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扼腕抵掌的意思

èwànzhǎng

扼腕抵掌



拼音è wàn dǐ zhǎng

注音ㄜˋ ㄨㄢˋ ㄉ一ˇ ㄓㄤˇ

解释用手握腕,击着手掌。表示很激动、振奋的神态。

出处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è   注音  ㄜˋ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繁体部首  手部  
五笔  RDBN  仓颉  QMSU  郑码  DGYY  四角  51012  结构  左右电码  2108  区位  2283  统一码  627C  笔顺  一丨一一ノフ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扼的拼音:è(ㄜˋ)  

⒈ 用力掐着,抓住:扼杀。扼腕(用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表示振奋、失意、惋惜等情绪)。力能扼虎。

⒉ 抓要点,简要:扼要。

⒊ 把守,控制:扼制。扼喉拊背(喻控制要害,制敌于死命)。

⒋ 古同“轭”,牛马等拉东西时架在脖子上的器具。

统一码

扼字UNICODE编码U+627C,10进制: 25212,UTF-32: 0000627C,UTF-8: E6 89 BC。

扼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扼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㧖搤搹

汉英互译

clutch、grip、guard

造字法

形声:从扌、厄声

English

grasp, clutch; choke, strangl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扼的拼音:

è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厄声。本义:抓住;掐住)

(2) 同本义 [clutch;grip]

搤,捉也。——《说文》

力扼虎,射命中。——《汉书·李陵传》

搤其喉而不得进。——《后汉书·荀彧传》

不搤其亢。——《汉书·娄敬传》

搤熊罴。——《汉书·扬雄传》

搤,持也。——《广雅·释诂三》

(3) 又如:扼虎(用双手掐住猛虎);扼吭拊背(本指控制咽喉。引申为扼制要冲之意);扼襟(握持衣服的襟领。引申为控制要害,掌握要领);扼臂(手臂)

(4) 扼守;据守 [control;guard]。如:扼险(控制要害);扼据(控制);

(5) 阻碍,堵住 [stop up]

因而搤之可也。——《庄子》。又如:扼昧(暗中加害);扼塞(阻塞);扼隘(堵住要隘);扼吭(气逆于喉)

常用词组

扼喉抚背、扼襟控咽、扼杀、扼守、扼死、扼腕、扼要、扼制

  拼音  wàn   注音  ㄨㄢˋ   
简体部首  月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2画  
繁体部首  肉部  
五笔  EPQB  仓颉  BJNU  郑码  QWRY  四角  73212  结构  左右电码  5205  区位  4583  统一码  8155  笔顺  ノフ一一丶丶フノフ丶フ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腕的拼音:wàn(ㄨㄢˋ)  

⒈ 胳膊下端与手掌相连的部分:手腕。腕骨。腕力。扼腕(表示惋惜等情绪)。

统一码

腕字UNICODE编码U+8155,10进制: 33109,UTF-32: 00008155,UTF-8: E8 85 95。

腕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腕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䯛捥掔

汉英互译

wrist

造字法

形声:从月、宛声

English

wris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腕的拼音: wàn  

〈词性:名〉

(1) (形声。从肉,宛声。本义:臂下端与手掌相连可以活动的部分)

(2) 同本义 [wrist]

(3) 又如:腕表(手表);腕脱(手腕脱位。形容书写忙迫紧张);腕钏(手镯);腕法(写字用腕的方法);腕头(犹言手上);腕阑(手镯类的饰物)

(4) 和臂相仿的任何某些突起物 [brachium]

(5) 海百合的放射线

(6) 头足类的触手

(7) 似触手的突起物

(8) 某些水母脑内的白色带状物

(9) 构成鳃足类触手冠的任意卷曲的肌肉附肢

(10) [量词]∶串。用于连贯起来可以绕在手腕上的东西 [string]

妾身有随身的翠珠囊一枚,更有二十五轮香串一腕,与秀才权为信物。——元· 武汉臣《玉壶春》

(11) 手段;伎俩 [means]

何功使愿果,尽力输老腕。——元· 张雨诗

词性变化

腕的拼音: wàn  

〈词性:动〉

握 [hold]

腕,握也。——《集韵》

常用词组

腕骨、腕力、腕子、腕足

  拼音    注音  ㄉ一ˇ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繁体部首  手部  
五笔  RQAY  仓颉  QHPM  郑码  DRS  四角  52040  结构  左右电码  2107  区位  2154  统一码  62B5  笔顺  一丨一ノフ一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抵的拼音:dǐ(ㄉ一ˇ)  

⒈ 挡,拒,用力对撑着:抵挡。抵制。抵抗。抵赖。

⒉ 顶撞,冲突,矛盾:抵触。

⒊ 代替,相当,顶替:抵押。抵偿。抵充。抵还(huán   )。

⒋ 到达:抵京。抵临。

统一码

抵字UNICODE编码U+62B5,10进制: 25269,UTF-32: 000062B5,UTF-8: E6 8A B5。

抵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抵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拞掋氐牴扺觝

汉英互译

be equal to、mortgage、prop、resist、support、sustain

造字法

形声:从扌、氐声

English

resist, oppose; deny; off-se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抵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氐(   )声。本义:挤,推)

(2) 同本义[squeeze out]

抵,挤也。——《说文》

抵,推也。——《广雅》

抵,距也。——《汉书·梁怀王揖传》注

(3) 又如:抵掎(排挤攻击);抵斥(排斥);抵排(排斥;抵触)

(4) 抵赖,拒不承认事实 [deny]

延年抵曰。——《汉书·田延年传》。注:“拒讳也。”

(5) 又如:抵讳(抵赖;不认账);抵谰(抵赖,拒不承认)

(6) 抵挡。抵抗,挡住压力 [withstand;resist]。如:抵配(拼;豁出去);抵冒(抗拒冒犯);抵拦(抗拒;抵挡)

(7) 触犯 [offend]。如:抵牾(矛盾;抵触);抵死(冒死,触犯死罪,竭力,坚持);抵犯(触犯)

(8) 抵偿 [compensate]

伤人及盗抵罪。——《史记·高帝纪》

(9) 又如:抵充(抵偿充当);抵补(抵充补足)

(10) 诋毁 [slander]。如:抵诃(诋毁呵斥)

(11) 抵达 [arrive]

抵九原。——《史记·始皇纪》

抵营室。——《史记·天官书》

抵山谷中。——《汉书·李陵传》

乘虚直抵其城。——《资治通鉴·唐纪》

(12) 又如:抵任(到任);抵官(到职);日内抵京

(13) 相当 [be equal to]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 杜甫《春望》

(14) 又如:价抵连城

(15) 碰 [touch]。如:抵足(脚对脚而睡;形容很亲近);抵掌(拍击着手掌,表示亲近)

(16) 支撑 [support]。如:用手抵着下巴颏儿;抵当(支撑;抵押;补偿)

(17) 扔,掷 [throw]

抵,掷也。——《后汉书·献穆曹后纪》注

(18) 又如:抵掷(投掷)

(19) 欺诈 [cheat]

抵,欺也。——《后汉书·刘隆传》注

(20) 又如:抵换(掉换。以假换真或以次换好);抵盗(从自己家或主人家向外偷东西)

(21) 抨击 [attack]。如:抵隙(抨击缺点)

(22) 指责 [censure]。如:抵瑕(指责缺点);抵摘(指责)

词性变化

抵的拼音:

牴、觝   

〈词性:动〉

(1) 用角顶,相触 [gore;conflict with]

牴,触也。从牛,氐声。字亦作觝。——《说文》

三年春,作角抵戏,三百里内皆观。——《汉书·武帝纪》

触崖觝隈。——稽康《琴赋》

(2) 又如:抵触(冒犯,顶撞)

常用词组

抵补、抵偿、抵充、抵触、抵达、抵挡、抵当、抵换、抵近攻击、抵抗、抵赖、抵命、抵事、抵梧,抵牾、抵消、抵押、抵押品、抵御、抵债、抵账、抵制、抵足而眠、抵足谈心、抵罪

  拼音  zhǎng   注音  ㄓㄤˇ   
部首  手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  IPKR  仓颉  FBRQ  郑码  KOJM  四角  90502  结构  上下电码  2222  区位  5338  统一码  638C  笔顺  丨丶ノ丶フ丨フ一ノ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掌的拼音:zhǎng(ㄓㄤˇ)  

⒈ 手心,脚心:掌心。手掌。脚掌。鼓掌。易如反掌。

⒉ 用巴掌打:掌嘴。

⒊ 把握,主持,主管:掌管。掌权。掌勺。掌柜。

⒋ 鞋底或牲口蹄子底下的东西:鞋掌。马掌儿。

⒌ 〔掌故〕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传说。

⒍ 姓。

统一码

掌字UNICODE编码U+638C,10进制: 25484,UTF-32: 0000638C,UTF-8: E6 8E 8C。

掌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掌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ontrol、horseshoe、palm、shoe sole、sole

造字法

形声:从手、堂省声

English

palm of hand, sole of foot, paw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掌的拼音: zhǎng  

〈词性:名〉

(1) 本义:手掌,手心 [palm]

掌,手中也。——《说文》

指其掌。——《论语·八佾》

易于反掌,安于泰山。—— 枚乘《谏吴王书》

(2) 又如:掌上(手掌之上。极言容易);掌上观纹(比喻极其容易,毫不费力);掌文(手掌纹路所呈现的近乎文字的形状)

(3) 脚的底部 [sole]。如:脚掌

(4) 四足动物带爪的脚 [bottom of certain animals' feet]

熊掌,亦我所欲也。——《孟子·告子上》

(5) 脚 [foot]。如:鸭掌

(6) 掌状物 [paw-like object]。如:仙人掌

(7) 钉在马、驴、骡等蹄子底下的蹄铁 [horseshoe]。如:这匹马该钉掌了

(8) 又指钉或缝在鞋底后部的补钉 [shoe sole]。如:鞋掌

(9) 姓

词性变化

掌的拼音: zhǎng  

〈词性:动〉

(1) 用手掌打 [slap;strike with the palm of the hand]

蹶松析,掌蒺藜。——扬雄《羽猎赋》

(2) 又如:掌嘴

(3) 主管,负责 [be in charge of]

舜使益掌火, 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孟子·滕文公上》

(4) 又如:掌家(管家);掌土(指掌管工部事务。因古代工部负责土木建造和水利工程等,故称);掌文(掌管文翰);掌计(掌握考核);掌节(掌握节令);掌选(主持选拔举荐);掌礼(主持礼仪);掌灶(主持烹调)

(5) 支撑 [support]

只觉头重身轻,满眼金星乱迸,实实掌不住。——《红楼梦》

(6) 又如:掌不住(支撑不住;忍不住)

(7) 忍住 [endure]

连贾珍也掌不住笑了。——《红楼梦》

常用词组

掌案儿的、掌班、掌灯、掌舵、掌故、掌管、掌柜、掌锅、掌击、掌权、掌上明珠、掌勺儿、掌事、掌书记、掌握、掌心、掌印、掌灶、掌子,礃子、掌嘴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