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繁鸟萃棘的意思

fánniǎocuì

繁鸟萃棘



拼音fán niǎo cuì jí

注音ㄈㄢˊ ㄋ一ㄠˇ ㄘㄨㄟˋ ㄐ一ˊ

解释萃:集聚;棘:酸枣树。众多的鸟聚集在酸枣树上。比喻暗中做坏事是掩盖不住的。

出处战国·楚·屈原《楚辞·天问》:“何繁鸟萃棘,负子肆情?”

用法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

感情繁鸟萃棘是中性词。

繁体繁鳥萃棘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fán pó   注音  ㄈㄢˊ ㄆㄛˊ   
部首  糸部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  17画  
五笔86  TXGI  五笔98  TXTI  仓颉  OKVIF  郑码  MAMZ  四角  88903  结构  上下电码  4907  区位  2317  统一码  7E41  笔顺  ノ一フフ丶一丶ノ一ノ丶フフ丶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繁的拼音:fán(ㄈㄢˊ)  

⒈ 复杂:繁杂。繁乱。删繁就简。繁难。繁嚣。

⒉ 多:繁多。繁重(zhòng   )。纷繁。频繁。繁星。繁忙。繁芜。繁博。

⒊ 兴盛:繁茂。繁荣。繁华。

⒋ 生物增生新个体:繁殖。繁育。繁衍。

其他字义

繁的拼音:pó(ㄆㄛˊ)  

⒈ 〔繁台〕中国河南省开封市东南的古迹。

⒉ 姓。

统一码

繁字UNICODE编码U+7E41,10进制: 32321,UTF-32: 00007E41,UTF-8: E7 B9 81。

繁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繁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䋣縏

汉英互译

numerous、propagat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系、敏声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繁的拼音: fán  

字本作“緐”.马头上的饰物.同本义[horse decoration]

〈词性:名〉

緐,马髦饰也。——《说文》。段玉裁注:“引申为緐多。又俗改其字作繁,俗形行而本形废,引申之义行而本义废矣。”

词性变化

繁的拼音: fán  

〈词性:形〉

(1) 众多 [numerous]

正月繁霜,我心忧伤。——《诗·小雅·正月》

奉之弥繁。——宋· 苏洵《权书·六国论》

善始者始繁,克终者盖寡。——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2) 又如:繁剧(事务繁重);繁伙(众多);繁星(众多的星星);繁霜(浓霜,借喻为白色);繁言(多言);繁虑(很多的忧虑)

(3) 盛大;旺盛 [grand; vigorous]。如:繁昌(繁荣昌盛);繁俎(丰盛的肴馔);繁盛(繁荣兴盛;繁多昌盛)

(4) 复杂 [complicated]

见简即用,见繁即变,此乃通术也。——宋· 沈括《梦溪笔谈》

(5) 又如:繁务(杂事);繁句(凡句子中,文法结构比较复杂的,称为繁句);繁思(繁杂的思绪)

(6) 茂盛 [luxuriant]

佳木秀而繁阴。——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7) 又如:繁昌(形容草木茂盛;形容国家或家族等繁荣昌盛);繁盛(繁荣而兴盛;繁多而茂盛。意同繁茂);繁庑(形容草木茂盛;泛指兴盛)

繁的拼音: fán  

〈词性:动〉

(1) 繁殖,繁衍 [propagate]

保你这一庄人家,子孙繁衍,六畜安生。——《西游记》

(2) 又如:繁息(孳生,生长)

(3) 另见   

常用词组

繁本、繁博、繁多、繁复、繁花、繁华、繁忙、繁茂、繁荣、繁荣、繁缛、繁琐、繁体字、繁文、繁文缛节、繁星、繁衍、繁育、繁征博引、繁殖、繁重

基本词义

繁的拼音:   

〈词性:名〉

(1) 白色 [white]

公乘侈舆、服繁驵驱之。——《晏子春秋》

(2) 另见 fán  

  拼音  niǎo   注音  ㄋ一ㄠˇ   繁体    
部首  鸟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86  QYNG  五笔98  QGD  仓颉  PYSM  郑码  RZ  四角  27127  结构  单一电码  7680  区位  3681  统一码  9E1F  笔顺  ノフ丶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鸟(鳥)的拼音:niǎo(ㄋ一ㄠˇ)  

⒈ 脊椎动物的一纲,温血卵生,全身有羽毛,后肢能行走,前肢变为翅,一般能飞:鸟类。候鸟。益鸟。鸟语花香。

统一码

鸟字UNICODE编码U+9E1F,10进制: 40479,UTF-32: 00009E1F,UTF-8: E9 B8 9F。

鸟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鸟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ird、fowl、jay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bird; KangXi radical 196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鸟的拼音:

diǎo  

〈词性:名〉

(1) 人、畜的雄性生殖器 [male genitalia]——骂人的粗话。如:鸟乱(亦作“鸟闹”。骂人话。胡闹,捣乱);鸟事(坏事情)

(2) 另见 niǎo  

基本词义

鸟的拼音:

niǎo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小篆作字形,都象鸟形。本义:飞禽总名) 同本义 [bird]

鸟,长尾禽总名也。象形。——《说文》

飞鸟遗之音。——《易·小过》

我则鸣鸟不闻。——《书·君奭》

有鸟高飞。——《诗·小雅·菀柳》

鸟乃去矣。——《诗·大雅·生民》

兽奔鸟窜。——宋· 苏轼《教战守》

(2) 又如:鸟篆(鸟形的篆书);鸟卜(用鸟预卜年岁的吉凶);鸟恨(鸟声含恨);鸟乌(指乌鸦);鸟迹(鸟的足迹);鸟耘(群鸟耘田);鸟径(仅容飞鸟通行的小径);鸟歌(鸟声如歌声,故称鸟鸣为鸟歌);鸟举(鸟飞。比喻行动快速);鸟窜(形容奔窜快速如鸟飞)

(3) 另见 diǎo  

常用词组

鸟巢、鸟道、鸟粪、鸟机、鸟尽弓藏、鸟瞰、鸟瞰、鸟笼、鸟枪、鸟枪换炮、鸟兽、鸟兽散、鸟语花香

  拼音  cuì   注音  ㄘㄨㄟˋ   
简体部首  艹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1画  
繁体部首  艸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4画  
五笔  AYWF  仓颉  TYOJ  郑码  ESOE  四角  44408  结构  上下电码  5488  区位  6145  统一码  8403  笔顺  一丨丨丶一ノ丶ノ丶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萃的拼音:cuì(ㄘㄨㄟˋ)  

⒈ 草丛生,草茂盛的样子。

⒉ 聚集:萃集。萃聚。荟萃。出类拔萃。

⒊ 古同“悴”,憔悴。

⒋ 姓。

统一码

萃字UNICODE编码U+8403,10进制: 33795,UTF-32: 00008403,UTF-8: E8 90 83。

萃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萃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 gathering of things or people、assemble

造字法

形声:从艹、卒声

English

dense, thick, close-set; to collect togeth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萃的拼音: cuì  

〈词性:形〉

(1) (形声。从艸,卒声。本义:草丛生的样子)

(2) 同本义 [bush]

萃,草盛貌。——《集韵》

(3) 通“悴” [wan and sallow]

(4) 又如:萃辱(劳苦和屈辱);萃恶(脸色憔悴)

(5) 通“崒” [towering]。如:萃萃(崒崒。巍巍高大的样子)

词性变化

萃的拼音: cuì  

〈词性:动〉

(1) 引申为聚集,聚拢 [assemble;gather]

翡翠胁翼而来萃兮。——司马相如《长门赋》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萃于一堂

(2) 又如:荟萃(会集);萃止(聚集。止,语尾助词);萃次(汇总并按次序编列);萃萃(聚积的样子);萃丛(聚集的样子)

萃的拼音: cuì  

〈词性:名〉

(1) 群,类。聚在一起的人或事物 [gathering of people or collection of things]

出于其类,拔乎其萃。——《孟子·公孙丑上》

(2) 又如:萃类(同类;同僚)

常用词组

萃集、萃聚、萃取

  拼音    注音  ㄐ一ˊ   
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86  GMII  五笔98  SMSM  仓颉  DBDB  郑码  FLFL  四角  55992  结构  左右电码  2765  区位  2812  叠字  二叠字拆字  两个朿  统一码  68D8  笔顺  一丨フ丨ノ丶一丨フ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棘的拼音:jí(ㄐ一ˊ)  

⒈ 酸枣树,茎上多刺;泛指有刺的苗木:荆棘。棘手(喻事情难办)。棘刺。棘针。

⒉ 针形的刺:棘皮动物。

⒊ 古同“戟”,兵器。

统一码

棘字UNICODE编码U+68D8,10进制: 26840,UTF-32: 000068D8,UTF-8: E6 A3 98。

棘字由两个朿字组成,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棘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thorn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jujube tree; thorns, bramble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棘的拼音:   

〈词性:名〉

(1) (会意。从二-朿(   )。“朿”是“刺”的本字。两个“朿”字并排立着,表示棘树多刺,是矮小而成丛莽的灌木。本义:丛生的小枣树)

(2) 酸枣树。一种落叶乔木,有刺。果实较枣小,味酸,种子、果皮、根可入药 [sour jujube]

棘,小枣丛生者。——《说文》

實于丛棘。——《易·坎》

园有棘。——《诗·魏风·园有桃》

伐棘枣以为矜。——《淮南子·兵略》

香径长洲尽棘丛,奢云艳雨只悲风。——陆龟蒙《吴宫怀古》

(3) 又如:棘薪(指酸枣树已长成薪柴)

(4) 泛指有芒刺的草木 [bramble]

攀草牵棘。——《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虫伏棘根。——《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荆棘丛生;披荆斩棘;棘针科(有棘刺的植物,荆棘丛);棘匕(枣木做的饭匙。匕:饭勺或羹匙);棘楚(即荆棘。有芒刺的草木)

(6) 解剖结构上的一种刺状突起或齿状突起 [spina]。如:额棘;髂棘

(7) 四轴海绵骨针,其中辐肋等长或近于等长 [calthrops]

(8) 通“戟”。古代兵器名。合戈矛为一体,可以直刺与横击 [halberd]

子都拔棘以逐之。——《左传·隐公十一年》

越棘大弓,天子之戎器也。——《礼记·明堂位》

(9) 又如:棘门(宫门。即戟门。古代帝王宿处门口武士执戟或插戟于地守卫,称棘门)

(10) 中国地名 [Ji capital]

(11) 春秋鲁国的都城,在今山东省肥城县南

(12) 春秋楚国的都城,在今河南省永城县南

(13) 姓

词性变化

棘的拼音:   

〈词性:形〉

(1) 棱角整饬,锋刃锐利 [sharp]

仁失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诗·小雅·斯干》

(2) 办事艰难 [hard]

[尧曲]语其艰棘,未有如斯之甚也。—— 唐· 刘知几《史通》

(3) 通“亟”。急切,急迫 [urgently;earnestly]

匪棘其欲,遹追来孝。——《诗·大雅·文王有声》

岂不日戒,猃狁孔棘。——《诗·小雅·采薇》

(4) 通“瘠”。瘦弱;土地不肥沃 [barren;lean]

庶见素冠兮,棘人栾栾兮。——《诗·桧风·素冠》

凡耕之大方……棘者欲肥,肥者欲棘。——《吕氏春秋·任地篇》

地可使肥,又可使棘。

常用词组

棘刺、棘手、棘突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