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uō jiē chì zhà
注音ㄉㄨㄛ ㄐ一ㄝ ㄔˋ ㄓㄚˋ
解释咄嗟、叱咤:发怒时大声呵叱、吆喝。形容发怒时大声喊叫的声音。
出处宋·苏辙《三国论》:“昔者项籍有百战百胜之威而执诸侯之柄,咄嗟叱咤奋其暴怒。”
用法作谓语、状语;用于人发怒。
感情咄嗟叱咤是中性词。
繁体咄嗟叱吒
动物生肖牛,虎,蛇
咄的拼音:duō(ㄉㄨㄛ)
⒈ 〔咄咄〕表示惊怪,如“咄咄怪事。”
⒉ 表示呵叱:“咄!你这光棍!那么简单”。
咄字UNICODE编码U+5484,10进制: 21636,UTF-32: 00005484,UTF-8: E5 92 84。
咄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咄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嚉
hoots
形声:从口、出声
noise of rage, cry out in anger
详细解释◎ 咄的拼音: duō
<叹>
(1) (形声。从口,出声。本义:呵叱声) 同本义 [tut-tut]
咄,相调也。——《说文》
咄,相诃也。——《字林》
咄,啐也。——《苍颉篇》
咄!口无毛。——《汉书·东方朔传》。注:“叱咄之声。”
郭舍人疾言骂之曰:“咄!老女子!何不疾行!”——《史记》
咄!你是个破落户。——《水浒传》
(2) 又如:咄叱(呵责);咄啐(呵斥);咄骂(呵斥辱骂)
咄咄、咄咄逼人、咄咄怪事、咄嗟、咄嗟立办
嗟的拼音:jiē(ㄐ一ㄝ)、yuē(ㄩㄝ)
⒈ 文言叹词:嗟乎。嗟叹。嗟来之食。
嗟字UNICODE编码U+55DF,10进制: 21983,UTF-32: 000055DF,UTF-8: E5 97 9F。
嗟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嗟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䦈差
lament
形声:从口、差声
sigh, alas
详细解释◎ 嗟的拼音: jiē
<叹>
(1) (形声。从口,差声。本义:叹词。表示忧感)
(2) 感叹声 [alas]
嗟叹使心伤。——《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唐· 韩愈《师说》
嗟乎!…非此之由乎。——清· 刘开《问说》
嗟夫,谁知吾卒先汝。——清· 林觉民《与妻书》
(3) 又如:嗟乎(嗟呼。表示感叹);嗟讶(感叹,惊叹);嗟异(感叹称异);嗟悼(哀叹,悲悼)
(4) 表示呼唤 [hello]
嗟,我士,听无哗。——《书·秦誓》
(5) 又如:嗟来(来,语助);嗟来之食;嗟嗟(表示招呼)
◎ 嗟的拼音: jiē
〈词性:动〉
(1) 叹息 [sigh;heave a sigh]
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 又如:嗟呀(叹息);嗟咨(慨叹);嗟怨(悲叹;怨恨);嗟伤(叹息伤感)
(3) 赞叹 [gasp in admiration,highly praise]
见其所为文,嗟赏之。——《宋史·王质传》
(4) 又如:嗟仰(赞叹景仰);嗟尚(赞叹嘉尚);嗟赞(赞叹);嗟异(赞叹称异)
嗟来之食
叱的拼音:chì(ㄔˋ)
⒈ 大声呵斥:怒叱。叱问。叱骂。叱责。叱咤(发怒的声音)。叱咤风云(形容声势威力很大)。
叱字UNICODE编码U+53F1,10进制: 21489,UTF-32: 000053F1,UTF-8: E5 8F B1。
叱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叱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嘯訛
形声:从口、匕声
scold, shout at, bawl out
详细解释◎ 叱的拼音: chì
〈词性:动〉
(1) (形声。从口,匕( bǐ )声。本义:大声呵斥)
(2) 同本义 [loudly rebuke]
叱,呵也。——《说文》
大呵为叱。——《苍颉篇》
迮而吐之曰叱。——《通俗文》
手剑而叱之。——《公羊传·庄公十二年》
大儿初醒,夫叱大儿声。——《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叱咤(怒喝);叱教(严格指教);叱辱(斥责侮辱)
(4) 呼喊;吆喝 [shout at]
回车叱牛牵向北。——白居易《卖炭翁》
(5) 又如:叱名(呼名,报名);叱令(喝令);叱叫(大声呼喝);叱嚷(叫嚷)
◎ 叱的拼音: chì
<叹>
(1) 斥声或叫声 [cry]
喑恶叱咤。——《史记·淮阴侯传》
(2) 又如:叱叱(呼喝声;大声指责的声音);叱咄(怒斥声)
叱咄、叱呵、叱喝、叱骂、叱问、叱责、叱咤、叱咤风云
咤的拼音:zhà(ㄓㄚˋ)
⒈ 〔叱咤〕见“叱”。
咤字UNICODE编码U+54A4,10进制: 21668,UTF-32: 000054A4,UTF-8: E5 92 A4。
咤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咤字收录于 现通表 。
㓃吒
形声:从口、宅声
scold, bellow, shout at, roar
详细解释◎ 咤的拼音: chà
〈词性:动〉
诧异;惊奇 [be surprised]
那怪看得眼咤,小龙丢了花字,望妖精劈一刀来。——《西游记》
◎ 咤的拼音:
吒 zhà
〈词性:动〉
(1) (形声。从口,宅声。本义:吃东西时口中作声)
(2) 同本义 [smack one’s lips]
毋咤食。——《礼记·曲礼上》
(3) 痛惜 [deeply regret]
痛惜曰咤也。——《一切经音义》引《通俗文》
(4) 怒吼 [bellow]
那行者一生性急, 那里容得, 大咤一声, 现了本相。——《西游记》
(5) 又如:咤叱(叱咤,怒斥);咤叱喑鸣(厉声怒喝)
(6) 慨叹,叹息声 [sign]
哀咤良久。——唐· 李朝威《柳毅传》
(7) “吒”
(8) 另见 zh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