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堆金积玉的意思

duījīn

堆金积玉



拼音duī jīn jī yù

注音ㄉㄨㄟ ㄐ一ㄣ ㄐ一 ㄩˋ

解释形容聚敛的财富极多。

出处宋 李之彦《东谷所见 贪欲》:“堆金积玉,来处要明。”

例子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一卷:“放下了恁般如花似玉的娘子,便博个堆金积玉也不为罕。”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形容财富充裕。

感情堆金积玉是中性词。

繁体堆金積玉

近义腰缠万贯、堆金叠玉

反义一贫如洗

英语amass a fortune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duī   注音  ㄉㄨㄟ   
部首  土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FWYG  仓颉  GOG  郑码  BNI  四角  40115  结构  左右电码  1018  区位  2249  统一码  5806  笔顺  一丨一ノ丨丶一一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堆的拼音:duī(ㄉㄨㄟ)  

⒈ 累积在一起的东西:堆栈。堆房。土堆。

⒉ 累积在一起,聚积在一起:堆积。堆放。堆垒。堆摞。堆砌。

⒊ 量词,用于成堆的物或成群的人:一堆人。

统一码

堆字UNICODE编码U+5806,10进制: 22534,UTF-32: 00005806,UTF-8: E5 A0 86。

堆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堆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㕍㢈垖塠

汉英互译

caboodle、heap、pile、stack

造字法

形声:从土、隹声

English

heap, pile, crowd; pile up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堆的拼音: duī  

〈词性:名〉

(1) (象形。从土,隹( zhuī  )声。本义:土堆)

(2) 土墩,沙墩或水中聚集的礁石 [heap pile;hillock;mound]

逾陇堆兮渡漠。——《楚辞·疾世》

激堆埼。——司马相如《上林赋》

呼水中沙堆为墠。——《尔雅·释水》注

(3) 又如:堆阜(小丘);堆埼(曲折的岸边)——多用于地名。如:滟滪堆(在四川长江中);双堆集(在安徽)

(4) 常为排列的整齐有序的叠堆 [stack]。如:草堆;柴火堆;堆云(形容密集众多);堆堆(久久不动的样子;形容累积得很多的样子)

词性变化

堆的拼音: duī  

〈词性:动〉

(1) 堆积 [pile up;heap up]

堆,聚土。——《说文》

(2) 又如:堆堵(堆积堵塞);堆绢(堆纱花。用彩绢制成花鸟人物形状,缀附于屏障上);堆山塞海(形容财物极为丰富);堆红(漆器上所堆成的朱色花纹);堆案(累积案头。指积压很多文书)

堆的拼音: duī  

〈词性:量〉

(1) 用来计量成堆的东西 [heap]

卷起千堆雪。——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 又如:一堆垃圾;一堆谷子

常用词组

堆冰、堆叠、堆垛、堆房、堆放、堆肥、堆谷场、堆焊、堆积、堆集、堆集如山、堆金积玉、堆聚、堆垒、堆内、堆砌、堆土、堆笑、堆栈

  拼音  jīn   注音  ㄐ一ㄣ   
部首  金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QQQQ  仓颉  C  郑码  PA  四角  80109  结构  上下电码  6855  区位  2980  统一码  91D1  笔顺  ノ丶一一丨丶ノ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金的拼音:jīn(ㄐ一ㄣ)  

⒈ 一种化学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黄赤色,质软:黄金。金子。金笔。

⒉ 金一类的,具有光泽、延展性,容易传热和导电的固体的通称(汞除外)。:金属。五金(旧指金银铜铁锡)。合金(两种或多种金属混合而成的金属)。金文(铸或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旧称“钟鼎文”)。

⒊ 钱:现金。基金。挥金如土。

⒋ 指兵器或金属制的乐器:金革(兵器甲铠的总称,引申指战争)。金声(a.钲声;b.钟声)。金鼓(锣鼓)。

⒌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⒍ 喻尊贵、贵重、难得、持久、坚固、有光泽等:金兰(友情深)。金刚(梵语意译,喻牢固、锐利、能摧毁一切)。金瓯(a.盛酒器;b.喻疆土完整)。金城汤池。

⒎ 一些动、植物因颜色似金而得名:金鱼。金乌(太阳)。金龟。金丝猴。

⒏ 中国朝代名:金代。

⒐ 姓。

统一码

金字UNICODE编码U+91D1,10进制: 37329,UTF-32: 000091D1,UTF-8: E9 87 91。

金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金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gold、golden、aurum、yellow metal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gold; metals in general; mone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金的拼音: jīn  

〈词性:名〉

(1) (会意。金文字形。从人(表示覆盖),从土,从二。从“土”,表示藏在地下;从“二”,表示藏在地下的矿物。本义:金属)

(2) 金属的通称或金属总名 [metal]

金,五色金也。黄为之长。久埋不生衣,百錬不轻,从革不违,西方之行,生于土,从土左右。注:象金在土中形。——《说文》

西南之美者,有华山之金石焉。——《尔雅·释地》

系于金柅。——《易·妒》

惟金三品。——《书·禹贡》。注:“铜三色也。”

项掣金锁。——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又如:五金(指金、银、铜、铁、锡,泛指金属);白金(铂的通称;古代指银子);金背(镜子);金钥(门销或金属门环、门闩);金荷(金属制成的荷叶状独台);金铺(本指门上衔接门环部分的带有虎头等花纹的装饰物,亦指门环);金钟(金属酒杯)

(4) 金属的制品,可省称为金 [metal ware]

(5) 刀、剑、箭等兵器

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6) 又如:金吾(手执的铜制仪仗棒);金革;金翅(兵舰名);金猊(用金属铸成狻猊状的香炉);金钩(刀名);金创,金伤(为兵器所创的伤痕)

(7) 刑具。如:金印(在流放犯人脸上刺的字)

(8) 印;虎符。如:金紫(秦·汉时丞相所用金印紫绶的简称);金爵(指金印紫绶的爵位);金虎符(古时发兵符信);金窠(金印。窠,指其空白处)

(9) 犁铧头

耜广五寸,二耜为耦。——《周礼》

(10) 钏、镯一类妆饰品

金银华美之服。——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11) 又如:金步摇(女子的首饰名);金粉(妇女妆饰用的花钿和铅粉);金雀(妇女装饰用的头钗)

(12) 化学元素名。金子 [gold] 一种延性展性非常好的黄色三价和一价金属元素,产状主要为独立存在的自然金,但也存在于如针碲金银矿或叶碲矿等少数矿物中;大多数化学品对它不起作用,但遇到氯气和王水会受浸蚀;为增加硬度或改变颜色供商业上应用(如金币、首饰、金牙)而加入铜、银、锌、镉及其它金属熔成合金

得遗金。——《后汉书·列女传》

指金于野。

玉质而金色。——明· 刘基《卖柑者言》

金玉其外。

(13) 又如:赤金(纯金);金篦儿(一种篦子状的金首饰);金钗客(妓女的讳称);金绳(古代封禅仪式中用的金线);金赀(金银财宝)

(14) 钱财;货币 [money]

金五百斤。——《战国策·齐策四》

所赐金帛。——汉· 刘向《列女传》

橐金数千。——清· 张廷玉《明史》

输不必金。——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15) 又如:金粟(钱与米);金罚(以金钱赎罪的处罚法);金选(古代用来赎罪的罚金。也称“金铢”);金财(金钱财货)

(16) 古代军队中用以指挥停止或撤退的锣或其他金属制品 [gong]。如:鸣金收兵;金声(钲声。代表止兵之意);金鼓(金钲和鼓);金钲(乐器名。镯铙之类)

(17) 铜 [copper]。如:金铎(古代军中所用的铜铃);金茎(铜柱。为擎承露盘之用);金壶(古时的计时器。即铜壶);金翟(铜铸的人像。同金狄,铜狄)

(18) 月 [moon]。如:金蟾(月的别名);金兔(月光);金波(形容月光浮动。也指月光)

(19) 太阳 [sun]。如:金锣(比喻太阳);金燧(古代利用日光取火的一种器具);金鸦(金乌。太阳)

(20) 水银 [mercury]。如:金泥(古代封禅之礼。以水银和金粉为泥,用来封玉牒);金丹(道士用金石炼制而成的药)

(21) 星名。金星的简称 [Venus]

金、水二星,行速而不经天。——《隋书·天文志》

(22) 朝代名 [Jin dynasty]。公元1115年—1234年,共历九帝,统治中国北部120年。由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创建,建都会宁(今黑龙江省阿城南),先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等地,后在蒙古和宋的联合进攻下灭亡

(23) 古州名 [Jin prefecture]。治所在今陕西省安康县

(24) 古代货币单位

请献十金。——《墨子·公输》

购子头千金。——晋· 干宝《搜神记》

易之以写金。——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25) 姓

词性变化

金的拼音: jīn  

〈词性:形〉

(1) 金黄色,亚麻色,尤用指头发 [golden]

浮光跃金。——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青项金翅。——《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金象(金色本相);金缕(金色丝线);金兽(门环上的金色衔环);金蚕(金色的蚕);金蛇(金色的小蛇);金蛾(金色的蛾形图案);金凤(金色的凤凰)

(3) 比喻尊重、贵重 [respectful;noble]。如:乌金墨玉;金榜留名;金诺(对他人守信不渝的美称);金言(珍贵、宝重的言辞;佛陀的教言为金言);金交(比喻友谊深厚)

(4) 比喻坚固;攻不破的或无懈可击的 [impregnable]。如:金阵(坚固的兵阵);金城;金汤;金堤(形容堤防的巩固)

(5) 比喻声音美妙 [shows voice is nice]

(6) 富贵 [rich and noble]。如:金宫(华美的宫室);金穴(极富贵的人家)

(7) 皇帝的,天子的 [imperial]。如:金貂(汉以后皇帝侍臣的冠饰);金箓(天帝的诏书)

常用词组

金榜、金榜题名、金笔、金币、金碧辉煌、金不换、金灿灿、金蝉脱壳、金城、金疮、金达莱、金殿、金饭碗、金风、金刚、金刚砂、金刚石、金刚钻、金戈铁马、金工、金瓜、金光灿烂、金龟子、金贵、金华、金黄、金婚、金匠、金交椅、金经、金科玉律、金口玉言、金库、金块珠砾、金矿、金兰、金莲、金镂鞍、金缕玉衣、金牛山遗址、金瓯无缺、金牌、金钱、金钱豹、金人、金融、金融寡头、金融机构、金融家、金融资本、金嗓子、金色、金沙江、金闪闪、金圣叹、金石、金石为开、金石之交、金属、金丝猴、金汤、金田起义、金条、金童玉女、金柝、金文、金屋藏娇、金无足赤、金溪、金星、金言、金钥匙、金银首饰、金银台、金鱼、金玉良言、金元、金圆券、金针、金针度人、金枝玉叶、金子、金字塔

  拼音    注音  ㄐ一   繁体    
部首  禾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TKWY  仓颉  HDRC  郑码  MFJO  四角  26980  结构  左右电码  4480  区位  2793  统一码  79EF  笔顺  ノ一丨ノ丶丨フ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积(積)的拼音:jī(ㄐ一)  

⒈ 聚集:积少成多。处心积虑。积储。积愤。积郁。积怨。积愿。积累(lěi   )。积攒。

⒉ 数学上指乘法运算的得数:积数。乘积。体积。容积。

⒊ 中医指儿童消化不良的病:这孩子有积。捏积。

统一码

积字UNICODE编码U+79EF,10进制: 31215,UTF-32: 000079EF,UTF-8: E7 A7 AF。

积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积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ccumulate、amass、long-standing、product、store up

造字法

形声:从禾、只声

English

accumulate, store up, amas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积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禾,责声。从“禾”,表示与农作物有关。本义:堆积谷物)

(2) 同本义 [amass;store up]

积,聚也。——《说文》。按,禾谷之聚曰积。

令野修道委积。——《周礼·大司徒》。注:“少曰委,多曰积。”

掌邦之委积。——《周礼·遗人》。疏:“三十里言委,五十里言积。”

故人主积其食,守其用。——《盐铁论·错币》

(3) 又如:积谷(存积米谷以备灾荒);积居(聚积;囤积);积仓(贮存谷物的粮仓)

(4) 累积;堆叠 [accumulate]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土成为高山,风雨就能从山里兴起,即指积土成山能使气侯发生变化而兴风作雨。兴,起,产生。焉,于是,从这里。)——《荀子·劝学》

积水成渊。

积薪其中。——《聊斋志异·狼三则》

转视积薪后。

大风扬积雪。——清· 姚鼐《登泰山记》

积善成德。——《荀子·劝学》

能已积热。——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祖父积子孙弃者。——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5) 又如:积石(堆聚的石头);积委(累聚,储存);积威(累积而成的威势);积重(财物的累聚、蓄积);积气(积聚的气)

(6) 蕴积,积蓄 [hold in store;be latent]

商贾以币之变多积货逐利。——《史记·平准书》

乃积乃仓。——《诗·大雅·公刘》

(7) 如:积中(蕴积于心中);积伐(蕴蓄才能并自我夸耀);积志(蓄志,夙愿)

(8) 滞留[stagnate]

天道运而无所积。——《庄子·无道》

(9) 又如:积污(积滞污秽);积塞(积滞堵塞);积抱(郁积的怀抱);积忿(忿恨郁积于心);积怒

(10) 累计 [add up]

积于今。(算到现在。积,累计。)——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词性变化

积的拼音:

  

〈词性:名〉

(1) 指贮积起来的钱物等 [accumulated]

主国五积。——《周礼·司仪》

共其牢礼积膳之牛。——《周礼·牢人》

居则具一日之积。——《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注:“刍米禾薪。”

完者,使守积。——《汉书·刑法志》

士卒死伤如积。——司马迁《报任安书》

畜积足恃。(积,动词用作名词,积蓄的东西。蓄同积。)——汉· 贾谊《论积贮疏》

(2) 又如:积陈(蓄积陈粮);积滞(滞积的水流);积实(指谷粟财货等);积委(指积贮的财物);积苏(聚积的柴草)

(3) 中医指儿童消化不良的病 [indigestion]。如:积痞(中医名词。指体腔内可以摸得到的硬块);这孩子有积了;奶积

(4) 乘积的简称,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或量相乘所得出的数或量 [product]。如:求积

(5) 通“襀”。衣裙的褶子 [wrinkles of the clothing]

襞积褰绉,纡徐委曲。——《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美襞积以酷烈兮,允麈邈而难。——《文选·张衡·思玄赋》

(6) 通“绩”。功劳 [achievement;merit]

积厚者流泽广,积薄者流泽狭也。——《荀子·礼论》

考积幽穷。——《汉·北海相景君碑》

积的拼音:

  

〈词性:形〉

(1) 长久 [long-standing]

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后汉书》

(2) 又如:积日累岁(形容时间长久);积祖(祖祖辈辈;一贯);积世(累世,历代);积雨(久雨)

(3) 习惯的;积久渐成的 [habitual]

常俗生于积习。——汉· 蔡邕《述行赋》

(4) 又如:积窃(惯偷);积贼(惯偷);积悃(久积的诚挚之心);积赌(长期赌博;老赌客)

常用词组

积案、积冰、积不相能、积草屯粮、积存、积德、积德累功、积淀、积叠、积恶、积恶余殃、积非成是、积肥、积分、积愤、积垢、积厚流广、积极、积极分子、积极性、积渐、积金累玉、积久、积聚、积劳、积劳成病、积累、积满、积木、积年、积年累月、积怒、积欠、积弱、积善、积少成多、积食、积水、积土成山、积威、积微成著、积习、积习成俗、积习难改、积薪厝火、积蓄、积压、积忧成疾、积余、积雨、积怨、积愿、积贼、积重难返、积贮、积祖

  拼音    注音  ㄩˋ   
部首  玉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  GYI  仓颉  MGI  郑码  CS  四角  10103  结构  单一电码  3768  区位  5181  统一码  7389  笔顺  一一丨一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玉的拼音:yù(ㄩˋ)  

⒈ 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玉石。玉器。玉玺(君主的玉印)。抛砖引玉。金玉良言。玉不琢,不成器。

⒉ 美,尊贵的,敬辞:玉泉。玉液(美酒)。玉言。玉姿。玉照(敬称别人的照片)。玉宇(a.天空;b.瑰丽的宫阙殿宇)。亭亭玉立。金科玉律。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⒊ 姓。

统一码

玉字UNICODE编码U+7389,10进制: 29577,UTF-32: 00007389,UTF-8: E7 8E 89。

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玉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jade、pure、fair、beautiful、handsome

造字法

象形:像绳子串着玉石

English

jade, precious stone, gem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玉的拼音: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2) 同本义 [jade]

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说文》

君无故玉不去身。——《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

五玉。——《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

王齐则共食玉。——《周礼·王府》

惟辟玉食。——《书·洪范》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左传》

(3) 又如:玉情儿(玉石的质量、成色);玉墀(白玉台阶);玉阙(宝座;皇宫);玉虚(道教指玉帝的居处);玉树(指槐树);玉砚(玉石制的砚台);玉雕(玉石雕成的工艺品);玉栏(玉石制的栏杆)

(4) 泛指玉石的制品 [jade]。如:玉尺量才(考试);玉鉴(玉镜);玉斝(玉酒器);玉辇(君后坐的车);玉笈(玉饰的书籍)

(5) 指玉制的乐器 [jade instrument]

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孟子》

(6) 又如:玉徽(美玉装饰的琴);玉轸(琴上的玉制弦柱);玉振金声(演奏古乐,以钟发声,以罄收韵,集众音之大成。金指钟,玉指罄)

(7) 比喻色泽晶莹如玉之物 [sth.resembling jade]。如:玉色瑗姿(色泽如玉,姿态万行);玉溜(目光);玉箸(玉筯。死后垂下的鼻涕);玉笋(美女的手指);玉竹(一种竹,颜色青黄相间)

(8) 比喻美德、贤才 [virtue;moral excellence;worthy person]

君子比德如玉。——《礼记》

(9) 又如:玉笋之班(人材行列。唐末朝士风貌优异有才华的人,称玉笋。得与其列者称玉笋班);玉堂金马(指翰林出身;亦指出身高贵,文武双全);玉堂(翰林院);玉音(帝王的话语)

词性变化

玉的拼音:   

〈词性:形〉

(1) 敬辞。多用以尊称对方的身体言行等 [your]

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战国策》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白居易《长恨歌》

(2) 又如:玉文(对文字的美称);玉面(尊称人的容颜);玉札(对别人书信的敬称);玉躬(玉体);玉声(对他人言语的敬称)

(3) 形容美好 [beautiful]。如:玉蕴辉山(周身包含着耀人的光彩);玉女(美女;仙女)

(4) 形容洁白 [pure as jade]。如:玉魄(月华);玉屑(喻洁白的雪花);玉珥(太阳两边的云气);玉羽(洁白的羽翼)

(5) 珍贵 [valuable;precious]。如:玉苗(珍贵的幼苗);玉编(珍贵的典籍)

常用词组

玉版宣、玉帛、玉成、玉带、玉雕、玉斗、玉壶、玉皇、玉茭、玉洁、玉洁冰清、玉兰、玉兰片、玉立、玉米、玉米面、玉米片、玉盘、玉佩、玉器、玉清宫、玉容、玉润、玉搔头、玉色、玉山、玉食、玉石、玉石俱焚、玉蜀黍、玉碎、玉体、玉兔、玉玺、玉言、玉叶金枝、玉液、玉音、玉宇、玉簪、玉札、玉照

堆金积玉: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