闪烁其词、闪痛、闪现、闪眼、闪耀、闪熠、闪映、闪灼

西  拼音    注音  ㄒ一   
简体部首  覀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6画  
繁体部首  襾部  
五笔  SGHG  仓颉  MCW  郑码  FJ  四角  10604  结构  单一电码  6007  区位  4687  统一码  897F  笔顺  一丨フノ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西的拼音:xī(ㄒ一)  

⒈ 方向,太阳落下的一边,与“东”相对:西面。西晒。西域。西方。西席(旧时对幕友或家塾教师的敬称。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亦称“西宾”)。西宫(借指妃嫔)。

⒉ 事物的样式或方法属于西方的(多指欧美各国):西学。西画。西餐。西医。

⒊ 姓。

统一码

西字UNICODE编码U+897F,10进制: 35199,UTF-32: 0000897F,UTF-8: E8 A5 BF。

西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西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棲覀㢴卤卥

汉英互译

west、Western

相关字词

中、东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west(ern); westward, occiden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西的拼音:   

〈词性:动〉

(1) (象形。据小篆字形,上面是鸟的省写,下象鸟巢形。“西”是“栖”的本字。本义:鸟入巢息止)

(2) 同本义 [(of birds) perch]

西,鸟在巢上,象形。——《说文》

棹歌惊起乱西禽,女伴各归南浦。——《敦煌曲子词集》

(3) 又如:西迟(游息,流连。同栖迟)

(4) 往西走;向西去 [go to west]

西通巴蜀。——《三国志·诸葛亮传》

何时复西归。——《乐府诗集·长歌行》

从小丘西行……——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西出阳关无故人。——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 又如:西上(向西去);西驾(皇帝的车驾西行);西夕(太阳西下而天黑)

词性变化

西的拼音:   

〈词性:名〉

(1) 方位词。日落的方向,西方 [west]

日在西方而鸟栖,故因以为东西之西。——《说文》

王用享于西山。——《易·随》

宅西。——《书·尧典》

以白琥礼西方。——《周礼·大宗伯》

赵王因起兵南戍 韩梁之西边。——《战国策·赵策一》

故有东宫、有西宫、有南宫、有北宫,异居而同财,有余则归之宗,不足则资之宗。——《仪礼·丧服》

(2) 又如:西班(武官。唐凡朝会,武官班于西);各奔西东(各奔前程);西帮(经营钱庄业的山西人);西都(古指洛阳);西裔(西部边远地区);西牛贺洲(佛经中四大部洲之一,在西方)

(3) 古称西边的邻国 [western neighbouring state]

越山千万云门绝,西僧貌古还名月。—— 唐· 皎然《寄题云门寺梵月无侧房》

(4) 又如:西僧(西蕃僧人);西人(宋时指西夏人)

(5) 现代我国称欧美为“西洋”或“泰西”,简称“西” [Western;Occidental]

初中西不睦,地方官出示,禁止华人受雇外洋,供其服役。—— 清· 夏燮《粤民义师记》

(6) 又如:西珠(西洋商人贩运到中国来的珍珠);西番柿子(番茄)

(7) 西天的简称。佛经中指佛祖所在之处为极乐世界,也叫“西天” [Western Paradise]。如:西土(指佛教发源地印度。印度古称天竺,因在中国之西,故称);西方净土(佛教语。西方之极乐世界,即佛国)

(8) 复姓。如:西乞;西王;西宫;西郭

常用词组

西安、西安事变、西半球、西北、西北风、西伯利亚、西餐、西沉、西方、西方国家、西非、西风、西服、西宫、西瓜、西汉、西河、西河大鼓、西红柿、西后、西葫芦、西湖、西化、西化、西画、西江、西晋、西经、西历、西门、西南、西欧、西皮、西人、西戎、西沙群岛、西晒、西施、西市、西式、西天、西王母、西西里、西席、西夏、西洋、西洋画、西洋景、西洋参、西药、西医、西游记、西语、西域、西苑、西乐、西岳、西崽、西藏、西装

  拼音  nuó   注音  ㄋㄨㄛˊ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繁体部首  手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86  RVFB  五笔98  RNGB  仓颉  QSQL  郑码  DYBY  四角  57027  结构  左右电码  2180  区位  3718  统一码  632A  笔顺  一丨一フ一一ノフ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挪的拼音:nuó(ㄋㄨㄛˊ)  

⒈ 移动:挪动。挪移。挪借。挪用。

⒉ 揉搓:挪挲。挪绳破篾(搓绳子,破篾片)。

统一码

挪字UNICODE编码U+632A,10进制: 25386,UTF-32: 0000632A,UTF-8: E6 8C AA。

挪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挪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那捼挼

汉英互译

move、shift

造字法

形声:从扌、那声

English

move, shift on one sid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挪的拼音: nuó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那声。本义:揉搓)

(2) 同本义 [rub]

两手自相挪。——韩愈《读东方朔杂事》

(3) 移动,从一处移到另一处 [move]

行者叩头,启上如来:“千万望挪玉一降。”——《西游记》

(4) 又如:挪玉(移动玉步;劳动大驾);挪桌子;那个理发店挪地方了;把椅子挪开;挪步(移动脚步)

(5) 移用 [dip]

他向日挪我的五十两银子,得便叫他算还给我。——《儒林外史》

常用词组

挪蹭、挪动、挪借、挪窝儿、挪移、挪用

东闪西挪: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