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饿殍枕藉的意思

èpiǎozhěn

饿殍枕藉



拼音è piǎo zhěn jí

注音ㄜˋ ㄆ一ㄠˇ ㄓㄣˇ ㄐ一ˊ

解释枕藉:交叠而卧。饿死的人纵横交叠,形容饥荒之年的悲惨景象。

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32回:“那个庄上不饿殍枕藉。”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饥荒之年的悲惨景象。

感情饿殍枕藉是中性词。

繁体餓殍枕藉

近义饿殍遍野

英语a lot of people died of hunger

动物生肖牛,虎,蛇

饿  拼音  è   注音  ㄜˋ   繁体    
部首  饣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86  QNTT  五笔98  QNTY  仓颉  NVHQI  郑码  OXMH  四角  23750  结构  左右电码  7408  区位  2286  统一码  997F  笔顺  ノフフノ一丨一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饿(餓)的拼音:è(ㄜˋ)  

⒈ 肚子空,想吃东西,与“饱”相对:我不饿,你吃吧!饥饿。饿殍(饿死的人)。

⒉ 使受饿:注意别饿坏了。

统一码

饿字UNICODE编码U+997F,10进制: 39295,UTF-32: 0000997F,UTF-8: E9 A5 BF。

饿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饿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hungry、starve

相关字词

饥、饱

造字法

形声:从饣、我声

English

hungry; greedy for; hung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饿的拼音:

è  

〈词性:动〉

(1) (形声。从食,我声。本义:饥之甚。按:在古代,“饥”与“饿”存在着程度上的差别。“饥”指一般的肚子饿;“饿”是严重的饥饿)

(2) 同本义 [hungry]。与“饱”相对

饿,饥也。——《说文》

饿,无食久馁也。——《六书故》

饿,甚于饥也。——《正字通》

有死者曰大饥,无死者曰大饿。——《谷梁传》疏引徐邈说

无一月饿。——《淮南子·说山》

家有常业,虽饥不饿。——《韩非子·饰邪》

(3) 又如:饿隶(饥饿的人;形容干瘠的样子);饿损(饿坏);饿杀鬼(方言。贪吃的人);饿病(饥饿致病)

(4) 使受饿;感到饥饿 [starve;hunger]

饿其体肤。——《孟子·告子下》

伯夷、 叔齐饿于 首阳之下。——《论语·季氏》

(5) 又如:孩子饿了;别饿着小猪

(6) 贫困;缺少 [poor]。如:水田饿水;干田饿水;饿乡(缺吃的乡里)

常用词组

饿鬼、饿饭、饿虎扑食、饿狼、饿殍、饿殍枕藉

  拼音  piǎo   注音  ㄆ一ㄠˇ   
部首  歹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GQEB  仓颉  MNBND  郑码  ARPY  四角  12247  结构  左右电码  2993  区位  7372  统一码  6B8D  笔顺  一ノフ丶ノ丶丶ノフ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殍的拼音:piǎo(ㄆ一ㄠˇ)  

⒈ 饿死,饿死的人:饿殍遍野。

统一码

殍字UNICODE编码U+6B8D,10进制: 27533,UTF-32: 00006B8D,UTF-8: E6 AE 8D。

殍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殍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歹、孚声

English

to starve to death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殍的拼音: piǎo  

〈词性:名〉

(形声。从歹,孚声。歹( è  )。列骨之残。此部之字多与死、不吉祥等义有关。本义:饿死后无人收尸的人) 同本义 [exposed bodies of those who died of hunger]

野有饿殍。——《盐铁论》

词性变化

殍的拼音: piǎo  

〈词性:动〉

饿死 [starve to death]。如:殍殣(饿死;饿死的人);殍饿(饥饿;饿死的人)

  拼音  zhěn   注音  ㄓㄣˇ   
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SPQN  仓颉  DLBU  郑码  FWRD  四角  44912  结构  左右电码  2650  区位  5377  统一码  6795  笔顺  一丨ノ丶丶フノ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枕的拼音:zhěn(ㄓㄣˇ)  

⒈ 躺着时垫在头下的东西:枕头。落(lào   )枕。枕席。

⒉ 躺着的时候,把头放在枕头上或器物上:枕戈待旦。枕藉(纵横相枕而卧)。

⒊ 垫着:枕木(铁路上承受铁轨的横木)。枕腕(写字运笔的一种方法,右手垫在左手上写)。

统一码

枕字UNICODE编码U+6795,10进制: 26517,UTF-32: 00006795,UTF-8: E6 9E 95。

枕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枕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pillow、rest head on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pillow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枕的拼音: zhěn  

(1) (形声。从木。本义:枕头)

(2) 同本义 [pillow]

枕,卧所荐首也。——《说文》

辗转伏枕。——《诗·陈风·泽陂》

险且枕。——《易·坎》。郑注:“木在首曰枕”。 陆绩注:“枕闲碍险害之貌。”

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战国策》。

(3) 又如:枕上之花(比喻女色);枕箱(可作枕头使用的长方形扁箱。出门旅行时放置零物);枕山(谓垫得很高的枕头);枕中术(藏在枕中的秘术);枕中书(珍秘之书)

(4) 枕骨 [occipital bone]

头横骨为枕。——《素问·骨空论》

词性变化

枕的拼音: zhěn  

(1) 枕着 [pillow]

曲肱而枕之。——《论语》

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晋书》

尸骸枕藉。——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2) 又如:枕弓(犹枕戈);枕戈汗马(枕着武器,疾驰战马。形容时刻准备杀敌立功);枕石(枕于石头。多指隐居山林);枕甲(枕着铠甲)

(3) 靠近,临 [be near to]

会稽东接于海,南近 诸越,北枕大江。——《汉书·严助传》。

(4) 又如:枕江(临江);枕河(临河);枕水(靠近水边);枕流(靠近水流)

(5) 卧,睡 [sleep]。如:枕月(躺在月光下);枕格(卧于床上;指受酷刑)

常用词组

枕戈待旦、枕戈寝甲、枕骨、枕藉、枕巾、枕块、枕冷衾寒、枕木、枕套、枕头、枕席,枕席儿、枕心

  拼音  jiè jí   注音  ㄐ一ㄝˋ ㄐ一ˊ   
简体部首  艹部  部外笔画  14画  总笔画  17画  
繁体部首  艸部  部外笔画  14画  总笔画  20画  
五笔86  ADIJ  五笔98  AFSJ  仓颉  TQDA  郑码  ECEK  四角  44961  结构  上下电码  5659  区位  2969  统一码  85C9  笔顺  一丨丨一一一丨ノ丶一丨丨一丨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藉的拼音:jiè(ㄐ一ㄝˋ)  

⒈ 垫在下面的东西。

⒉ 衬垫:枕藉。

⒊ 同“借”。

⒋ 抚慰:慰藉。

⒌ 含蓄:蕴藉。

⒍ 假设,假使:“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其他字义

藉的拼音:jí(ㄐ一ˊ)  

⒈ 践踏,凌辱:“人皆藉吾弟”。狼藉。

⒉ 进贡:“其藉于成周”。

⒊ 〔藉藉〕同“籍籍”。

⒋ 姓。

统一码

藉字UNICODE编码U+85C9,10进制: 34249,UTF-32: 000085C9,UTF-8: E8 97 89。

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藉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蒩借耤

造字法

形声:上形下声

English

mat, pad; rely on; pretex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藉的拼音:   

〈词性:动〉

(1) 践踏;欺凌 [tread on;bully]

藉贫孱者。——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杀夫子者无罪,藉夫子者不禁。——《吕氏春秋》

(2) 进贡 [pay tribute]

无以藉君,与君相忆也。——南朝梁· 吴均《续齐谐记》

(3) 登记;记 [record]

藉长幼贫氓之数。——《晏子春秋》

(4) 通“籍”。登记并没收所有的财产 [confiscated property]。如:藉没(没收)

(5) 顾念;顾惜 [take good care of]。如:藉不得(顾不得)

(6) 用绳缚 [tie;bind]。如:藉靡(缚,捆绑)

词性变化

藉的拼音:   

〈词性:形〉

杂乱 [in disorder]

公门少推恕,鞭朴恣狼藉。——柳宗元《田家》

藉的拼音:   

〈词性:名〉

(1) 通“籍”

(2) 藉田 [field]。古代天子、诸侯征用民力耕种的田

天子为藉千亩,诸侯为藉百亩。——《礼记》

(3) 耕种藉田 [till]

古之必藉千亩者,礼之饰也。——唐· 柳宗元《非国语上》

(4) 赋税 [taxes]。如:藉敛(征收税赋)

(5) 通“阼”。势位 [potency]

因传柄移藉,使杀生之机、夺予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韩非子》

(6) 另见 jiè  

常用词组

藉藉

基本词义

藉的拼音: jiè  

〈词性:名〉

(1) (形声,从艸,籍声。本义:作衬垫的东西)

(2) 同本义 [pad]

藉,祭藉也。——《说文》。按,藉之为言席也。

藉用苇席。——《仪礼·士虞礼》

藉乃燔林。——《列子·黄帝》

缫藉九寸。——《周礼·大行人》

藉用白茅,无咎。——《易·大过》

执玉,其有藉者则裼,无藉者则袭。——《礼记·曲礼》

词性变化

藉的拼音: jiè  

〈词性:动〉

(1) 衬垫 [mat]

死者相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又如:藉茅(用茅草垫祭品。表示对神的敬意);藉草枕块(古时居丧的一种礼节,子从父、母丧时起至下葬一段时间,要睡干草、枕土块,以示哀思);藉子(小儿卧处垫的防尿布)

(3) 坐卧其上 [lean on]

藉萋萋之纤草。——王绰《游天台山赋》。注:“以草荐地而坐曰藉。”

(4) 又如:藉槀(坐于草垫之上)

(5) 践踏;欺凌 [bully]。如:凌藉(践踏;欺凌)

(6) 抚慰 [placate]

白头无籍在,朱绂有哀怜。——杜甫《送韦书记赴安西》

(7) 又如:慰藉(安慰);藉在(依赖,慰藉)

(8) “借”的繁体字

空籍五岁矣。——《史记·陈杞世家》。《索隐》曰:“一云:‘籍,借也,谓借失国之后年为五年。’”

(9) 另见   

成语首拼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