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额蹙心痛的意思

éxīntòng

额蹙心痛



拼音é cù xīn tòng

注音ㄜˊ ㄘㄨˋ ㄒ一ㄣ ㄊㄨㄥˋ

解释极度忧愁伤心貌。

出处明天放道人《〈四声猿〉序》:“《渔阳》意气,泉路难灰,世人假慈悲学大菩萨,而勤王断国之徒,多在涂脂调粉之辈,此文长所为额蹙心痛者乎。”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伤心痛苦。

感情额蹙心痛是贬义词。

繁体額蹙心痛

反义兴高采烈

英语heart-breaking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é   注音  ㄜˊ   繁体    
部首  页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5画  
五笔  PTKM  仓颉  JRMBO  郑码  WDJG  四角  31682  结构  左右电码  7345  区位  2278  统一码  989D  笔顺  丶丶フノフ丶丨フ一一ノ丨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额(額)的拼音:é(ㄜˊ)  

⒈ 人脸头发以下、眉毛以上的部分,或某些动物头部大致与此相当的部位(俗称“脑门子”):额头。额角(jiǎo   )。

⒉ 牌匾:门额。匾额。

⒊ 规定数量:额数。额外。定额。余额。超额。空额。

统一码

额字UNICODE编码U+989D,10进制: 39069,UTF-32: 0000989D,UTF-8: E9 A2 9D。

额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额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額頟

汉英互译

forehead、quantum、brow、frons

造字法

形声:从页、客声

English

forehead; tablet, plaque; fixe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额的拼音:

額、頟 é  

〈词性:名〉

(1) (形声。从页( xié  ),客声。从“页”,表示与头有关。本义:额头,脑门)

(2) 同本义 [forehead]

頟,颡也。从页,各声。字亦作额。——《说文》

封说为龙頟侯。——《汉书·卫青传》

龙额。——《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

(3) 又如:额颅(额头,前额);额颅盖(前额);额花(妇女用来贴在额上的以纸、绢、玉等做成的装饰花);额黄(六朝至唐时的妇女,喜欢在额间涂上黄颜色作为装饰,称为额黄。也称“额山”)

(4) 店铺或厅堂正面和顶部挂的有字的板,牌匾 [horizontal tablet]。如:匾额;额名(在匾额上题写的名称);额籍(匾额与名录)

(5) 规定的数目 [quota]。如:额地(计入纳税纳粮数额的田地);额外主事(明清各部中,等级最低的官员);额子(定额,规定的数目)

(6) 物体上首接近顶端的部分 [top]。如:额子(无顶的头巾);碑额;崖额

常用词组

额蹙心痛、额定、额枋、额骨、额角、额门、额面、额娘、额手、额手称庆、额数、额头、额外

  拼音    注音  ㄘㄨˋ   
部首  足部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  18画  
五笔  DHIH  仓颉  IFRYO  郑码  HMKJ  四角  53801  结构  上下电码  6464  区位  8530  统一码  8E59  笔顺  一ノ丨一一丨ノ丶フノ丶丨フ一丨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蹙的拼音:cù(ㄘㄨˋ)  

⒈ 紧迫:穷蹙。

⒉ 皱,收缩:蹙眉。蹙额。蹙皱。蹙缩。蹙金(用拈紧的金线刺绣,使刺绣的纹路绉缩起来。亦称“拈金”)。

⒊ 局促不安:蹙蹙。

统一码

蹙字UNICODE编码U+8E59,10进制: 36441,UTF-32: 00008E59,UTF-8: E8 B9 99。

蹙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蹙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䠓䠞踿顣

汉英互译

frown、pressed

造字法

形声:从足、戚声

English

urgent, suddenly; grieve, lamen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蹙的拼音:   

〈词性:形〉

(1) (形声。从足,戚声。本义:紧迫,急促)

(2) 同本义 [urgent]

政事愈蹙。——《诗·小雅·小明》

(3) 又如:蹙变(急速变化)

(4) 困窘 [embarrassed]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柳宗元《捕蛇者说》

(5) 又如:蹙迫(困窘,窘迫);蹙境(边境防务窘迫)

(6) 愁苦的样子 [worried;be in straitened circumstances]。如:蹙怖(忧愁恐惧的样子);蹙然(忧愁不悦的样子)

(7) 局促不安的样子 [respectful and careful]

蹙然衣粗食恶。——《荀子》

(8) 又如:蹙促(局促不安的样子)

(9) 狭窄,狭小 [narrow]。如:蹙弱(迫窄弱小);蹙澳(水流狭窄弯曲)

词性变化

蹙的拼音:   

〈词性:动〉

(1) 聚拢;皱缩 [knit one's brows;frown]

举疾首蹙额而相告。——《孟子》

(2) 又如:蹙恨(皱起眉头表示怨恨);蹙沓(形容多而密集的样子)

(3) 逼迫;追逼 [force;compel]

蹙也百里。——《诗·大雅·召旻》

(4) 又如:蹙迫(逼迫);蹙促(逼迫);蹙击(迫击;追击)

(5) 接近;迫近 [be close to;approach]

今也日蹙国百里。——《诗·大雅·召旻》

(6) 又如:蹙迫(逼近)

(7) 缩小;减削 [contract;lose]

(8) 又如:蹙頞(缩鼻哭泣);蹙土(蹙地。损失国土);蹙动(皱缩)

(9) 通“蹴”。踢;踏 [kick;step on]

以足蹙路马刍,有诛。——《礼记·曲礼上》

一蹙自造青云,何至于驽马争路。——《南史·刘穆之传》

扬鞭一蹙破霜蹄,万骑如风不能及。——苏轼《申王画马图》

(10) 又如:蹙鞠(踢球);蹙踏(踢;踩踏)

常用词组

蹙额、蹙缩

  拼音  xīn   注音  ㄒ一ㄣ   
部首  心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NYNY  仓颉  P  郑码  WZ  四角  33000  结构  单一电码  1800  区位  4836  统一码  5FC3  笔顺  丶フ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心的拼音:xīn(ㄒ一ㄣ)  

⒈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心包。心律。心衰。心悸。

⒉ 中央,枢纽,主要的:心腹。中心。

⒊ 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心理。心曲。心魄。心地。心扉。衷心。心旷神怡。人心惟危。

统一码

心字UNICODE编码U+5FC3,10进制: 24515,UTF-32: 00005FC3,UTF-8: E5 BF 83。

心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心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忄㣺

汉英互译

heart、center、feeling、intention

相关字词

造字法

象形:像心之形

English

heart; mind, intelligence; sou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心的拼音: xīn  

〈词性:名〉

(1)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2) 同本义 [heart]

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

其祀中霤,祭先心。——《吕氏春秋》

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心腹之病(致命之祸;隐患);心上刃(“忍”字的拆写);心肝肐蒂(心肝宝贝);心气(中医指心脏的功能);心系(系悬心脏于胸腔中的筋脉);心脾(心脏与脾脏)

(4) 内心 [inner most being;mind]

日月阳止,女心伤止。——《诗·小雅·杕杜》

(5) 又如:心悦情服(真心乐意地情愿或服从);心香(敬事鬼神,心笃意诚,同于焚香);心苗(心意;心愿)

(6) 心中。心里 [in the heart;in mind]。如:心喻口,口喻心(自己反复思量、揣度);心肝道儿(心思。亦指财欲);心甜的(心爱);心丧(心里悼念)

(7) 古代人以心为思维器官,故后沿用为脑的代称 [mind]

心之官则思。——《孟子》

(8) 又如:心猿智慧(喻头脑机敏灵活);心拙口夯(心笨口笨);心坌(愚笨);心知(心智)

(9) 思想 [thought]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小雅·巧言》

心忧炭贱。——唐· 白居易《卖炭翁》

汝心之固。——《列子·汤问》

心乐之。——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用心专。——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10) 又如:心量(志气;抱负);心体(指思想);心识(意识);心想(思想;感情);心裁(指思想,主意);心用(思想行为)

(11) 精神 [spirit]。如:心神惝恍(神志不清,迷迷糊糊);心神仿佛(心神恍惚不安);心猿(比喻心神如猿猴般变化难以控制);心体(精神与肉体)

(12) 心绪;心情 [mood]。如:心猿难系(喻人心思散乱,难于把握);心荒撩乱(心荒意乱);心惊骨软(神态惶恐);心持两端(分心,心绪不集中)

(13) 思虑;谋划 [calculation]。如:心重(思虑太多);心趄(变心;不遵守诺言);心模(揣测;估量)

(14) 中心,中央 [center]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15) 又

当心画

波心荡。——宋· 姜夔《扬州慢》

(16) 又如:心号(兵卒上衣前后的标志符号);心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的简称。以其概括了《般若经》的核心,故称);心子;心脏;江心

常用词组

心爱、心安、心安理得、心包、心包积气、心包积水、心病、心不在焉、心材、心裁、心肠、心潮、心潮澎湃、心驰神往、心传、心慈手软、心粗、心荡神驰、心荡神移、心得、心底,心底儿、心地、心地善良、心地正直、心电感应、心电图、心动、心毒、心耳、心烦、心烦意乱、心房、心扉、心肥大、心肺机、心服、心服口服、心浮、心腹、心腹之患、心甘、心甘情愿、心肝、心高、心广体胖、心寒、心狠手辣、心花、心花怒放、心怀、心怀鬼胎、心怀叵测、心环、心慌、心慌意乱、心灰意冷,心灰意懒、心肌梗塞、心肌炎、心机、心急、心急火燎、心迹、心计、心悸、心尖、心焦、心绞痛、心劲,心劲儿、心惊胆战、心惊肉跳、心静、心境、心疚、心坎、心口、心口不一、心宽、心旷神怡、心劳计绌、心劳日拙、心里、心里打鼓、心里话、心理、心力、心力衰竭、心连心、心灵、心灵手巧、心领、心领神会、心路,心路儿、心律、心律失常、心率、心乱如麻、心满意足、心明眼亮、心目、心念、心皮、心平气和、心平气和、心气,心气儿、心窍、心怯、心情、心情舒畅、心曲、心软、心伤、心上人、心神、心声、心事、心事重重、心室、心术、心术不正、心数、心思、心酸、心算、心态、心田、心疼、心跳、心痛、心头、心头肉、心土、心窝儿、心无二用、心细、心下、心弦、心羡、心心相印、心性、心胸、心胸开阔、心胸狭隘、心秀、心虚、心许、心绪、心绪不宁、心血、心血来潮、心眼儿、心仪、心疑、心意、心音、心硬、心有余而力不足、心有余悸、心猿意马、心愿、心悦诚服、心脏、心脏病、心窄、心照、心照不宣、心折、心直口快、心志、心智、心中、心中有数、心重、心醉、心醉神迷

  拼音  tòng   注音  ㄊㄨㄥˋ   
部首  疒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  UCEK  仓颉  KNIB  郑码  TXLD  四角  00127  结构  左上包围电码  4027  区位  4520  统一码  75DB  笔顺  丶一ノ丶一フ丶丨フ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痛的拼音:tòng(ㄊㄨㄥˋ)  

⒈ 疾病、创伤等引起的难受的感觉:头痛。肚子痛。痛风。痛痒(a.喻疾苦,如“痛痛相关”;b.喻紧要的事,如“不关痛痛”)。

⒉ 悲伤:悲痛。哀痛。痛楚。痛惜。痛不欲生。

⒊ 尽情地,深切地,彻底地:痛击。痛悼。痛责。痛快。痛改前非。

统一码

痛字UNICODE编码U+75DB,10进制: 30171,UTF-32: 000075DB,UTF-8: E7 97 9B。

痛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痛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che、extremely、pain、sorrow

造字法

形声:从疒、甬声

English

pain, ache; sorry, sad; bitt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痛的拼音: tòng  

〈词性:动〉

(1) (形声。从疒,甬声。疒( chuáng  ),与疾病有关。本义:疼痛)

(2) 同本义 [ache;pain]

痛,病也。——《说文》

坎为耳痛。——《易·说卦》

桓侯体痛。——《韩非子·喻老》

身体痛。——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病痛恐惧。

身自疾痛。

(3) 又如:痛不欲生;痛定思痛;创巨痛深;累得酸痛;痛毒(痛苦,残酷);痛疾(病痛);痛脚(疼痛的脚);痛煞(疼痛之甚);痛痹(病名。中医指以疼痛剧烈为主症的痹症);痛痒(疼痛,发痒)

(4) 痛恨 [hate]

自痛负汉。——《汉书·李广苏建传》

叹息痛恨。——诸葛亮《出师表》

(5) 又如:痛入骨髓(形容痛恨到极点);深恶痛绝(极端痛恨、厌恶);痛绝(痛恨到极点)

(6) 痛惜;怜惜;叹惜[deeply regret;take pity on]

苦痛之。——《吕氏春秋·博志》

哀痛未尽,思慕未忘。——《荀子·礼论》

(7) 又如∶痛惋(谓极其怅恨而惋惜)

(8) 损削;损伤[damage]。如:痛创(难受的创伤);痛毒(使痛苦;毒害);痛处(指隐痛所在)

(9) 痛爱,怜爱[love dearly;have tender affection for]

痛玉不痛身,抱璞求所归。——孟郊《古兴》

(10) 又如:痛爱(怜爱;疼爱;关切喜爱);痛热(疼爱亲热)

(11) 尽力;竭力[do one’s utmost;try one’s best]。如:痛贬(极力贬低);痛诋(竭力诋毁、辱骂);痛毁(竭力诋毁)

词性变化

痛的拼音: tòng  

〈词性:形〉

(1) 痛苦,身体或精神感到非常难受[painful;sad]

疾痛惨怛。——《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痛定思痛。——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痛何如哉?

(2) 又如:痛毒(痛苦之甚);痛疾(痛苦);痛恼(痛苦烦恼);痛伤(痛苦忧伤);痛挠(痛苦难受)

(3) 悲痛;悲伤[grieved;sorrowful]

痛哉斯言。——清· 黄宗羲《原君》

滋可痛已。——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既痛逝者。

(4) 又如:痛切(悲痛哀切);痛心拔脑,痛心疾首(形容悲痛到极点);痛怛(哀痛悲伤);痛咽(悲伤哀泣貌);痛恻(悲痛哀伤);痛惭(悲痛惭愧);痛绝(悲痛到极点);痛伤(悲痛伤心)

(5) 痛切,沉痛恳切[with intense sorrow;most sorrowfully]。如:痛楚(沉痛)

(6) 痛快;尽兴[very happy;delighted]

登城痛饮。——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7) 又如:痛醉(尽情地饮酒至醉);痛肠(犹衷肠;衷情);痛谈(尽情地交谈)

(8) 严酷;严厉[harsh;bitter;sever]。如:痛斥(严厉斥责);痛比(严厉地斥责);痛坐(严厉定罪);痛法(严厉的刑法);痛治(严厉地惩处);痛绳(严厉地制裁);痛惩(严厉地惩戒);痛断(严厉判决);痛诮(严厉责备)

痛的拼音: tòng  

〈词性:副〉

(1) 极;甚;尽情 [extremely;deeply;bitterly]。如:痛口(极口。口不停声的样子);痛杖(狠狠地杖击);痛决(犹痛打);痛砭(狠狠地用石针扎皮肉治病);痛辱(极大的耻辱);痛杀(尽力冲杀或围歼;狠狠地击杀)

(2) 彻底地[thoroughly]。如:痛毁(彻底毁坏);痛歼(彻底歼灭);痛矫(彻底矫正);痛涤前非(彻底涤除以前所犯的错误);痛悔(彻底悔恨)

(3) 深切地[deeply]。如:痛疾(深切地憎恨);痛警(深切地警戒)

常用词组

痛不可忍、痛不欲生、痛彻心腑、痛陈、痛斥、痛楚、痛处、痛打、痛悼、痛定思痛、痛风、痛改前非、痛感、痛恨、痛击、痛歼、痛经、痛疚、痛哭、痛哭流涕、痛苦、痛快、痛快淋漓、痛骂、痛殴、痛切、痛入骨髓、痛诉、痛痛快快、痛恶、痛惜、痛心、痛痒、痛痒相关、痛饮、痛责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