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ōng zhāng xī qù
注音ㄉㄨㄥ ㄓㄤ ㄒ一 ㄑㄨˋ
解释同“东张西望”。
出处《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只见前面一个人摇摆将来,见张贡生带了一伙家人东张西觑,料他是个要嫖的勤儿没个帮的人,所以迟疑。”
用法作谓语、宾语、状语;指乱看。
感情东张西觑是中性词。
繁体東張西覷
近义东张西望、东瞧西望
动物生肖牛,虎,蛇
东(東)的拼音:dōng(ㄉㄨㄥ)
⒈ 方向,太阳出升的一边,与“西”相对:东方。东经(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东山再起(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付诸东流。
⒉ 主人(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房东。股东。东道主(泛指请客的主人,亦称“东道”、“作东”)。
⒊ 姓。
东字UNICODE编码U+4E1C,10进制: 19996,UTF-32: 00004E1C,UTF-8: E4 B8 9C。
东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东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東
east
西
象形
east, eastern, eastward
详细解释◎ 东的拼音:
東 dōng
〈词性:名〉
(1) (会意。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本义:东方,日出的方向)
(2) 同本义 [east]
东,动也。——《说文》
东方者,动方也,万物始动生也。——《白虎通·五行》
东方木也。——《淮南子·天文训》。按:“日所出也。从日在木中,会意。”
东君,日也。——《广雅·释天》
东邻。——《易·既济》。虞注:“震为东。”
东方者,阳也。——《白虎通·情性》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3) 又如:关东;旭日东升;东夏(指中国东部);东朝(东宫);东极(东方边远之处);东君(神话中与西王母相对的东王公);东坦(女婿);东裔(东方边远地方);东村女(即东施);东方作(日出);东记(古代传说中的日出处。亦泛指东方极远之地)
(4) 特指东西向,与南北向相对 [east and west]。如:东亩(使田垄东西向)
(5) 东道主的略称。主人 [host;owner]。在社交或商业活动中接待客人或顾客的人。古时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所以主人称东。如:房东;股东;今天我们作东;东主(东家;店主;房东)
(6) 春天 [spring]。如:东皇(指春种;司春之神);东君(春神);东作(春耕;指春季作物)
(7) 指厕所 。即“东厕”。旧时厕所设于北房左侧,故称东厕[toilet;lavatory]。如:登东(上厕所);东净(厕所);东厮(厕所);东司(厕所)
◎ 东的拼音:
東 dōng
〈词性:副〉
(1) 向东,东去 [face east]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 又如:东流(东去的流水);东波(向东流逝之水);东徙(向东迁移)
东半球、东半球、东北、东北大鼓、东奔西跑、东奔西撞、东边,东边儿、东部、东不拉、东厂、东抄西袭、东扯葫芦西扯瓢、东冲西突、东窗事发、东床、东床坦腹、东窜西跳、东倒西歪、东道、东道主、东躲西藏、东躲西跑、东方、东方、东非、东风、东风射马耳、东风压倒西风、东扶西倒、东宫、东观西望、东海、东郭先生、东家、东江、东京、东君、东林党、东流、东溟、东南、东南亚、东扭西歪、东挪西凑、东欧、东拼西凑、东三省、东山再起、东施效颦、东市、东西、东西、东西南北、东曦、东亚、东洋、东洋车、东一下西一下、东野、东游西荡、东张西望、东直
张(張)的拼音:zhāng(ㄓㄤ)
⒈ 开,展开:张开。张目(a.睁大眼睛;b.助长某人的声势称“为某人张张”)。张榜。铺张。张灯结彩。纲举目张。
⒉ 商店开业:开张。
⒊ 拉紧:紧张。张力。
⒋ 扩大,夸大:夸张。
⒌ 放纵,无拘束:乖张。嚣张。
⒍ 料理,应酬:张罗。
⒎ 惊惶,慌忙:张惶失措。
⒏ 看,望:张望。
⒐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⒑ 量词:一张纸。三张桌子。几张嘴。两张弓。
⒒ 姓。
张字UNICODE编码U+5F20,10进制: 24352,UTF-32: 00005F20,UTF-8: E5 BC A0。
张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张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張
exaggerate、open、set out、sheet、spread
驰、合、弛
形声:从弓、长声
stretch, extend, expand; sheet
详细解释◎ 张的拼音:
張 zhāng
〈词性:动〉
(1) (形声。从弓,长声。本义:把弦安在弓上)
(2) 同本义 [draw;string]。与“弛”相对
张,施弓弦也。——《说文》
一张一弛。——《礼记·杂记》
鲁琴张字子开。——《左传·昭公二十年》
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墨子·亲士》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老子》
既张我弓,既挟我矢。——《诗·小雅·吉日》
(3) 又如:张满(张弓使满)。又指紧弦,拉紧乐器上的弦
黄金杆拨紫檀槽,弦索新张调更高。——唐· 张籍《宫词》
(4) 又如:张瑟(调整瑟上的弦);张弦(安上琴弦;绷紧琴弦)
(5) 开弓;拉弓弦 [draw back]
更张空弦。——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6) 又如:张弓设箭(拉弓射箭。比喻使用武力);张弓(拉弓;弦拉紧的弓)
(7) 张开 [open]
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荀子·劝学》
琴瑟张而不均。——《荀子·礼论》
左右欲刃相如, 相如张目叱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张口承之。——《后汉书·张衡传》
(8) 又如:张牙欠口(张开嘴巴);张眼(睁大眼睛);张牙(张口露牙);张唇植髭(唇吻开合。形容滔滔不绝地论列是非的样子);张袂成阴(张开袖子能遮掩天日。形容人多)
(9) 张挂(展开挂起) [put up]
罗帱张些。——《楚辞·招魂》
张缇绛帷,女居其中。——《史记·滑稽列传》
日张屈字。——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张黄盖拥纛。——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10) 又如:张旃(展开、张挂起赤色曲柄的大旗);张卖(张挂出卖)
(11) 张贴 [post]。如:张示(张贴或张挂起来让大家看);张布(张贴公布)
(12) 展开 [unfold;spread]
张尾伸须。——《聊斋志异·促织》
(13) 又如:张翅膀;张网;张畤(延展耸立);张开双臂;张动(伸展舞动);张眉(舒展眉毛);张眉努眼(指善于作态);张眉努目(喻粗犷浅露)
(14) 设网捕捉 [net]
原来徱兔李吉,正在那山坡下张兔儿。——《水浒传》
(15) 又如:张捕(张网捕捉)
(16) 张设(部署;设置) [set up]
张,施也。——《广雅·释诂三》
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战国策·秦策一》
当日杀牛宰马,大张筵席。——《三国演义》
张筵列鼎。——清· 周容《芋老人传》
(17) 又如:张设(陈设);张疑(设置疑兵);张筵(设宴);张所(布置朝见之所);张事(张设帷幕之事)
(18) 看;望 [look]
我张着姐姐哩。——《西厢记》
(19) 又如:张亲(看望亲戚);张着眼错(趁人不注意);张个眼慢(趁人不注意);张人眼错(趁人不注意);张头望颈(伸长脖子张望);东张西望;张看(张望观看)
(20) 布满,充满 [fill]
火尽燎,烟焰张天。——《金史·乌春传》
(21) 又如:张天(布满天空)
(22) 增强,扩大 [enlarge]
臣欲张公室也。——《左传·昭公十四年》
(23) 又如:张吾军(壮大自己的声势)
(24) 夸张;夸大 [exaggerate; magnify; overestimate]
虚张异类,托有于无。——唐· 皇甫谧《三都赋序》
(25) 又如:虚张声势
◎ 张的拼音:
張 zhāng
〈词性:名〉
(1) 主張 [proposal]
那婆子聽得叫,失张失志,出去迎接來叫的官人。——《清平山堂話本》
(2) 又如:张智(主意;主张);张主(主张;主意;做主张;拿主意)
(3) 商店開张 [opening of a new shop]。如:新张大喜
(4) 星名 [plant’s name]。二十八宿之一,南方朱雀七宿的第五宿,有星六顆
(5) 汉代諸侯囯名 [Zhang state]。在今河南省任縣西南
(6) 姓
张氏藏书。—— 清. 袁枚《黄生借书説》
◎ 张的拼音:
張 zhāng
〈词性:量〉
(1) 一种或一类中的一件 [sheet;piece]
鸟杌千张。——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2) 又如:几张仿古的漂亮的柚木桌;三张报;一张桌子;一张弓
(3) 另见 zhàng
张榜、张弛、张楚、张大、张灯结彩、张飞、张挂、张冠李戴、张皇、张家长李家短、张开、张口、张口结舌、张力、张罗、张目、张声、张贴、张王李赵、张望、张牙舞爪、张扬
◎ 张的拼音:
張 zhàng
〈词性:名〉
通“帐”。帐幔,帷幕 [canopy;curtain]
居则设张容。——《荀子·正论》
张饮三日。——《史记·高祖本纪》
供张东都门外。——《汉书·疏广传》
◎ 张的拼音:
張 zhàng
〈词性:动〉
(1) 通“胀”。胀满[swell]
将食,张,如厕。——《左传·成公十年》
张脉偾兴。——《左传·僖公十五年》
亭历愈张。——《淮南子·缪称》
(2) 另见 zhāng
西的拼音:xī(ㄒ一)
⒈ 方向,太阳落下的一边,与“东”相对:西面。西晒。西域。西方。西席(旧时对幕友或家塾教师的敬称。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亦称“西宾”)。西宫(借指妃嫔)。
⒉ 事物的样式或方法属于西方的(多指欧美各国):西学。西画。西餐。西医。
⒊ 姓。
西字UNICODE编码U+897F,10进制: 35199,UTF-32: 0000897F,UTF-8: E8 A5 BF。
西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西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棲覀㢴卤卥
west、Western
中、东
象形
west(ern); westward, occident
详细解释◎ 西的拼音: xī
〈词性:动〉
(1) (象形。据小篆字形,上面是鸟的省写,下象鸟巢形。“西”是“栖”的本字。本义:鸟入巢息止)
(2) 同本义 [(of birds) perch]
西,鸟在巢上,象形。——《说文》
棹歌惊起乱西禽,女伴各归南浦。——《敦煌曲子词集》
(3) 又如:西迟(游息,流连。同栖迟)
(4) 往西走;向西去 [go to west]
西通巴蜀。——《三国志·诸葛亮传》
何时复西归。——《乐府诗集·长歌行》
从小丘西行……——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西出阳关无故人。——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 又如:西上(向西去);西驾(皇帝的车驾西行);西夕(太阳西下而天黑)
◎ 西的拼音: xī
〈词性:名〉
(1) 方位词。日落的方向,西方 [west]
日在西方而鸟栖,故因以为东西之西。——《说文》
王用享于西山。——《易·随》
宅西。——《书·尧典》
以白琥礼西方。——《周礼·大宗伯》
赵王因起兵南戍 韩梁之西边。——《战国策·赵策一》
故有东宫、有西宫、有南宫、有北宫,异居而同财,有余则归之宗,不足则资之宗。——《仪礼·丧服》
(2) 又如:西班(武官。唐凡朝会,武官班于西);各奔西东(各奔前程);西帮(经营钱庄业的山西人);西都(古指洛阳);西裔(西部边远地区);西牛贺洲(佛经中四大部洲之一,在西方)
(3) 古称西边的邻国 [western neighbouring state]
越山千万云门绝,西僧貌古还名月。—— 唐· 皎然《寄题云门寺梵月无侧房》
(4) 又如:西僧(西蕃僧人);西人(宋时指西夏人)
(5) 现代我国称欧美为“西洋”或“泰西”,简称“西” [Western;Occidental]
初中西不睦,地方官出示,禁止华人受雇外洋,供其服役。—— 清· 夏燮《粤民义师记》
(6) 又如:西珠(西洋商人贩运到中国来的珍珠);西番柿子(番茄)
(7) 西天的简称。佛经中指佛祖所在之处为极乐世界,也叫“西天” [Western Paradise]。如:西土(指佛教发源地印度。印度古称天竺,因在中国之西,故称);西方净土(佛教语。西方之极乐世界,即佛国)
(8) 复姓。如:西乞;西王;西宫;西郭
西安、西安事变、西半球、西北、西北风、西伯利亚、西餐、西沉、西方、西方国家、西非、西风、西服、西宫、西瓜、西汉、西河、西河大鼓、西红柿、西后、西葫芦、西湖、西化、西化、西画、西江、西晋、西经、西历、西门、西南、西欧、西皮、西人、西戎、西沙群岛、西晒、西施、西市、西式、西天、西王母、西西里、西席、西夏、西洋、西洋画、西洋景、西洋参、西药、西医、西游记、西语、西域、西苑、西乐、西岳、西崽、西藏、西装
觑(覷)的拼音:qù(ㄑㄨˋ)
⒈ 看,偷看,窥探:觑视。偷觑。小觑(轻视,小看)。面面相觑。
觑(覷)的拼音:qū(ㄑㄨ)
⒈ 把眼睛合成一条细缝看:觑着眼睛仔细地看。
觑字UNICODE编码U+89D1,10进制: 35281,UTF-32: 000089D1,UTF-8: E8 A7 91。
觑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觑字收录于 现通表 。
覷覰覻䁦
gaze、look
形声:从见、虚声
peep at; watch, spy on
详细解释◎ 觑的拼音:
覷、覻、覷 qù
〈词性:动〉
(1) (形声。从见,虚声。本义:窥视,偷偷地看)
(2) 同本义 [steal a glance at]
狙击秦皇帝。——《史记·留侯世家》。以狙为之,字亦作觑。
(3) 又如:觑探(探看);觑了她一眼
(4) 把眼睛眯成一条细缝 [narrow]
刘姥姥也觑着眼看,口里不住地念佛。——《红楼梦》
(5) 仔细瞄准 [carefully aim at]
花荣搭上箭,曳满弓,觑得亲切,望空中只一箭射去。——《水浒全传》
(6) 照看,照顾 [look after]。如:觑当(看顾;照顾);觑付(照看;照顾);看觑;照觑
(7) 离,距 [separate]
因而忧闷成疾,昼夜无眠;眼见的觑天远,入地近,无那活的人也。——《东堂老》楔子》
(8) 瞧;看 [look]
雯清说罢话,只把眼儿觑定 彩云,看她怎么样。——《孽海花》
(9) 又如:觑绝(看了;看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