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防心摄行的意思

fángxīnshèxíng

防心摄行



拼音fáng xīn shè xíng

注音ㄈㄤˊ ㄒ一ㄣ ㄕㄜˋ ㄒ一ㄥˊ

解释谓防止杂念和注意言行。

出处

繁体防心攝行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fáng   注音  ㄈㄤˊ   
简体部首  阝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6画  
繁体部首  阜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86  BYN  五笔98  BYT  仓颉  NLYHS  郑码  YSY  四角  70227  结构  左右电码  7089  区位  2332  统一码  9632  笔顺  フ丨丶一フ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防的拼音:fáng(ㄈㄤˊ)  

⒈ 戒备,预先作好应急的准备:防止。防备。预防。防范(防备,戒备)。防患未然。防意如城(指严格控制个人欲望,就像守城防敌一样)。防微杜渐(在坏事和错误刚冒头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以免发展下去)。

⒉ 守卫:防守。边防。海防。

⒊ 堤坝:防堤。“以防止水”。

⒋ 抵得,相当:百夫之防(抵得上百人的人)。

统一码

防字UNICODE编码U+9632,10进制: 38450,UTF-32: 00009632,UTF-8: E9 98 B2。

防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防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坊埅

汉英互译

defend、guard against、prevent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阝、方声

English

defend; prevent; embankmen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防的拼音: fáng  

〈词性:名〉

(1) (形声。从阜,方声。本义:堤坝)

(2) 同本义 [dam]

防,堤也。——《说文》

以防止水。——《周礼·稻人》

町原防。——《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祭防与水庸。——《礼记·郊特性》

大者为之堤,小者为之防。——《管子·度地》

巨防容蝼而漂邑杀人。——《吕氏春秋·慎小》。又如:防隅(水防山隅);沟防;堤防

(3) 要塞;关防 [fortress]。如:钜防(防门);边防;防秋(秋季的边防)

(4) 地名 [Fang town]

(5) 春秋陈邑,在今河南省淮阳县北

(6) 春秋鲁地。在今山东省费城县东北

(7) 春秋宋地,后属鲁,在今山东省金乡县西南

(8) 通“房”。住室 [room]

夏,有芝生殿防内中。——《史记·武帝本纪》

筑宫其上,名曰宣防。——《汉书·沟洫志》

(9) 姓

词性变化

防的拼音: fáng  

〈词性:动〉

(1) 筑堤 [dam]

善防者水淫之。——《周礼·考工记》

(2) 防止;防备 [prevent;guard against]

不防川。——《国语·周语》。注:“障也。”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上》

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防强盗;防雨;防辅(防止和辅导);防侍(防备侍卫);防患(防止祸患)

(4) 防守;防御;防卫 [defense;defend]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唐· 杜甫《兵车行》

昼夜防拒,凡八十余日,城再崩再完,卒得不陷。——清· 朱克敬《瞑庵杂识》

(5) 又如:防拒(防卫抵御);防把(防御把守);防戍(防守边境);防营(防守地方的军队);防塞(防卫堵绝)

(6) 堵塞 [block]。如:防微杜渐(坏事在隐微、缓慢的产生时,就要加以预防、堵塞);防芽遏萌(在不良事物刚萌芽时加以防堵)

(7) 遮蔽 [shelter]。如:防露(遮蔽雾露的侵袭)

常用词组

防暴、防爆、防备、防不胜防、防潮、防尘、防磁、防弹、防盗、防冻、防冻、防毒面具、防范、防腐剂、防旱、防洪、防护、防护堤、防护林、防患未然、防火、防空、防涝、防区、防沙林、防身、防守、防暑、防水、防特、防微杜渐、防卫、防务、防线、防锈、防汛、防疫、防疫站、防御、防御工事、防贼、防震、防止、防治

  拼音  xīn   注音  ㄒ一ㄣ   
部首  心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NYNY  仓颉  P  郑码  WZ  四角  33000  结构  单一电码  1800  区位  4836  统一码  5FC3  笔顺  丶フ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心的拼音:xīn(ㄒ一ㄣ)  

⒈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心包。心律。心衰。心悸。

⒉ 中央,枢纽,主要的:心腹。中心。

⒊ 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心理。心曲。心魄。心地。心扉。衷心。心旷神怡。人心惟危。

统一码

心字UNICODE编码U+5FC3,10进制: 24515,UTF-32: 00005FC3,UTF-8: E5 BF 83。

心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心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忄㣺

汉英互译

heart、center、feeling、intention

相关字词

造字法

象形:像心之形

English

heart; mind, intelligence; sou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心的拼音: xīn  

〈词性:名〉

(1)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2) 同本义 [heart]

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

其祀中霤,祭先心。——《吕氏春秋》

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心腹之病(致命之祸;隐患);心上刃(“忍”字的拆写);心肝肐蒂(心肝宝贝);心气(中医指心脏的功能);心系(系悬心脏于胸腔中的筋脉);心脾(心脏与脾脏)

(4) 内心 [inner most being;mind]

日月阳止,女心伤止。——《诗·小雅·杕杜》

(5) 又如:心悦情服(真心乐意地情愿或服从);心香(敬事鬼神,心笃意诚,同于焚香);心苗(心意;心愿)

(6) 心中。心里 [in the heart;in mind]。如:心喻口,口喻心(自己反复思量、揣度);心肝道儿(心思。亦指财欲);心甜的(心爱);心丧(心里悼念)

(7) 古代人以心为思维器官,故后沿用为脑的代称 [mind]

心之官则思。——《孟子》

(8) 又如:心猿智慧(喻头脑机敏灵活);心拙口夯(心笨口笨);心坌(愚笨);心知(心智)

(9) 思想 [thought]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小雅·巧言》

心忧炭贱。——唐· 白居易《卖炭翁》

汝心之固。——《列子·汤问》

心乐之。——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用心专。——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10) 又如:心量(志气;抱负);心体(指思想);心识(意识);心想(思想;感情);心裁(指思想,主意);心用(思想行为)

(11) 精神 [spirit]。如:心神惝恍(神志不清,迷迷糊糊);心神仿佛(心神恍惚不安);心猿(比喻心神如猿猴般变化难以控制);心体(精神与肉体)

(12) 心绪;心情 [mood]。如:心猿难系(喻人心思散乱,难于把握);心荒撩乱(心荒意乱);心惊骨软(神态惶恐);心持两端(分心,心绪不集中)

(13) 思虑;谋划 [calculation]。如:心重(思虑太多);心趄(变心;不遵守诺言);心模(揣测;估量)

(14) 中心,中央 [center]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15) 又

当心画

波心荡。——宋· 姜夔《扬州慢》

(16) 又如:心号(兵卒上衣前后的标志符号);心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的简称。以其概括了《般若经》的核心,故称);心子;心脏;江心

常用词组

心爱、心安、心安理得、心包、心包积气、心包积水、心病、心不在焉、心材、心裁、心肠、心潮、心潮澎湃、心驰神往、心传、心慈手软、心粗、心荡神驰、心荡神移、心得、心底,心底儿、心地、心地善良、心地正直、心电感应、心电图、心动、心毒、心耳、心烦、心烦意乱、心房、心扉、心肥大、心肺机、心服、心服口服、心浮、心腹、心腹之患、心甘、心甘情愿、心肝、心高、心广体胖、心寒、心狠手辣、心花、心花怒放、心怀、心怀鬼胎、心怀叵测、心环、心慌、心慌意乱、心灰意冷,心灰意懒、心肌梗塞、心肌炎、心机、心急、心急火燎、心迹、心计、心悸、心尖、心焦、心绞痛、心劲,心劲儿、心惊胆战、心惊肉跳、心静、心境、心疚、心坎、心口、心口不一、心宽、心旷神怡、心劳计绌、心劳日拙、心里、心里打鼓、心里话、心理、心力、心力衰竭、心连心、心灵、心灵手巧、心领、心领神会、心路,心路儿、心律、心律失常、心率、心乱如麻、心满意足、心明眼亮、心目、心念、心皮、心平气和、心平气和、心气,心气儿、心窍、心怯、心情、心情舒畅、心曲、心软、心伤、心上人、心神、心声、心事、心事重重、心室、心术、心术不正、心数、心思、心酸、心算、心态、心田、心疼、心跳、心痛、心头、心头肉、心土、心窝儿、心无二用、心细、心下、心弦、心羡、心心相印、心性、心胸、心胸开阔、心胸狭隘、心秀、心虚、心许、心绪、心绪不宁、心血、心血来潮、心眼儿、心仪、心疑、心意、心音、心硬、心有余而力不足、心有余悸、心猿意马、心愿、心悦诚服、心脏、心脏病、心窄、心照、心照不宣、心折、心直口快、心志、心智、心中、心中有数、心重、心醉、心醉神迷

  拼音  shè niè   注音  ㄕㄜˋ ㄋ一ㄝˋ   繁体    
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  RBCC  仓颉  QSJE  郑码  DCXX  四角  51047  结构  左右电码  2378  区位  4167  统一码  6444  笔顺  一丨一一丨丨一一一フ丶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摄(攝)的拼音:shè(ㄕㄜˋ)  

⒈ 拿,吸取:摄取。摄像。摄影。摄食。

⒉ 保养:摄生。摄重(zhòng   )。珍摄。

⒊ 代理:摄行(xíng   )(代职务)。摄政(代君主管理国家)。

⒋ 捕捉:勾摄。

⒌ 迫近:“摄乎大国之间”。

⒍ 古同“慑”,怕,使害怕。

其他字义

摄(攝)的拼音:niè(ㄋ一ㄝˋ)  

⒈ 安静:“天下摄然,人安其生”。

统一码

摄字UNICODE编码U+6444,10进制: 25668,UTF-32: 00006444,UTF-8: E6 91 84。

摄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摄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攝摂

汉英互译

absorb、act for、take a photograph of

造字法

形声:从扌、聂声

English

take in, absorb; act as deput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摄的拼音:

shè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聂声。本义:牵曳)

(2) 同本义 [drag]

摄,引持也。——《说文》

摄车从之。——《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3) 又如:摄力(引力);摄弓(张弓注矢作射击准备);摄水(引水)

(4) 执;持 [hold]

庭实皮,则摄之。——《礼记·聘礼》。注:“右手并执前足,左手并后足也。”

摄少马兹。——《国语·吴语》

皆摄弓而驰,荷兵而走。——司马相如《喻巴蜀檄》

(5) 又如:紧紧摄住娘的手指;摄守(掌管);摄知(执掌)

(6) 拘捕 [arrest]

摄少司马兹与王士五人。——《国语·吴语》

(7) 辅助、佐助 [assist;help]

朋友攸摄。——《诗·大雅·既醉》

摄,佐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8) 吸引 [attract]

磁石摄铁,不摄鸿毛。——顾况《广陵白沙大云寺牌》

(9) 拍照 [take a photograph of]

摄影纪盛游,或左亦或右。——郑泽《壬子秋日钝庵邀摄影像作诗奉呈》

(10) 假借为“代”。代理,兼理 [represent]

若王不与祭,则摄位。——《周礼·大宗伯》。注:“代行其祭祀。”

不书即位,摄之。——《左传·隐公元年》

摄王位。——《礼记·明堂位》。疏:“代也。”

用助祭之服亲迎,摄盛也。——《仪礼·士昏礼》注

羊舌鲋摄司马。——《左传·昭公十三年》

(11) 又如:摄行(代理执行);摄相(代理宰相);摄位(代理君主行事);摄行(代人处理职务);摄祚(摄政);摄职(代理官职);摄辅(摄政辅佐);摄领(代理);摄选(兼任吏部尚书)

(12) 上台阶时提起长衣 [gather up]

予乃摄衣而上。——苏轼《后赤壁赋》

(13) 又如:摄齐(提起衣摆)

(14) 治理 [treat]。如:摄事(治事,理事)

(15) 收敛,聚 [converge]

摄缄縢(绳索),固扃鐍(钥匙),一人之智力,不能胜天下欲得之者之众。——清· 黄宗羲《原君》

(16) 又如:摄心(收敛心神);摄念,摄意(收敛心神);摄敛(聚集);摄想(聚精会神地思念)

(17) 整顿;整理 [arrange]

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史记·魏公子列传》

(18) 又如:摄衣(整饬衣装);摄衽(整饬衣襟);摄袂(整理衣袖)

(19) 管辖;统领 [govern]。如:摄下(统领部属);摄统(统辖勇士)

(20) 控制 [control]。如:摄持(护持;控制)

(21) 保养 [maintain]

动无死地,而谓之善摄生。——《韩非子·解老》

(22) 又如:摄护(保护);摄养(保养;养生)

(23) 借贷 [borrow]

冉子摄束帛乘马而将之。——《礼记·檀弓》

(24) 夹,箝 [tweezers]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论语》

(25) 通“慑”。恐惧,威胁,使慑服 [fear;submit]

不然,则武震以摄威之。——《左传·襄公十一年》

时屈时伸,弱柔如薄苇,非摄夺也。——《淮南子·汜论》

词性变化

摄的拼音:

shè  

〈词性:名〉

缘,边 [edge]。如:摄服(有缘饰的衣服)

常用词组

摄取、摄生、摄食、摄氏度、摄氏温标、摄提、摄卫、摄位、摄像、摄像管、摄像机、摄影、摄影棚、摄影师、摄影学、摄影者、摄政、摄政王、摄制、摄篆

  拼音  háng xíng   注音  ㄏㄤˊ ㄒ一ㄥˊ   
部首  行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86  TFHH  五笔98  TGSH  仓颉  HOMMN  郑码  OI  四角  21221  结构  左右电码  5887  区位  4848  统一码  884C  笔顺  ノノ丨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行的拼音:háng(ㄏㄤˊ)  

⒈ 行列:字里行间。罗列成行。

⒉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行二,你行几?

⒊ 步行的阵列。

⒋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泪下两行。

⒌ 某些营业所:银行。花行。商行。

⒍ 行业:同行。各行各业。

⒎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行棉袄。行几针。

其他字义

行的拼音:xíng(ㄒ一ㄥˊ)  

⒈ 走:行走。步行。旅行。行踪。行百里者半九十。行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行远自迩。

⒉ 出外时用的:行装。行箧。行李。

⒊ 流通,传递:行销。风行一时。

⒋ 从事:进行。

⒌ 流动性的,临时性的:行商。行营。

⒍ 足以表示品质的举止行动:行径。品行。言行。操行。行成于思。

⒎ 实际地做:行礼。行医。行文。

⒏ 可以:不学习不行。

⒐ 能干:你真行。

⒑ 将要:行将毕业。

⒒ 古代指物质的基本元素:五行(“金”、“木”、“水”、“火”、“土”)。

⒓ 古诗的一种体裁:长歌行。

⒔ 汉字字体的一种:行书。

⒕ 姓。

统一码

行字UNICODE编码U+884C,10进制: 34892,UTF-32: 0000884C,UTF-8: E8 A1 8C。

行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行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go、travel、do、all right、O.K.、capable、row、soon

相关字词

止、言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go; walk; move, travel; circulat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行的拼音: háng  

〈词性:名〉

(1) (象形。本义:道路)

(2) 同本义 [road]

行,道也。——《说文》

行有死人。——《诗·小雅·小弁》

遵彼微行。——《诗·豳风·七月》

(3) 又如:行苇(路旁芦苇);行阡(道路);行神(路神);行程(路程);行街(大路)

(4) 直排为行,横排为列 [line;row]

左右陈行,戒我师旅。——《诗·大雅·常武》

凌余阵兮躐余行。——《楚辞·九歌·国殇》

奉读书,五行并下。——《后汉书·应奉传》

(5) 军队编制,二十五人为一行 [the ranks]

郑伯使卒出貑,行出犬鸡。——《左传·隐公十一年》

(6) 队伍,军队 [army]

陈胜、 吴广皆次当 行。——《史记·陈涉世家》

必能使行阵和睦。——诸葛亮《出师表》

(7) 又如:行阵(军队行列);行阵和睦(指军队协调团结);行首(军队的行列);行阵(行伍。旧指军队)

(8) 行业。原指工商业中的类别,后亦泛指职业 [trade;profession;line of business]

皆次当行。——《史记·陈涉世家》

(9) 又如:干装修水管这一行;你干哪一行?;行计(行业);行户(行业,妓院;商户)

(10) 营业机构;商行 [business firm]。如:行铺(商行店铺);行货(货物;特指坏货,劣货;隐语指男性生殖器);行户(宋以后称加入商行的商户)

(11) 排行 [seniority among brothers and sisters]。如:你行几,我行二;行第(排行的次序)

(12) 辈分 [generation]

丈人行也。——《汉书·李广苏建传》

(13) 又如:行次

(14) 引申表示多数 [-s;-es]。如:和尚行;僧尼行

词性变化

行的拼音: háng  

〈词性:动〉

(1) 连续贯穿 [run through]

以次贯行,固执无违。——《汉书》

(2) 用长的针脚将棉衣等活计连缀起来为行。也作“绗” [quilt]。如:行棉袄;行棉被

行的拼音: háng  

〈词性:代〉

(1) 这里 [here]——表示处所

这小贱人不来我行回话。——《西厢记》

(2) 那里 [there]——表示处所

最苦梦魂,今宵不到伊行。——周邦彦《风流子》

(3) 另见 hàng;héng;xíng  

常用词组

行帮、行辈、行当、行道、行规、行行出状元、行话、行会、行几、行家、行距、行列、行列式、行情、行商、行市、行伍、行业、行阵、行子

基本词义

行的拼音: hàng  

〈词性:形〉

(1) 刚强 [bold]

行,行行,刚强的样子。——《集韵》

(2) 另见 háng;héng;xíng  

常用词组

行板、行卜、行步、行部、行藏、行车、行成、行成于思、行程、行船、行刺、行动、行都、行房、行歌、行宫、行贾、行好、行贿、行将、行将就木、行劫、行经、行径、行军、行乐、行礼、行李、行猎、行令、行路、行旅、行牧且荛、行囊、行骗、行聘、行期、行乞、行腔、行窃、行取、行人、行若无事、行色、行色匆匆、行善、行商、行尸走肉、行时、行使、行驶、行事、行市、行书、行署、行头、行为、行为不端、行文、行星、行刑、行刑队、行凶、行医、行吟、行营、行远自迩、行御史台、行云、行云流水、行灶、行者、行政、行之有效、行止、行志、行舟、行装、行状、行踪、行走、行走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