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fān qīn dǎo zhěn
注音ㄈㄢ ㄑ一ㄣ ㄉㄠˇ ㄓㄣˇ
解释衾:被子。形容翻来倒去不能入睡。
出处清·陈瑞生《再生缘》第43回:“翻衾倒枕全无定,急得个,睡不多时又起身。”
用法作谓语、宾语、状语;指难以入睡。
感情翻衾倒枕是中性词。
繁体飜衾倒枕
近义搥床捣枕
动物生肖牛,虎,蛇
翻的拼音:fān(ㄈㄢ)
⒈ 歪倒(dǎo ),反转,变动位置,改变:推翻。翻车。翻卷。翻滚。翻腾。翻工。翻阅。翻身。翻地。翻修。翻建。翻改。翻脸。人仰马翻。翻江倒海(形容水势浩大,多喻力量或气势非常壮大)。翻云覆雨(喻反覆无常或玩弄手段)。
⒉ 数量成倍的增加:翻番。
⒊ 越过:翻越。
⒋ 飞。
翻字UNICODE编码U+7FFB,10进制: 32763,UTF-32: 00007FFB,UTF-8: E7 BF BB。
翻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翻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繙飜
cross、search、translate、turn over
形声:从羽、番声
flip over, upset, capsize
详细解释◎ 翻的拼音:
(1) 飜、繙 fān
〈词性:动〉
(2) (形声。从羽,番声。本义:鸟飞)
(3) 同本义 [fly]
青菰临水映,白鸟向山翻。——王维《辋川闲居》
(4) 又如:翻泊(或飞或止);翻翔(翻飞,飞翔);翻簸(飞驰)
(5) 翻转;翻腾 [turn over;toss]
波翻晓霞影。——李白《姑熟十咏》
(6) 又如:翻滚滚(上下急速滚动的样子);翻海(形容声响如海浪翻腾);翻雪(形容白浪翻滚);翻扑(翻腾)
(7) 反转,倾倒,变动位置 [change]
钿头银篦击节碎,白色罗裙翻酒污。——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多少好汉被蒙汗酒麻翻了。——《水浒传》
(8) 又如:翻席(吃完一席,再到他处吃另一席);翻台(嫖客在一妓院宴毕,再到另一妓院饮宴);翻手(翻转手掌。形容时光迅速或处事轻便)
(9) 推翻;改变 [reverse]。如:翻变(翻悔,变卦);翻异(事后改变主意);翻样(变换花样);翻盘(推翻承诺)
(10) 翻过;越过 [cross over]。如:翻墙(翻过墙壁)
(11) 回返 [return]。如:翻回(回返)
(12) 翻阅,披览 [browse;look over]。如:翻披(翻阅,披览);翻撷(翻检)
(13) 翻译 [translate]。如:翻经(翻译佛经);翻绎(犹推演)
(14) 反复研讨 [study]。如:翻空(形容作文构思时奇想联翩);翻思(反复思考)
(15) 谱写;改编;移植 [write;adapt;rearrange]。如:翻梓(翻刻;翻印);翻謄(改作;抄写誊录);翻意(变换文意)
(16) 演唱;演奏 [play]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宋· 辛弃疾《破阵子》
(17) 又如:翻出(演奏)
(18) 数量成倍增加 [multiply]。如:翻一番(增加一倍)
(19) 翻脸 [fall out;suddenly turn hostile]。如:翻面皮(翻脸);翻腔(突然改变说话的语气和态度);翻口(改口,变卦)
◎ 翻的拼音: fān
〈词性:副〉
(1) 表示转折,相当于“反而”、“却” [on the contrary]
秦人半作 燕地囚,胡马翻衔 洛阳草。—— 唐· 李白《猛虎行》
(2) 又如:翻调(反正)
翻案、翻把、翻版、翻本、翻查、翻肠倒肚、翻车、翻船、翻唇弄舌、翻地、翻动、翻斗、翻番、翻飞、翻风滚雨、翻覆、翻复无常、翻改、翻个儿、翻跟斗、翻耕、翻供、翻滚、翻过儿、翻悔、翻检、翻江倒海、翻搅、翻旧账、翻卷、翻来覆去、翻老账、翻脸、翻脸不认人、翻录、翻弄、翻然、翻然悔悟、翻晒、翻山越岭、翻身、翻身仗、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翻腾、翻天覆地、翻箱倒柜、翻箱倒笼、翻新、翻修、翻秧子、翻译、翻译、翻印、翻涌、翻越、翻阅、翻云覆雨、翻造、翻转、翻嘴、翻作
衾的拼音:qīn(ㄑ一ㄣ)
⒈ 被子:衾枕。
⒉ 尸体入殓时盖尸的东西。
衾字UNICODE编码U+887E,10进制: 34942,UTF-32: 0000887E,UTF-8: E8 A1 BE。
衾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衾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形声:从衣、今声
coverlet, quilt
详细解释◎ 衾的拼音: qīn
〈词性:名〉
(1) (从衣,今声。本义:被子) 同本义 [bed quilt]
衾,大被。——《说文》。段注:“寝衣为小被(夹被),则衾是大被(棉被)。”
抱衾与椆。——《诗·召南·小星》
缁衾赬里,无紞。——《仪礼·士丧礼》
衣衾多少厚薄多少之数。——《荀子·礼论》
布衾多年冷似铁。——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
狐裘不暖锦衾薄。——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以衾拥覆。——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生则同衾,死则同穴。——《西厢记》
(2) 又如:衾褥(殓尸用的被褥);衾衽(指被与席。一说为枕席之间);衾枕(被与枕);衾绸(被;一说为大被和床帐);衾影无愧(暗中不做亏心事。后人引喻人在私生活中无败坏德行的事);衾衣(被子和衣服)
衾影无愧
倒的拼音:dǎo(ㄉㄠˇ)
⒈ 竖立的东西躺下来:摔倒。墙倒了。倒塌。倒台。打倒。卧倒。
⒉ 对调,转移,更换,改换:倒手。倒换。倒车。倒卖。倒仓。倒戈。
倒的拼音:dào(ㄉㄠˋ)
⒈ 位置上下前后翻转:倒立。倒挂。倒影。倒置。
⒉ 把容器反转或倾斜使里面的东西出来:倒水。倒茶。
⒊ 反过来,相反地:倒行逆施。反攻倒算。倒贴。
⒋ 向后,往后退:倒退。倒车。
⒌ 却:东西倒不坏,就是旧了点。
倒字UNICODE编码U+5012,10进制: 20498,UTF-32: 00005012,UTF-8: E5 80 92。
倒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倒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到
close down、collapse、converse、fall、inverse、move backward、pour
正、顺
形声:从亻、到声
fall over; lie down; take turns
详细解释◎ 倒的拼音: dǎo
〈词性:动〉
(1) (形声。从人,到声。本义:倒下)
(2) 同本义 [fall]
对此欲倒东南倾。——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 又如:倒头(躺下睡觉;死亡);倒路(亦路倒。死在路上);倒卓(倒栽);倒断(山倒锁断);倒指(屈指,屈指计算);倒路死(诅咒人死在路上);倒床(卧倒在床上)
(4) 失败,败落[fail;be on the decline]
于今日卿等门户倒矣。——《三国志·曹爽传》
(5) 又如:倒灶(倒霉);倒扁儿(向人挪借钱财或货以应急需);倒满(倒霉;晦气)
(6) 导致法律上的破产 [bankrupt]。如:银行倒了;倒账(倒闭,破产);倒盆(倒闭);倒风(大批倒闭)
(7) 移动;替换 [move;replace]。如:颠倒是非;颠倒黑白;颠三倒四;倾箱倒箧;排山倒海;倒票(倒换银票);倒替(轮换);倒包(冒名顶替)
(8) 停止;中断 [stop]。如:倒断(倒顿。休止,间断,完结;决断;了断;清楚)
(9) 坍塌;垮台 [collapse]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10) 又如: 倒口子(决口);倒溃(倒塌崩溃);倒坏(倒塌崩坏)
(11) 将货物或商店企业作价给人 [sell out]
我东头街上谈家当铺折了本,要倒于人。——《儒林外史》
(12) 又如:倒盘(把全店存货作价盘售);倒本(赚回本钱)
(13) 另见 dào
倒把、倒败、倒班、倒闭、倒毙、倒仓、倒槽、倒茬、倒车、倒蛋、倒伏、倒戈、倒戈卸甲、倒海翻江、倒换、倒嚼,倒噍、倒买倒卖、倒卖、倒霉、倒霉、倒弄、倒手、倒塌、倒台、倒坍、倒腾、倒替、倒胃口、倒卧、倒卧、倒下、倒休、倒爷、倒运、倒灶、倒账
◎ 倒的拼音: dào
〈词性:动〉
(1) 上下、前后颠倒 [put upside down;be upside down;be inverted]
倒筴侧龟于君前。——《礼记·曲礼》
倒影江中。——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2) 又如:倒序(颠倒次序);倒用印(将印信颠倒使用);倒错(颠倒错乱);倒景(倒影);倒三不着两(行事无准则,颠三倒四)
(3) 向相反方向移动 [reverse;move backwards]
酒酣渴月使倒行。——李贺《秦王饮酒》
(4) 又如:倒车;倒回(退却;倒退);倒兵(掉转武器向己方攻击);倒仰(仰面跌倒);倒跟脚(指脚跟向后突出)
(5) 将容器倾斜或反转,使里面的东西出来 [pour out;empty]
倒杯开水
倒垃圾
(6) 又如:倒熟话(重复老一套的话);倒囷(尽出仓里的贮米);倒垃圾
(7) 浇铸 [cast]。如: 倒一锭银子; 倒铧叶子
◎ 倒的拼音: dào
〈词性:副〉
(1) 表示跟一般情理相反 [on the contrary;instead]
不曾与天下分忧,倒来苦害俺这里百姓。——《陈州粜米》
(2) 又如:倒不得(岂肯);妹妹倒比姐姐高
(3) 表示跟事实相反 [indicating the notion that the matter is not as one thinks]。如:你说得倒简单,你试试看
(4) 表示出乎意料 [indicating unexpectedness]。如:有这样的事?我倒要听听(表示不相信)
(5) 表示让步 [indicating concession]。前一小句与后一小句之间常用“就是、可是、但是、不过”等呼应。如:质量倒挺好,就是价钱贵点儿
(6) 用于追问或催促 [indicating an urging or questioning]。如:你倒说说看
(7) 另见 dǎo
倒背如流、倒背手,倒背手儿、倒彩、倒插门、倒车、倒春寒、倒刺、倒打一耙、倒放、倒粪、倒挂、倒灌、倒果为因、倒过儿、倒睫、倒开、倒空、倒苦水、倒立、倒流、倒赔、倒数、倒数、倒锁、倒贴、倒退、倒相、倒[立]像、倒行逆施、倒叙、倒悬、倒悬之急、倒影、倒栽葱、倒映、倒置、倒转、倒装、倒装句、倒座儿
枕的拼音:zhěn(ㄓㄣˇ)
⒈ 躺着时垫在头下的东西:枕头。落(lào )枕。枕席。
⒉ 躺着的时候,把头放在枕头上或器物上:枕戈待旦。枕藉(纵横相枕而卧)。
⒊ 垫着:枕木(铁路上承受铁轨的横木)。枕腕(写字运笔的一种方法,右手垫在左手上写)。
枕字UNICODE编码U+6795,10进制: 26517,UTF-32: 00006795,UTF-8: E6 9E 95。
枕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枕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pillow、rest head on
形声
pillow
详细解释◎ 枕的拼音: zhěn
名
(1) (形声。从木。本义:枕头)
(2) 同本义 [pillow]
枕,卧所荐首也。——《说文》
辗转伏枕。——《诗·陈风·泽陂》
险且枕。——《易·坎》。郑注:“木在首曰枕”。 陆绩注:“枕闲碍险害之貌。”
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战国策》。
(3) 又如:枕上之花(比喻女色);枕箱(可作枕头使用的长方形扁箱。出门旅行时放置零物);枕山(谓垫得很高的枕头);枕中术(藏在枕中的秘术);枕中书(珍秘之书)
(4) 枕骨 [occipital bone]
头横骨为枕。——《素问·骨空论》
◎ 枕的拼音: zhěn
动
(1) 枕着 [pillow]
曲肱而枕之。——《论语》
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晋书》
尸骸枕藉。——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2) 又如:枕弓(犹枕戈);枕戈汗马(枕着武器,疾驰战马。形容时刻准备杀敌立功);枕石(枕于石头。多指隐居山林);枕甲(枕着铠甲)
(3) 靠近,临 [be near to]
会稽东接于海,南近 诸越,北枕大江。——《汉书·严助传》。
(4) 又如:枕江(临江);枕河(临河);枕水(靠近水边);枕流(靠近水流)
(5) 卧,睡 [sleep]。如:枕月(躺在月光下);枕格(卧于床上;指受酷刑)
枕戈待旦、枕戈寝甲、枕骨、枕藉、枕巾、枕块、枕冷衾寒、枕木、枕套、枕头、枕席,枕席儿、枕心