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堕指裂肤的意思

duòzhǐliè

堕指裂肤



拼音duò zhǐ liè fū

注音ㄉㄨㄛˋ ㄓˇ ㄌ一ㄝˋ ㄈㄨ

解释堕:落下;裂:分裂。手指冻掉,皮肤冻裂。形容天气严寒。

出处明·袁宏道《瓶花斋集·答王百谷》:“一室之内,堕指裂肤,谇语漫骂,不肖若不闻也者。”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天气寒冷。

感情堕指裂肤是中性词。

繁体墮指裂膚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duò huī   注音  ㄉㄨㄛˋ ㄏㄨㄟ   繁体    
部首  土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BDEF  仓颉  NBG  郑码  YGQB  四角  74104  结构  上下电码  1077  区位  2273  统一码  5815  笔顺  フ丨一ノ丨フ一一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堕(墮)的拼音:duò(ㄉㄨㄛˋ)  

⒈ 掉下来,坠落:堕落。堕地。堕马。堕胎。堕甑不顾(喻对已经过去的事,不作无益的惋惜)。

其他字义

堕(墮)的拼音:huī(ㄏㄨㄟ)  

⒈ 古同“隳”,毁坏。

统一码

堕字UNICODE编码U+5815,10进制: 22549,UTF-32: 00005815,UTF-8: E5 A0 95。

堕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堕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fall、sink

造字法

形声:从土、隋声

English

fall, sink, let fall; degenerat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堕的拼音:

墮、隓 duò  

〈词性:动〉

(1) (形声。从土,隋声。甲骨文字形,右边是“阜”(象陡坡),左边是倒过来的“人”。会意。表示人从陡坡上掉下。本义:毁坏)

(2) 同本义 [fall;sink]

堕,败城阜曰堕。——《说文》

万事堕哉。——《书·益稷》

堕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西汉· 贾谊《过秦论》

周道衰,法度堕。——《汉书·刑法志》

敌人纷堕如落叶。——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堕废(毁坏;衰落);堕罪(降罪);堕地(落地。指出生);堕局(落入骗避);堕睫(落泪);堕坠(跌落);飞机堕海

(4) 脱落 [come off]。如:堕齿;堕角;堕指(冻掉手指);堕颠(脱发秃顶)

词性变化

堕的拼音:

duò  

〈词性:形〉

(1) 假借为“惰”。懒散;懈怠 [sluggish]

臣下堕而不忠,则卑辱困穷。——《管子·形势》

动无堕容,口无虚言。——《淮南子·兵略》

(2) 又如:堕慢(懈怠轻慢);堕夫(懒汉);堕民(惰民);堕怠(怠慢;懒惰);堕倪(怠惰傲慢);堕容(精神不振,有怠惰之色)

常用词组

堕楼、堕落、堕马、堕胎、堕云雾中

基本词义

堕的拼音:

huī  

〈词性:动〉

(1) 荒废;废弃 [waste]。如:堕成(废弃成法);堕(废驰);堕业(荒废学业或职业);堕废(荒废)

(2) 损毁;败坏 [destroy]

堕军实而长寇仇。——《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不能以游堕事。——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3) 又如:堕圮(毁坏;倒塌);堕泥(毁灭;消失);堕域(毁域);堕突(毁坏,破坏)

(4) 另见 duò  

  拼音  zhǐ   注音  ㄓˇ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繁体部首  手部  
五笔  RXJG  仓颉  QPA  郑码  DRK  四角  52061  结构  左右电码  2172  区位  5424  统一码  6307  笔顺  一丨一ノフ丨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指的拼音:zhǐ(ㄓˇ)  

⒈ 手伸出的支体(脚趾亦作“脚指”):手指。巨指(大拇指)。指甲。指纹。指印。屈指可数。

⒉ 量词,一个手指的宽度:下了三指雨。

⒊ (手指或物体尖端)对着,向着:指着。指画。指南针。指手画脚。

⒋ 点明,告知:指导。指引。指正。指责。指控(指名控告)。指摘。指挥。指日可待。

⒌ 直立,竖起:令人发(  )指(形容极为愤怒)。

⒍ 意向针对:指标。指定。

⒎ 古同“旨”,意义,目的。

统一码

指字UNICODE编码U+6307,10进制: 25351,UTF-32: 00006307,UTF-8: E6 8C 87。

指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指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depend on、digit、finger、indicate、point

造字法

形声:从扌、旨声

English

finger, toe; point, indicat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指的拼音: zhǐ  

〈词性:名〉

(1) 手指。手掌的五个终端部分之一 [finger]

指,手指也。——《说文》

骈拇枝指。——《庄子·骈拇》

是犹伛身而好升高也,指其顶者愈众。——《荀子·儒效》

指如削葱根。——《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两鬓苍苍十指黑。——唐· 白居易《卖炭翁》

以指叩门。——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2) 又如:指下(手指按下,比喻诊脉看病);伸手不见五指;屈指可数;指甲,指爪(指纹痕迹,手指尖端,指端背面扁平的表皮角质层);指尺(古时以中指的中节为一寸);指掌(手指和手掌);指语(哑语的一种,以手指形状、姿势表示拼音字母)

(3) 足指也叫做指 [toe]

乃扪足曰:“虏中吾指。”——《史记·高祖本纪》

(4) 近代误写作“趾”

(5) 意旨;意向 [intention]

其指极大。——《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承从天之指。——《管子·侈靡》。注:“指,意也。”

大将军阴受上指。——《汉书·李广传》

乃论六家之要指。——《汉书·司马迁传》

(6) 又如:指约(旨意简约);指略(要旨);指象(天以景象示意);指意(指意,意向)

(7) 一个手指的宽度 [finger breadth;digit]。如:肝大三指;二指宽

词性变化

指的拼音: zhǐ  

〈词性:动〉

(1) 指向;指着 [point at;point to]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宋· 王安石《伤仲永》

微指左公。——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不能指其一端。——《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右手指卷。——明· 魏学洢《核舟记》

(2) 又如:指景(指着太阳,“指日心誓,叹以自明也”);指天誓日(指着天、日发誓,表明心迹);指东划西(指手划脚做手势)

(3) 指定 [appoint]

望路殊未穷,指期今已促。——唐· 杜德舆《奉使宜春渡新淦江》

(4) 又如:指省(由官员出一笔钱,免去抽签,自己指定任职省分);指克(指定期限);指配(指定许配)

(5) 指示 [instruct]

辞也者,各指其所也。——《易·系辞上》

(6) 又如:指麾(发令调度;指挥);指受(指注。受命,指示,指点);指办(指派办理);指裁(指示,裁夺)

(7) 指点 [show how]

指迷团灵心讲射,擅巧技妙算谈天。——《镜花缘》

(8) 又如:指顾(手指目顾);指受(指点;传授);指诀(指点要诀);指告(指点晓谕);指喻(指正告知)

(9) 指责 [censure]

里谚曰:“千人所指,无病而死。”——《汉书·王嘉传》

(10) 又如:指搠(指指点点;指手画脚);指切(指摘;指责);指首(指名告发);指怒(议论指斥)

(11) 诬指 [frame sb.]

洒家又不曾杀你,你如何拿住洒家,妄指平人。——《水浒全传》

(12) 又如:指攀(招供时攀扯牵连别人);妄指(无证诬告)

(13) 阐明,陈述 [state]。如:指宜(指事类情。阐明,阐述整理);指申(指陈,指言;陈述,指明)

指的拼音: zhǐ  

〈词性:形〉

(1) 竖起 [vertical]

发尽上指冠。——《战国策·燕策》

头发上指,目眥尽裂。——《史记·项羽本纪》

(2) 又如:直指(笔直指向);指冠(头发直竖)

(3) 通“旨”。美好 [fine]

不时宜,不敬交,…,虽指,非礼也。——《荀子》

常用词组

指北针、指标、指钵、指斥、指出、指错、指导、指导员、指点、指定、指冬瓜骂葫芦、指腹为婚、指供、指画、指环、指挥、指挥若定、指甲、指尖、指教、指节、指靠、指控、指令、指鹿为马、指名、指名道姓、指明、指目、指南、指南录、指南针、指派、指认、指日可待、指桑骂槐、指山卖岭、指山说磨、指使、指示、指手划脚、指数、指天誓日、指通豫南、指头、指望、指纹、指向、指要、指意、指引、指印、指责、指摘、指针、指正

  拼音  liè liě   注音  ㄌ一ㄝˋ ㄌ一ㄝˇ   
部首  衣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  GQJE  仓颉  MNYHV  郑码  ARSR  四角  12732  结构  上下电码  5933  区位  3349  统一码  88C2  笔顺  一ノフ丶丨丨丶一ノ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裂的拼音:liè(ㄌ一ㄝˋ)  

⒈ 破开,开了缝(fèng   ):裂开。裂纹。裂缝。裂痕。裂变(原子核分裂成几个其他原子核,并放出中子的过程)。裂隙。裂罅(裂缝)。分裂。破裂。决裂。割裂。扯裂。

其他字义

裂的拼音:liě(ㄌ一ㄝˇ)  

⒈ 物体的两部分向两旁分开:裂着怀。

统一码

裂字UNICODE编码U+88C2,10进制: 35010,UTF-32: 000088C2,UTF-8: E8 A3 82。

裂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裂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rack、rend、split

造字法

形声:从衣、列声

English

split, crack, break open; ren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裂的拼音: liě  

〈词性:动〉

(1) 〈词性:方〉∶物件的两部分向两边分开 [with two parts of sth.separated to both sides]。如:裂着怀

(2) 另见 liè  

常用词组

裂巴

基本词义

裂的拼音: liè  

〈词性:名〉

(1) (会意。从衣,从列,列亦声。本义:裁剪后的丝绸残余)

(2) 同本义 [odd bits of cloth]

裂,缯余也。——《说文》

垂带而厉(裂)。——《诗·小雅·都人士》

纪裂繻,公谷以履为之。——《左传·隐公二年》

(3) 又如:裂繻(汉制,裂缯帛为符信,凭以出入关隘)

(4) 裂缝 [chink;crack]。如:破裂(出现裂缝)

(5) 两相邻部分连接处形成的线或沟;常指裂开而成的线 [suture]。如:豆的腹裂

词性变化

裂的拼音: liè  

〈词性:动〉

(1) 裁剪;扯裂 [cut into parts;cut;clip]

裂,裁也。——《广雅》

裂裳帛而与之。——《左传》

旌旗裂。——《资治通鉴·唐纪》

娇儿恶卧踏里裂。——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声如裂帛。——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又如:裂帛(撕裂布帛;裁剪布帛作为书信);裂素(裁剪白绢以绘画作文);裂破(撕坏);裂裳(撕裂衣裳)

(3) 割,分 [divide]

裂,分也。——《广雅》

裂地而封之。——《庄子》

(4) 又如:裂土(割据土地);裂石流云(裂开山石,震动云霄。形容声音高昂响亮);裂土(给有功之臣分封土地);裂饼(分饼。亦指把所爱之物分赐他人);裂地(划分土地);裂拆(分裂,裂开)

(5) 分裂;裂开 [split;break up]

衣裳绽裂。——《礼记·内则》

道术将为天下裂。——《庄子·天下》。注:“分离也。”

目眦尽裂。——《史记·项羽本记》

四极废,九州裂。——《淮南子》

马首裂。——明· 魏禧《大铁椎传》

股落腹裂。——《聊斋志异·促织》

(6) 又如:分裂(整体的事物分开);爆裂(突然破裂);裂眼(形容极其愤怒的样子);裂肤(皮肤冻裂。形容严寒的样子);裂冠毁冕(碎裂其冠,毁坏其冕。比喻绝意仕进);裂冕挂冠(比喻抛弃冠晚,不再为官;挂冠求去,致仕归隐);裂地(地面坼裂;使地面开裂);裂眦(裂眥。因发怒而眼睛睁得极大,眼眶似乎要裂开。形容极其忿怒的神态);裂绝(破坏断绝);烈敝(破裂损坏)

(7) 另见 liě  

常用词组

裂变、裂唇、裂缝、裂谷、裂果、裂痕、裂开、裂口,裂口儿、裂理、裂片、裂纹、裂璺、裂隙、裂罅、裂牙、裂殖菌

  拼音    注音  ㄈㄨ   繁体    
部首  月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86  EFWY  五笔98  EGY  仓颉  BQO  郑码  QBOD  四角  75280  结构  左右电码  5227  区位  2384  统一码  80A4  笔顺  ノフ一一一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肤(膚)的拼音:fū(ㄈㄨ)  

⒈ 肉体表面的皮:皮肤。肌肤。切肤之痛。体无完肤。

⒉ 表面的,浅薄的:肤浅。肤泛。

⒊ 大:“薄伐猃狁,以奏肤公”(“肤公”即“大功”)。

统一码

肤字UNICODE编码U+80A4,10进制: 32932,UTF-32: 000080A4,UTF-8: E8 82 A4。

肤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肤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skin

造字法

形声:从月、夫声

English

skin; superficial, shallow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肤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肉,盧省声。本义:人的皮肤)

(2) 同本义 [skin]

肤受之愬。——《论语·颜渊》

衣不暖肤。——《商君书·算地》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卫风·硕人》

(3) 又如:肌肤(肌肉皮肤);肤革(皮肤的表皮和真皮;外面,表面);肤不生毛(皮肤上长满了厚茧而长不出毛)

(4) 树木、果实的表皮 [bark;skin]。如:肤部(表皮);肤果(可连皮吃的果实)

(5) 某些像皮层那样的东西 [sth.resembling skin]

纸光洁如玉,肤如卵膜。——宋· 陈师道《后山谈丛》

(6) 又如:草皮;纸张

(7) 古代用于祭祀或供食用的肉类 [sacrificial meat]

麋肤,鱼醢。——《礼记》。郑玄注:“肤,切肉也。”

(8) 古代长度单位,一指为寸,四指为肤 [measure unit of length]。如:肤寸(古长度单位。一指宽为寸,四指宽为肤)

(9) 较短的距离 [short distance]。如:肤寸之地无得

(10) 外表 [appearance]

而短小精悍者,游侠之徒也。人何足以知之?此皆其肤也。——宋· 苏轼《王定国真赞》

(11) 通“簠”(   )。古祭祀燕享,以盛稻粱的器皿 [a square grain receptacle]

剥床以肤,凶。——《易·剥卦》

词性变化

肤的拼音:

  

〈词性:形〉

(1) 浅薄 [superficial]

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贱目者也。——汉· 张衡《东京赋》

(2) 又如:肤见(浅陋的见解);肤学(浅学,所学浅陋);肤俗(肤浅庸俗);肤庸(浅薄平庸);肤语(肤辞,肤浅空泛的言语)

(3) 大 [big]

薄伐猃狁,以奏肤公。——《诗·小雅·六月》

(4) 又如:肤功(大功)

(5) 肥美,美 [beautiful]

公孙硕肤。——《诗·豳风·狼跋》

(6) 又如:肤美(优美敏捷);肤敏(德行美好,行事敏捷)

常用词组

肤皮潦草、肤浅、肤色

堕指裂肤: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