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fá gōng jīn néng
注音ㄈㄚˊ ㄍㄨㄥ ㄐ一ㄣ ㄋㄥˊ
解释伐、矜:夸耀。指吹嘘自己的功劳和才能。形容居高自大,恃才傲物。
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奉法循理之吏,不伐功矜能,百姓无称,亦无过行。”
例子《七国春秋平话》后集中卷:“齐王伐功矜能,谋不逮下,废黜贤良,信任谄谀。”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自我吹嘘。
感情伐功矜能是贬义词。
近义自吹自擂
动物生肖牛,虎,蛇
伐的拼音:fá(ㄈㄚˊ)
⒈ 砍:伐树。砍伐。
⒉ 征讨:讨伐。伐罪(征讨有罪的人)。口诛笔伐。
⒊ 自夸:伐善(夸自己的好处)。伐智。不矜不伐。
伐字UNICODE编码U+4F10,10进制: 20240,UTF-32: 00004F10,UTF-8: E4 BC 90。
伐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伐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傠瞂
cut down、strike
会意:从亻、从戈
cut down, subjugate, attack
详细解释◎ 伐的拼音: fá
〈词性:动〉
(1) (会意。从人,从戈。甲骨文字形,像用戈砍人的头。本义:砍杀)
(2) 同本义 [kill]
伐,击也。——《说文》
伐,杀也。——《广雅》
为酒醴,伐豚羔,舞长袖。——宋· 苏辙《太白山祈雨词》
(3) 又如:伐祭(砍头祭天);伐杀(杀戮)
(4) 砍伐 [hack;fell;cut down]
伐竹取道。——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坎坎伐檀兮。——《诗·魏风·伐檀》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伐薪烧炭南山中。 ——白居易《卖炭翁》
(5) 又如:伐取(砍伐取得);伐炭(伐木烧炭);伐薪(砍柴)
(6) 讨伐,进攻 [send armed forces to suppress;attack]
齐师伐我。——《左传·庄公十年》
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左传·庄公二十九年》
其后秦伐 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季氏将伐 颛臾。——《论语·季氏》
(7) 又如:口诛笔伐;伐叛(讨伐叛逆);伐罪吊民(讨伐有罪的君主,抚慰受难的百姓)
(8) 自吹自擂,夸耀自己 [brag about]
愿无伐善,无施劳。——《论语·公冶长》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不伐己功,不矜己能。——《史记·淮阴侯列传》
(9) 又如:伐智(夸耀自己的才智);伐善(夸耀自己的长处);伐功矜能(吹嘘自己的功劳和才能);伐德(自夸其德)
(10) 败坏,损伤 [damage]
重被猛术。国本必伐。——宋· 秦观《治势下》
(11) 又如:伐性(危害身心);伐命(残害性命);伐生(残害生命)
(12) 打破、挫败 [defeat;frustrate;baffle]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再次伐兵。——《孙子·谋攻》
(13) 敲击 [knock]
征人伐鼓。——《诗·小雅·采芑》
(14) 又如:伐鼓(敲鼓);伐梆(敲打梆子)
(15) 引申为开凿 [dig]
乃伐山石,刻之日月。——唐· 韩愈《汴州东西水门记》
(16) 批评,责备 [criticize;blame]
伐孔子之说,何逆于礼。—— 王充《论衡·问孔》
(17) 又如:口诛笔伐
◎ 伐的拼音: fá
〈词性:名〉
(1) 通“阀”。功劳,功业 [merit]
晋侯使 却至献 楚捷于 周,与 单襄公语,骤称其伐。——《左传·成公十六年》。 杜预注:伐,功也。
千秋无他材能术学,又无伐阅功劳。——《汉书·车千秋传》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史记·项羽本纪》
北救赵而西却 秦,此五霸之伐也。——《史记·魏公子列传》
(2) 如:伐阅(功绩和资历)
(3) 畎上高土 [ridge soil]
匠人为沟洫,耜广五寸,二耜为耦,一耦之伐,广尺深尺,谓之畎。——《周礼》
伐柯、伐木、伐檀、伐罪
功的拼音:gōng(ㄍㄨㄥ)
⒈ 劳绩,成绩,与“过”相对:功勋。功绩。论功行赏。徒劳无功。功德无量(liàng )。功成不居(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⒉ 成就,成效:成功。功能。功亏一篑。事半功倍。急功近利。
⒊ 物理学上指用力使物体移动的工作,等于力乘移动的距离:功率。
⒋ 本领,能耐:功夫。功底。功力(a.功夫和力量;b.功效)。功到自然成。
功字UNICODE编码U+529F,10进制: 21151,UTF-32: 0000529F,UTF-8: E5 8A 9F。
功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功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㓛糼紅㓚
exploit、merit、result、skill、work
过、罪
形声:从力、工声
achievement, merit, good result
详细解释◎ 功的拼音: gōng
〈词性:名〉
(1) (会意。从力,工声。“工”亦兼表字义,表示用力从事工作。本义:功绩,功业;功劳)
(2) 同本义 [meritorious service; exploit; achievement; heroic achievement]
功,以劳定国也。——《说文》
国功曰功。——《周礼·司勋》
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史记·项羽本纪》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战国策·赵策》
(3) 又如:功誉(功绩与声誉);功行(功绩与德行);功化(功业与教化);功成名就(建立了功业,才有名声。后指功绩、名声皆得)
(4) 事情;工作 [work]
嗟我农夫,我稼既同(集中),上(通“尚”,还)入执宫功(室内的事)。——《诗·豳风·七月》
惟荒度土功。——《书·益稷》
事求可,功求成。——《庄子·天地》
(5) 物理学名词。由于力的作用而产生的能的转化 [work]。如:作功;机械功
(6) 功夫。指技术和技术修养造诣 [skill]。如:唱功;练功;基本功;功架;做功;用功;下苦功
(7) 功德;恩德 [merit]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孟子·梁惠王上》
(8) 通“工”
(9) 事 [thing]
登是南邦,世执其功。——《诗·大雅·崧高》
故男不群乐以妨事,女不群乐以妨功。——《晏子春秋·内篇谏上》
(10) 土木营造之事 [works of architecture]
内兴功作,外攘夷狄。——《汉书·食货志上》
(11) 工程和劳动人力 [engineering project]
陇右取材,功夫不难。——《三国志·魏书·董卓传》
功败垂成、功臣、功成不居、功成名就、功到自然成、功德、功德无量、功德圆满、功底、功夫、功高不赏、功高望重、功过、功耗、功绩、功课、功亏一篑、功劳、功力、功利、功烈、功令、功率、功名、功能、功效、功勋、功业、功用、功罪
矜的拼音:jīn(ㄐ一ㄣ)
⒈ 怜悯,怜惜:矜悯(怜悯)。矜惜。矜恤。
⒉ 自尊,自大,自夸:矜夸。矜伐。矜恃。骄矜。
⒊ 庄重,拘谨:矜持。矜重(zhòng )。
矜的拼音:qín(ㄑ一ㄣˊ)
⒈ 矛柄。
矜的拼音:guān(ㄍㄨㄢ)
⒈ 古同“鳏”。
矜字UNICODE编码U+77DC,10进制: 30684,UTF-32: 000077DC,UTF-8: E7 9F 9C。
矜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矜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㥤㮗仱矝鰥
形声:从矛、今声
pity, feel sorry for, show sympat
详细解释◎ 矜的拼音: guān
〈词性:名〉
(1) 同“鳏”。无妻的老人。也泛指无妻的人 [widower]
少而无父者谓之孤;老而无子者谓之独;老而无妻者谓之矜;老而无夫者谓之寡。——《礼记·王制》
爰及矜人,哀此鳏寡。——《诗·小雅·鸿雁》
不侮矜寡。——《诗·大雅·烝民》
养孤老,食常疾,收矜寡。——《管子·幼官》
有矜在民间,曰虞舜。——《史记·五帝本纪》
善者必先乎矜寡孤独。——《说苑·修文》
(2) 又如:矜人(贫苦可怜的人);矜寡(同“鳏寡”)
(3) [动]∶同“瘝”。得病 [illness]
何草不玄,保人不矜。——《诗·小雅》
(4) 另见 jīn;qín
◎ 矜的拼音: jīn
〈词性:动〉
(1) 自夸;自恃 [self-conceited;self-important;singing one’s own praise]
矜,大也。——《广雅》
不矜而庄。——《礼记·表礼》。注:“谓自尊大也。”
不可以矜而祗取忧也。
矜其伐而耻其功。
矜之者何?犹曰莫我若也。——《公羊传·僖公九年》
不敢矜其善。——《韩非子·说疑》
矜功不立。——《战国策·齐策》
以矜气作之。——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以此自矜。——宋· 欧阳修《归田录》
(2) 又如:自矜(自恃);矜功(自夸功勋);矜伐(恃功自夸);矜尚(骄尊夸耀,争出人上);矜饰(骄夸虚饰);矜宠(仗恃有宠而骄)
(3) 怜悯;同情 [take pity on;sympathize with]
矜,惜也。——《小尔雅》
爰及矜人。——《诗·小雅·鸿雁》
矜此劳人。——《诗·小雅·巷伯》
见人之厄则矜之。——《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注:“闵也。”
哀矜庶戮之不辜。——《书·吕刑》
予惟率肆矜尔。——《书多士》
矜,惜也。——《小尔雅》
爰及矜人。——《诗·小雅·鸿雁》
矜此劳人。——《诗·小雅·巷伯》
见人之厄则矜之。——《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注:“闵也。”
哀矜庶戮之不辜。——《书·吕 刑》
予惟率肆矜尔。——《书多士》
天矜于民。——《书·泰誓》
(4) 又如:矜爱(同情怜爱);矜哀(怜悯爱惜);矜念(怜悯思念);矜愍(矜悯。怜悯;怜惜)
(5) 注重;崇尚 [lay emphasis on;uphold;advocate]
故人矜节行。——贾谊《陈政事疏》
(6) 又如:矜式(尊敬而效法);矜全(爱护成全);矜名(崇尚名声);矜谑(崇尚戏谑)
(7) 另见 guān;qín
◎ 矜的拼音: jīn
〈词性:形〉
(1) (形声。从矛,令声。作从今者误。( qín )本义:矛柄)
(2) 骄傲 [arrogant;haughty]
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聊斋志异》
(3) 又如:矜浮(骄矜浮躁);矜大(骄傲自大);矜物(骄傲而瞧不起别人);矜侉(骄傲自大);矜前(炫夸从前的名声);矜负(高傲而自负)
(4) 端庄;庄重 [sedate;dignified]
君子矜而不争。——《论语》
古之矜也廉
(5) 又如:矜庄(端庄稳重);矜严(庄重威严);矜容(端庄的容态);矜饬(端庄严整);矜厉(庄重严厉);矜肃(庄重严肃)
(6) 谨守,慎重 [careful;prudent]
参为人矜严,好修容仪。——《汉书·冯参传》
矜行以事君。——《大戴礼记·小辨》。注:“慎也。伪旅獒,不矜细行。”
(7) 又如:矜奋(谨持奋勉);矜峻(谨严);矜裁(拘谨克制);矜炼(谨严而精炼);矜谨(矜持拘谨)
(8) 苦,穷困 [hard;poor]
矜其血气,以规法度。——《庄子》。郭庆藩集释:“矜其血气,犹 孟子言:苦其心志也。矜者,苦也。”
(9) 凶危,危险 [dangerous;ferocious]
曷予靖之,居以凶矜。——《诗·小雅》。毛传:“矜,危也。” 郑玄笺:“居我以凶危之地。”
(10) 急遽,暴躁乖戾 [rapid;irascible]。 如:矜肆(骄纵放肆);矜纠收缭(暴躁乖戾)
(11) 另见 guān;qín
矜持、矜贵、矜矜、矜矜业业、矜惜、矜诩、矜疑、矜重
◎ 矜的拼音: qín
〈词性:名〉
(1) (形声。从矛,今声。本义:矛柄) 同本义 [the handle of lance]
徂耰棘矜。——汉· 贾谊《新书·过秦论上》
矛,其柄谓之矜。——《方言》
(2) 另见 guān;jīn
能的拼音:néng(ㄋㄥˊ)
⒈ 才干,本事:能力。能耐。才能。
⒉ 有才干的:能人。能手。贤能。能工巧匠。能者为师。
⒊ 胜任,善于:能够。能柔能刚。力所能及。欲罢不能。能动。
⒋ 会(表示可能性):小弟弟能走路了。
⒌ 应该:你不能这样说他。
⒍ 物理学名词,“能量”的简称:电能。热能。
⒎ 和睦:“(萧)何素不与曹参相能”。
⒏ 传说中的一种兽,似熊。
⒐ 古代称一种三足鳖。
能的拼音:nài(ㄋㄞˋ)
⒈ 古同“耐”,受得住。
能字UNICODE编码U+80FD,10进制: 33021,UTF-32: 000080FD,UTF-8: E8 83 BD。
能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能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螚竜䏻而耐熊
ability、able、be able to、can、capable、energy、skill
象形:象熊形
to be able; can, permitted to; ability
详细解释◎ 能的拼音: néng
〈词性:名〉
(1) (象形。金文作字形象熊形。本义:熊)
(2) 传说中的一种像熊的兽 [bear-like beast]
能,熊属。足似鹿。——《说文》
梦黄能入于寝门。——《左传·昭公七年》。贾注:“兽也。”
近者三奸悉破碎,羽窟无底幽黄能。——唐· 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
(3) 才能,能力 [ability]
各奏尔能。——《诗·小雅·宾之初筵》
无异能者。——唐· 柳宗元《三戒》
募有能捕之者。——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有千里之能。——唐· 韩愈《杂说》
表恶其能。——《资治通鉴》
(4) 又如:能处(本事;能耐);无能(没有能力);低能(能力低下);逞能(显示自己能干);各尽所能;能解(犹能耐,才能)
(5) 有才能的人 [a talented person]
将能而君不能御。——《孙子·谋攻》
贤能为之用。——《三国志·诸葛亮传》
(6) 又
智能之士。
贼能且众。——明· 魏禧《大铁椎传》
(7) 又如:嫉贤妒能
(8) [物理]∶作功的本领 [energy]
(9) 能量的简称 [power]。如:化学能;机械能;电能
(10) 通“熊”(态)。形状 [form;shape]
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 能的拼音: néng
〈词性:动〉
(1) 能够,主、客条件具备,会作,会做,会完成 [can;be able to;be capable of]
孔子不能决。——《列子·汤问》
不能指其一端。——《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安能辨我雄与雌。——《乐府诗集·木兰诗》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壮士,能复饮乎?——《史记·项羽本纪》
夏礼,吾能言之。——《论语·八佾》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左传·庄公十年》
能以足音辨人。——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能使人慷慨涕泣矣。——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能使人欢咍(hāi 嗢 wà 噱 jué )矣。(欢咍,欢快。咍,喜悦。嗢噱,大笑不止。)——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富者不能致。——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2) 又如:能臣(能尽为臣之道者);能迩(能安抚邻国而与之和睦相处);能胜任(有做某事所需的能力或资源)
(3) 会;善于 [be good at]
寡人已知将军能用兵矣。——《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4) 又如:能军(擅长治军);能因(善于因势成事);能言(长于辩论;有独到的见解);能法(善于执行法令);能书(善于抄写;擅长书法);能群(谓善于组织人力和物力)
(5) 有才能,有才干 [able;talented]。如:能廉耿介(富有才干而且廉洁正直);能士,能仕(有才能之士);能称(谓有才干而被称誉);能贤(有才能而又有道德者);能绩(以有才能而取得的治绩);能鄙(能者与无能者)
(6) 友好,亲善;和睦 [amicable;cordial]
下不能其上。——《韩非子》
(7) 通“耐”。忍受 [be able to bear]
食水者善游能寒。——《淮南子·地形》
◎ 能的拼音: néng
〈词性:代〉
(1) 表示指示或程度,相当于“如此”、“这样” [so]
忍能对面为盗贼。——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 又如:能格(怎么这样;为何如此);能概(怎么这样;为何发此);能亨(如此;这样)
能动、能否、能干、能工巧匠、能够、能彀、能见度、能力、能量、能耐、能人、能上能下、能伸能屈、能事、能手、能说会道、能言善辩、能源、能者多劳、能者为师、能征惯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