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东曦既驾的意思

dōngjià

东曦既驾



拼音dōng xī jì jià

注音ㄉㄨㄥ ㄒ一 ㄐ一ˋ ㄐ一ㄚˋ

解释曦:曦和,神话中驾日车的神。指太阳已经在东方升起。比喻驱散黑暗,光明已见。亦作“东曦既上”。

出处

繁体東曦既駕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dōng   注音  ㄉㄨㄥ   繁体    
部首  一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  AII  仓颉  KD  郑码  HDKO  四角  40904  结构  单一电码  2639  区位  2211  统一码  4E1C  笔顺  一フ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东(東)的拼音:dōng(ㄉㄨㄥ)  

⒈ 方向,太阳出升的一边,与“西”相对:东方。东经(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东山再起(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付诸东流。

⒉ 主人(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房东。股东。东道主(泛指请客的主人,亦称“东道”、“作东”)。

⒊ 姓。

统一码

东字UNICODE编码U+4E1C,10进制: 19996,UTF-32: 00004E1C,UTF-8: E4 B8 9C。

东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东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east

相关字词

西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east, eastern, eastwar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东的拼音:

dōng  

〈词性:名〉

(1) (会意。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本义:东方,日出的方向)

(2) 同本义 [east]

东,动也。——《说文》

东方者,动方也,万物始动生也。——《白虎通·五行》

东方木也。——《淮南子·天文训》。按:“日所出也。从日在木中,会意。”

东君,日也。——《广雅·释天》

东邻。——《易·既济》。虞注:“震为东。”

东方者,阳也。——《白虎通·情性》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3) 又如:关东;旭日东升;东夏(指中国东部);东朝(东宫);东极(东方边远之处);东君(神话中与西王母相对的东王公);东坦(女婿);东裔(东方边远地方);东村女(即东施);东方作(日出);东记(古代传说中的日出处。亦泛指东方极远之地)

(4) 特指东西向,与南北向相对 [east and west]。如:东亩(使田垄东西向)

(5) 东道主的略称。主人 [host;owner]。在社交或商业活动中接待客人或顾客的人。古时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所以主人称东。如:房东;股东;今天我们作东;东主(东家;店主;房东)

(6) 春天 [spring]。如:东皇(指春种;司春之神);东君(春神);东作(春耕;指春季作物)

(7) 指厕所 。即“东厕”。旧时厕所设于北房左侧,故称东厕[toilet;lavatory]。如:登东(上厕所);东净(厕所);东厮(厕所);东司(厕所)

词性变化

东的拼音:

dōng  

〈词性:副〉

(1) 向东,东去 [face east]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 又如:东流(东去的流水);东波(向东流逝之水);东徙(向东迁移)

常用词组

东半球、东半球、东北、东北大鼓、东奔西跑、东奔西撞、东边,东边儿、东部、东不拉、东厂、东抄西袭、东扯葫芦西扯瓢、东冲西突、东窗事发、东床、东床坦腹、东窜西跳、东倒西歪、东道、东道主、东躲西藏、东躲西跑、东方、东方、东非、东风、东风射马耳、东风压倒西风、东扶西倒、东宫、东观西望、东海、东郭先生、东家、东江、东京、东君、东林党、东流、东溟、东南、东南亚、东扭西歪、东挪西凑、东欧、东拼西凑、东三省、东山再起、东施效颦、东市、东西、东西、东西南北、东曦、东亚、东洋、东洋车、东一下西一下、东野、东游西荡、东张西望、东直

  拼音    注音  ㄒ一   
部首  日部  部外笔画  16画  总笔画  20画  
五笔86  JUGT  五笔98  JUGY  仓颉  ATGS  郑码  KUAZ  四角  68053  结构  左右电码  2569  区位  7456  统一码  66E6  笔顺  丨フ一一丶ノ一一丨一ノ一丨ノ丶一フ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曦的拼音:xī(ㄒ一)  

⒈ 阳光(多指早晨的):曦光。曦轩(指太阳)。曦微(日光微明)。晨曦。朝(zhāo   )曦。春曦。

统一码

曦字UNICODE编码U+66E6,10进制: 26342,UTF-32: 000066E6,UTF-8: E6 9B A6。

曦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曦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㬢爔

汉英互译

sunlight

造字法

形声:从日、羲声

English

sunlight, sunshine, early daw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曦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日,羲(   )声。本义:太阳,阳光)

(2) 同本义 [sun]

东曦既驾——《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曦月(日月);曦车(曦轩。曦和所驾之车。指太阳);曦景(阳光);曦微(阳光微弱)

(4) 通“羲” [Fu xi]。如:曦和(即羲和。羲氏与和氏的并称。为传说中尧时执掌天文历法的官吏)

常用词组

曦光

  拼音    注音  ㄐ一ˋ   
简体部首  旡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9画  
繁体部首  无部  
五笔86  VCAQ  五笔98  VAQN  仓颉  AIMVU  郑码  XOHR  四角  71712  结构  左右电码  2478  区位  2840  统一码  65E2  笔顺  フ一一フ丶一フノ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既的拼音:jì(ㄐ一ˋ)  

⒈ 动作已经完了:既往不咎。既而。

⒉ 已经:既成事实。既定。

⒊ 常与“且”、“又”连用,表示两者并列:既快又好。

统一码

既字UNICODE编码U+65E2,10进制: 26082,UTF-32: 000065E2,UTF-8: E6 97 A2。

既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既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lready、as、as well as、since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already; de facto; since; the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既的拼音:   

〈词性:动〉

(1)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食器的形状,右边象一人吃罢而掉转身体将要离开的样子。本义:吃罢,吃过)

(2) 同本义 [eat up]

既,小食也。——《说文》。罗振玉曰:“即,象人就食;既,象人食既。许训既为小食,义与形不协矣。”

君既食。——《礼记·玉藻》

不拜既爵。——《义礼·乡饮酒礼》

(3) 食尽。指日全食或月全食 [eclipse]

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春秋·桓公三年》。杜预注:“既,尽也。”

其合相当如袭辟者,日既是也。——汉· 王充《论衡》

(4) 完毕;完了 [complete;end]

既而曰。——《公羊传·宣公元年》。注:“事毕也。”

既者,尽也。有继之辞也。——《谷梁传》

既月。——《虞书》

董泽之蒲可胜既乎。——《左传·宣公十二年》

薮泽肆既。——《国语·周语》

吾与汝既其文,未既其实。——《庄子·应帝王》

(5) 又如:既济(六十四卦之。离下坎上。意指万事皆济);既冠之后(成年之后。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

词性变化

既的拼音:   

〈词性:副〉

(1) 已经 [already]

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既祖,取道。(祭过路神,就要上路。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送别。)——《战国策·燕策》

既克。——《左传·庄公十年》

既其出。——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既加冠。——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既入宫中,举天下所贡…遍试之,无出其右者。——《聊斋志异·促织》

既泣之三日。——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2) 又如:既成(已经完成);既位(已就其位);既醉以酒,既饱以德(宾客称主人优厚待客的客气话)

(3) 不久;随即 [soon]

楚成王以商臣为太子,既欲置公子职。——《韩非子·内储说下》

昔李斯与 包丘子俱事 荀卿,既而 李斯入 秦。——《盐铁论·毁学》

既的拼音:   

<连>

(1) 常用“则”、“就”、“那么”相呼应,相当于“既然” [since;as]

既定策则仆须急归营。——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的党;既以(既然已经);既不沙(既不阿,既不呵,既不唦,既不是呵,既不索。都表示:既然不是这样,如果不是这样,不然的话)

(3) 跟“且”、“又”、“也”、“还”等词配合,表示同时具有两种情况 [both…and;as well as]

屈平既嫉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4) 又如:既高且大;既快又好;既坚持原则,又灵活运用

常用词组

既成事实、既定、既而、既来之,则安之、既然、既是、既往、既往不咎、既有今日,何必当初

  拼音  jià   注音  ㄐ一ㄚˋ   繁体    
部首  马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86  LKCF  五笔98  EKCG  仓颉  KRNVM  郑码  YMJX  四角  46127  结构  上下电码  7468  区位  2861  统一码  9A7E  笔顺  フノ丨フ一フ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驾(駕)的拼音:jià(ㄐ一ㄚˋ)  

⒈ 把车套在牲口身上,使拉(车或农具):驾车。驾辕。

⒉ 古代车乘的总称,亦特指帝王的车,转指帝王:车驾。法驾(帝王车乘的一种)。

⒊ 使开动,操纵:驾驶。驾机。驾驭(亦作“驾御”)。

⒋ 在……上面,超出:驾云。凌驾(高出、压倒谁或什么)。

⒌ 对人的敬辞:大驾。尊驾。劳驾。驾临。

统一码

驾字UNICODE编码U+9A7E,10进制: 39550,UTF-32: 00009A7E,UTF-8: E9 A9 BE。

驾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驾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drive、harness

造字法

形声:从马、加声

English

to drive, sail, fly; a cart, carriag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驾的拼音:

jià  

〈词性:动〉

(1) (形声。从马,加声。本义:以轭加于马上)

(2) 同本义 [draw a cart;harness]

驾,马在轭中。——《说文》

其乱至矣,不可以驾矣。——《吕氏春秋·贵因》

驾言兮焉求。——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 又如:驾御(驾驭。驾驶车马;引申为驱驶、控制)

(4) 把鞍加在马背上 [saddle]

一马驾一鞍,一女驾一男。——明· 陈罴《跃鲤记》

(5) 骑;乘 [ride]

驾,乘也。——《广雅》

郤献子闻之,驾往救之。——《韩非子·难一》

(6) 又如:驾士(导引皇帝坐车的人);驾龙(仙道乘龙飞行);驾跨(骑乘);驾鹤西游(死的婉称)

(7) 操纵;驾驶 [drive;sail;pilot]

晓驾炭车辗冰辙。——唐· 白居易《卖炭翁》

驾而宿于朝房。——明· 崔铣《洹词·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8) 又如:驾飞机;驾轮船;驾着一叶舟;驾长(船长;对船主的尊称);驾娘(划船的女子;女船工)

(9) 用胳膊支撑 [hold;on shoulder]

驾着鹰雕。——《武王伐纣平话》

(10) 又如:驾鹰走犬(带上鹰犬);驾祸害人(制造祸端,加害他人);驾景朝元(魂归天上)

(11) 抵挡 [keep off;shelter from]

见那乱竹篙打来,两只手一驾,早抢了五六条在手里。——《水浒传》

(12) 凌驾;超越 [override]

驾,凌也。——《小尔雅》

犹诈晋而驾焉。——《左传·昭公元年》

其乱至矣,不可以驾矣。——《吕氏春秋·贵国》

(13) 又如:驾车夫(陵驾,超越);驾凌(凌驾);驾俗(超俗)

(14) 传布 [disseminate;spread]

仲尼驾说者也。——《法言·学行》。注:“传也。”

(15) 又如:驾说(传布学说)

词性变化

驾的拼音:

jià  

〈词性:名〉

(1) 车子,或帝王车乘的总称 [carriage;cart]

为之驾。——《战国策·齐策四》

(2) 又如:驾部(官名。掌舆辇、传乘、邮驿、厩牧之事);驾头(宋代帝王车驾出行时,仪仗队名目之一);驾被(车马的饰物)

(3) 马 [horse]。如:三驾马车

(4) 借指皇帝,天子 [emperor]。如:驾上人(皇帝的禁卫军士);驾坐(君王);驾幸(皇帝车驾来临);保驾;晏驾;圣驾

(5) 对人的敬称 [a honorific epithet]。如:劳驾,大驾;枉驾;屈驾;驾到(敬称对方到来)

(6) 马拉车走一天叫一驾

驽马十驾。——《荀子·劝学》

(7) 姓

常用词组

驾崩、驾车、驾临、驾轻就熟、驾驶、驾艇、驾驭、驾辕、驾云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