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ér nǚ qíng cháng
注音ㄦˊ ㄋㄩˇ ㄑ一ㄥˊ ㄔㄤˊ
解释儿女:男女。比喻男女之间或家人之间的感情深厚;难舍难分。
出处南朝 梁 钟嵘《诗品 晋司张华》:“尤恨儿女情多,风云气少。”
例子西楚霸王与虞姬之别竟是那样的儿女情长。
正音“长”,不能读作“zhǎng”。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指感情很深。
感情儿女情长是中性词。
繁体兒女情長
近义男欢女爱、舐犊情深
反义冷酷无情
英语be immersed in love
动物生肖牛,虎,蛇
儿(兒)的拼音:ér(ㄦˊ)
⒈ 小孩子:婴儿。儿戏。
⒉ 年轻的人(多指青年男子):男儿。儿女情。
⒊ 儿子,男孩子:儿子。生儿育女。
⒋ 父母对儿女的统称,儿女对父母的自称。
⒌ 助詞:①多用作名词后缀。②用于形容词后。
儿字UNICODE编码U+513F,10进制: 20799,UTF-32: 0000513F,UTF-8: E5 84 BF。
儿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儿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人兒
son、child、children
女
象形
son, child; KangXi radical 10
详细解释◎ 儿的拼音:
兒 ér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2) 同本义 [child, pl. children]
儿,孺子也。——《说文》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老子》第九章
老人儿啼。——《史记·循吏列传》
男曰儿,女曰婴。——《苍颉篇》
见两小儿辩斗。——《列子·汤问》
(3) 又如:儿女子(孩童);儿剧(犹儿戏);儿话(孩子话);儿撬(拐棍儿);儿拜(孩童对大人所行的礼拜);儿啼(小孩哭);儿孩(孩童)
(4) 儿女,父母所生的子女,第一代后裔 [child]。如:儿孙满堂;小儿;儿女夫妻(结发夫妻,从小的夫妻);儿女之情(指青年男女之间相爱的情感)
(5) 长辈对幼辈的称呼。亦用作轻蔑之称 [child]。如:儿郎(将帅对士兵的称呼)
(6) 父母对儿子的称呼 [son]
儿,子也。——《广雅·释亲》
汤为儿守舍。——《汉书·张汤传》
外黄令舍人儿年十三。——《汉书·项藉传》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阿爷无大儿。——《乐府诗集·木兰诗》
(7) 又如:儿媳(即儿媳妇);儿子花(儿子的影子);儿曹(儿辈);儿息(子息)
(8) 男青年 [young man]。如:儿孩儿(男孩子);儿男(男孩,男子)
(9) 年轻人;青年 [youngster]。如:健儿
(10) 我 [I]
(11) 子女对父母的自称
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2) 古代年轻女子的自称
送儿还故乡。——《乐府诗集·木兰诗》
(13) 又如:儿家(古代年轻女子的自称;你,称女子)
(14) 弟对兄的自称
[帝] 乃以延宗为相国、 并州刺史,总 山西兵事。 谓曰∶“ 并州阿兄取,儿今去也。”——《北史·齐安德王延宗传》
◎ 儿的拼音:
兒 ér
〈词性:形〉
(1) 雄性——多指牲畜 [male]。如:儿猫(公猫)
(2) 自己的 [my] 用于古代妇女称自己丈夫
宣和中士女观灯者赐酒。有夫妇并游,不获同进,其妇蒙赐,辄怀酒杯,谢词曰:“归来恐被儿夫怪,愿赐金杯作证盟。”上赐之。——《月令广义》
◎ 儿的拼音:
兒 ér
<后缀>
(1) 儿化。汉语后缀的“儿”不自成音节,而和前面一个音节合在一起构成带卷舌韵母r的音节
(2) 多用作名词后缀 (1)∶表示小。如:盆儿;棍儿;小猫儿;小车儿 (2)∶表示词性变化。动词名词化,如:唱儿;逗笑儿。形容词名词化,如:亮儿;零碎儿 (3)∶表示具体事物抽象化。如:口儿;门儿;根儿 (4)∶表示词义变化。如:白面儿(海洛因);老家儿(对人称自己或别人的父母)
(3) 动词的后缀。如:玩儿;火儿
(4) 形容词后缀。如邵雍《首尾吟》:“天听虽高只些子,人情想去没多儿。”
儿辈、儿曹、儿齿、儿妇、儿歌、儿化、儿皇帝、儿科,儿科学、儿郎、儿马、儿男、儿女、儿女情、儿女情长、儿女债、儿时、儿孙、儿童、儿童节、儿童乐园、儿童文化宫、儿童文学、儿童片、儿童心理学、儿媳妇、儿戏、儿语、儿子
女的拼音:nǚ(ㄋㄩˇ)
⒈ 女性,与“男”相对。古代以未婚的为“女”,已婚的为“妇”。现通称“妇女”:女人。女士。女流(含轻蔑意)。少(shào )女。
⒉ 以女儿作为人的妻(旧读nǜ )。
⒊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亦称“婺女”、“须女”。
女的拼音:rǔ(ㄖㄨˇ)
⒈ 古同“汝”,你。
女字UNICODE编码U+5973,10进制: 22899,UTF-32: 00005973,UTF-8: E5 A5 B3。
女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女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汝
woman
儿、子、父、母、男
象形
woman, girl; feminine; rad. 38
详细解释◎ 女的拼音: nǚ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个敛手跪着的人形。本义:女性, 女人,与“男”相对)
(2) 同本义 [ woman]
女,妇人也。——《说文》。王育说:“对文则处子曰女,适人曰妇。”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诗·卫风·氓》
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贾谊《论积贮疏》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男女衣著。——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男女无别。——《韩非子·亡征》
如倩女之靧。——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男女奔窜。——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又如:女陪堂(女帮闲);女先儿(女先生);女红(泛指妇女干的纺织、缝纫、刺绣等);女冠(女道士);女兄(姐姐);女伯(称父亲的姐姐);女嬖(受君主宠爱的女人);女隶(女官。被没入宫中为奴的女子);女中丈夫(女子中有男子气概的人)
(4) 引申指女儿 [daughter]
请句践女女于王。——《国语·越语》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周南·关睢》
何氏之女。——《后汉书·列女传》
女婉贞。——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不闻爷娘唤女声。——《乐府诗集·木兰诗》
(5) 又
唯闻女叹息。
(6) 又
问女何所思。
(7) 又如:子女
(8) 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北方玄武七宿的第三宿。有星四颗 [name of one of the 28 constellations]
◎ 女的拼音: nǚ
〈词性:动〉
(1) 以女嫁人(此义又读 nǜ ) [marry off a daughter]
宋雍氏女于 郑庄公。——《左传·桓公十一年》
(2) 像姑娘 [look as if a girl;resemble a girl]
君子谓宋共姬“女而不妇”。——《左传》
(3) 当女奴 [become a female slave]
请勾践女女于王。——《国语》
◎ 女的拼音: nǚ
〈词性:形〉
(1) 柔弱 [delicate;weak]
猗彼女桑。——《诗·豳风·七月》
(2) 雌性的 [female]
女工作文采,男工作刻镂。——《墨子·辞过》
山东河北人谓牡猫为女猫。——清· 顾炎武《日知录》
◎ 女的拼音: nǚ
〈词性:代〉
假借为“汝”。你[you]
三岁贯女。——《诗·魏风·硕鼠》
子曰: 由!诲女知之乎?——《论语·为政》
女扮男装、女伴、女厕所、女大当嫁、女大十八变、女弟、女儿、女儿墙、女方、女歌手、女功、女工、女公子、女管家、女孩、女孩儿、女皇、女家、女将、女教师、女眷、女角,女角儿、女裤、女郎、女流、女能人、女朋友、女仆、女墙、女强人、女权、女人、女人气、女色、女神、女生、女士、女侍、女售货员、女王、女巫、女校长、女性、女兄、女婿、女妖、女妖精、女佣人、女优、女招待员、女真、女侄、女主角、女主人、女装、女子
情的拼音:qíng(ㄑ一ㄥˊ)
⒈ 外界事物所引起的喜、怒、爱、憎、哀、惧等心理状态:感情。情绪。情怀。情操。情谊。情义。情致。情趣。情韵。性情。情愫(真情实意)。情投意合。情景交融。
⒉ 专指男女相爱的心理状态及有关的事物:爱情。情人。情书。情侣。情诗。殉情。情窦初开(形容少女初懂爱情)。
⒊ 对异性的欲望,性欲:情欲。发情期。
⒋ 私意:情面。说情。
⒌ 状况:实情。事情。国情。情形。情势。情节。
情字UNICODE编码U+60C5,10进制: 24773,UTF-32: 000060C5,UTF-8: E6 83 85。
情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情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啨
affection、feeling、love、passion
形声:从忄、青声
feeling, sentiment, emotion
详细解释◎ 情的拼音: qíng
〈词性:名〉
(1) (形声。从心,青声。本义:感情)
(2) 同本义 [feelings;affection;sentiment]
情,人之阴气有欲者也。——《说文》
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击能。——《礼记·礼运》又
人情者,圣王之田也。
情伪相感。——《易·系辞》。虞注:“情阳也。”
情者,阴之化也。——《白虎通·情形》
情者,性之质也。——《荀子·正名》
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览物之情——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情所欲居。——清· 黄宗羲《原君》
遂利之情。
(3) 又如:情熟(亲密);情款(情意诚挚融洽);情悃(情意;感情真挚,诚心诚意);情热(感情深厚);情肠(感情;情意);情悰(情愫;感情,本心;真情实意);无情(没有感情;不留情);友情(朋友的感情;友谊);情交(情感相通);情好(情谊,交情);情志(情感志趣);情思(思念之情);情切(感情真切)
(4) 本性 [a person's character;innate quality]
情,性也。——《吕氏春秋·上德》注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孟子·滕文公上》
(5) 又如:情性(天赋的本性);情心(本性;性情);情尚(性情与爱好);情品(性格);情素(真情;本心);情行(犹品行)
(6) 情欲,性欲 [lust sexual passion]。如:情天欲海(情大如天,欲深如海);色情(性欲方面表现出来的情绪);发情期;情尘(指情爱,情欲)
(7) 爱情 [love]
唯将旧物表深情。——白居易《长恨歌》
落日故人情。——唐· 李白《送友人》
愿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清· 林觉民《与妻书》
巾短情长。
(8) 又如:情窦(爱情的萌芽);情谈款叙(慢慢地谈情说爱);情天(爱情的境界);情田(播种爱情之田)
(9) 实情,情况 [the state of affairs;circumstance;condition]
情,谓情实。——《周礼·天官》疏
虚则知实之情。——《韩非子·主道》
今人主不掩其情。——《韩非子·二柄》
俱以情告。——《世说新语·自新》
犹夫人之情。——清· 黄宗羲《原君》
(10) 又如:情词(有关罪情的供词);情真(真情;事实);内情(内部情况);详情(详细的情形)
(11) 私情;人情;情分 [human feeling;kindness]
不戴其情。——《淮南子·缪称》。注:“诚也。”
执法而不求其情。——苏洵《上韩枢密书》
(12) 又如:情势(人情关系);情常(常情);情义(人情道义);人情(情面;人之常情);求情(请求对方答应或宽恕);情曲(心曲,心里事)
(13) 情趣,兴趣 [interest]
鸟啄灵雏恋落晖,村情山趣顾亡机。——段成式《题谷隐蘭若诗》
(14) 又如:情兴
(15) 思想,精神 [thinking;spirit]。如:情物(指思想内容);情抱(情怀,胸襟);情神(精神,神情)
(16) 道理;情理 [reason]
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孙子·九地》
缘物之情。——《吕氏春秋·慎行论》
及人之情。
(17) 又如:情款(情由);情因(情由);情本(事情的根由);情旨(犹情由);情纪(情理法纪)
(18) 形态;情态;姿态 [mode;posture]
含娇含态情不一。——卢照邻《长安古意》
(19) 又如:情儿(态度);情迹(情状);情首(谓出首自白其情状);情踪(犹情状)
(20) 通“诚”。真诚,真实 [cordial;eanest;genuine;real;true]
民之情伪尽知之矣。——《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力极者厚赏,情尽者名立。——《韩非子·守道》
情爱、情报、情报局、情不可却、情操、情场、情痴、情敌、情调、情窦初开、情分、情夫、情妇、情感、情歌、情海、情好、情话、情怀、情急、情急智生、情节、情景、情境、情况、情郎、情理、情理难容、情侣、情面、情趣、情趣横生、情人、情深似海、情诗、情书、情丝、情思、情死、情随事迁、情态、情投意合、情网、情味、情窝、情形、情兴、情性、情绪、情义、情谊、情意、情由、情有可原、情欲、情愿、情至意尽、情致、情种、情状
长(長)的拼音:cháng(ㄔㄤˊ)
⒈ 两端的距离:长度。
⒉ 长度大,与“短”相对,指空间,亦指时间:长短。长空。长短句(词的别名)。长夜(a.漫长的黑夜;b.喻黑暗的日子)。长风破浪(喻志趣远大)。长歌代哭(以歌代哭)。
⒊ 优点,专精的技能:特长。专长。各有所长。
⒋ 对某事做得特别好:他长于写作。
长(長)的拼音:zhǎng(ㄓㄤˇ)
⒈ 生长,成长:长疮。
⒉ 增加:长知识。
⒊ 排行第一的:长子。长兄。长孙。
⒋ 辈分高或年纪大:长辈。长者。家长。
⒌ 领导人;负责人:部长。校长。
长字UNICODE编码U+957F,10进制: 38271,UTF-32: 0000957F,UTF-8: E9 95 BF。
长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长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長仧兏仩
long、length、lasting、be good at
少、幼、消、短
象形
long; length; excel in; leader
详细解释◎ 长的拼音:
長 cháng
〈词性:形〉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披长发之形,以具体表抽象,表示长短的“长”。本义:两点距离大)
(2) 同本义。与“短”相对 [be long in space]
巽为长,为高。——《易·说卦》
顺彼长道。——《诗·鲁颂·泮水》
道阻且长。——《诗·秦风·蒹葭》
长毂九百。——《左传·昭公五年》
布帛长短同。——《孟子》
长三尺。——《仪礼·士冠礼》
长丈二尺。——《周礼·凌人》注
长一身有半。——《论语》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唐· 李白《秋浦歌》
(3) 又如:狭长(窄而长);长铗(剑的一种。刀身剑锋长的叫长铗,短的叫短铗)
(4) 时间久 [of long duration;lasting]
长,久也。——《广雅》
未尝闻社稷之长利。——《战国策·齐策》
义有长短大小。——《礼记·表记》
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 又如:长宵(漫长的夜);长律(长的音律)
(6) 遥远 [distant]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诗·秦风·蒹葭》
酒困路长惟欲睡。——宋· 苏轼《浣溪沙》
(7) 又如:长解(远距离解送犯人;押解犯人发配远方的公差)
(8) 高;高大 [tall]
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 又如:长林(高大的树林);长壮(高大而强壮)
(10) 优;是;正确 [fine;good;right]。如:长才(突出的才能);长技(专长;特长);长材(优良的木材。也指才能优越的人)
(11) 深长 [profound]。如:气味长
(12) 深厚 [deep]。如:恩情长
◎ 长的拼音:
長 cháng
〈词性:名〉
(1) 长度 [length]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明· 魏学洢《核舟记》
(2) 又如:身长;桥长 1000米;波长
(3) 长处 [strong points]
蒹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4) 又如:取长补短;扬长避短;一技之长,学有所长;特长
(5) 姓
◎ 长的拼音:
長 cháng
〈词性:副〉
(1) 长久;永远 [permanent]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乐府诗集·上邪》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唐· 杜甫《石壕吏》
(2) 又如:长川(经常;长久);长流(长久,永远)
(3) 长长地 [very long]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 经常 [constantly;frequently]
茅檐长扫净无苔。——王安石《题湖阴先生壁》
(5) 直直地 [be perfectly straight]
府吏长跪告。——《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6) 顺利迅速地 [smoothly and quickly]
未有长驱径入敌围者也。——陈寿《三国志》
长安、长白山、长班、长波、长策、长城、长虫、长川、长春、长处、长此以往、长存、长大、长笛、长调、长度、长短、长短、长短句、长队、长法、长方体、长方形、长风破浪、长歌当哭、长庚、长工、长鼓、长跪、长河、长虹、长话短说、长铗、长假、长江、长江三角洲、长江三峡、长久、长句、长局、长空、长裤、长廊、长龙、长毛、长矛、长眠、长明灯、长年、长年累月、长跑、长篇、长篇大论、长篇小说、长期、长枪、长驱、长驱直入、长沙、长铩、长衫、长舌、长舌妇、长蛇阵、长生不老、长生果、长诗、长逝、长寿、长叹、长亭、长统靴、长途、长途跋涉、长物、长袖善舞、长吁短叹、长烟、长夜、长揖、长音、长吟、长缨、长于、长圆、长远、长斋、长征、长治久安、长足
◎ 长的拼音:
長 zhǎng
〈词性:形〉
(1) 老,年高 [old]
长,老也。——《广雅》
不挟长。——《孟子》。注:“年长也。”
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庄子》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杜甫《兵车行》
齐侯长矣。——《国语》
(2) 又如:长艾(老年);长没(年老而死)
(3) 年长,年龄较大 [elder;older]
长子灿七岁。—— 明· 魏禧《大铁椎传》
弟辈衣食自足,不消兄长挂念。——《醒世恒言》
(4) 又如:长君(年长的君主);长德(年长而有德);长贤(年长而贤明);长主(年长的君主);长宾(年长的宾客);长年(年龄较大);长郎(尊称他人的长子)
(5) 成年的,幼之反,成人曰长 [grown-up]
问国君之年,长,曰能从宗庙社稷之事矣;幼,曰未能从宗庙社稷之事也。——《礼记》
(6) 又如:长殇(古代男子未冠,女子未而死都称殇)
(7) 排行第一 [eldest]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始皇有二十八子,长子 扶苏以数直谏上,上使监兵 上郡。——《史记·李斯列传》
(8) 又如:长弟(先后。先生为长,后生为弟);长庶(庶长子。妾生的长子);长嫡(正妻所生的长子或长女);长杰(超群出众);长妾(妾中先有子者);长公主(皇帝的姊妹或皇女尊崇者的封号)
(9) 辈分大;居高位者 [senior]
万夫之长。——《吕氏春秋·谕大》
吏六百石以上,皆长吏也。——《汉书·景帝纪》
(10) 又如:长吏(官吏中俸禄高、职位尊的人);长雄(领袖人物。即“雄长”);长爵(高的爵位)
◎ 长的拼音:
長 zhǎng
〈词性:动〉
(1) 生长;成长 [begin to grow;develop;form]
草木遂长。——《庄子·马蹄》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求木之长者。——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初长足时。——宋· 沈括《梦溪笔谈》
一旦长成。——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长俊(长进;进步);长成(长大成人);长立(长大自立);长牙;长毛;长肉;长胖
(3) 抚育;使…成长 [nourish]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诗·小雅·蓼莪》
(4) 又如:长养(抚育培养);长育(养育)
(5) 滋长,助长,增长 [increase]
而长寇仇。——《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废奢长俭。——《汉书·杜钦传》
日日以长。——《世说新语·自新》
(6) 又如:长托(滋补身体);长美(增长美德);长傲(滋长傲气);长益(促进,增益);长消(消长,盛衰);长知识;此风不可长
(7) 崇尚 [uphold]
今汉家承 周秦之敝,宜抑文尚质,废奢长俭,表实去伪。——《汉书·杜钦传》
(8) 做长官;为首领 [be a leader]
子无敢食我也。天地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战国策》
(9) 升高(多指水位或物价)。后作“涨” [go up]。如:长成(小孩长得高);长价;水长船高
◎ 长的拼音:
長 zhǎng
〈词性:名〉
(1) 首领;君长;领袖;各种组织的位高者 [chief;head]
世为长侯,守殷常祀。——《吕氏春秋》
(2) 又如:科长;处长;长夫(码头搬运工的工头);长家(一家之长);长卿(六卿之长);长侯(诸侯之长)
(3) 年纪较大的人 [elder]
长先而少从。——《庄子》
(4) 又如:长少(年长者与年少者)
(5) 姓
(6) 另见 cháng
长辈、长膘、长大、长房、长官、长厚者、长进、长君、长老、长老派、长吏、长年、长亲、长上、长史、长势、长孙、长相、长者、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