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阿旨顺情的意思

ēzhìshùnqíng

阿旨顺情



拼音ē zhì shùn qíng

注音ㄜ ㄓˋ ㄕㄨㄣˋ ㄑ一ㄥˊ

解释阿:曲从;旨:圣旨。曲意逢迎。

出处唐 吴兢《贞观政要 政体》:“比来惟觉阿旨顺情,唯唯苟过,遂无一言谏诤者,岂是道理?”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世。

感情阿旨顺情是贬义词。

繁体阿旨順情

近义阿意顺旨、阿谀顺旨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ā ē   注音  ㄚ ㄜ   
简体部首  阝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7画  
繁体部首  阜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BSKG  仓颉  NLMNR  郑码  YAJ  四角  71220  结构  左右电码  7093  区位  1602  统一码  963F  笔顺  フ丨一丨フ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阿的拼音:ā(ㄚ)  

⒈ 加在称呼上的词头:阿大。阿爷。阿爹。阿罗汉。阿毛。阿婆。阿弟。阿姊。

其他字义

阿的拼音:ē(ㄜ)  

⒈ 迎合,偏袒:阿附。阿其所好。阿谀逢迎。

⒉ 凹曲处:山阿。

统一码

阿字UNICODE编码U+963F,10进制: 38463,UTF-32: 0000963F,UTF-8: E9 98 BF。

阿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阿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造字法

形声:从阝、可声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阿的拼音: ē  

〈词性:名〉

(1) (形声。从阜,可声。本义:大的山陵,大的土山)

(2) 同本义 [big mound]

阿,大陵也。一曰曲阜也。——《说文》

我陵我阿。——《诗·大雅·皇矣》

有卷者阿。——《诗·大雅·卷阿》

在彼中阿。——《诗·小雅·菁菁者莪》

(3) 又如:阿丘(一边偏高的土丘)

(4) 泛指山 [mountain]

流自眺夫衡阿兮。——张衡《思玄赋》。注:“山下也。”

(5) 又如:阿阜(山峰,峰峦);崇阿(高大的山)

(6) 山坡 [hillside]

(7) 细缯,古代一种轻细的丝织品 [fine silks]

衣阿锡,曳齐纨。——《淮南子·修务》

被阿锡,揄纻缟。——《史记·司马相如传》

曳阿锡。——《汉书·礼乐志》。注:“细缯也。”

(8) 又如:阿锡(细的丝布。阿指细缯,锡是细布)

(9) 曲隅,角落 [corner]

四阿重屋。——《周礼·考工记》

若有人兮山之阿。——《楚辞·山鬼》。注:“曲隅也。”

周阿而生——班固《西都赋》。注:“庭之曲也。”

汾之阿。——《汉书·礼乐志》。注:“水之曲隅。”

(10) 水边 [waterside]

丙午,天子饮于河水之阿。——《穆天子传》

(11) 近旁 [nearby;near]。如:阿门(旁门)

(12) 地名。即今山东省东阿县 [Dong'e county]。如:阿缟(古代齐国东阿县所产的细缯)

词性变化

阿的拼音: ē  

〈词性:动〉

(1) 曲从;迎合 [pander to;play up to]

弗谏而阿之。——《国语·周语》。注:“随也。”

阿郑君之心。——《吕氏春秋·长见》

行叩诚而不阿兮。——《楚辞·逢纷》。注:“曲也。”

是察阿党。——《礼记·月令》。注:“谓治狱吏以私恩,曲桡为也。”

(2) 又如:阿奉(阿谀奉承);阿世(迎合世俗);阿邑(迎合奉承的样子);阿意(曲意附和他人的心意)

(3) 偏袒 [be unfairly partial to]。如:阿好(偏袒自己所喜好的人或事物);阿私(偏袒;庇护);阿党(结党偏私)

(4) 〈词性:方〉∶通“屙”。拉,排泄大小便 [exerete]。如:阿金溺银(指生财有道);阿绵花屎(拖延,磨时间)

(5) 另见ā;ǎ;à;a  

  拼音  zhǐ   注音  ㄓˇ   
部首  日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XJF  仓颉  PA  郑码  RRK  四角  22601  结构  上下电码  2482  区位  5428  统一码  65E8  笔顺  ノフ丨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旨的拼音:zhǐ(ㄓˇ)  

⒈ 意义,目的:意旨。要旨。主旨。言近旨远。

⒉ 封建时代称帝王的命令:旨令。奉旨。

⒊ 美味:旨酒。甘旨。旨蓄(贮藏的美好食品)。

统一码

旨字UNICODE编码U+65E8,10进制: 26088,UTF-32: 000065E8,UTF-8: E6 97 A8。

旨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旨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㫑㫖

汉英互译

aim、decree、purport、purpose、tasty

造字法

会意:从匕、从日声

English

purpose, aim; excellen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旨的拼音: zhǐ  

〈词性:形〉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象“匕”(   )即匙形,下面是口,以匙入口,表示味道好。”“口”隶变为“日”。《说文》:“从甘,匕声。本义:味美)

(2) 同本义 [delicious]

旨,美也。从甘,匕声。——《说文》

既饮旨酒。——《诗·鲁颂·泮水》

告旨。——《仪礼·乡饮礼》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礼记·学记》

(3) 又如:旨甘(美好的食物);旨味(美味);旨肴(美味的菜肴)

(4) 美好 [fine]

垂功烈而不刊,不亦旨哉!——柳宗元《与李睦州论服气书》

词性变化

旨的拼音: zhǐ  

〈词性:名〉

(1) 美味的食品 [delicious food]

我有旨畜,亦以御冬。——《诗·邶风·谷风》

食旨不甘,闻乐不乐。——《论语·阳货》

(2) 又如:甘旨(美味的食物);旨蓄(贮藏的美好食品);旨嘉(美酒佳肴)

(3) 意思;意义 [meaning;alm;purpose]

妙达此旨,始可言文。——《宋书·谢灵运传论》

(4) 又如:主旨(主要的意义、用意或目的);大旨(主要的意思);宏旨(大旨;要旨);微旨(不是明说,而是含蓄表达出来的意思)

(5) 意图;宗旨 [intention]

其旨远,其辞文。——《易·系辞下》

肃宣 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资治通鉴》

(6) 又如:宗旨(主要的目的和意图);旨譬(用意和取譬);旨统(旨趣的系统)

(7) 长官的命令 [decree]

初举孝廉,再迁圉令,以礼理人,以德化俗。…今承旨而杀之,是逆天心,顺府意也,其罚重矣。——《后汉书》

(8) 皇帝的意见,命令 [imperial decree]

旨,凡天子谕告臣民曰诏旨,下承上曰奉旨。——《正字通》

(9) 又如:传旨;听旨

常用词组

旨令、旨趣、旨要、旨意、旨在

  拼音  shùn   注音  ㄕㄨㄣˋ   繁体    
部首  页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KDMY  仓颉  LLLO  郑码  NDGO  四角  21082  结构  左右电码  7311  区位  4319  统一码  987A  笔顺  ノ丨丨一ノ丨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顺(順)的拼音:shùn(ㄕㄨㄣˋ)  

⒈ 趋向同一个方向,与“逆”相对:顺风。顺水。顺境。顺水推舟。顺风使舵。

⒉ 沿,循:顺城街。顺理成章。顺藤摸瓜。

⒊ 依次往后:顺序。顺次。

⒋ 随,趁便:顺便。顺势。顺手牵羊。

⒌ 整理:理顺。顺修(整理修治)。

⒍ 服从,不违背:顺从。顺应。孝顺。温顺。

⒎ 适合,不别扭:顺适。顺情。顺眼。顺差(chā  )。

⒏ 姓。

统一码

顺字UNICODE编码U+987A,10进制: 39034,UTF-32: 0000987A,UTF-8: E9 A1 BA。

顺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顺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順㥧

汉英互译

arrange、in sequence、in the same direction as、obey、put in order、suitable

相关字词

逆、倒

造字法

会意:从页、从川

English

obey, submit to, go along with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顺的拼音:

shùn  

〈词性:动〉

(1) (会意。从页,从巛。页( xié  ),头。本义:沿着同一方向)

(2) 同本义 [along;be in the same direction]

顺,循也。——《释名》

顺彼长道,屈此群丑。——《诗·鲁颂·泮水》

曹操自 江陵将顺 江东下。——《资治通鉴》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荀子·劝学》

(3) 如:他顺着篱笆一直爬到大门边;顺流(水顺地势而流泻;顺着水流的方向);顺衽(按衣襟的方向顺序);顺领(顺着次序);顺绪(顺着次序);顺数(顺着次序计数)

(4) 顺从;顺应 [obey;yield to]

顺,从也。——《广韵》

顺彼远方。——《礼记·月令·孟秋》

不识不和,顺帝之则。——《墨子·天志中》

顺天之意。

文王顺 纣而不敢逆。 武王逆 纣而不肯顺。——《庄子·天运》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5) 又如:顺情(依顺人情);顺率(顺应天理而统率仁义之师);顺变达权(顺应形势变化而权宜行事);顺风旗(比喻随声附和,一边倒);顺时颐养(顺应季节变化,注意保养身体);顺守(遵循正道而固守之);顺常(遵循常道、常典);顺人(顺从人心);顺天(顺应天道);顺化(顺应造化);顺命(顺从天命);顺俗(随顺习俗);顺时(顺应时宜);顺义(顺从正当的义理);顺天应人(顺承天意而合乎民心);顺脑顺头(顺顺从从);顺行(遵循道理行动);顺机(顺循时机)

(6) 通过润色加以改动或删除 [polish;embellish]。如:文章还得顺一顺;顺朱儿(红仿;描红习字帖)

(7) 通“训”。教诲 [instruct;teach]

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孝经·开宗明义章》

民有心而兵有顺。——《庄子·天运》

顺民之经。——《管子·牧民》

是夷是训,于帝其顺。——《史记·宋世家》

词性变化

顺的拼音:

shùn  

〈词性:名〉

(1) 道理 [reason]

孝悌,天下之大顺也。力田,为生之本也。——《汉书》

(2) 姓

顺的拼音:

shùn  

〈词性:形〉

(1) 合理的 [reasonable]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

(2) 又如:顺逆(顺正与邪逆);顺政(顺理的政治);顺言(顺理的话);顺成(因顺理而成功);顺备(合理完备)

(3) 事情进行顺利,合乎心意 [go well;be agreeable]

曹公,豺虎也,兵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资治通鉴》

(4) 又如:顺成(顺利成就);顺溜纸(给鬼神烧纸,以求要办的事得以顺溜);顺济(顺利地渡过)

(5) 逻辑上前后保持一致和合条理的 [coherent]

文从字顺各识职。——韩愈《樊绍述墓志铭》

(6) 和顺 [mild]

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诗·郑风·女曰鸡鸣》

(7) 又如:顺女(和顺的女子);顺美(和顺善良);顺气(和顺正直之气);顺顺(服服帖帖的样子);顺亲(相顺相亲);顺慈(和顺慈祥)

(8) 通“慎( shèn  )”。谨慎 [prudent;careful;cautious]

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易·升》

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荀子·劝学》

故君子顺其在己者而己矣。——《淮南子·缪称》

教以顺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顺的拼音:

shùn  

〈词性:副〉

(1) 顺便;趁便 [conveniently;in passing]。如:顺访(顺路拜访);顺劲(乘势);顺会(乘方便会晤)

(2) 依循次序 [successively;in proper order]。如:顺续(顺次接续);顺递(依次递接);顺推(连词顺接前项,而使意思推进一层)

常用词组

顺便、顺差、顺畅、顺潮、顺次、顺从、顺带、顺当、顺导、顺耳、顺访、顺风、顺风耳、顺风转舵、顺服、顺和、顺化、顺境、顺口、顺口溜、顺理成章、顺利、顺溜、顺路、顺民、顺气、顺势、顺适、顺手,顺手儿、顺手牵羊、顺水、顺水人情、顺水推舟,顺水推船、顺遂、顺坦、顺藤摸瓜、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顺心、顺行、顺行、顺叙、顺序、顺延、顺眼、顺意、顺应、顺嘴

  拼音  qíng   注音  ㄑ一ㄥˊ   
简体部首  忄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1画  
繁体部首  心部  
五笔  NGEG  仓颉  PQMB  郑码  UCQ  四角  95027  结构  左右电码  1906  区位  3973  统一码  60C5  笔顺  丶丶丨一一丨一丨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情的拼音:qíng(ㄑ一ㄥˊ)  

⒈ 外界事物所引起的喜、怒、爱、憎、哀、惧等心理状态:感情。情绪。情怀。情操。情谊。情义。情致。情趣。情韵。性情。情愫(真情实意)。情投意合。情景交融。

⒉ 专指男女相爱的心理状态及有关的事物:爱情。情人。情书。情侣。情诗。殉情。情窦初开(形容少女初懂爱情)。

⒊ 对异性的欲望,性欲:情欲。发情期。

⒋ 私意:情面。说情。

⒌ 状况:实情。事情。国情。情形。情势。情节。

统一码

情字UNICODE编码U+60C5,10进制: 24773,UTF-32: 000060C5,UTF-8: E6 83 85。

情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情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ffection、feeling、love、passion

造字法

形声:从忄、青声

English

feeling, sentiment, emotio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情的拼音: qíng  

〈词性:名〉

(1) (形声。从心,青声。本义:感情)

(2) 同本义 [feelings;affection;sentiment]

情,人之阴气有欲者也。——《说文》

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击能。——《礼记·礼运》又

人情者,圣王之田也。

情伪相感。——《易·系辞》。虞注:“情阳也。”

情者,阴之化也。——《白虎通·情形》

情者,性之质也。——《荀子·正名》

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览物之情——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情所欲居。——清· 黄宗羲《原君》

遂利之情。

(3) 又如:情熟(亲密);情款(情意诚挚融洽);情悃(情意;感情真挚,诚心诚意);情热(感情深厚);情肠(感情;情意);情悰(情愫;感情,本心;真情实意);无情(没有感情;不留情);友情(朋友的感情;友谊);情交(情感相通);情好(情谊,交情);情志(情感志趣);情思(思念之情);情切(感情真切)

(4) 本性 [a person's character;innate quality]

情,性也。——《吕氏春秋·上德》注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孟子·滕文公上》

(5) 又如:情性(天赋的本性);情心(本性;性情);情尚(性情与爱好);情品(性格);情素(真情;本心);情行(犹品行)

(6) 情欲,性欲 [lust sexual passion]。如:情天欲海(情大如天,欲深如海);色情(性欲方面表现出来的情绪);发情期;情尘(指情爱,情欲)

(7) 爱情 [love]

唯将旧物表深情。——白居易《长恨歌》

落日故人情。——唐· 李白《送友人》

愿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清· 林觉民《与妻书》

巾短情长。

(8) 又如:情窦(爱情的萌芽);情谈款叙(慢慢地谈情说爱);情天(爱情的境界);情田(播种爱情之田)

(9) 实情,情况 [the state of affairs;circumstance;condition]

情,谓情实。——《周礼·天官》疏

虚则知实之情。——《韩非子·主道》

今人主不掩其情。——《韩非子·二柄》

俱以情告。——《世说新语·自新》

犹夫人之情。——清· 黄宗羲《原君》

(10) 又如:情词(有关罪情的供词);情真(真情;事实);内情(内部情况);详情(详细的情形)

(11) 私情;人情;情分 [human feeling;kindness]

不戴其情。——《淮南子·缪称》。注:“诚也。”

执法而不求其情。——苏洵《上韩枢密书》

(12) 又如:情势(人情关系);情常(常情);情义(人情道义);人情(情面;人之常情);求情(请求对方答应或宽恕);情曲(心曲,心里事)

(13) 情趣,兴趣 [interest]

鸟啄灵雏恋落晖,村情山趣顾亡机。——段成式《题谷隐蘭若诗》

(14) 又如:情兴

(15) 思想,精神 [thinking;spirit]。如:情物(指思想内容);情抱(情怀,胸襟);情神(精神,神情)

(16) 道理;情理 [reason]

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孙子·九地》

缘物之情。——《吕氏春秋·慎行论》

及人之情。

(17) 又如:情款(情由);情因(情由);情本(事情的根由);情旨(犹情由);情纪(情理法纪)

(18) 形态;情态;姿态 [mode;posture]

含娇含态情不一。——卢照邻《长安古意》

(19) 又如:情儿(态度);情迹(情状);情首(谓出首自白其情状);情踪(犹情状)

(20) 通“诚”。真诚,真实 [cordial;eanest;genuine;real;true]

民之情伪尽知之矣。——《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力极者厚赏,情尽者名立。——《韩非子·守道》

常用词组

情爱、情报、情报局、情不可却、情操、情场、情痴、情敌、情调、情窦初开、情分、情夫、情妇、情感、情歌、情海、情好、情话、情怀、情急、情急智生、情节、情景、情境、情况、情郎、情理、情理难容、情侣、情面、情趣、情趣横生、情人、情深似海、情诗、情书、情丝、情思、情死、情随事迁、情态、情投意合、情网、情味、情窝、情形、情兴、情性、情绪、情义、情谊、情意、情由、情有可原、情欲、情愿、情至意尽、情致、情种、情状

阿旨顺情: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