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扼亢拊背的意思

èkàngbèi

扼亢拊背



拼音è kàng fǔ bèi

注音ㄜˋ ㄎㄤˋ ㄈㄨˇ ㄅㄟˋ

解释扼:用力掐着。亢:通“吭”,喉咙。拊:击,拍击。掐住喉咙,捺住背脊。比喻控制要害,制敌于死命。亦作“扼吭拊背”、“扼肮拊背”。

出处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è   注音  ㄜˋ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繁体部首  手部  
五笔  RDBN  仓颉  QMSU  郑码  DGYY  四角  51012  结构  左右电码  2108  区位  2283  统一码  627C  笔顺  一丨一一ノフ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扼的拼音:è(ㄜˋ)  

⒈ 用力掐着,抓住:扼杀。扼腕(用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表示振奋、失意、惋惜等情绪)。力能扼虎。

⒉ 抓要点,简要:扼要。

⒊ 把守,控制:扼制。扼喉拊背(喻控制要害,制敌于死命)。

⒋ 古同“轭”,牛马等拉东西时架在脖子上的器具。

统一码

扼字UNICODE编码U+627C,10进制: 25212,UTF-32: 0000627C,UTF-8: E6 89 BC。

扼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扼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㧖搤搹

汉英互译

clutch、grip、guard

造字法

形声:从扌、厄声

English

grasp, clutch; choke, strangl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扼的拼音:

è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厄声。本义:抓住;掐住)

(2) 同本义 [clutch;grip]

搤,捉也。——《说文》

力扼虎,射命中。——《汉书·李陵传》

搤其喉而不得进。——《后汉书·荀彧传》

不搤其亢。——《汉书·娄敬传》

搤熊罴。——《汉书·扬雄传》

搤,持也。——《广雅·释诂三》

(3) 又如:扼虎(用双手掐住猛虎);扼吭拊背(本指控制咽喉。引申为扼制要冲之意);扼襟(握持衣服的襟领。引申为控制要害,掌握要领);扼臂(手臂)

(4) 扼守;据守 [control;guard]。如:扼险(控制要害);扼据(控制);

(5) 阻碍,堵住 [stop up]

因而搤之可也。——《庄子》。又如:扼昧(暗中加害);扼塞(阻塞);扼隘(堵住要隘);扼吭(气逆于喉)

常用词组

扼喉抚背、扼襟控咽、扼杀、扼守、扼死、扼腕、扼要、扼制

  拼音  kàng   注音  ㄎㄤˋ   
部首  亠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86  YMB  五笔98  YWB  仓颉  YHN  郑码  SQD  四角  00217  结构  上下电码  0073  区位  3126  统一码  4EA2  笔顺  丶一ノ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亢的拼音:kàng(ㄎㄤˋ)  

⒈ 高,高傲:高亢。不亢不卑。

⒉ 极度,非常:亢旱。亢奋。

⒊ 抗,匹敌:亢礼。亢衡。

⒋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⒌ 姓。

统一码

亢字UNICODE编码U+4EA2,10进制: 20130,UTF-32: 00004EA2,UTF-8: E4 BA A2。

亢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亢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肮頏

汉英互译

excessive、haughty、high

相关字词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high, proud; violent, excessive; skilled; nam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亢的拼音: kàng  

〈词性:形〉

(1) (象形。小篆字形,从大(人)省,象人的颈脉形 ①( gāng  )本义:人颈的前部,喉咙 ②高)

(2) 高 [high]

故解之以牛之白颡者与豚之亢鼻者。——《庄子·人间世》

(3) 又如:亢爽(天高气爽;性格直爽);亢山(高山);亢言(高谈阔论);亢昂(高昂;激扬)

(4) 刚强 [firm]

恕在朝八年,其议论亢直,皆此类也。——《三国志·杜恕传》

(5) 又如:亢烈(刚毅);亢亮(刚直诚信);亢悍(刚烈强悍);亢藏(刚直孤僻)

(6) 自高,无所屈 [supercilious]

信明蹇亢,以门望自负。——《新唐书·文艺传上》

(7) 又如:亢世(傲世);亢意(言恣意妄为);亢龙(本指骄横无德之君。借指热衷功名,铡愎躁进之人)

(8) 干旱 [arid]。如:亢阳(指旱灾);亢厉(旱灾);亢叹(旱灾)

词性变化

亢的拼音: kàng  

〈词性:名〉

(1) 星名,亢宿。二十八宿之一,青龙七宿的第二宿 [name of a constellation]

亢宿四星。——《宋史·天文志三》

(2) 姓

亢的拼音: kàng  

〈词性:副〉

(1) 极,达到最高的境界 [very]

从今以后,着这楚州亢旱三年。—— 元· 关汉卿《元曲选·窦娥冤》

(2) 又如:亢宠(居于极尊贵之位);亢阳(阳气极盛;阳光过多,久不下雨,故天旱称亢阳);亢龙有悔(处于极尊贵之位,当戒慎其败悔);亢炎(非常炎热)

亢的拼音: kàng  

〈词性:动〉

(1) 抵御。通“抗” [resist;withstand]

我则为政,而亢大国之讨。——《左传·宣公十三年》

诸列侯莫敢与亢礼。——《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2) 又如:亢衡(对立相敌。也作抗衡);亢礼(彼此以平等的礼仪相待。也作“抗礼”);亢答(应对。指礼仪酬答)

(3) 蔽,庇护 [shelter;shield]

吉不能亢身,焉能抗宗?——《左传·昭公元年》

(4) 又如:亢宗(庇护宗族。后引申为光大门第)

常用词组

亢奋、亢奋状态、亢进、亢直

  拼音    注音  ㄈㄨˇ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繁体部首  手部  
五笔  RWFY  仓颉  QODI  郑码  DNDS  四角  54000  结构  左中右电码  2140  区位  6252  统一码  62CA  笔顺  一丨一ノ丨一丨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拊的拼音:fǔ(ㄈㄨˇ)  

⒈ 拍:拊掌大笑。

⒉ 古同“抚”,安抚,抚慰。

⒊ 器物的柄。

统一码

拊字UNICODE编码U+62CA,10进制: 25290,UTF-32: 000062CA,UTF-8: E6 8B 8A。

拊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拊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㨐䵾捬撫

造字法

形声:从扌、付声

English

slap; pat; tap; handle of a vesse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拊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付声。本义:抚摸)

(2) 同本义 [stroke;fondle]

拊,揗也。——《说文》。段注:“揗者,摩也。古作‘拊揗’,今作‘抚循’,古今字也。尧典曰:“击石拊石”,拊轻击重,故分言之。”。

主拊其背曰:“行矣!”——《汉书·外戚传上》

(3) 又如:拊扪(抚摸);抚式(用手按车板)

(4) 拊掌:拍手。表示惊讶,恼怒或欢喜 [clap]

阿母大拊掌:“不图子自归!”——《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 又如:拊手(拍手;鼓掌);拊心(抚胸;拍胸);拊髀(拍大腿);拊床(拍床);拊背(轻拍肩背);拊嗟(拍手嗟叹);拊噪(拍手欢呼);拊翼(拍打翅膀)

(6) 通“抚”

(7) 体恤抚慰 [placate]

王巡三军,拊而勉之。——《左传·宣公十二年》

勉慰痍伤,拊巡饥渴。——颜延之《阳给事诔》

(8) 又如:拊爱(爱抚);拊绥(安抚);抚揖(抚慰揖安);拊恤(抚恤);拊循(安抚,抚慰);拊视(抚爱照顾);拊劳(慰劳)

(9) 抚摸 [stroke;fondle]

视不得其所坚,而得其所白者,无坚也;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坚[者],无白也。——《公孙龙子·坚白论》

(10) 击 [strike]。如:拊楗(击断门户的插闩;指入内偷盗);拊搏(敲击乐器);拊鼓(击鼓);拊节(击节);拊膺(捶胸);拊缶(击缶)

(11) 抚养 [foster]。如:拊育(抚育);拊养(抚养);拊伛(抚养怜爱)

(12) 弹奏 [play]。如:拊弦(弹琴);拊乐(奏乐)

  拼音  bèi bēi   注音  ㄅㄟˋ ㄅㄟ   
简体部首  月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9画  
繁体部首  肉部  
五笔  UXEF  仓颉  LPB  郑码  TIRQ  四角  12227  结构  上下电码  5154  区位  1719  统一码  80CC  笔顺  丨一一ノフ丨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背的拼音:bèi(ㄅㄟˋ)  

⒈ 人体后面从肩到腰的部分:背脊。背包。背影。

⒉ 物体的后面或反面:背面。刀背。背后。背景。

⒊ 用背部对着,与“向”相对:背光。人心向背。

⒋ 向相反的方向:背地性(植物向上生长的性质)。背道而驰。

⒌ 避开,离开:背地。背井离乡。

⒍ 凭记忆读出:背书。背诵。背台词。

⒎ 违反:违背。背离。背信弃义。

⒏ 不顺:背运。背兴(xìng   )。

⒐ 偏僻:背静。

⒑ 听觉不灵:耳背。

其他字义

背的拼音:bēi(ㄅㄟ)  

⒈ 人用背驮(tuó  )东西,引申为负担:背负。背包。背黑锅(喻受冤枉代人受过)。背包袱(喻有沉重的思想负担或经济负担)。

统一码

背字UNICODE编码U+80CC,10进制: 32972,UTF-32: 000080CC,UTF-8: E8 83 8C。

背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背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倍偝北揹

汉英互译

back、recite、violate、unlucky

相关字词

负、向、腹

造字法

形声:从月、北声

English

back; back side; behind; betra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背的拼音:

bēi  

〈词性:动〉

(1) 人用脊背驮 [东西] [have on one's shoulder]

早背胡霜过戍楼,又随寒日下汀州。——罗邺《雁》

(2) 又如:背粮食;背头(男子头发由鬓角起都向后梳的发式);背锅(方言。驼背)

(3) 负担;承受 [bear]。如:背了一身债;背利(负担很重的或长期的利息);背罪(承担罪责)

(4) 另见 bèi  

常用词组

背包、背本就末、背不住、背部、背场儿、背城借一,背城一战、背驰、背搭子、背褡、背道儿、背道而驰、背地里、背篼、背恩忘义、背风、背风港、背风面、背旮旯儿、背光、背后、背脊、背井离乡、背景、背静、背靠、背靠背、背离、背理、背篓、背面、背谬、背叛、背气、背弃、背人、背山起楼、背生芒刺、背时、背书、背熟、背水一战、背水阵、背诵、背向、背心、背信、背信弃义、背兴、背眼、背阴儿、背影儿、背约、背运、背着手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